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则 1
1.为什么要制定行政诉讼法 1
2.什么是诉讼 4
3.什么是行政诉讼 5
4.公安行政法规与行政诉讼法的关系 11
5.我国行政诉讼法的性质和特征 12
6.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13
7.怎样理解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及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的原则 18
8.怎样理解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21
9.行政诉讼中的公安机关 22
10.行政诉讼中的人民检察院 24
11.行政诉讼中的人民法院 26
第二章 受案范围 28
12.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起诉讼的行政案件的条件是什么 28
13.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范围有哪些 30
14.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涉及了公安机关的哪些行政处罚和手段 32
15.公安法规规定哪些必须经过复议当事人才能提起诉讼,哪些由当事人选择 33
16.《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第(二)项规定的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涉及公安机关的有哪些 36
17.行政诉讼法涉及哪些公安行政法规 37
18.什么是公安行政强制措施 39
19.什么是公安行政行为 40
20.什么是公安行政处罚 41
21.什么是劳动教养 42
22.什么是收容审查 45
第三章 管辖 49
23.什么叫管辖 49
24.行政诉讼中的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49
25.关于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诉讼由被告地或原告地管辖的利与弊 51
第四章 诉讼参加人 53
26.哪些人属于行政诉讼参加人 53
27.关于被告有哪些规定 55
28.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 57
29.法定代理与委托诉讼代理 60
30.行政诉讼中的证据 67
第五章 证据 67
31.行政诉讼证据的种类 71
32.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76
33.为什么《行政诉讼法》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收集证据 79
34.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在收集证据方面有哪些权力 81
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85
35.什么叫复议 85
36.什么是复议前置制度,意义何在 85
37.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是什么 88
38.什么是行政诉讼的期间 90
39.期间的种类 90
40.如何计算期间 91
41.期间耽误如何补救 93
42.什么是送达 94
43.送达的方法是什么 94
44.行政诉讼的起诉条件是什么 96
45.行政诉讼的提出分几种情况 101
46.人民法院如何审查起诉状,做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 103
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106
47.什么是审判 106
48.什么是行政审理 106
49.行政审理的任务 106
50.行政诉讼审理的特征 107
51.行政诉讼审理前的准备工作 108
52.行政诉讼的审理方式 109
53.行政诉讼的审理范围 110
54.什么是判决 112
55.如何理解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的司法变更权 114
56.什么叫妨碍审理的排除措施 115
57.什么是回避 118
58.回避的对象和理由 118
59.回避的程序 120
60.如何理解起诉不停止执行原则 121
61.如何理解行政诉讼中不适用调解的原则 124
62.行政诉讼中法院的审理依据是什么 126
63.为什么在行政诉讼中以规章作为审理依据 126
64.什么是第二审程序 130
65.何为上诉 131
66.什么人可以提起上诉 132
67.当事人应该怎样进行上诉活动 132
68.二审法院对上诉案件的审理方式及审理的结果 133
69.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133
70.再审程序与上诉审理程序的区别 134
第八章 执行 137
71.对行政机关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的执行措施 137
72.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绝履行判决、裁定或者对具体行政行为不起诉又不履行的执行 140
第九章 侵权赔偿责任 143
73.什么是行政赔偿 143
74.如何提起赔偿请求 144
75.行政赔偿的顺序 145
第十章 涉外行政诉讼 148
76.什么叫对等原则 148
77.在涉外行政诉讼中如何运用对等原则 148
第十一章 附则 149
78.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为什么要收取诉讼费用 149
79.诉讼费用承担的原则是什么 150
80.治安行政案件的诉讼费如何计算,由谁负责交纳,可否缓、减、免交诉讼费用 151
81.行政诉讼法实施前的这段时间我们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152
82.公安机关应如何贯彻执行《行政诉讼法》 156
附录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