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第一辑 田园交响 11
绿野雄风——中山三高农业巡礼 11
大农业协奏曲3篇 15
两增一稳 重点突出 15
科技兴农 再现辉煌 18
狠抓流通 全面搞活 21
眼高手长追日月——中山农村走笔 24
抛洒新绿更织春——我市推广抛秧技术写实 27
隆隆作响 引吭高歌——我市农业机械化素描 30
百亩抛秧 日半完成 32
群商恋“水土” 竞争见“三高” 34
梦落石泉有清音——农业“外籍兵团”探营 36
完善市场网络 加快流通步伐——副市长吴章贺谈农产品流通加工 39
数万流通大户,争相认个“娘家” 41
何万成贩鱼成大户 43
蕉棚·收蕉大户 45
突破传统见三高——三乡镇农业发展之路 47
民众跃上现代农业快车道 52
民众种菇21年 54
喧闹元霄夜 坦洲观菜市 56
水培蔬果带来“绿色革命” 60
一百多位养殖大户外出承包 62
好,农民兄弟打出去! 64
依山傍水五桂山 独树一帜种养业 65
联围增高 荒地变宝 农家受益 67
环城区理财有章法 69
好好管住“当家人” 71
三返还,一年返资三千万 72
地灵人杰谱绿符 山聪水慧写华章——我市“八五”林业回望 74
第二辑 追虾纪行 79
陈照胜与他的“流通桥” 79
刮虾 82
“周老板”的关系户 84
跟着虾车跑 86
包装与催眠 89
虾道上的T型舞台 92
上海风云 94
四平市场见闻 96
阿拉要吃沼虾 99
大市研判 虾道陈情——水产养殖工程师陈景怡访谈录 101
一虾串起产业链——沙朗镇镇长卢锐洪访谈录 104
要素组合:现代农业的精髓——市农委主任李俭忠访谈录 107
引导扶持 搞活流通——副市长吴章贺访谈录 110
重组虾市场——记市农科中心火炬区优质水产基地 113
走向纵深——评魏礼军《追虾纪行》 115
追虾说缘 117
第三辑 思想火花 123
洪水,又一次检验我们中山 123
市长迎风巡水闸 125
谈笑有鸿儒 举目布万军——火炬区抗击十号台风小记 127
穿梭大雨中 笑傲水泽里——南部灾区见闻 129
治水防风三十年 许多甘苦不尽言 131
莲花人的治水情怀 133
真抓实干 防患未然 135
水电人的周末 136
生鱼伴我行——记十杰市民关卷文 138
两夫妻与一座水库 141
水厂设计者——一位知识分子的南下足音 144
绿色五线谱——记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刘孝彦 148
“种粮世家” 152
七旬老翁不服输 十年种养成大户 154
女闸工吴润连 156
岁月刻写老闸工 158
猪倌姚火均 159
山林卫士——记全市33位林业治安员 162
虎年鼓劲养早虾 164
积极救灾 减少损失 165
我市春耕生产击节告捷 167
一河两岸竞风流——新沙管理区两个文明建设纪实 170
把眼光投向未来——北帝管理区党支部兴学重教纪事 173
还了百姓一个愿——记三角镇爱国管理区党支部 176
第四辑 新闻视点 181
小虾举帅旗——“沙朗一只虾”启示录 181
企业化,现代农业的曙光——我市农业产业化调查之一 187
新地:一村一品效应——我市农业产业化调查之二 189
公司+农户=合力优势——我市农业产业化调查之三 191
政府“孵化”实体——我市农业产业化调查之四 193
模式·要素·前景——我市农业产业化调查之五 195
“吃菜想菜”系列报道3篇 198
蔬菜,首先装进“菜篮子” 198
吃不了,兜着走 200
市长谈菜:规模与流通 202
变出大市场——横栏镇发展蔬菜生产的启示 204
蛟龙腾空会有时——我市敲定“以水产为龙头”大盘子 206
多了?少了?——我市水果生产透析 211
大泵站,排涝显威力 215
农民大军 怎样转移——我市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218
地还是那个地——市农委主任李俭忠谈新一轮土地承包 220
百年精粹 回味深长——黄圃烧腊业的调查 224
后记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