《创伤、战伤病理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程天民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50651656X
  • 页数:651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概论 1

第一节 创伤、战伤病理学的历史和发展 1

第二节 研究创伤、战伤病理学的意义 3

一、从创伤、战伤的发生情况来分析 4

二、从军事医学与一般医学的相互关系来分析 4

三、从和平时期的一些特殊医学问题和军用成果可转民用方面来分析 6

第三节 创伤、战伤病理学的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 6

一、研究任务 6

二、研究方法 7

第四节 创伤、战伤的概念和分类 9

一、创伤、战伤的概念 9

二、创伤、战伤的分类 10

第二章 机体对致伤因素的对抗防御机制 12

第一节 组织脏器生物力学方面的抵抗适应性 12

第二节 表面屏障系统 14

一、皮肤 14

二、粘膜 15

三、浆膜 16

第三节 血管屏障系统 17

第四节 神经内分泌系统 17

一、交感-肾上腺体质系统 17

二、下丘脑-垂体系统 18

四、其他激素的作用 19

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19

第五节 免疫及炎症反应 20

第六节 抗氧自由基损伤机制 21

一、体内氧自由基的生成 22

二、氧自由基介导的组织损伤 23

三、体内氧自由基的清除 24

第三章 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 28

第一节 组织修复的基本过程 28

第二节 伤口愈合 30

一、一期愈合 30

二、二期愈合 31

二、巨噬细胞 32

第三节 几种细胞和化学介质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 32

一、中性和酸性粒细胞 32

三、血小板(及血液凝固) 33

四、淋巴细胞 34

五、肥大细胞 34

六、纤维连接蛋白 34

第四节 成纤维细胞及胶原合成 35

第五节 关于伤口收缩、疤痕增生及疙瘩形成 37

一、伤口收缩 37

二、疤痕增生及疙瘩形成 38

一、骨折愈合 39

第六节 骨和神经组织的再生 39

二、神经组织的再生 42

第四章 创伤、战伤感染 50

第一节 创伤、战伤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致病性 50

一、常见的化脓性细菌 50

二、常见的厌氧性细菌 52

第二节 影响发生创伤、战伤感染的因素 53

一、感染原方面的因素 53

二、伤员方面的因素 54

第三节 常见的创伤、战伤感染 56

一、化脓性感染 56

三、医疗处理方面的因素 56

二、厌氧菌感染 59

第五章 创伤性休克 63

第一节 创伤性休克的发生机理 63

第二节 创伤性休克时的代谢变化及主要脏器病理变化 67

一、代谢变化 67

二、主要脏器的病理变化 69

第六章 创伤后肺功能不全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71

第一节 肺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71

第二节 创伤后肺功能不全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病理变化 73

一、病程经过和后果 74

二、基本病理变化 75

三、肺呼吸功能的变化 78

第三节 发病机理的几个问题 80

一、中性粒细胞在发病中的作用 80

二、肺泡巨噬细胞在发病中的作用 81

三、凝血系统在发病中的作用 82

第七章 创伤后肾功能不全和急性肾衰 84

第一节 肾脏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84

第二节 急性肾衰的临床病理学 89

一、急性肾衰的分类 89

二、急性肾衰的临床表现 90

三、肾脏的病理变化 91

第三节 急性肾衰的发生机理 96

一、肾小管坏死 97

二、血流动力学异常 97

三、肾小球病变 99

四、关于急性肾衰时细胞损伤机理的研究 100

第八章 创伤后心功能不全 104

第一节 心肌结构与功能特点 104

第二节 创伤时影响心脏功能的因素 108

一、心脏创伤 108

二、休克 108

三、心律失常 109

四、神经体液因素 109

第三节 心肌收缩性降低的发生机理 111

二、心肌代谢变化对收缩蛋白的影响 112

三、心肌代谢变化对调节蛋白的影响 112

一、缺血缺氧时心肌代谢变化 112

四、Ca~(2+)转运障碍 113

第四节 创伤时心脏的病理变化 113

第五节 Ca~(2+)与心肌不可逆损伤 115

一、细胞膜的损伤表现 115

二、ca~(2+)与细胞坏死有关的依据 116

三、心肌内Ca~(2+)超负荷的发生机理 116

四、细胞膜损伤的机理 117

第一节 概述 119

第九章 多器官衰竭 119

第二节 多器官衰竭的前置因素及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 120

一、关于前置因素 120

二、关于神经激素系统及细胞介质的调控 122

三、关于代谢的改变 123

四、关于病理形态变化 124

第三节 多器官衰竭发生中的始动、中心器官问题 125

一、肝脏在MOF发生中的作用 125

二、肺脏在MOF发生中的作用 129

三、肠在MOF发生中的作用 130

一、火器简介 133

第一节 概述 133

第十章 火器伤 133

二、火器伤的定义和重要性 142

三、现代火器伤的特点 142

第二节 创伤弹道学 146

一、创伤弹道学发展简史 146

二、创伤弹道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7

三、投射物的致伤机理 148

四、决定伤情的因素 149

第三节 创伤弹道的病理变化 155

一、局部变化 155

二、全身反应 168

第一节 冲击波物理学简介 176

第十一章 冲击伤 176

第二节 致伤效应及机理 178

一、致伤效应 178

二、致伤机理 179

第三节 冲击伤的分类 182

一、气体冲击伤 182

二、水下冲击伤 183

三、固体冲击伤 186

第四节 各部位冲击伤的发生情况和病理变化 187

一、听器冲击伤 187

三、肺冲击伤 193

二、眼冲击伤 193

四、心冲击伤 202

五、腹腔脏器冲击伤 205

六、颅脑冲击伤 207

七、四肢、脊柱脊髓和骨盆部冲击伤 208

第五节 冲击伤死因分析 210

一、冠状动脉和脑动脉气栓 210

二、严重心肺损伤 212

三、失血性休克 212

四、严重的脑脊髓损伤 212

五、内脏并发症和感染 213

第一节 概述 215

第十二章 振动(震动)对机体的伤害 215

第二节 振动(震动)的基础知识 216

一、定义 216

二、分类 216

三、常用名词释义 216

四、影响振动(震动)对机体作用的因素 217

第三节 震动伤 218

一、震动伤的发生条件 218

二、震动伤的发生机理 220

三、震动伤的病理变化 220

四、震动伤的临床特点 225

五、几个部位震动伤的临床征象、诊断和治疗原则 226

六、震动伤的防护原则 228

七、人员的容许震动标准 229

第四节 振动病 229

二、振动病的发生条件及影响因素 230

二、振动病的发病机理 231

三、振动病的临床病理表现 232

四、振动病的临床分型和病程分期 236

五、振动病的诊断 237

六、振动病的防治原则 238

一、关于肌肉缺血、坏死和筋膜间室综合征 242

第一节 发病原理 242

第十三章 挤压伤 242

二、关于肾脏损害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246

第二节 病理变化 248

一、受压骨骼肌的病理变化 248

二、受压神经的病理变化 250

三、挤压综合征时的肾脏病理变化 251

四、挤压综合征时的心脏病理变化 252

第十四章 棱爆炸及桉事故伤害 253

第一节 概述 253

第二节 核爆炸烧伤 256

一、光辐射烧伤的主要特点 256

二、呼吸道烧伤 258

三、眼烧伤 262

四、口腔粘膜烧伤 273

五、头面部烧伤 274

六、闪光盲 275

第三节 核爆炸冲击伤 277

一、核爆炸冲击波物理学简介 277

二、核爆炸冲击伤的发生情况 279

三、核爆炸冲击伤的伤情分级 282

四、核爆炸冲击伤的病理特点 283

第四节 放射损伤 285

一、射线对细胞的损伤 285

二、各系统、脏器的病理变化 295

三、急性放射病的类型划分及各型放射病的病理变化 345

第五节 放射性沾染的危害 372

一、概述 372

二、内照射作用特点 372

三、外照射作用特点 373

四、落下灰β射线皮肤损伤 374

五、内照射所致主要脏器的病理变化 377

第十五章 复合伤 398

第一节 概述 398

第二节 放射复合伤 398

二、放射损伤与其他伤害的复合效应 399

一、放射复合伤的发生情况 399

三、以放射损伤为主的放射复合伤 406

四、放射性沾染复合伤 411

第三节 烧冲复合伤 413

一、烧冲复合伤时内脏的主要病理变化 413

二、烧冲复合伤病理变化的几个特点 426

第十六章 化学毒物伤害 429

第一节 军用毒剂伤害概述 429

一、军用毒剂简介 429

二、化学武器的特点 430

四、军用毒剂中毒病故伤员病理解削的注意事项 431

三、军用毒剂病理学的任务 431

第二节 神经性毒剂伤害 432

一、概述 432

二、毒性 433

三、毒理作用 433

四、神经性毒剂中毒的病理变化 441

五、有机磷化合物引起的迟发损伤 445

六、有机磷农药中毒 449

第三节 皮肤糜烂性毒剂伤害 450

一、概述 450

二、芥子气中毒 451

三、氮芥中毒 463

四、路易氏剂中毒 466

第四节 失能性毒剂伤害 470

一、概述 470

二、对人的毒性 470

三、毒理作用 471

第五节 全身中毒性毒剂伤害 473

一、概述 473

二、毒性 473

三、毒理作用 474

一、概述 476

第六节 窒息性毒剂伤害 476

四、氰化物中毒的病理变化 476

二、光气及双光气中毒 477

三、氯气及氯化苦中毒的特点 481

四、窒息性毒剂中毒的迟发损伤 482

第七节 刺激性毒剂伤害 482

一、概述 482

二、催泪性毒剂 483

三、喷嚏性毒剂 486

四、刺激性毒剂伤害的病理变化 487

五、刺激性毒剂引起的迟发损伤 487

二、2,4-D和2,4,5-T的毒害 488

一、概述 488

第八节 军用植物杀伤剂毒害 488

三、卡可基酸的毒害 492

四、毒莠定的毒害 493

五、军用植物杀伤剂引起的迟发损伤 494

第九节 平时几种常见的化学毒物伤害 495

一、有害气体中毒 495

二、金属类元素中毒 496

三、有机溶剂中毒 499

四、农药中毒 500

第十七章 激光对机体的伤害 504

第一节 激光的基础知识简介 504

一、激光武器的优缺点 507

第二节 激光武器 507

二、激光武器简介 508

第三节 激光对机体的伤害 509

一、眼损伤 509

二、皮肤损伤 511

三、心肺损伤 512

四、腹腔和盆腔脏器损伤 512

五、骨损伤 513

六、神经损伤 514

七、血管和血液成分损伤 514

第二节 热暴露引起的主要病理变化 516

第一节 概述 516

第十八章 热暴露的病理 516

一、神经系统的病变 517

二、消化系统的病变 518

三、循环系统的病变 521

第十九章 烧伤 521

四、血液系统的病变 522

五、内分泌系统的病变 523

六、泌尿系统的病变 524

七、其他变化 524

第一节 热能对局部组织和全身的损害 527

第二节 烧伤的病程经过和分期 528

第三节 烧伤局部的病理变化 530

一、烧伤的分度及各度的形态变化 530

二、烧伤的创面感染 532

第四节 烧伤的全身性感染 534

一、烧伤败血症及脓毒血症 534

二、烧伤血行播散性真菌感染 535

三、烧伤的炎症反应 536

第五节 烧伤后内脏的病理变化 537

一、呼吸系统的病理变化 537

二、心血管系统的病理变化 543

三、消化系统的病理变化 547

四、泌尿系统的病理变化 555

五、生殖系统的病理变化 558

六、淋巴、造血系统的病理变化 559

七、内分泌系统的病理变化 561

八、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变化 565

第六节 特殊原因烧伤的病理变化 566

一、电烧伤 566

二、金属燃烧剂烧伤 567

三、凝固汽油烧伤 567

四、磷烧伤 568

五、矿井内瓦斯爆炸烧伤 569

第二十章 冷伤 574

第一节 冻结性冻伤 574

一、一般发展过程和分期 574

二、发生条件和影响因素 576

三、冻融损伤的发生原理 576

四、冻结性冻伤的分度及各度的病理变化 579

第二节 非冻结性冻伤 581

一、浸渍足和战壕足 581

二、冻疮 581

第三节 冻僵 582

一、热效应 584

第二节 微波的致伤作用及机理 584

第二十一章 微波对机体的影响 584

第一节 微波简介 584

二、非热效应 586

第三节 微波对机体的影响 587

一、微波对全身的影响 587

二、微波对各器官或系统的影响 587

第二十二章 噪声、次声对机体的影响 591

第一节 噪声对机体的影响 591

一、声音与噪声简介 591

二、噪声对机体的影响 593

一、次声简介 599

第二节 次声对机体的影响 599

二、次声对机体的影响 600

第二十三章 潜水疾病 603

第一节 概述 603

第二节 减压病 603

一、概述 603

二、病因学及发病机理 605

三、症状与体征 614

四、病理变化 616

五、诊断与治疗原则 628

一、概述 631

二、病因学及发病机理 631

第三节 肺气压伤 631

三、症状与体征 632

四、病理变化 633

五、诊断与治疗原则 633

第四节 氧中毒 634

一、概述 634

二、病因学及发病机理 635

三、症状与体征 636

四、病理变化 636

五、诊断与治疗原则 639

一、发展史简述 642

第一节 航空航天事故病理学 642

第二十四章 航空航天因素对机体的影响 642

二、一般工作方法和程序 643

三、事故原因调查 643

四、航空事故再现 644

五、航天事故病理学 645

第二节 航空航天因素对机体的影响 645

一、辐射 645

二、减压 646

三、中毒 647

四、超重与失重 648

五、缺氧、多氧及氧中毒 649

六、其他 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