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法治的内涵与体系 1
一、法治内涵的认识误区 1
二、法治内涵的静态考察 3
三、法治内涵的动态考察 8
四、构建理想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12
五、几点启示 20
第二章 法治的价值 26
一、法治价值的意义 27
二、法的精神是法治理性价值所在 28
三、维护权力主体自身利益是法治工具性价值 42
四、公平的效益是法治的功利价值 46
五、法治体制的价值——法治幸福 49
第三章 法治的实现条件 51
一、社会主体法的观念与法律精神的形成 52
二、权力主体的现实需求——法律调整的普遍化 57
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历史变迁 59
四、市民社会力量的聚合 63
五、执政党与法制运动和谐统一 66
第四章 法的观念与法治实现 69
一、关于法的观念 70
二、法的观念作用阐释 77
一、法治政治概述 (1 77
三、法制现代化中的法的观念 81
四、法的观念的形成途径与方式 87
第五章 法律意识与法治实现 92
一、法律意识的内涵及结构 93
二、法律意识与法治实现的关系 98
三、影响法律意识的主要因素分析 105
四、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律意识的培养 108
五、法律信仰——法律意识的归宿 119
第六章 传统法律文化与法治实现 122
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总体精神 123
二、传统“法治”合理要素与法治实现 130
三、传统“德治”合理要素与法治实现 133
第七章 中国传统经济法律文化与法治实现 146
一、中国经济法律文化的传统 146
二、传统经济法律制度的思想基础 159
三、从传统到现代的变革历程 164
四、传统经济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观 169
第八章 法治实现的途径(一):法治政治 176
二、法治立法 180
三、法治行政 184
四、法治司法 199
第九章 法治实现的途径(二):法治经济 203
一、法治状态下的经济运行模式 204
二、法治与经济运行发展的内在机理 209
三、法治体制在我国经济运行发展中的功能展现 213
四、构建规范的民商法律体系,创建优良平权经济领域 217
五、构建有特色的经济行政法律制度,创造高效管理环境 226
六、法治经济实现的切入点 229
第十章 法治实现的途径(三):法治社会 237
一、法治社会的社会结构 238
二、社会对法治体制的需求 242
三、法治体制下,社会关系重新整合的模式与目标 250
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关键——社会组织的有效运作 256
第十一章 法治实现的途径(四):法治文化 273
一、文化的法治——文化对法治的需求 275
二、法治下的文化——法治与文化的合璧 282
三、社会主体的思想变革,是法治下文化实现的基础工程 289
四、法治的文化——阶级社会的文明归结 295
后记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