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县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福建省武平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00052324
  • 页数:894 页
图书介绍:

序一 1

序二 2

凡例 3

概述 22

大事记 27

卷一 建置 63

第一章 位置境域 63

第二章 隶属沿革 63

第一节 宋至清 64

第三章 行政区划 64

第二节 民国时期 65

第三节 苏维埃时期 68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69

第四章 乡镇简介 76

第一节 平川镇 76

第二节 城厢乡 76

第三节 万安乡 77

第四节 东留乡 77

第五节 中山乡 77

第七节 下坝乡 78

第六节 民主乡 78

第八节 中赤乡 79

第九节 岩前镇 79

第十节 象洞乡 80

第十一节 十方镇 80

第十二节 武东乡 81

第十三节 中堡乡 81

第十四节 永平乡 81

第十六节 湘店乡 82

第十五节 桃溪乡 82

第十七节 大禾乡 83

卷二 自然环境 84

第一章 地质 84

第一节 构造 84

第二节 地层 85

第三节 侵入岩 87

第四节 矿藏 88

第二章 地貌 89

第一节 山脉 山峰 90

第二节 丘陵 91

第三节 盆地 92

附:县人民政府、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各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海拔高度 92

第三章 气候 93

第一节 气温 94

第二节 降水 湿度 97

第三节 日照 蒸发 99

第四节 风 气压 99

第四章 水文 100

第一节 水系 100

第二节 径流 102

第三节 水位 104

第四节 水质 104

第五节 水资源 105

第五章 土壤 107

第一节 种类分布 107

第二节 养分含量 109

第六章 植被 110

第一节 类种分布 110

第二节 森林覆盖 110

第一节 植物 111

第七章 野生动植物 111

第二节 动物 113

第八章 自然灾害 113

第一节 水灾 113

第二节 旱灾 116

第三节 雹灾 116

第四节 风灾 117

第五节 寒灾 117

附:地震 118

第一节 来源 119

第一章 人口演变 119

卷三 人口 119

第二节 变动 121

第三节 分布 123

第二章 人口构成 124

第一节 民族 姓氏 124

第二节 性别 年龄 127

第三节 文化 职业 130

第四节 农业与非农业 132

第二节 家庭 133

第一节 婚姻 133

第三章 婚姻 家庭 133

第四章 人口控制 134

第一节 机构 134

第二节 节育政策 135

第三节 节育措施 135

第四节 晚婚晚育 136

第五节 优生优育 136

第一节 耕地 138

第一章 生产条件 138

卷四 农业 138

第二节 劳力 141

第三节 畜力 141

第四节 农机具 142

第五节 农田基本建设 143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 144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144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44

第三节 互助组 145

第五节 人民公社 146

第四节 农业生产合作社 146

第六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7

第七节 国营农场 149

第三章 作物种植 150

第一节 粮豆 150

第二节 经济作物 153

第三节 茶果 154

第四节 其它作物 155

第四章 农业技术 156

第一节 耕作制度 156

第二节 良种推广 157

第三节 作物栽培 158

第四节 作物保护 159

第五节 中低产田协作攻关 161

第五章 管理 162

第一节 机构 162

第二节 农技管理 163

第三节 农机管理 164

卷五 林业 167

第一章 森林资源 167

第一节 面积与蓄积量 167

第二节 树种与分布 168

第二章 山林权属 169

第一节 私有山林 169

第二节 集体山林 170

第三节 国有山林 170

第四节 山林纠纷调处 171

第三章 造林育林 172

第一节 采种育苗 172

第二节 植树造林 173

第四节 封山育林 174

第三节 林木抚育 174

第四章 森林保护 175

第一节 森林防火 175

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 176

第三节 依法治林 176

第五章 林业产品 177

第一节 木材 177

第二节 毛竹 180

第三节 松脂 180

第四节 林副产品 180

第一节 交通建设 181

第六章 林区建设 181

第二节 房屋建设 182

第三节 机械设备 182

第七章 林业管理 183

第一节 机构 183

第二节 林政管理 184

第三节 资金管理 184

卷六 水利 水电 187

第一章 水利建设 187

第一节 引水工程 187

第二节 蓄水工程 189

第三节 提水工程 195

第四节 其它工程 196

第二章 水电建设 197

第一节 水电站 197

第二节 输变电设施 199

第三章 水土保持 201

第一节 水土流失 201

第二节 水土流失治理 203

第二节 水利管理 204

第一节 机构 204

第四章 管理 204

第三节 小水电管理 206

卷七 畜牧 水产 209

第一章 畜禽饲养 209

第一节 家畜饲养 209

第二节 家禽饲养 213

第三节 疫病防治 215

第一节 水面 217

第二章 淡水养殖 217

第二节 品种 218

第三节 养殖 219

第四节 捕捞 221

第五节 鱼病防治 221

第三章 管理 222

第一节 机构 222

第二节 疫情管理 222

第三节 渔政管理 222

第一节 个体 私营 224

第一章 所有制 224

卷八 工业 224

第二节 公私合营 225

第三节 集体 225

第四节 地方国营 226

第五节 联营 227

第二章 门类 228

第一节 采矿 228

第二节 冶炼 229

第四节 化工 230

第三节 机械 230

第五节 木材采运加工 231

第六节 建材 232

第七节 电力 233

第八节 粮油加工 234

第九节 食品 236

第十节 造纸 237

第十一节 印刷 237

第十二节 工艺品 238

第十三节 其他 238

第一节 主要厂矿 239

第三章 主要厂矿与名优产品 239

第二节 名优产品 240

第四章 管理 241

第一节 机构 241

第二节 经营体制 242

第三节 企业管理 243

第一章 所有制 245

第一节 个体办企业 245

卷九 乡镇企业 245

第二节 村办企业 246

第三节 联办企业 246

第四节 乡(镇)办企业 246

第二章 企业门类 247

第一节 工业 247

第二节 建筑业 250

第三节 运输业 251

第四节 商业 服务业 251

第五节 农业企业 252

第一节 机构 253

第三章 管理 253

第二节 经营形式 254

第三节 企业管理 254

卷十 交通 257

第一章 线路 257

第一节 陆路 257

第二节 水路 262

第三节 桥梁 渡口 263

第二章 运输 267

第一节 陆运 267

第三节 装卸 272

第二节 水运 272

第三章 管理 273

第一节 机构 273

第二节 公路管理 274

第三节 航政管理 276

第四节 运输管理 277

第五节 交通监理 279

卷十一 邮电 281

第一章 机构 281

第一节 递铺 281

第三节 邮政(电)局、所 282

第二节 邮电代办所、局 282

第二章 邮政 283

第一节 邮路 283

第二节 设施 287

第三节 业务 288

第三章 电信 290

第一节 电话 290

第二节 电报 293

第一节 业务管理 294

第四章 管理 294

第二节 财务管理 295

卷十二 城乡建设 297

第一章 县城建设 297

第一节 城区变迁 297

第二节 街巷桥梁 298

第三节 公共设施 300

第四节 园林绿化 303

第五节 公用建筑 304

第二章 乡村建设 306

第一节 集镇 306

第六节 民居建设 306

第二节 农居 307

第三章 建筑业 308

第一节 队伍 308

第二节 设计 310

第三节 施工技术 310

第四章 环境保护 312

第一节 污染 312

第二节 治理 313

第一节 机构 314

第五章 管理 314

第二节 规划管理 315

第三节 房地产管理 315

第四节 建设用地管理 316

第五节 建筑管理 317

附:县城总体规划(摘要) 317

卷十三 财政 321

第一章 体制 321

第一节 财政体制 321

第二节 税收体制 322

第一节 预算内收入 323

第二章 收入 323

第三节 上级补助收入 325

第二节 预算外收入 325

第三章 支出 326

第一节 工业交通建设 327

第二节 农业建设 327

第三节 文教建设 327

第四节 民政优抚 328

第五节 行政经费 328

第六节 其他 328

第一节 农业税 329

第四章 税种税率 329

第二节 工商税 330

第三节 地方税 332

第五章 管理 334

第一节 机构 334

第二节 税收管理 335

第三节 预算管理 336

第四节 企业财务管理 336

第五节 乡财管理 337

第七节 审计监督 338

第六节 财税监督 338

第一章 机构 340

第一节 银行 340

卷十四 金融 340

第二节 信用合作社 341

第三节 保险公司 342

附:当铺 342

第二章 货币 343

第一节 流通币种 343

第二节 货币管理 345

第一节 存款 348

第三章 业务 348

第二节 放款 352

第三节 结算 358

第四节 拨款监督 359

第五节 保险 361

第六节 其他业务 363

卷十五 商业 367

第一章 经营体制 367

第一节 个体、私营商业 367

第三节 集体商业 368

第二节 公私合营商业 368

第四节 国营商业 369

第五节 单位附营商业 370

第二章 商品购销 371

第一节 百货 文化用品 371

第二节 针纺织品 372

第三节 五金 交电 化工 372

第四节 副食品 373

第五节 石油 煤炭 374

第六节 药品 医疗器械 375

第三章 计划物资供应 377

第一节 供应体制 377

第二节 经营范围 378

第四章 对外贸易 379

第一节 经营业务 379

第二节 出口商品 379

第五章 饮食服务业 380

第一节 饮食业 380

第一节 机构 381

第六章 管理 381

第二节 服务业 381

第二节 业务管理 383

第三节 经营责任制 384

卷十六 供销合作 386

第一章 机构 386

第一节 乡保合作社 386

第二节 代销合作社 387

附:代购代销店 388

第二章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388

第二节 肥料 389

第一节 种苗 389

第三节 农具 390

第四节 耕牛 390

第五节 农药 农药械 391

第三章 农副产品收购 392

第一节 竹纸杂木 392

第二节 茶烟果桐 393

第三节 禽畜蛋品 394

第四节 其他 394

附:废旧物资收购 395

第四章 扶持专项生产 396

第一节 土纸 396

第二节 油桐 396

第三节 烤烟 397

第四节 茶叶 397

第五节 柑桔 397

第六节 毛竹 398

第五章 生活资料销售 398

附:中西药、中成药经营和农村图书发行 399

第六章 农村饮食服务业 400

第七章 管理 400

第一节 民主管理 400

第二节 财务管理 401

第三节 储运管理 403

卷十七 粮油购销 405

第一章 粮食市场 405

第一节 自由贸易 405

第二节 议购议销 405

第一节 粮食征收 406

第二章 粮油征购 406

第二节 粮食统购 407

第三节 合同定购 408

第四节 油料收购 408

第三章 粮油统销 409

第一节 非农业粮食统销 409

第二节 农村粮食回销 411

附:农村口粮分配 412

第三节 食油销售 412

第一节 仓储 413

第四章 粮油储运 413

第二节 调运 415

第五章 管理 416

第一节 机构 416

第二节 财务管理 417

第三节 价格管理 418

第四节 票证管理 419

卷十八 工商行政 物价 计量管理 420

第一章 市场管理 420

第一节 市场建设 420

第二节 集贸管理 421

第一节 国营企业登记 425

第二章 工商登记管理 425

第二节 集体企业登记 426

第三节 私营工商户登记 427

第四节 监督检查 428

第三章 经济合同管理 429

第一节 鉴证检查 429

第二节 调解仲裁 429

第四章 商标广告管理 430

第一节 商标管理 430

第一节 物价体制 431

第二节 广告管理 431

第五章 物价管理 431

第二节 物价演变 432

第三节 交换比价 434

第四节 物价监督检查 435

第六章 计量管理 437

第一节 度量衡管理 437

第二节 计量标准化 437

第二节 物价委员会 438

第一节 工商行政管理局 438

第七章 管理机构 438

第三节 标准计量所 439

卷十九 政权 政协 440

第一章 宋至民国政权 440

第一节 宋至清政权 440

第二节 民国政权 448

附:建国前武平县议政组织 452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 452

第一节 代表选举 452

第三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454

第二节 县工农兵代表会议 454

第四节 县各届人民代表大会 455

第五节 县人大常委会 457

附:武平县出席历届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460

第六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461

第三章 人民政府 462

第一节 县苏维埃政府 462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 463

第三节 区乡人民政府 474

第一节 各届委员会 475

第四章 人民政协 475

第二节 常委会 476

第三节 主要工作 478

卷二十 政党 480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武平地方组织 480

第一节 早期党组织的建立及其活动 480

第二节 建国后党的组织建设 484

第三节 党员 488

第四节 党的代表大会 490

第五节 县委主要领导活动纪略 491

第六节 宣传工作 496

第七节 纪检工作 498

第八节 统战工作 499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武平地方组织 500

第一节 组织状况 500

第二节 主要活动 500

卷二十一 群众团体 503

第一章 工人组织 503

第一节 组织状况 503

第二节 主要活动 504

第一节 组织状况 506

第二章 农民组织 506

第二节 主要活动 507

第三章 青少年组织 508

第一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 508

第二节 少年先锋队 511

第三节 学生联合会 512

第四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 512

第四章 妇女组织 513

第一节 组织状况 513

第二节 主要活动 514

第一节 商会、工商业联合会 516

第五章 其他团体 516

第二节 科学技术协会 517

第三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 517

第四节 天主教爱国会 518

第五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518

第六节 体育协会 518

卷二十二 军事 520

第一章 地方武装 驻军 520

第一节 地方武装 520

附:地方割据执力 521

第二节 驻军 524

第一节 寨隘塘汛 525

第二章 兵防设施 525

第二节 城堡 526

第三节 哨卡 526

第四节 防空工程 527

第五节 民兵训练基地 527

第三章 兵役制度 527

第一节 屯田制 527

第二节 募兵制 527

第五节 义务兵制 528

第三节 征兵制 528

第四节 志愿兵制 528

第四章 民兵 529

第一节 组织建设 529

第二节 思想教育 530

第三节 军事训练 530

第四节 武器装备 530

第五节 主要活动 531

第三节 明崇祯闽粤赣边境农民起义 532

第二节 明正德曾惟茂、吴显起义 532

第五章 主要兵事 532

第一节 明成化丘隆起义 532

第四节 清顺治王道一、徐文泌抗清斗争 533

第五节 太平军鏖战武平 533

第六节 韩江纵队一支队白石顶战斗 534

第七节 1949年10月解放武平县城战斗 534

第八节 建国初武平剿匪斗争 534

卷二十三 司法 536

第一章 建国前司法机构及其活动 536

第一节 公安 536

第三节 审判 537

第二节 检察 537

第四节 司法 538

第二章 人民公安 538

第一节 打击犯罪 539

第二节 治安行政管理 541

第三节 预审 543

第四节 看守 543

第五节 内保 544

第六节 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544

第三章 人民检察 545

第七节 消防 545

附:火灾实例 545

第一节 刑事检察 546

第二节 法纪检察 546

第三节 经济检察 547

第四节 林业检察 547

第五节 监所检察 547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548

第四章 人民审判 548

第二节 民事审判 549

第一节 刑事审判 549

第三节 经济审判 550

第四节 林业审判 550

第五节 行政审判 550

第六节 审判监督 551

第五章 人民司法行政 551

第一节 法制宣传 551

第二节 民事调解 552

第三节 律师 553

第四节 公证 553

第一节 支前拥军 554

卷二十四 民政 554

第一章 拥军优属 554

第二节 抚恤褒扬 555

第三节 政府补助 556

第四节 群众优待 557

第二章 安置 558

第一节 复退军人 558

第二节 退伍老红军 559

第三节 军队离退休干部 559

第四节 移民 559

第一节 灾害救济 560

第三章 救灾救济 560

第二节 社会救济 561

第三节 其他救济 562

第四章 社会福利 562

第一节 残废人就业 563

第二节 孤寡老人供养 563

第三节 收治麻风病、精神病人 564

第四节 福利企业 564

第一节 革命基点村建设 565

第五章 扶建扶贫 565

第二节 扶持贫困地区 567

第六章 其他民政工作 568

第一节 婚姻登记 568

第二节 民族事务 569

第三节 地名管理 569

第四节 收容遣送 570

第七章 管理机构 570

第一节 民政局 570

第二节 革命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 571

第三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 571

第一节 工人队伍 572

卷二十五 劳动人事 572

第一章 劳动 572

第二节 劳动管理 574

第三节 工人培训 575

第四节 知青管理 576

第二章 人事 576

第一节 人员编制 577

第二节 干部队伍 578

第三节 干部管理 579

第二节 建国后工人工资福利 581

第三章 工资福利 581

第一节 民国前的工资制 581

第三节 建国后干部工资福利 585

第四章 离休退休 588

第一节 退职 588

第二节 退休 588

第三节 离休 589

第四节 养老保险 589

第五章 管理机构 589

第一节 私塾 592

第二节 社学 义学 592

第一章 旧学 592

卷二十六 教育 592

第三节 书院 593

第四节 县学 594

第二章 幼儿教育 594

第一节 幼儿园设置 595

第二节 教养活动 595

附:武平县实验幼儿园简况 595

第一节 小学设置 596

第三章 小学教育 596

第二节 教学 597

第三节 普及程度 601

附:武平县实验小学简况 601

第四章 中学教育 601

第一节 中学设置 602

第二节 招生 603

第三节 教学 604

第四节 勤工俭学 607

附:武平一中简况 607

第一节 农业中学 608

第五章 专业、职业教育 608

第二节 职业中学 609

第三节 师范学校 609

第六章 成人教育 610

第一节 农民教育 610

第二节 职工教育 612

第三节 进修 函授 电大 613

第四节 自学考试 614

第七章 教师 614

第二节 待遇 616

第一节 队伍 616

第三节 培训 617

第八章 经费 设备 618

第一节 经费 618

第二节 设备 620

第九章 管理 622

第一节 机构 622

第二节 行政管理 622

第一节 机构 625

第一章 机构 队伍 625

卷二十七 科技 625

第二节 队伍 627

第二章 科技普及 628

第一节 科技宣传 628

第二节 人员培训 629

第三节 咨询服务 630

第三章 科学研究与应用 631

第一节 农业科研 631

第二节 工业科研 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