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天堂 人类死亡探秘与临终关怀》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温志大著
  • 出 版 社:成都市: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22004836X
  • 页数:40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探讨人类关于死亡的思考、死亡的态度、自杀与死亡之间的关系等、阐述了人生生存健康的手段和临终死亡心理、临终死亡权利、临终关怀和安乐死等问题。

前言 1

第一章 绪论 1

一、人类偏颇的心态 1

二、生死的价值 2

第一篇 人类死亡思考及态度 7

第二章 人类死亡的思考 7

一、死亡认识 7

(一)各种传说中的死亡 7

(二)基督教徒眼中的死亡 8

(三)天主教徒眼中的死亡 9

(四)伊斯兰教徒眼中的死亡 9

(五)佛教徒眼中的死亡 10

(六)文学家和诗人眼中的死亡 11

(七)哲学家眼中的死亡 11

(八)医生眼中的死亡 12

(九)死亡是性高潮 13

二、死亡恐惧 14

(一)痛苦恐惧 15

(二)失去亲人的恐惧 17

(三)地狱恐惧 17

(四)惩罚恐惧 19

(五)末日审判恐惧 20

(六)对死亡及死后感受猜疑的恐惧 22

三、无畏对死 23

(一)平息死亡恐惧 23

(二)死亡的感受 26

(三)与死亡抗争 30

(四)死亡准备 31

四、死亡的标准 35

(一)死亡时间 36

(二)临床死亡 36

(三)生物学死亡 37

(四)社会学死亡 39

五、死亡在生命中的意义 40

(一)死亡赋予生命循环 41

(二)死亡在治疗疾病中的神奇效应 42

第三章 人类的死亡态度 44

一、死亡观概述 44

(一)原始死亡观 44

(二)宗教死亡观 45

(三)现代死亡观 46

二、死亡哲理 46

三、死亡表达 47

四、青年人的死亡态度 48

(一)偏激式死亡态度 48

(二)献身式死亡态度 50

五、老年人的死亡态度 50

六、女人的死亡态度 52

七、男人的死亡态度 53

八、安乐死 54

(一)安乐死的发展 54

(二)安乐死在我国 60

(三)安乐死与自杀 65

(四)安乐死的实施 66

第二篇 死亡的相关因素 71

第四章 衰老与死亡 71

一、衰老概述 71

(一)衰老不是病 71

(二)细胞死亡与衰老 72

(三)有关衰老的两种学说 73

二、衰老与死亡 75

三、抵抗衰老 77

(一)早衰的征象 77

(二)衰老的测定 80

(三)抗衰老手段 81

(四)抗衰老的误区 87

第五章 老年与死亡 88

一、老年概述 88

(一)老年人口趋势特征 88

(二)老年人生理心理反应特征 89

(三)老年人常见疾病特征 96

二、老年与死亡 100

三、老年保健手段 101

(一)老年人居室卫生与保健 101

(二)老年人精神生活与保健 103

(三)老年肥胖与保健 104

(四)老年保健误区 106

第六章 长寿与死亡 113

一、长寿概述 113

(一)长寿人口特征 113

(二)长寿老人病理生理特点 115

二、长寿与死亡 115

(一)性别与长寿 117

三、长寿手段探索 117

(二)饮食与长寿 119

(三)环境与长寿 120

(四)睡眠与长寿 122

(五)劳动与长寿 123

(六)性格与长寿 124

(七)身矮体轻与长寿 124

(八)胎序与长寿 125

(九)得道养生与长寿 126

四、百岁老人趣闻档案 127

第七章 孤独与死亡 132

一、孤独概述 132

(一)孤独发生的因素 132

(二)孤独的特征 138

二、孤独与死亡 139

(一)支持性心理调适 141

三、孤独心理调适手段 141

(二)认知法心理调适 142

(三)系统脱敏法心理调适 143

(四)暗示法心理调适 144

(五)药物的心理调适 146

四、孤独的正面功能 147

(一)孤独与科学家 147

(二)孤独与哲学家 148

(三)孤独与作家 149

(四)孤独与诗人 150

(五)孤独与艺术家 151

第八章 自杀与死亡 153

一、自杀概述 153

(一)自杀发生的原因 153

(二)自杀病因类型 163

(三)自杀人群种种 167

(一)自杀者知多少 171

二、自杀与死亡 171

(二)自杀心理过程 184

(三)各种自杀心理 187

三、自杀预防手段 196

(一)自杀一般预防 196

(二)青少年自杀预防 202

(三)中年人自杀预防 209

(四)老年人自杀预防 210

(五)自杀复发的预防 210

第三篇 人类死亡心理与临终死亡的权利 215

第九章 临终死亡心理 215

一、临终概述 215

(一)临终 215

(二)假神现象 216

(三)病危 217

(一)临终心理反应经典模式 219

二、临终心理反应与对策 219

(二)临终心理反应的其他模式 223

(三)临终心理反应对策 223

三、名人临终心理档案 226

第十章 临终死亡权利 231

一、保留生活方式的权利 231

二、参与医护方案制订的权利 233

三、保守秘密与隐私的权利 234

(一)隐私权的体现 234

(二)病人隐私问题的调查与反应 236

(三)临终病人隐私保护对策 239

四、满足欲望的权利 239

(一)爱抚的欲望 240

(二)亲吻的欲望 241

(三)各种奇特的欲望 242

(一)死亡选择权利 243

五、死亡选择的权利 243

(二)植物人死亡选择权利 246

六、殡葬的权利 249

(一)葬法选择 249

(二)葬式选择 259

(三)葬具选择 260

(四)墓地选择 261

(五)殡葬方式与环境保护 265

(六)殡葬方式选择 269

七、遗嘱的权利 270

(一)遗嘱内容与公证 270

(二)遗嘱种种 273

第四篇 濒死病人的临终关怀 285

第十一章 临终关怀的由来与发展 285

一、临终关怀在国外 285

二、临终关怀在我国 287

(一)临终关怀与机构发展 287

(二)临终关怀与我国传统文化 288

三、临终关怀的内容 290

(一)医学内容 291

(二)心理学内容 292

(三)社会学内容 293

(四)伦理道德内容 293

(五)对临终者家属关怀内容 294

四、临终关怀与安乐死 297

(一)临终关怀与安乐死的内涵 297

(二)生命质量的内涵 298

(三)尊严死的内涵 299

(四)安乐死的法律内涵 300

五、临终关怀与医学模式 300

(一)医学模式的转变 300

(二)医学模式转变促进临终关怀发展 302

(一)照料需求与临终关怀 303

六、临终关怀与照料医学 303

(二)照料内容与临终关怀 304

七、临终关怀与宗教信仰 305

(一)佛教的“静心”“生灭” 305

(二)灵性照顾 306

第十二章 临终死亡症状控制 308

一、临终死亡症状概述 308

(一)疼痛的机制 310

二、临终疼痛症状控制 310

(二)疼痛的特征 312

(三)疼痛的评估 313

(四)疼痛的控制 314

三、临终消化道症状控制 316

(一)消化道症状发生机制 316

(二)消化道症状控制 317

四、临终呼吸道症状控制 319

(一)咳嗽 319

(二)呼吸困难 320

五、临终尿频尿失禁的控制 321

(一)尿频 321

(二)尿失禁 322

六、临终皮肤症状控制 322

(一)褥疮 322

(二)菜花状新生物 325

(三)瘙痒 325

七、临终失眠焦虑的控制 326

(一)失眠 326

(二)焦虑 328

八、临终烦躁不安的控制 328

九、临终紧急情况的控制 329

(一)大咯血 329

(二)胃肠道大出血 330

(三)肺栓塞 331

(四)大骨胳骨折 333

第十三章 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 334

一、癌症概述 334

(一)死亡率 334

(二)癌症发生的病因 335

(三)癌症治疗的新方法 337

二、癌症的临终关怀 338

(一)是否告知病情的关怀 338

(二)癌症心理的关怀 341

(三)癌症疼痛的关怀 347

(四)肺癌的临终关怀 348

(五)肝癌的临终关怀 349

(六)胃癌的临终关怀 350

(七)食管癌的临终关怀 351

(八)脑恶性肿瘤的临终关怀 352

第十四章 脑血管病人的临终关怀 354

一、脑血管病概述 354

二、脑血管病人心理反应与对策 355

(一)不安心扮演病人角色的反应 356

(二)投射心理反应 356

(三)抗药治疗心理反应 357

(四)病人家属的心理反应 357

三、中风防治 358

(一)中风的因素 358

(二)中风的预兆 359

(三)中风的防治 360

四、脑血管病人的临终关怀 361

(一)昏迷的关怀 361

(二)瘫痪的关怀 363

(三)临终前的关怀 364

第十五章 心血管病人的临终关怀 368

一、心血管病概述 368

二、心血管病人心理反应与对策 370

三、心脏猝死的防治 371

(一)心脏猝死的原因 372

(二)心脏猝死的预兆 373

(三)心脏猝死的预防 374

四、心脏骤停的处理 379

五、心血管病人的临终关怀 381

(一)心力衰竭的关怀 381

(二)心脏猝死的关怀 383

第十六章 伤害死亡的临终关怀 384

一、伤害死亡概述 384

二、伤害病人心理反应与对策 385

三、伤害死亡的防治 387

(一)最易伤害死亡的职业 387

(二)恐怖活动下的伤害死亡 391

(三)意外伤亡的急救 392

四、伤害病人的临终关怀 395

主要参考文献 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