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加强军民团结 夺取更大胜利 《人民日报》社论 1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 《解放军报》社论 5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型军民关系 解放军总政治部群众工作部 10
上海人的国防观 朱争平 翁献钱 韩胜宝 22
八闽拥军热 蔡圣广 郑茂生 陈宝安 30
珠海特区,共和国军人向您致敬 郑穗华 朱大成 胡有秀 41
云龙山高 故道水长 龚志聪 53
共筑御敌堡垒 同建生活乐园 董祥起 李文朝 高武晓 58
拳拳爱国心 殷殷拥军情 广群 71
南沙建站有人民群众的一份功劳 彭合春 76
危难见真情 刘立波 81
柳荫新风 魏政 94
一曲动人的鱼水新歌 空政群 100
爱我长城每块砖 房秀文 阎金久 岳献甫 105
奉献满腔爱 温暖戍边人 蔡大禹 113
优秀战士奖励基金的创立者 郎岗峰 李如志 121
国事如山 温安军 129
老教授的心愿 涂国之 郝建军 136
关心国防建设的女农民企业家 杨奇松 张友森 141
魂系“长城”四十年 刘从俭 刘芳春 146
长街添秀色 处处军民情 谢新华 151
南村人为他们请功 李大伟 仲崇设 157
一个播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先进集体 蒋德群 吕大奎 虞青岩 166
军爱民时时处处 民拥军岁岁年年 张炳起 175
大夏河畔的“白求恩医院” 王宏亮 安晓平 何宏军 181
倾注赤子情 赢得慈母爱 李维开 杨东录 李进贤 186
回荡在秦岭山区的颂歌 尹著岭 王宏亮 雷生云 192
华山抢险记 杨战宏 唐水福 198
突发的考验 不朽的丰碑 肖福恒 任燕军 207
他们,不愧为人民战士 高正佳 211
水兵扑火记 张卫星 李为民 朱斌 216
闪光的足迹 宏亮 山齐 生云 221
为了这块古老而贫瘠的土地 李中抒 关富灵 227
老区人民的贴心人 吴浩润 237
军地通力合作,积极探索新时期拥军优属工作新途径 内政群 247
以创建“拥军县”为主体构思,推进拥军工作向系列化、社会化、制度化发展 中共靖江县委员会 靖江县人民政府 251
开展“军地家武育兵教子”活动,努力为巩固长城做贡献 丹东布民政局 丹东军分区政治部 264
切实维护部队和军人的合法权益 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274
适应形势的发展,做好驻地群众工作 沈群 280
做好驻地群众工作 密切军政军民关系 解放军54242部队 289
做好“家门口”群众工作,促进连队全面建设 解放军步兵某团一连 296
认真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拥政爱民工作 解放军59264部队 305
坚持“五不图”原则 做好战区群众工作 解放军某师政治部 313
做好特殊环境下的群众工作,保证戒严任务的完成 官联勋 宋发国 319
服从大局,为经济腾飞做贡献 解放军87478部队 325
转战千里海疆,为发展沿海经济踏路布标 解放军37205部队 333
把子弟兵的爱送到苗胞心中 解放军59969部队 341
讲求经济效益 不忘为民服务 解放军第151医院 347
发扬老山无私奉献精神 抗震救灾再显英雄本色 成都军区政治部群工部 355
坚持开展军民共建活动 致力加强军政军民团结 解放军37514部队 364
坚持双向互利,发展新型的军民关系 解放军二炮政治部群工部 375
开展舰市挂钩共建 架起军民友谊桥梁 东海舰队政治部群联处 382
发扬雷锋精神,热心为盲残人排忧解难 空军指挥学院政治部 392
军民共建 重塑新人 郑再新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