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临床微生物学 1
第一节 常见病原微生物的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1
一、人类的固有微生物和致病微生物 1
二、临床标本的采集和检测 2
三、病原微生物检查技术及进展 5
第二节 细菌耐药性及其变迁 10
一、耐药性类型的遗传基础 11
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 11
三、细菌耐药性变迁及其防治 14
第三节 与抗感染治疗有关的实验室检查 16
一、药物敏感性试验 16
二、联合药敏试验 17
三、血清杀菌滴度 18
四、细菌β内酰胺酶测定 18
五、血液和体液中抗感染药物浓度的监测 19
第二章 临床药理学 20
第一节 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 20
一、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20
二、抗感染药物的体内过程 20
第二节 治疗药物监测及个体化给药 29
一、治疗药物监测的适应证 30
二、血药浓度监测与给药方案个体化 32
三、治疗药物监测方法 32
第三章 抗感染药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 34
第一节 抗感染药在老年人和新生儿患者中的应用 34
一、抗感染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34
二、抗感染药在新生儿中的应用 36
第二节 抗感染药在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中的应用 40
一、抗感染药在妊娠期患者中的应用 40
二、抗感染药在哺乳期患者中的应用 43
第三节 肝功能减退时抗感染药的应用 44
一、肝病时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44
二、肝功能减退时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45
第四节 肾功能减退时抗感染药的应用 47
一、肾功能减退对抗感染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 48
二、肾功能减退时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48
三、肾功能减退时给药方案的调整 51
第四章 各类抗感染药简介 55
第一节 青霉素类 55
第二节 头孢菌素类 61
第三节 其他β内酰胺类 74
一、头霉素类 74
二、碳青霉烯类 78
三、单环β内酰胺类 81
四、氧头孢烯类 83
五、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复合制剂 84
第四节 氨基糖苷类 91
第五节 大环内酯类 99
第六节 四环素类 103
第七节 氯霉素类 106
第八节 林可霉素类 109
第九节 其他抗生素 112
一、多肽类 112
二、磷霉素 118
三、夫西地酸 120
第十节 喹诺酮类 121
第十一节 化学合成药 126
一、呋喃类 126
二、孟德立胺 128
三、磺胺药(附甲氧苄和溴莫普林) 128
四、甲硝唑与替硝唑 132
第十二节 抗分枝杆菌药 134
一、抗结核分枝杆菌药 134
二、抗非结核分枝杆菌药 150
三、抗麻风分枝杆菌药 151
第十三节 抗真菌药 153
一、两性霉素B 153
二、氟胞嘧啶 156
三、吡咯类 157
四、制霉菌素 161
五、灰黄霉素 161
第十四节 抗病毒药 163
一、金刚烷胺、金刚乙胺 165
二、阿昔洛韦 166
三、伐昔洛韦 166
四、喷昔洛韦和泛昔洛韦 167
五、更昔洛韦 167
六、利巴韦林 168
七、西多福韦 168
八、膦甲酸钠 169
九、齐多夫定 170
十、去羟肌苷 170
十一、扎西他滨 171
十二、司他夫定 171
十三、拉密夫定 171
十四、地拉韦啶 172
十五、奈韦拉平 172
十六、蛋白酶抑制剂 172
十七、干扰素 173
第十五节 抗原虫药 174
一、抗原虫药物 174
二、抗阿米巴原虫药 177
三、其他抗原虫药物 178
第五章 抗感染药的临床应用 179
第一节 抗感染药临床应用原则 179
一、原则 179
二、抗感染药的预防性应用 181
三、抗感染药的治疗性应用 185
四、抗感染药的联合治疗 188
五、抗感染药的相互作用 190
六、抗感染药的投药法 191
七、抗感染药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194
第二节 败血症 199
第三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205
第四节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209
一、细菌性脑膜炎 209
二、真菌性脑膜炎 215
三、脑脓肿 215
第五节 呼吸道感染 216
一、病原学 216
二、抗感染药物在呼吸道中的分布 218
三、抗菌治疗 218
第六节 尿路感染和前列腺炎 223
一、尿路感染 223
二、前列腺炎 228
第七节 急性感染性腹泻 230
一、处理原则 230
二、诊断 230
三、病种及治疗 232
第八节 其他内科感染性疾病 234
一、伤寒和副伤寒 234
二、立克次体病 236
三、布鲁菌病 236
四、炭疽 237
五、鼠疫 237
六、钩端螺旋体病 238
七、回归热 238
八、莱姆病 239
九、兔热病 239
第九节 免疫缺陷者感染的治疗 239
一、免疫缺陷与感染 240
二、免疫缺陷者感染的病原变迁 241
三、免疫缺陷者感染的诊断 242
四、免疫缺陷者感染的抗感染药物治疗 242
五、免疫缺陷者感染的预防用药 243
第十节 分枝杆菌感染 244
一、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244
二、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249
三、麻风分枝杆菌感染 252
第十一节 深部真菌病 254
第十二节 厌氧菌感染 259
第十三节 外科感染性疾病 264
一、皮肤软组织感染 264
二、静脉导管相关感染 264
三、腹部感染 265
四、肝脓肿 266
五、肛周脓肿 267
六、严重烧伤感染 267
第十四节 骨、关节感染 268
一、急性骨髓炎 269
二、亚急性骨髓炎 269
三、慢性骨髓炎 270
四、化脓性关节炎 270
五、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 271
第十五节 妇产科感染性疾病 271
一、前庭大腺和尿道旁腺感染 271
二、阴道炎 272
三、子宫颈炎 273
四、盆腔感染 274
五、感染性流产 274
六、产后子宫内膜炎 275
第十六节 眼科、耳鼻咽喉科及口腔科感染 276
一、眼科感染性疾病 276
二、耳鼻咽喉科感染 278
三、口腔感染 280
第十七节 性传播性疾病 282
一、梅毒 282
二、淋病 286
三、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 290
四、软下疳 291
五、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292
六、尖锐湿疣 293
七、生殖器疱疹 294
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