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医珍本集 医经分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2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陆拯主编;包来发,陆拯等编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534101905
  • 页数:1103 页
图书介绍:

素问释义 1

卷一 4

上古天真论第一 4

四气调神大论第二 7

生气通天论第三 10

金匮真言论第四 15

阴阳应象大论第五 18

阴阳离合论第六 26

阴阳别论第七 28

灵兰秘典论第八 32

六节藏象论第九 33

五藏生成篇第十 37

五藏别论第十一 41

卷二 44

异法方宜论第十二 44

移精变气论第十三 45

汤液醪醴论第十四 46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48

诊要经终论第十六 49

脉要精微论第十七 52

平人气象论第十八 59

玉机真藏论第十九 65

三部九候论第二十 74

卷三 79

经脉别论第二十一 79

藏气法时论第二十二 82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86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89

宝命全形论第二十五 90

八正神明论第二十六 92

离合真邪论第二十七 95

通评虚实论第二十八 96

太阴阳明论第二十九 101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103

卷四 105

热论篇第三十一 105

刺热篇第三十二 108

评热病论第三十三 111

逆调论第三十四 114

疟论第三十五 116

刺疟篇第三十六 122

气厥论第三十七 125

咳论第三十八 128

举痛论第三十九 129

腹中论第四十 133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135

卷五 139

风论第四十二 139

痹论第四十三 142

痿论第四十四 145

厥论第四十五 148

病能论第四十六 152

奇病论第四十七 154

大奇论第四十八 157

脉解篇第四十九 161

刺要论第五十 164

刺齐论第五十一 165

刺禁论第五十二 166

刺志论第五十三 168

针解篇第五十四 169

长刺节论第五十五 171

卷六 173

皮部论第五十六 173

经络论第五十七 174

气穴论第五十八 175

气府论第五十九 178

骨空论第六十 182

水热穴论第六十一 186

调经论第六十二 189

缪刺论第六十三 195

四时刺逆从论第六十四 200

标本病传论第六十五 202

卷七 205

天元纪大论第六十六 205

五运行大论第六十七 209

六徽旨大论第六十八 214

气交变大论第六十九 221

五常政大论第七十 231

卷八 247

六元正纪大论第七十一 247

刺法论篇第七十二亡 280

本病论篇第七十三亡 280

卷九 281

至真要大论第七十四 281

卷十 306

著至教论第七十五 306

示从容论第七十六 307

疏五过论第七十七 310

征四失论第七十八 312

阴阳类论第七十九 314

方盛衰论第八十 316

解精徽论第八十一 319

卷第一 326

九针十二原第一(节选) 326

本输第二(节选) 328

邪气藏府病形第四(节选) 334

卷第二 344

根结第五(节选) 344

寿夭刚柔第六(节选) 345

本神第八 348

终始第九(节选) 350

经脉第十(节选) 352

经别第十一(节选) 366

经筋第十三 368

营气第十六 373

脉度第十七 374

营卫生会第十八 376

卷第三 380

五邪第二十(节选) 380

寒热病第二十一(节选) 380

癫狂第二十二(节选) 381

热病第二十三(节选) 383

厥病第二十四(节选) 385

杂病第二十六(节选) 385

周痹第二十七(节选) 386

口问第二十八(节选) 387

师传第二十九(节选) 391

卷第四 391

决气第三十 393

肠胃第三十一 394

平人绝谷第三十二 395

海论第三十三(节选) 395

五乱第三十四(节选) 396

胀论第三十五 397

五痞津液别第三十六 399

卷第五 401

五阅五使第三十七 401

逆顺肥瘦第三十八(节选) 402

阴阳清浊第四十(节选) 403

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节选) 403

病传第四十二(节选) 404

淫邪发梦第四十三 405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节选) 407

五变第四十六 408

卷第六 408

本脏第四十七 410

五色第四十九 415

论勇第五十 419

背瑜第五十一 420

卫气第五十二(节选) 421

天年第五十四 422

五味第五十六 424

水胀第五十七 426

卷第七 426

贼风第五十八 427

卫气失常第五十九(节选) 428

玉版第六十(节选) 429

动输第六十二(节选) 432

五味论第六十三 433

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节选) 435

卷第八 435

五音五味第六十五(节选) 439

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440

上膈第六十八 443

忧恚无言第六十九 444

寒热第七十 445

邪客第七十一(节选) 446

通天第七十二 448

卷第九 452

论疾诊尺第七十四 452

刺节真邪第七十五(节选) 454

卫气行第七十六(节选) 456

岁露论第七十九(节选) 458

大惑论第八十 459

痛疽第八十一 462

〔附〕释骨 466

内经研究之历程考略 473

(一)绪言 476

(二)内经素问·灵枢之意义 476

一、总论 476

(三)内经本身之考辩 479

五禁第六十一(节选) 481

(一)梁代之《内经》研究 489

二、分论 489

(二)隋代之《内经》研究 491

(三)唐代之《内经》研究 493

(四)宋代之《内经》研究 495

(五)金代之《内经》研究 497

(六)元代之《内经》研究 498

(七)明代之《内经》研究 500

(八)清代之《内经》研究 502

(九)现代之《内经》研究 507

三、结论 509

群经见智录 513

春秋时当有别本《内经》 517

《内经》发源第一 517

卷一 517

《内经》成书第二 518

当以怀疑的眼光读《内经》 520

《内经》读法第三 520

错简举例 521

错简误注举例 521

《内、外经》 522

经文不误注家误释举例 522

讹字举例 523

宜博考唐以前名家之说 523

《内经》有三种文字 523

汉以前无《内经》 523

《内经》之总提纲第四 525

神转不回回则不转 525

宜集中精力勿讲外观 525

王注之商榷 526

张注之商榷 526

释义 528

《易经》无神秘 529

《易》之基础在四时 529

《易经》第五 529

万物愈变愈繁 530

物竟天泽 530

周邵之太极图 531

始于八终于六十四 531

余之太极第六 531

太极为混成物 532

太极当以渐扩大 533

六十四之意义 533

《内经》与《易经》第七 534

《易经》与《内经》吻合之处 534

新陈代谢 534

《内经》有五行甲子之所以然 535

六十四为人生寿命之数 535

《内经》言质 535

“大气举之”之真诠 536

五行之研究第八 537

五行为近人所诟病 537

释疑当研究五行甲子 537

运气学说有研究之价值 537

五行为四时之代名词 538

五行相生之理 538

五行相克之理 539

五行六气为宾四时为主 539

气血运行以四时为法则 540

四时的五脏 540

四时为主第九 540

中西病理之不同 541

道在于一 542

甲子纪数之说 543

甲子所以齐不齐 543

甲子之研究第十 543

天干地支数之由来 545

干支只是五六 545

天不足西北释义 546

甲子合五行宜有更圆满解释 546

《史论·扁鹊传》第一案 548

肩鹊医案第十一 548

卷二 548

《史论·扁鹊传》第二案 550

仓公医案第十二 552

齐中御府长信案 552

齐王后第宋建案 553

齐王侍医遂案 555

《内经》治法与《伤寒》互证之一斑 557

仲景《伤寒论》第十三 557

即病不即病存疑 560

从各家注释则有三个疑问 562

标本中气之研究第十四 562

六气标本从天运来 563

太阴阳明 564

夏季之太阴少阳 564

厥阴少阳释义 564

《伤寒》仅言足经之故 565

七损八益第十五 566

各家注释之矛盾 566

七损八益为自然的 567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568

释出同异名 568

《灵素商兑》之可商 570

《灵素商兑》第十六 570

卷三 570

结论 575

补遗 577

素问校勘记 581

卷一 584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584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585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585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586

卷二 588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588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589

阴阳别论篇第七 589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590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590

卷三 590

五藏生成篇第十 591

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591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592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592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592

卷四 592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593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593

卷五 594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594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595

冬季之少阴太阳 595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596

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596

卷六 596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597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597

卷七 597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597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598

卷八 598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599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599

刺热篇第三十二 601

热论篇第三十一 601

卷九 601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602

卷十 603

疟论篇第三十五 603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603

卷十一 604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604

咳论篇第三十八 604

刺疟篇第三十六 604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604

卷十二 605

风论篇第四十二 605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605

腹中论篇第四十 605

痹论篇第四十三 606

痿论篇第四十四 606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607

卷十三 607

厥论篇第四十五 607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608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609

针解篇第五十四 609

卷十四 609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609

脉解篇第四十九 609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610

卷十五 610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610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612

骨空论篇第六十 613

卷十六 613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614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615

卷十八 615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615

卷十七 615

四时刺逆从篇第六十四 616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617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617

卷十九 617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617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619

气交变大论第六十九 620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620

卷二十 620

卷二十一 622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622

本病论篇第七十三 624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624

刺法论篇第七十二 624

卷二十二 624

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626

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 626

卷二十三 626

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627

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627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628

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628

卷二十四 628

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 629

灵枢校勘记 631

九针十二原第一 633

本输第二 633

卷一 633

小针解第三 634

邪气脏腑病形第四 634

卷二 634

卷四 635

本神第八 635

官针第七 635

卷三 635

寿夭刚柔第六 635

卷五 636

经脉第十 636

终始第九 636

卷六 638

经水第十二 638

卷八 639

五十营第十五 639

骨度第十四 639

卷七 639

经筋第十三 639

脉度第十七 640

四时气第十九 640

营气第十六 640

癫狂第二十二 641

热病第二十三 641

寒热病第二十一 641

卷九 641

五邪第二十 641

卷十一 642

五乱第三十四 642

周痹第二十七 642

卷十 642

厥病第二十四 642

病本第二十五 642

杂病第二十六 642

病传第四十二 643

淫邪发梦第四十三 643

卷十三 643

胀论第三十五 643

卷十二 643

逆顺肥瘦第三十八 643

卷十四 644

五变第四十六 644

外揣第四十五 644

水胀第五十七 645

卫气失常第五十九 645

卷十七 645

卷十五 645

五色第四十九 645

卷十六 645

逆顺第五十五 645

五味第五十六 645

卷十九 646

五音五味第六十五 646

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 646

玉版第六十 646

卷十八 646

动输第六十二 646

卷二十一 647

宫能第七十三 647

寒热第七十 647

卷二十 647

卷二十二 648

卫气行第七十六 648

论疾诊尺第七十四 648

痈疽第八十一 649

卷二十四 649

岁露论第九十七 649

九宫八风第七十七 649

卷二十三 649

九针论第七十八 649

香草续校书·内经素问 651

上古天真论 653

卷一 653

生气通天论 654

金匮真言论 657

阴阳应象大论 657

阴阳别论 659

灵兰秘典论 660

五脏生成篇 661

六节脏象论 661

五脏别论 664

异法方宜论 665

汤液醪醴论 667

诊要经终论 668

玉版论要篇 668

脉要精微论 669

平人气象论 670

玉机真藏论 672

藏气法时论 673

宣明五气篇 674

卷二 676

宝命全形论 676

八正神明论 678

离合真邪论 679

通评虚实论 680

太阴阳明论 680

刺热篇 681

评热病论 681

逆调论 682

疟论 683

刺疟论 684

举痛论 684

风论 685

腹中论 685

痹论 686

痿论 687

厥论 687

病能论 688

脉解篇 688

刺志论 689

经络论 689

调经论 690

气穴论 690

四时刺逆从论 691

五运行大论 692

气交变大论 693

五常政大论 695

六元正纪大论 696

至真要大论 698

著至教论 698

示从容论 699

疏五过论 700

征四失论 701

方盛衰论 701

解精微论 702

内经素问校义 703

素问 712

人将失之邪 713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714

以耗散其真 714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 715

不时御神 715

恬?虚无 716

其民故曰朴 717

发始堕,发堕,须眉堕 717

真人 718

至人 718

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 718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719

名木 720

故身无奇病 721

肺气焦满 721

传精神 722

愚者佩之 722

肾气独沉 722

因于湿,首如裹 723

汗出偏沮 724

足生大丁 724

因于气为肿 724

筋脉沮?,精神乃央 725

春必温病 725

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 726

春必温病 727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727

生长收藏 727

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729

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 730

内经辩言 733

上古天真论 736

四气调神大论 737

生气通天论 738

阴阳离合论 739

阴阳应象大论 739

阴阳别论 740

六节藏象论 741

灵兰秘典论 741

五脏生成论 742

移精变气论 743

汤液醪醴论 743

异法方宜论 743

玉版论要 744

脉要精微论 744

玉机真象论 746

平人气象论 746

宝命全形论 747

离合真邪论 748

八正神明论 748

素问王冰注校 751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754

阴阳应象大论第五 754

五脏生成论篇第十 755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755

阴阳别论篇第七 755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756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756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757

痹论篇第四十三 757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758

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758

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759

读素问臆断 761

上古天真论 764

四气调神大论篇 768

生气通天论 771

金匮真言论篇 773

阴阳应象大论 777

阴阳离合论 780

阴阳别论 780

灵兰秘典论 782

六节藏象论 783

五脏生成论 784

五脏别论 785

异法方宜论 785

移精变气论 785

汤液醪醴论 786

玉版论要篇 786

诊要经终论 787

脉要精微论 788

平人气象论 789

玉机真脏论 790

三部九候论 792

经脉别论 793

脏气法时论 793

宣明五气篇 794

血气形志篇 795

宝命全形论 795

八正神明论 796

离合真邪论 797

通评虚实论 797

热论 798

刺热论 798

评热病论 799

疟论 800

刺疟论 800

举痛论 801

气厥论 801

腹中论 801

风论 802

刺腰痛论 802

痹论 802

痿论 803

病能论 803

奇病论 804

大奇论 804

脉解篇 805

刺要论至水热穴论 805

谬刺篇 805

四时刺逆从论 806

天元纪大论 807

标本病传论 807

五运行大论 810

气交变大论 812

六微旨大论 812

五常政大论 815

六元正纪大论 820

至真要大论 822

灵枢文句 823

著至教论 824

示从容论 825

疏五过论 825

征四失论 825

阴阳类论 826

方盛衰论 826

内经病机十九条之研究 827

上卷 829

分析之研究 829

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829

二、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830

三、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831

四、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831

五、诸热瞀瘛,皆属于火 832

六、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833

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835

八、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836

九、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837

十、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838

十一、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839

十二、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839

十三、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841

十四、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842

十五、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842

十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843

十七、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844

十八、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845

十九、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846

合并之研究 848

一、原因之统计 848

下卷 848

二、是非之审核 849

三、补充之商榷 850

四、各家之学说 851

古本难经阐注校正 861

第一卷 871

一难至二十二难 871

第二卷 904

二十三难至四十二难 904

第三卷 930

四十三难至六十一难 930

第四卷 950

六十二难至八十一难 956

难经正义 971

卷一 论脉 974

一难至二十二难 974

卷二 论经络 1010

二十三难至二十九难 1010

卷三 论藏府 1025

三十难至四十七难 1025

卷四 论病 1048

四十八难至六十一难 1048

卷五 论俞穴 1076

六十二难至六十八难 1076

六十九难至八十一难 1085

卷六 论针法 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