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3
1.指称论 3
1.1 “意义”的意义 3
1.2 指称 5
1.3 意思 11
1.4 涵义 16
2.意念论 20
2.1 意念 20
2.2 非自然意义 23
2.3 概念作用语义学 27
2.4 概念语义学 29
3.行为--环境论 32
3.1 符号说 32
3.2 布龙菲尔德的语义观 34
3.3 行为主义语义理论的发展 37
3.4 情境论 39
4.验证论 44
4.1 经验主义语义观 44
4.2 实证方法 46
5.真值条件论 51
5.1 逻辑语义学 51
5.2 意义与真值 57
5.3 可能世界 61
5.4 分析性 65
5.5 封闭性 71
5.6 蒙塔古语法 77
6.用法论 83
6.1 维特根斯坦的语义观 83
6.2 言语行动 86
6.3 语句的用法与言谓行动 93
7.境况论 96
7.1 境况 96
7.2 境况语义学的目标 100
小结 104
下篇 111
8.词的意义 111
8.1 语义场 111
8.2 结构语义学 114
8.3 成分分析 116
8.4 语义公设 125
8.5 典型意义 128
9. 词组及句子的意义 131
9.1 卡茨的分解语义学 131
9.2 语义标式 134
9.3 投射规则 139
9.4 语义特点和语义关系 143
10.1 乔姆斯基的语义观 150
10.语义与语法 150
10.2 语义现象和语法现象的划分 155
10.3 语义表达式与深层结构的关系 162
10.4 语义表达式与表层结构的关系 167
10.5 语法中的逻辑式 171
11.先设 176
11.1 所指先设 176
11.2 语用先设 179
11.3 词汇先设 181
11.4 事实先设 186
11.5 语境先设 190
11.6 先设的投射 194
11.7 可能先设与实际先设 196
12.题元 201
12.1 格语法 201
12.2 题元关系 207
12.3 语义函数 211
12.4 θ理论 215
12.5 词汇语义类 220
12.6 题元在语法中的地位 224
13.1 代词的指别功能 227
13.照应 227
13.2 代词的照应功能 229
13.3 照应的结构限制 232
13.4 照应的逻辑语义限制 238
13.5 约束理论 240
13.6 照应的功能限制 247
13.7 题元在照应中的作用 251
14.定指性和量词 254
14.1 有定--无定,有指--无指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