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氏百病医方大全》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玉萍主编
  • 出 版 社: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33535346
  • 页数:222 页
图书介绍:《丁氏百病医方大全》丁甘仁撰,赵公尚编撰。刊于1929年,全书分内科、外科、妇科三部。共收载选方三百四十八首。本书内容详实,具有较高临床研究价值。

内科之部 1

咳嗽类 1

方案之一(风热咳嗽) 1

方案之二(伤寒咳嗽) 2

方案之三(风痰咳嗽) 2

方案之四(劳风咳嗽) 3

方案之五(孕妇咳嗽) 3

方案之六(酒湿咳嗽) 3

方案之七(痰湿咳嗽) 4

方案之八(小孩痰积咳嗽) 4

方案之九(心咳) 5

方案之十(初期肺痨咳嗽) 5

方案之十一(壮年肺痨咳嗽) 6

方案之十二(咳嗽势成肺痨) 7

方案之十三(虚损咳嗽) 7

方案之十四(产后咳嗽) 8

方案之十五(失血伤阴咳嗽) 8

方案之十六(气郁咳嗽) 9

方案之十七(肺痨咳嗽) 9

方案之十八(气喘咳嗽) 10

方案之十九(痰饮咳嗽) 10

方案之二十(寒痰咳嗽) 10

方案之二十一(痰饮喘肿) 11

方案之二十二(留饮哮喘) 12

方案之二十三(悬饮咳嗽) 12

方案之二十四(溢饮咳嗽) 13

方案之二十五(内饮咳喘) 13

方案之二十六(老人咳喘) 14

吐血类 14

方案之一(因肝火而起之吐血症) 14

方案之二(因负重努力而起之吐血症) 15

方案之三(因肾虚而起之吐血) 16

方案之四(因外邪引动伏温而起之吐血症) 16

方案之五(病后阴伤肝旺复感新邪而起之吐血症) 16

方案之六(因阴亏阳虚而起之吐血症) 17

方案之七(因阳虚气滞而起之吐血便血症) 18

方案之八(气虚吐血) 18

方案之九(因郁怒烦劳而起之吐血症) 19

方案之十(迁延日久时发时止之吐血症) 20

方案之十一(因伤寒两感邪热入营而起之吐血症) 20

方案之十二(因久咳伤肺而起之吐血症) 21

方案之十三(因阴虚火旺而起之吐血症) 21

方案之十四(吐血过多气喘汗多之危症) 22

方案之十五(血后调理) 22

衄血类 23

方案之一(辛热过度火亢伤络之衄血) 23

方案之二(热搏营分之衄血) 24

虚损类 24

方案之一(产后蓐痨) 24

方案之二(劳伤虚损) 25

方案之三(心肾两伤之虚损) 26

方案之四(因三阴亏耗而起之虚损) 26

方案之五(因抑郁而起之虚损) 27

方案之六(因秋燥咳嗽而起之虚损) 27

方案之七(已成肺痨) 28

方案之八(五脏俱损) 28

方案之九(劳损) 29

喉痧类 29

方案之一(风温喉痧) 29

方案之二(伏温化热之喉痧) 30

方案之三(温邪伏热之喉痧) 31

方案之四(疫邪内伤之喉痧) 31

方案之五(时邪蕴扰肺胃之喉痧) 31

方案之六(阴虚内热之白喉) 32

方案之七(痧后痰气壅塞) 32

方案之八(痧后痰热未清) 33

方案之九(痧火蕴蒸之白喉) 33

方案之十(痧后肺失清肃) 34

方案之十一(痧后浮肿气逆) 34

呃嗳类 35

方案之一(高年液亏之呃嗳) 35

方案之二(肺胃失降肝气上升之嗳恶) 36

方案之三(湿温内陷少阴之呃逆) 36

消渴类 37

方案之一(阴液亏耗之消渴) 37

方案之二(胃阴消灼之消渴) 39

方案之三(肺肾阴伤之消渴) 39

霍乱类 40

方案之一(霍乱危症) 40

方案之二(阴霍乱之重症) 41

方案之三(热深厥深之霍乱重症) 42

方案之四(寒暑湿滞互蕴之霍乱) 42

方案之五(阴伤液竭之霍乱症) 43

方案之六(暑湿夹滞而起之霍乱) 43

方案之七(疫邪挟暑湿而起之霍乱) 44

方案之八(寒邪直中三阴之霍乱) 44

泄泻类 45

方案之一(受寒挟湿停滞之泄泻) 45

方案之二(表里两病之泄泻) 45

方案之三(因暑湿挟滞而起之泄泻) 46

方案之四(胃阴脾阳两伤之泄泻) 46

方案之五(脾不健运之泄泻) 47

方案之六(因肝旺克脾而起之泄泻) 47

方案之七(五更泄泻便血) 48

方案之八(乳儿泄泻黄水) 48

方案之九(小孩因风邪挟滞而起之泄泻) 49

方案之十(暑湿滞郁于肠胃而起之泄泻) 49

方案之十一(因脾湿肾寒而起之泄泻) 50

方案之十二(因脾弱湿滞而起之泄泻) 51

方案之十三(脾阳式微清气下陷之泄泻) 51

痢疾类 51

方案之一(因湿热而起之赤痢) 51

方案之二(因寒暑湿滞而起之痢疾) 52

方案之三(因暑湿挟滞而起之白痢) 52

方案之四(噤口痢之重症) 53

方案之五(久痢伤阴噤口呃逆之危症) 54

方案之六(时疫伏温蕴蒸阳明之痢疾) 55

方案之七(伏温伤荣之血痢) 56

方案之八(因脾脏受寒而起之赤白夹杂痢) 57

方案之九(因食积而起之赤白痢) 58

方案之十(中气不足风邪内袭之痢疾) 59

方案之十一(脾有寒肠有湿热之赤白痢) 59

方案之十二(脾寒肠湿之血痢) 60

方案之十三(气阴俱伤湿热留恋之痢疾) 60

方案之十四(脾胃已伤湿热未化之痢疾) 61

疟疾类 61

方案之一(感冒挟痰湿之疟疾) 61

方案之二(邪伏少阳经之疟疾) 62

方案之三(邪伏阳明之间疟) 62

方案之四(湿滞肿满之间日疟) 63

方案之五(正虚邪伏之三日疟) 63

方案之六(但热不寒之瘅疟) 64

方案之七(但寒不热之牡疟) 64

方案之八(因伏暑痰湿而起之疟疾) 65

方案之九(三阴大疟) 66

痹症类 66

方案之一(痰湿入络之痹痛) 66

方案之二(产后血虚风寒入络之痹痛) 67

方案之三(风邪入肾之腰痛) 68

方案之四(髀部痹痛) 69

方案之五(鹤膝风) 70

方案之六(风窜经络之行痹) 71

方案之七(髀骨酸痛之着痹) 71

方案之八(足跟疼痛) 72

方案之九(胸痹) 72

方案之十(肩臂疼痛) 72

方案之十一(肿胀兼痹痛) 73

痿症类 74

方案之一(阴伤肺热之痿) 74

方案之二(湿痿) 76

方案之三(肺热叶焦之痿躄) 76

黄疸类 77

方案之一(湿热阻滞中焦之黄疸) 77

方案之二(伏温蕴湿之黄疸) 77

方案之三(宿瘀内阻之黄疸) 78

方案之四(因湿温而起之黄疸) 78

方案之五(着湿郁热而起之黄疸) 79

方案之六(脾胃两伤之黄疸) 80

方案之七(酒疸) 80

方案之八(谷疸) 81

方案之九(女劳疸) 82

方案之十(湿从寒化之阴疸) 82

方案之十一(心脾两伤之黄疸) 83

肿胀类 84

方案之一(心胀) 84

方案之二(肺胀) 84

方案之三(脾胀) 85

方案之四(肝胀) 86

方案之五(肾胀) 86

方案之六(胃胀) 86

方案之七(大肠胀) 87

方案之八(小肠胀) 87

方案之九(膀胱胀) 88

方案之十(三焦胀) 88

方案之十一(胆胀) 89

方案之十二(痧后饮食不慎之肿胀) 89

方案之十三(伏风夹湿之肿胀) 90

方案之十四(产后阴虚之肿胀) 90

方案之十五(暑湿郁滞之肿胀) 91

方案之十六(风水相激之肿胀) 92

方案之十七(暴肿气急) 92

方案之十八(湿浊凝聚之肿胀) 92

方案之十九(脾肾两伤之肿胀) 93

方案之二十(浊气在上之肿胀) 93

方案之二十一(湿热浊气凝聚之肿胀) 94

方案之二十二(脐突红筋显露之血臌) 95

胸痹类 95

方案之一(湿遏热伏之胸痹) 95

脘胁痛类 96

方案之一(新产食滞之脘痛) 96

方案之二(胸痛掣背背痛掣胸) 97

方案之三(血不养肝之胁痛) 97

方案之四(中虚受寒之脘痛) 98

方案之五(气郁化火销烁胃阴之胸痛) 98

方案之六(虚寒气滞之脘腹痛) 98

方案之七(肝气横逆痰滞互阻之脘痛) 99

方案之八(郁怒伤肝之脘痛) 100

方案之九(脘痛惊悸少寐) 101

方案之十(胁痛胸闷泛恶) 101

少腹痛类 102

方案之一(宿滞互阻之少腹痛) 102

方案之二(经阻瘀积之少腹痛) 102

方案之三(寒郁血凝之少腹痛) 103

方案之四(脐腹攻痛) 103

方案之五(虫痛) 104

脚气类 105

方案之一(脚气胸闷气逆) 105

方案之二(上冲入腹之脚气) 105

神志类 106

方案之一(神志不宁彻夜不寐) 106

方案之二(惊悸恍惚梦遗) 106

方案之三(痰热内壅之健忘) 107

方案之四(不寐) 108

方案之五(痰湿中阻之懊恼) 108

方案之六(健忘少寐) 108

方案之七(心跳夜梦) 109

方案之八(阳亢不寐) 109

肝阳肝气类 109

方案之一(肝阳化风陡然神糊抽搐) 109

方案之二(头眩泛恶耳鸣失聪) 110

方案之三(劳心过度头眩眼花) 110

方案之四(久郁伤肝心胸大痛) 111

方案之五(肝气挟痰瘀入络之胁痛) 111

头痛眩晕类 112

方案之一(头痛连及脑后项背) 112

方案之二(风客阳明之头痛) 112

方案之三(疳毒头痛) 113

方案之四(头痛如劈连及目珠) 113

方案之五(产后血虚头痛) 114

方案之六(肾亏肝旺之头痛) 114

痉症类 115

方案之一(两目上窜角弓反张) 115

方案之二(脾阳受伤之慢惊) 116

方案之三(阴虚内热之慢惊) 116

风温类 117

方案之一(邪郁气闭阴液亏耗之温病) 117

方案之二(神识模糊谵语忘言之温病) 119

方案之三(咳嗽溏泄之温病) 120

方案之四(咳嗽吐血之温病) 120

方案之五(湿热蕴蒸气分之温病) 121

方案之六(热甚发狂之温病) 121

方案之七(伏邪在营之温病) 122

方案之八(神识昏糊之瘟疫) 123

方案之九(大头瘟) 123

方案之十(头痛如劈入夜谵语之大头瘟) 124

方案之十一(咬牙嚼齿抽搐之温病) 124

方案之十二(阴伤热灼津液而为神疲郑声) 125

方案之十三(抽搐便溏肢冷之风温) 126

方案之十四(头痛如劈神识昏昧之温病) 127

方案之十五(温邪挟滞谵语妄言之温病) 127

方案之十六(心烦喘渴之暑温) 128

方案之十七(暑热痰浊互阻发呃) 128

方案之十八(伏温化热口渴烦躁) 128

方案之十九(咳血胁痛汗多神糊之冬温) 129

方案之二十(真阳素亏阳热变为阴寒之温病) 129

暑湿类 132

方案之一(热深厥深之中暑闭症) 132

方案之二(烦则喘渴静则多言之暑温) 133

方案之三(大便溏薄口渴溲赤之温病) 134

方案之四(气阴两伤之湿温) 134

方案之五(将发白?之暑温) 135

方案之六(将发痉厥之秋温) 135

方案之七(热迫荣分鼻衄痰红之秋温) 136

湿温类 137

方案之一(燥火入荣伤阴劫津之湿温) 137

方案之二(胸痞泛恶烦躁不寐之湿温) 138

方案之三(正虚蕴湿留恋募原之湿温) 139

方案之四(湿温挟滞不能饮食) 139

方案之五(大腹膨胀面浮体肿之湿温) 140

方案之六(疟疾转成湿温) 141

方案之七(?湿与温合热处湿中) 143

方案之八(烦躁懊恼少腹胀痛) 145

方案之九(液枯气竭之湿温) 146

方案之十(阴虚失红之湿温) 147

方案之十一(湿温唇燥齿垢) 148

方案之十二(湿温转戴阳症) 149

方案之十三(湿温转脚气症) 149

方案之十四(湿温发白?症) 150

方案之十五(正气将脱之湿温) 151

方案之十六(湿温夹足背结毒) 152

方案之十七(湿温之神识昏糊) 153

方案之十八(热邪内炽伤津之湿温) 154

方案之十九(湿温壮热烦躁逆冷) 155

方案之二十(湿温兼痢之重症) 155

方案之二十一(湿温白疹便溏) 156

伤寒类 156

方案之一(外感挟滞之伤寒) 156

方案之二(伤寒咳嗽胸闷体酸) 157

方案之三(伤寒兼痰饮症) 157

方案之四(伤寒发热谵语口渴欲饮) 158

方案之五(伤寒痰滞逗留中焦) 158

方案之六(伤寒之结胸症) 159

方案之七(伤寒两感重症) 159

方案之八(邪陷少阴之伤寒) 160

方案之九(伤寒内陷之重症) 160

方案之十(伤寒挟滞) 161

方案之十一(胸闷腹痛之伤寒) 161

方案之十二(房事后感之伤寒) 162

方案之十三(夺精伤寒) 162

方案之十四(挟食挟阴之伤寒) 163

方案之十五(热深厥深之伤寒) 164

方案之十六(瘀热交结之伤寒) 164

方案之十七(谵语发狂之伤寒) 165

方案之十八(胸闷呕吐之伤寒) 165

方案之十九(痰食结胸之伤寒) 166

方案之二十(伤寒发厥) 166

中风类 167

方案之一(阳虚中风) 167

方案之二(阴虚中风) 169

方案之三(气血两亏之中风) 171

方案之四(阴亏内风痰热上扰) 171

方案之五(邪风入络痰阻舌根) 172

方案之六(中风之暴脱) 173

类中风类 173

方案之一(类中——舌强不能言) 173

方案之二(类中——肝风鼓火内炽) 174

方案之三(类中——右半身不遂) 174

疝气类 175

方案之一(坠胀疼痛之偏疝) 175

癃闭类 176

方案之一(癃闭上焦不宣) 176

方案之二(小溲频数少腹胀痛) 176

方案之三(中气不足之溲数) 176

遗精类 177

方案之一(心悸头晕之遗精) 177

方案之二(真阴不足之遗泄) 177

淋浊类 178

方案之一(湿热郁于下焦之淋浊) 178

方案之二(阴虚蕴成湿热之淋浊) 178

溲血类 179

方案之一(肾亏火旺之溲血) 179

方案之二(肝脾两亏之溲血) 179

便血类 181

方案之一(湿郁化热之便血) 181

方案之二(脾阳不运之便血) 182

方案之三(肝热脾寒之便血) 182

方案之四(内痔便血) 183

方案之五(脾脏受寒之便血) 183

妇科之部 184

调经类 184

方案之一(中怀抑郁经事不调) 184

方案之二(鼻红倒经) 185

方案之三(肝脾气滞之痛经) 186

方案之四(血虚胃弱之经闭) 186

方案之五(气滞内瘀少腹胀痛) 187

方案之六(年虽破瓜经犹未行) 187

胎前类 188

方案之一(胎气不固腹痛坠胀) 188

方案之二(胎伤血热妄行) 188

方案之三(冲任亏损之胎痿) 189

方案之四(正产已届) 189

(附蔡松汀难产神效方) 189

产后类 191

方案之一(产后痉厥) 191

方案之二(产后去血过多神昏气喘) 191

方案之三(产后腹痛小溲淋漓) 192

方案之四(产后寒热汗多便溏) 192

方案之五(产后遍体浮肿) 192

方案之六(产后恶露未尽又发天痘) 193

方案之七(胎前发热咳嗽产后更甚) 193

方案之八(产后手足不能举步) 194

方案之九(产后干呕咳嗽胸闷骨痛) 194

方案之十(产后感邪停滞) 195

方案之十一(产后肢节痹痛) 195

方案之十二(产后腹痛便秘) 196

方案之十三(产后势成蓐痨) 196

崩漏类 197

方案之一(面浮足肿之崩漏) 197

方案之二(阴虚阳浮之崩漏) 197

方案之三(经漏似崩) 198

带下类 198

方案之一(脾虚生湿之带下) 198

方案之二(带下阴挺坠胀) 199

方案之三(营亏火旺之赤白带下) 199

外科之部 201

瘰疬类 201

方案之一(痰火瘰疬) 201

方案之二(久疬将入损门) 201

方案之三(肝脾肾并亏而起之瘰疬) 202

痰毒类 202

方案之一(锁喉痰毒) 202

方案之二(盘颈痰毒) 203

方案之三(痰毒肿痛) 203

痰核类 204

方案之一(阴虚痰热结核) 204

方案之二(相火夹痰结核) 204

痰瘤类 205

方案之一(上腭痰瘤) 205

血瘤类 205

方案之一(血瘤胀大掣痛) 205

方案之二(肩膊气瘿) 206

时毒类 206

方案之一(风邪挟痰而起之时毒) 206

脑疽类 206

方案之一(气血两亏痰湿蕴结而起之脑疽) 206

方案之二(因风热而起之脑疽) 207

方案之三(因风痰而生之偏脑疽) 207

夭疽类 208

方案之一(因抑郁而起之夭疽) 208

方案之二(肝肾俱败之夭疽) 208

骨槽风类 209

方案之一(骨槽风牙关开合不利) 209

方案之二(因风寒痰瘀而起之骨槽风) 209

方案之三(腐烂已久气阴两伤之骨槽风重症) 210

牙疳类 211

方案之一(热毒内蕴之牙疳) 211

牙岩类 211

方案之一(血亏肝郁而起之牙岩) 211

大头瘟类 212

方案之一(因外邪引动伏温而起之大头瘟) 212

方案之二(大头瘟之重症) 212

鼻痔类 213

方案之一(肺胃湿浊上升之鼻痔) 213

鼻疳类 213

方案之一(因肺胃积热而起之鼻疳) 213

发背类 214

方案之一(疮顶深陷之发背) 214

乳岩类 215

方案之一(乳岩肿硬遍体酸痛) 215

方案之二(乳岩痰瘀凝结) 216

肝疽类 216

方案之一(漫肿而硬之肝疽) 216

肺疽类 217

方案之一(胸闷疼痛之肺疽) 217

疔疮类 217

方案之一(湿火蕴结之掌心疔) 217

湿疮类 218

方案之一(风湿热蕴蒸之湿疮) 218

痔疮类 218

方案之一(脱肛不收之外痔) 218

方案之二(焮痛便血之外痔) 219

缩脚阴痰类 219

方案之一(伤筋而起之缩脚阴痰) 219

梅毒类 220

方案之一(梅毒之喉疳腐烂) 220

方案之二(梅毒之脊背腰髀疼痛)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