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从社会力学到问政于民 1
绪论:把握民心 舆论有学 1
一、舆论滔滔 万人传实 1
二、论辩不绝 舆论成学 3
三、类意识浮现 众口铄金 7
第一章 秋风过耳的民意 11
第一节 天视民听 天听民视 11
一、舜治天下 听庶民之言 11
二、道得众,则得国 15
第二节 舆论并非宣传 18
一、“言力心声”的常理 19
二、公众信念的呼应 21
三、传染与模仿的宣泄 23
第三节 滚动的意识气团 26
一、表层意识的活性与凝固 27
二、舆论的传动与扩充 30
三、舆论的弹性与暗流 31
四、舆论的惯性与成见 34
五、舆论张力与社会地震 36
第四节 一场舆论风波的解析 39
一、会场终于“爆炸”了 39
二、收买舆论无效 41
三、天道地则,人心所向 43
第一节 人生的第三个环境 45
第二章 来自生活实践的舆论 45
一、公众意见网的包围 46
二、形态多样的意识光环 48
三、舆论场的刺激与感应 51
第二节 舆论的衍生历程 55
一、社会矛盾的炫示 56
二、个人意见的耘云播雨 61
三、偶然事件的击发 65
四、作为社会向导的舆论领袖 67
第三节 舆论是议论吗 72
一、议论极限的突破 73
二、议论量与舆论边际 74
三、舆论的规模、密度和声势 77
第四节 舆论的爆发模式 79
一、“爆米花”式的“寻水立碑” 79
二、“鞭炮”式与“妓女城事件” 82
三、“选美”的“孵化” 84
第三章 纷彩的舆论传播 88
第一节 闪烁其辞的倾谈风 88
一、流行语的洋洋大观 89
二、议论与调侃的舌浪 93
三、“顺口溜”骤起的年代 102
第二节 身体语言的追索 102
一、鼓掌诉情与三次不寻常的掌声 103
二、群集行为的震撼 105
三、出气室、忠字舞及升天闹剧 108
第三节 票决普及的时代 112
一、走出古希腊的市厘广场 112
二、当代西方与中国的票决行为 116
三、票决的舆论价值与贿选 119
第四章 五种舆论传播形态 122
第一节 社会传闻与闲话 122
一、传闻隐现的狂热 122
二、传闻的引力与巴士死女事件 125
第二节 你懂得如何开会吗 127
一、中外会议演变史 127
二、会议状态与会议管理 134
三、议题及议题表决术 137
四、会议的程序与会议成本 140
第三节 理论争鸣从何来 145
一、中国理论争鸣史 145
二、理论争鸣取胜法 148
第四节 艺术作品中的舆论激情 151
一、造型艺术的意见倾泻 152
二、天安门广场的钢琴效应 155
三、文学作品的舆论默化 158
第五节 言行并用的舆论“集束” 163
一、震慑人心的舆论行为组合 163
二、综合舆论形态的法律限制 166
第五章 从载舟之水到群体效应 169
第一节 尊重民意--重要的社会“力学”公式 170
一、民意能够验证吗 170
二、民意是这样产生的 173
三、民意的刚性与弱化 176
四、民意让首脑们认识真理 181
第二节 多种“类意识”的众意 184
一、舆论量与意见正误 185
二、阶级和阶层舆论的新概念 187
三、团体舆论的粘合力 191
四、群体舆论与围观现象 194
第一节 经济活动的声息 198
第六章 聆听社会声纳 198
一、生产工具通过人讲话 199
二、不得其平则鸣 203
三、生产经营的舆论引力 205
第二节 政治意识的共鸣 208
一、权力系统的反馈器 208
二、政见的选择与形成 212
第三节 社会舆论的对流与互动 215
一、权力机构的舆论控制 215
二、政府首脑的立言 217
三、公众舆论的上达 219
四、社会舆论的分离与融合 224
第七章 舆论的膨胀与萎缩 228
第一节 舆论流量与布量的增减 230
一、从腹议、腹诽到牢骚 230
二、舆论流态与时空分布 232
第二节 舆论的增长与回落 234
一、舆论有序化的出现 235
二、舆论的转换与消失 239
第三节 舆论增减六级律--股票风潮的警钟 242
一、由默思走向室语 243
二、从牢骚、传闻到议论 244
三、社会争议的加剧 245
四、主导舆论的形成 246
五、聚众的冲击波 248
六、骚乱的导火线与祸患 248
第八章 舆论波动律与舆论对抗 252
第一节 舆论的波状传播 252
一、一场爆炸案与舆论波 252
二、神秘的舆论波动律 255
第二节 如何面对意见攻击 261
一、攻击、辩论及武力冲突 262
二、舆论对抗的社会变数 267
三、从“杂文风波”到“雷锋塑像风波” 271
第九章 舆论的两极走向 278
一、诤言像光一样 279
第一节 社会诤言的正向舆论 279
二、朝闻道,夕死可矣 282
三、诤言敲开历史之门 284
四、舆论诊断与养士 285
第二节 人类需要肯定的意识 288
一、肯定真理、肯定榜样 289
二、观念与道德的教化 291
第三节 舆论制恶的效力 294
一、“秉笔直书”的史官监督 294
二、舆论监督是公民权利 297
三、权力和社会的保险阀 300
一、美言的“舔杀”和“捧杀” 303
第四节 负向舆论的蛊惑 303
二、吹破天的假话 308
三、假话根由与言论的约束 310
第五节 谬理如天书 313
一、似是而非的“大道理” 314
二、陷入哲学误区的谬理 316
第六节 谣言的攻讦 319
一、环境危机出谣言 319
二、乱世谣言种种 322
三、控制谣言的妙计 327
第十章 认识舆论界 329
第一节 新闻界的舆论风 330
一、舆论合力让他们站成两排 330
二、引导舆论要实话实说 333
第二节 出版界的舆论潜能 337
一、关于社会问题的不朽之作 337
二、畅销书的舆论热 342
三、“禁书”难禁之怪现象 345
四、优秀图书的舆论标准 346
第三节 公共关系的舆论术 350
一、形象设计师的用场 351
二、西文思想库的观点制造商 353
三、“中南海”的脑库在运作 355
四、西方国会走廊客的游说 358
一、人民代表从何方来 362
第一节 纵观人代会 362
第十一章 中国的议政与议事制度 362
二、这是民意的权力 366
三、百姓走进人代会 370
第二节 政协:舆论领袖的聚议 373
一、“还是几个党好!” 373
二、反映社情民意与提案参政 375
三、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 378
第三节 基层管理中的舆论力量 379
一、职工代表的议事与选举 380
二、在村“人民小会堂”里 382
三、居委会的“议事层” 384
一、议会辩论与表决奇闻 386
第十二章 谛视西方的舆论潮 386
第一节 社会舆论的闸门 386
二、议会的质询与弹劾 390
第二节 多党制的舆论制衡 392
一、多党与两党的舆论自由 392
二、政党竞选的舆论战 394
第三节 公众舆论的表达 397
一、公民管理的发言权 397
二、直接票决的国家命运 400
三、请愿与听证会的申诉 405
第一节 民意测验的破译 408
一、社会问题的索解 408
第十三章 打开社会幽门的钥匙 408
二、民意探幽的曲径 410
三、从“民意参考”到表达“钱意” 414
第二节 搜索人的真实思想 417
一、态度意念的设置与选择 417
二、民意测验在美国的误导 419
三、美国态度表如何表意 422
四、中国态度表对思想的测试 428
第三节 走向真理的认识之路 435
一、获取社会反响的手段 436
二、在随机和典型抽样中获取民意 445
三、从民意经络中寻找真理 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