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南县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山东省胶南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新华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01111219
  • 页数:633 页
图书介绍:

概述 1

大事记 9

第一篇 建置 54

第一章 位置 54

第二章 沿革 54

第三章 区划 55

第一节 清末区划 55

第二节 民国区划 55

第三节 解放以后区划 56

第四章 县城 58

第五章 乡镇 59

附 一九八七年胶南县各乡、镇所辖行政村 63

第二篇 自然环境 67

第一章 地质 67

第二章 地貌 67

第一节 大珠山山脉 68

第二节 小珠山山脉 68

第三章 山脉 68

第三节 铁橛山山脉 70

第四章 河流 72

第五章 海域 74

第一节 海岸 74

第二节 岛屿 76

第三节 海湾 77

第四节 潮汐 78

第一节 土壤 80

第六章 土壤植被 80

第二节 植被 81

第七章 气候 81

第一节 气温 81

第二节 降水 82

第三节 气压 83

第四节 风 83

第五节 湿度和蒸发 84

第六节 日照和云 84

第七节 地温 84

第八节 灾害性天气 85

第八章 自然资源 86

第一节 土地资源 86

第二节 水资源 87

第三节 矿产资源 88

第四节 陆地生物资源 90

第五节 水产资源 90

第六节 药材资源 92

第二节 旱灾 93

第一节 水灾 93

第九章 自然灾害 93

第三节 风灾 94

第四节 雹灾 94

附 建县前胶南地区自然灾害 94

第三篇 人口 98

第一章 人口规模 98

第一节 人口数量 98

第二节 人口分布及密度 100

第二节 自然变动 101

第二章 人口变动 101

第一节 机械变动 101

第三章 人口构成 103

第一节 性别构成 103

第二节 年龄构成 104

第三节 文化构成 106

第四节 职业构成 108

第四章 婚姻家庭 109

第一节 婚姻 109

第一节 民族 111

第二节 姓氏 111

第二节 家庭 111

第五章 民族姓氏 111

第六章 人口控制 112

第一节 计划生育 112

第二节 节制生育 112

第三节 优生优育 114

第一节 土地改革 115

第一章 农村经济体制变革 115

第四篇 经济体制变革 115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 116

第三节 人民公社化 118

第四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119

第二章 工业经济体制变革 120

第一节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120

第二节 工业体制改革 121

第二节 商业体制改革 123

第一节 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123

第三章 商业经济体制变革 123

第五篇 农业 125

第一章 种植业 125

第一节 作物种类 125

第二节 作物分布 125

第三节 种植结构 126

第四节 耕作制度 129

第五节 品种改良 130

第七节 作物栽培 132

第六节 土壤改良 132

第八节 病虫害防治 134

第二章 畜牧业 135

第一节 饲养 135

第二节 品种 138

第三节 疫病及防治 139

第三章 副业 140

第一节 村办副业 140

第二节 家庭副业 140

第三节 蚕业 141

第四章 农业机具 143

第一节 耕耙机具 143

第二节 播种机具 143

第三节 植保机具 143

第四节 收获机具 143

第五节 农用运输机具 144

第六节 农副产品加工机具 144

附 部分事业机构 145

第一节 渔场渔汛 147

第六篇 水产业 147

第一章 海洋捕捞 147

第二节 渔具 148

第三节 渔船 150

第四节 捕捞生产 151

第五节 捕捞企业及重点渔业乡镇 153

第二章 水产养殖 154

第一节 海水养殖 154

第二节 淡水养殖 157

第三节 苗种生产 158

第四节 水产养殖企业 159

第三章 水产品加工 161

第一节 卤晒加工 161

第二节 冷藏加工 161

第四章 渔港 162

第七篇 林果业 163

第一章 林业 163

第一节 林木种类 163

第二节 植树造林 166

第三节 林木管理 167

第四节 苗圃林场 169

第二章 果业 171

第一节 果树品种 171

第二节 栽培管理 172

第三节 主要果园 174

第四节 优质果品 175

第一章 河道治理 176

第八篇 水利 176

第二章 蓄水工程 177

第一节 水库 177

第二节 塘坝 182

第三节 水井 182

第三章 灌溉工程 184

第一节 扬水站 184

第二节 渡槽 185

第三节 灌区工程 185

第一节 贡口拦海坝 187

第四章 拦海坝 187

第二节 杨家洼拦海坝 188

第三节 黄岛拦海坝 188

第五章 水土保持工程 188

第一节 山地水保工程 189

第二节 岭地治理 190

第三节 洼地治理 191

第六章 供水工程 192

第一节 人畜吃水工程 192

第七章 水利企事业单位 193

第二节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输水工程 193

第九篇 工业 194

第一章 工业综述 194

第二章 轻纺工业 196

第一节 纺织 196

第二节 服装鞋帽 197

第三节 造纸及纸制品 197

第四节 印刷 197

第七节 工艺品 198

第五节 木材加工 198

第六节 塑料制品 198

第八节 皮革、皮毛制品 199

第三章 机械工业 199

第一节 农业机械 199

第二节 纺织机械 200

第三节 金属加工机械 202

第四节 电力机械 202

第六节 其它机械 203

第五节 皮革机械 203

第四章 汽车、船舶工业 204

第一节 汽车修造业 204

第二节 船舶修造业 204

第五章 金属制品工业 205

第一节 火工产品 205

第二节 建筑用手推车 205

第三节 建筑用五金制品 205

第一节 砖瓦、石灰 206

第六章 建材矿产工业 206

第二节 水泥及预制件 207

第三节 玻璃 208

第四节 建筑用砂石 208

第五节 矿产 208

第七章 电力工业 209

第一节 发电 209

第二节 供电 210

第三节 用电 212

第一节 盐业生产 213

第八章 盐业 213

第二节 盐场 214

第九章 化学工业 215

第一节 海藻化工 215

第二节 化学肥料 215

第三节 盐化工 216

第四节 化学溶剂 216

第五节 香料及日用化工 216

第十章 食品工业 217

第六节 橡胶制品 217

第七节 炸药、农药 217

第一节 饮料业 218

第二节 糕点、糖业 218

第三节 酱菜、淀粉业 219

第四节 粮油加工业 219

第五节 肉食品加工 220

第十一章 名优产品 220

第十篇 交通邮电 227

第一章 陆路交通 227

第一节 公路 227

第二节 桥涵 231

第三节 运输工具 234

第四节 客货运输 235

第五节 交通监理 237

第二章 水路交通 238

第一节 港口码头 238

第三节 客货运输 240

第二节 运输船舶 240

第四节 搬运装卸 241

第三章 邮政 241

第一节 邮运投递 241

第二节 邮政设备 242

第三节 邮政业务 243

第四章 电信 245

第一节 电报 245

第二节 电话 245

第一节 道路街巷 249

第十一篇 城乡建设 249

第一章 县城建设 249

第二节 公共建筑 250

第三节 厂房 251

第四节 住宅 251

第五节 给水排水 252

第六节 供电供气供热 254

第二节 村庄 255

第一节 乡镇驻地 255

第二章 乡村建设 255

第七节 城区绿化 255

第三章 建筑业 257

第一节 建筑队伍 257

第二节 工程设计 257

第三节 建筑施工 258

第四节 质量管理 258

第一章 环境污染 259

第一节 水污染 259

第十二篇 环境保护 259

第二节 大气污染 260

第三节 噪声污染 260

第四节 固体废物污染 260

第五节 化肥、农药污染 260

第二章 环境监测 261

第一节 监测机构和设备 261

第二节 监测项目及布点 261

第三节 环境质量 262

第二节 环境治理 264

第三章 环境管理与治理 264

第一节 环境管理 264

第十三篇 商业 268

第一章 商业经营机构 268

第一节 专业公司 268

第二节 基层供销社 272

第三节 粮食管理所 273

第二章 商品购销 275

第一节 本地产品收购 275

第二节 商品购进 276

第三节 商品销售 278

第四节 商品储运 282

第三章 粮油购销 283

第一节 粮油征购 283

第二节 粮油销售 287

第三节 粮油议购议销 291

第四节 粮油储运 292

第一节 物资购进 294

第四章 物资购销 294

第二节 物资供应 295

第五章 对外贸易 297

第一节 出口商品收购 297

第二节 进口商品 298

第六章 集市交易 299

第一节 集市设置 299

第二节 集市贸易 299

第三节 物资交流会 301

第一节 饮食业 302

第七章 饮食服务业 302

第二节 旅店(馆) 303

第三节 理发 303

第四节 照相 304

第五节 浴池 304

第十四篇 财税金融 305

第一章 财政 305

第一节 财政收入 305

第二节 财政支出 307

第三节 附加及自筹资金收支 309

第二章 税务 310

第一节 工商税收 310

第四节 财政管理 310

第二节 农业税收 313

第三节 税收减免 314

第四节 培植税源 314

第三章 金融 315

第一节 金融机构 315

第三节 存款 316

第二节 货币流通 316

第四节 信贷 318

第五节 金融管理 320

第六节 保险 326

第十五篇 经济管理 328

第一章 计划管理 328

第一节 计划管理体制 328

第二节 计划管理改革 328

第一节 工商登记 329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 329

第三节 商标注册 331

第四节 合同鉴证 331

第二节 集市管理 331

第五节 广告管理 332

第六节 经营监督 332

第三章 物价管理 332

第一节 物价调整 332

第二节 物价改革 334

第一节 计量管理 335

第三节 物价检查 335

第四章 标准计量管理 335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 336

第五章 审计 337

第一节 国家审计监督 337

第二节 内部审计监督 337

第六章 统计管理 337

第一节 统计调查 337

第三节 统计监督 338

第二节 统计服务 338

第十六篇 党派群团 339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胶南地方组织 339

第一节 党的县级组织 339

第二节 党的基层组织 342

第三节 党员代表会议和党员代表大会 343

第四节 党员状况 344

第五节 党员教育 350

第六节 纪律检查 351

第二章 群众团体 352

第一节 职工团体 352

第二节 农民团体 354

第三节 妇女团体 355

第四节 青年团体 357

第五节 少年团体 359

第六节 科技团体 360

第七节 工商团体 360

第一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363

第一章 权力机关 363

第十七篇 政权政协 363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364

第三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67

第二章 行政机构 369

第一节 县级政府 369

第二节 县政府直属机构 372

第三节 县政府派出机构 374

第四节 乡镇政府 374

第一节 政治协商会议 375

第三章 人民政协 375

第二节 主要活动 376

第十八篇 公安司法 378

第一章 公安 378

第一节 公安机关 378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 379

第三节 打击刑事犯罪 382

第四节 治安保卫 383

第五节 消防 385

第二节 刑事检察 386

第二章 检察 386

第一节 检察机关 386

第三节 经济检察 387

第四节 法纪检察 387

第五节 监所检察 387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387

第三章 审判 388

第一节 审判机关 388

第二节 刑事审判 388

第四章 司法行政 389

第一节 机构设置 389

第三节 民事审判 389

第四节 经济审判 389

第二节 律师业务 390

第三节 公证业务 390

第四节 法制教育 390

第五节 民事调解 391

第一节 灾民救济 392

第一章 社会福利 392

第十九篇 民政 392

第二节 贫困户救济 393

第三节 鳏寡孤独供养 394

第四节 残疾人安置 394

第二章 优抚安置 395

第一节 拥军优属 395

第二节 抚恤优待 395

第三节 退伍安置 396

第四节 烈士褒扬 397

第三章 支边移民 398

第四章 选举 399

第五章 婚姻登记 400

第六章 丧葬改革 401

第七章 土地征用 402

第八章 信访 404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04

第二节 信访处理 404

第一节 侨胞分布 405

第九章 侨务 405

第二节 侨务管理 406

第二十篇 劳动人事 407

第一章 劳动就业 407

第一节 待业人员安置 407

第二节 下乡知识青年安置 407

第三节 复员退伍军人就业 408

第二章 工人队伍 408

第一节 固定工 408

第三节 合同工 409

第二节 亦工亦农工临时工 409

第三章 干部队伍 410

第四章 工资福利 414

第一节 工资 414

第二节 福利 416

第五章 劳保 418

第一节 劳动保护 418

第二节 劳动保险 418

第二节 志愿 421

第一节 招募 421

第二十一篇 军事 421

第一章 兵役 421

第三节 义务 422

第四节 预备役 422

第二章 地方武装 422

第一节 武装队伍 422

第二节 人民武装部 424

第三章 驻军 425

第一节 明清驻军 425

第二节 国民政府驻军 425

第三节 人民军队 425

附 伪军 426

第四章 民兵 427

第一节 民兵组织 427

第二节 民兵活动 428

第三节 民兵训练 429

第一节 防御设施 430

第五章 防御 430

第二节 防御组织 431

第六章 战事 432

附 日伪国民党军还乡团罪行录 435

第二十二篇 文化 437

第一章 文学艺术 437

第一节 戏剧 437

第二节 群众文艺 438

第三节 书画摄影 439

第四节 文学创作 440

第二章 电影电视 442

第一节 电影发行放映 442

第二节 电视转播 443

第三章 新闻 443

第一节 通讯报道 443

第二节 广播 443

第三节 县报 444

第一节 图书借阅 445

第二节 图书发行 445

第四章 图书 445

第五章 档案 447

第一节 档案设备 447

第二节 档案收集 447

第三节 档案管理 448

第六章 展览 448

第七章 文物 449

第一节 古文化遗址 449

第三节 古墓葬 450

第二节 古城邑 450

第四节 石窟石室 451

第五节 庵观寺庙 451

第六节 刻石 452

第七节 馆藏文物 452

第八节 文物保护 453

第八章 文化企事业单位简介 454

第一节 县直文化企事业单位 454

第二节 乡镇文化站 455

第一章 概略 456

第二十三篇 琅琊台 456

第一节 秦始皇刻石 457

第二节 秦二世刻石 457

第二章 琅琊台刻石 457

第三章 辑录 458

第四章 艺文 464

第一节 诗赋 464

第二节 跋文 465

第五章 民间传说 466

第一节 教育机构 470

第二节 学校管理 470

第二十四篇 教育 470

第一章 教育行政 470

第三节 教育经费 471

第二章 私塾书院 473

第一节 私塾 473

第二节 书院 474

第三章 幼儿教育 474

第一节 小学教育 476

第四章 普通教育 476

第二节 中学教育 480

第五章 特殊教育 486

第六章 专业技术教育 487

第一节 师范教育 487

第二节 职业教育 487

第七章 成人教育 489

第一节 农民教育 489

第二节 职工教育 489

第一节 概况 490

第八章 教师 490

第二节 待遇 492

第三节 业务进修 493

第二十五篇 科学技术 494

第一章 科技机构 494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94

第二节 科研机构 494

第一节 专业科技队伍 495

第二章 科技队伍 495

第二节 群众性科学实验队伍 496

第三章 科技工作 496

第一节 科普宣传 496

第二节 信息交流 497

第三节 技术推广与革新 497

第四节 地震测报 498

第四章 科技成果 499

第一节 科研成果项目 499

第二节 部分科技成果简介 504

第二十六篇 医药卫生 507

第一章 卫生机构 507

第一节 专业机构 507

第二节 医疗机构 508

第二章 预防 509

第一节 疫病防治 509

第二节 卫生检疫 512

第三节 妇幼保健 513

第四节 爱国卫生 514

第三章 医疗 515

第一节 医疗队伍 515

第二节 医疗卫生设备 516

第三节 医疗技术 517

第四节 医疗制度 519

第四章 医药 520

第一节 中药 520

第二节 西药 520

第三节 药政 522

第二十七篇 体育 524

第一章 体育活动 524

第一节 群众体育活动 524

第二节 学校体育活动 524

第二章 体育设施 527

第三章 体育竞赛 527

第一节 县内比赛 527

第二节 参加县外各类比赛 529

第一节 专职体育人员 532

第四章 体育队伍 532

第三节 人才输送 533

第二节 业余运动队伍 533

第二十八篇 风俗风物 534

第一章 民俗 534

第一节 生活习俗 534

第二节 婚丧喜庆 534

第三节 迷信禁忌 535

第四节 时令节日 535

第五节 陋习流弊 536

第二章 方言 537

第一节 胶南方言概况 537

第二节 语音 537

第三节 词语举例 543

第四节 方言记音 546

第三章 土特产品 548

第一节 琅琊台 552

第二节 齐长城 552

第四章 风景名胜 552

第三节 大珠山 553

第四节 小珠山 553

第五节 铁橛山 554

第六节 灵山岛 554

第七节 胶河 554

第二十九篇 人民生活 555

第一章 农民生活 555

第二章 职工生活 558

第三章 知识分子生活待遇 561

第三十篇 人物 563

第一章 人物传 563

第二章 人物传略 583

第三章 胶南籍山东著名革命烈士表 585

第四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 587

附录 631

跋 631

本志统筹始末 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