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毒学 基础与临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得新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117035994
  • 页数:527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病毒的生物学 3

第一章 病毒生物学基础 3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3

1 基本概念 3

2 病毒的大小 3

3 病毒的形态 3

4 病毒的结构 5

4.1 裸病毒体 5

4.2 包膜病毒体 7

第二节 病毒的分类 8

1 基本概念 8

2 病毒的命名 8

1 概述 9

3.1 病毒基因组的表达 11

1.4 病毒基因组的编码和构成 14

1 基本概念 14

第三节 病毒的复制 14

1.2 感染的初始步骤 14

1.1 基本原则 14

1.3 病毒增殖的条件 14

2 概述 15

1.5 病毒的包装、成熟和释放 15

1.6 病毒基因组和病毒增殖的多变性 15

3 感染的初始步骤 17

3.1 吸附 17

3.2 穿入 19

3.3 脱壳 20

4 病毒增殖的策略 20

4.1 必要条件和限制因素 20

4.2 病毒基因组的编码和构成 21

4.3 病毒基因组的表达和复制 21

4.3.1 单股RNA病毒 21

4.3.1.1 单股正链RNA病毒 21

4.3.1.2 单股负链RNA病毒 22

4.3.1.3 逆转录病毒 23

4.3.2 双股RNA病毒 24

5 包装、成熟和病毒从受染细胞中释放 25

4.3.3 DNA病毒 25

6 病毒基因组的变异性和病毒增殖 26

1.3 重组 27

第四节 病毒的遗传变异 27

1.2 突变 27

1.1 病毒的遗传性变化 27

1 基本概念 27

2 概述 28

3 病毒的遗传性变化 28

4 突变 28

4.1 突变率和结局 28

4.2 突变所致的表型变异 29

4.3 突变产生的疫苗 29

5 重组 30

5.1 独立分配的重组 30

5.2 不全连锁基因的重组 31

5.3 重组产生的表型变异 33

5.4 重组疫苗 33

1.2 杀细胞性感染 34

第五节 细胞效应 34

1 基本概念 34

1.1 定义 34

3.1 形态学效应 35

1.4 转化性感染 35

3 杀细胞性感染 35

1.3 持续性感染 35

2 概述 35

3.2 细胞生理学效应 37

3.3 细胞生化学效应 39

3.4 生物学效应 39

3.5 遗传毒性作用 40

3.6 细胞效应与病毒发病机制的关系 40

5.1 细胞转化的阶段 41

4.2 细胞效应 41

5 转化性感染 41

4.1 持续性感染的类型 41

4 持续性感染 41

5.2 转化感染中DNA病毒表达的限制 42

5.3 病毒转化的机制 42

1.1 发病机制 43

1.3 组织亲嗜性 43

1.4 植入侵入门户 43

1.2 细胞性发病机制 43

第一节 病毒病的发病机制 43

第二章 病毒病的发病机制和持续性感染 43

1 基本概念 43

1.7 潜伏期 44

1.8 在靶器官中增殖 44

1.9 病毒脱壳 44

1.10 先天性感染 44

2 概述 44

1.5 局部复制和局部传播 44

1.6 从侵入门户播散 44

3 细胞性发病机制 45

4 组织亲嗜性 46

5.2 局部繁殖和局部传播 47

5.1 病毒在侵入门户植入 47

5 病毒在宿主中传播的程序 47

5.3 病毒从侵入门户播散 48

5.3.1 经血流播散 48

5.3.2 经神经播散 50

6 潜伏期 50

7 靶器官中的增殖 50

9 先天性感染 51

8 病毒的脱壳 51

1.1 定义 52

1.2 体外持续性感染的模型 52

1.3 发病机制 52

1.4 器官系统的持续性感染 52

第二节 病毒的持续性感染 52

1 基本概念 52

4 体外持续性感染的模型 53

1.5 控制 53

2 概述 53

3 定义 53

7 器官系统的持续性感染 55

7.1 免疫系统 55

7.1.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55

6 持续性病毒的再激活 55

5 持续性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 55

7.1.2 嗜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 57

7.1.3 Epstein-Barr病毒 57

7.1.4 人类巨细胞病毒 58

7.2 神经系统 58

7.2.1 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 58

7.1.5 人类疱疹病毒-6和-7 58

7.2.2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59

7.2.3 麻疹病毒 59

7.2.4 人类乳多空病毒 60

7.2.5 非寻常致病因子引起的持续性感染 60

8 持续性感染的控制 60

1 基本概念 62

2 干扰素的命名与分类 62

第三章 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 62

3 人干扰素的种类和性状 63

4 干扰素的诱生 63

4.1 干扰素的诱生过程 63

4.2 诱生剂的种类 64

5 干扰素的生物活性 64

5.1 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 64

5.1.1 干扰素抗病毒活性的特点 64

5.1.2 干扰素抗病毒作用机制 64

5.2 干扰素的其他活性 65

第四章 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67

1 基本概念 67

2 标本的采集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67

2.1 标本的采集 67

2.2.2.5 空斑形成试验 68

2.2.2.4 干扰效应 68

2.2.3.1 形态学鉴定 68

2.2.3 病毒的鉴定 68

2.2.2.2 细胞病变效应 68

2.2.2.1 培养液的代谢反应 68

2.2.2 细胞培养中病毒增殖的表现 68

2.2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68

2.2.1 分离培养 68

2.2.2.3 血细胞吸附现象 68

2.2.3.2 血清学鉴定 69

3.1.1 简介 70

3 分子水平的实验室诊断 70

3.1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70

2.2.3.3 免疫学鉴定 70

3.1.2.1 制备探针 71

3.1.2.2 处理待测标本 71

3.1.2.3 杂交技术 71

3.1.2 操作步骤 71

3.1.2.4 测定杂交信号 72

3.2 核酸分子扩增技术 72

3.2.1 简介 72

3.2.2 PCR技术 72

3.2.2.1 简介 72

3.2.2.2 操作步骤 73

3.2.2.3 测定PCR产物 73

3.2.4 TAS技术 74

3.2.5 NASBA技术 74

3.2.6 3S技术 74

3.3 定位血清学技术 74

3.2.3 1CR技术 74

第二篇 神经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77

2 单纯疱疹病毒的分子结构 77

2.1 HSV-1的基因结构与排列 77

1 概述 77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与单纯疱疹病毒脑炎 77

第一章 DNA病毒 77

2.2 HSV-1编码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78

2.3 HSV-1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80

3 病毒侵入途径和发病机制 81

4 单纯疱疹病毒神经毒力的遗传学 81

5 单纯疱疹病毒作为神经元联络的示踪物 83

6 单纯疱疹病毒作为基因转移技术的载体 84

7 结论 85

第二节 巨细胞病毒 89

1 概述 89

2 病毒基因组的结构和组成 90

2.1 异构性和非异构性基因组 90

2.3 动物CMV DNA的特征 91

2.4 与细胞DNA的同源性 91

2.5 缺陷性病毒DNA 91

2.2 HCMV不同病毒株的比较 91

3 β-疱疹病毒的复制 92

3.1 立即早期基因(a1Pha)的进入和表达 92

3.2 转录 94

3.2.1 立即早期基因(a1pha) 94

3.2.4 调节作用 95

3.2.3 晚期基因(gamma) 95

3.2.2 早期基因(beta) 95

3.3.1 立即早期基因(a1pha) 96

3.3 病毒基因和基因产物 96

3.3.2 早期基因(beta) 97

3.3.3 晚期基因(gamma) 98

3.4 病毒DNA的合成 101

3.4.1 病毒DNA聚合酶 101

3.4.2 HCMVDNA合成的速率 101

4 非许可性细胞中的表达 102

3.4.3 DNA复制和包装的模式 102

第三节 EB病毒 109

2 EB病毒的分子结构 110

2.1 基本特性 110

2.2 病毒基因组结构与排列 110

2.3 病毒血清型 110

3.1.4 晚期基因的表达 111

3.1.3 早期基因的表达 111

3.2 病毒基因组表达的调节 111

3.3 病毒基因组的复制 111

3.1.1 潜伏期基因组的表达 111

3 病毒基因组的表达与复制 111

3.1.2 即早基因的表达 111

4 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与免疫应答 112

第四节 JC病毒和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114

1 概述 114

2 自然史 114

2.1 血清学调查 114

2.2 传播 115

2.3 天然JC病毒株的分离 115

3.1 动物· 116

3.2 细胞培养 116

3 宿主范围 116

3.3 嵌合体病毒 118

4 病毒和抗体的测定 119

4.1 血凝反应活性 119

4.2 抗原的特性 120

4.2.1 结构抗原 120

4.2.2 非结构抗原 120

4.2.3 抗原变异性 121

5 JCV基因组 121

5.1 Mad 1序列和遗传组织 121

5.1.1 调节序列 121

5.1.2 编码序列 122

5.1.2.1 T蛋白质和t蛋白质 124

5.2 JCV基因组的异质性 125

5.2.1 缺损性基因组 125

5.1.2.3 无关蛋白 125

5.1.2.2 衣壳蛋白 125

5.2.2 变异性基因组 126

5.3 转录作用 126

5.3.1 早期和晚期转录的启动 127

5.3.2 启动子-增强子活性 128

5.3.3 转调作用 128

5.4 DNA复制 129

6 致肿瘤性 130

6.1 体内致肿瘤性 130

6.1.1 啮齿动物 130

6.1.2 灵长目动物 131

6.1.3 转基因小鼠 132

6.2 体外转化作用 133

7 相关疾病要 134

7.1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134

7.2 艾滋病 134

7.3 癌 134

7.4 多发性硬化 135

第二章 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人类RNA病毒 149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HIV-1) 149

1 概述 149

2 HIV-1感染相关神经系统疾病 149

3 受染个体神经组织存在HIV-1的证据 151

4 艾滋病痴呆病因学 152

5.1 HIV-1的生活周期 153

5 HIV-1感染的生物学 153

5.2 HIV-1受体和宿主细胞范围 154

5.3 典型和非典型HIV-1感染过程及其对宿主细胞的效应 156

5.4 HIV-1分离株功能性差异的分子基础 157

5.5 HIV-1表达的控制 158

5.5.1 病毒的进入 158

5.5.2 病毒调节基因组分 159

5.5.3 HIV-1表达的细胞性调节 160

6 体外神经细胞HIV-1感染的生物学 161

6.1 神经细胞HIV-1感染研究的实验体系 161

6.2 神经细胞HIV-1受体特性和HIV-1进入的方式 163

6.3 神经细胞中限制HIV-1表达的机制 164

6.4 HIV-1有效进入神经细胞和有限复制之间的相异性 165

7 HIV-1在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66

7.1 间接性机制 166

7.2 HIV-1的直接作用 167

8 结论 169

第二节 嗜人T淋巴细胞病毒1型 183

1 概述 183

2 HTLV感染相关性疾病 184

3 HT1V感染相关性疾病的组织特异性 185

3.1 进入途径 185

3.2 细胞受体 185

3.3 转录和转录后控制 185

3.4 HT1V编码蛋白的生物学效应 186

4 转基因动物研究 187

3.5 免疫效应 187

5 HT1V感染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189

第三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 196

1 概述 196

2 脊髓灰质炎病毒复制 196

2.1 基因组和病毒颗粒结构 196

2.2 病毒蛋白的合成 197

2.3 病毒RNA合成 198

3 毒株和减毒株 199

3.1 减毒株的生物学特性 199

3.2 影响不同生物学特性的决定簇 199

4.1 基因和mRNA的结构 200

4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细胞受体 200

4.2 PVR异构体的功能 201

4.3 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的功能性结构域 202

5 研究脊髓灰质炎病毒致病机制的新动物模型 203

5.1 转基因小鼠中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组织亲嗜性 203

5.2 各种脊髓灰质炎病毒株的易感性 204

第四节 麻疹病毒 210

1 概述 210

2 与麻疹病毒相关的疾病 211

2.1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211

2.2 麻疹包涵体脑炎(MIBE) 211

3.1 麻疹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和它的编码复杂性 212

3.2 转录和复制 212

3 麻疹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和复制 212

3.3 蛋白质表达和功能 214

4 SSPE和MIBE中麻疹病毒持续感染的特征 214

4.1 转录 214

4.2 病毒基因产物的表达和基因功能 215

4.2.1 M蛋白 215

4.2.2 F蛋白 216

4.2.3 H蛋白 216

4.2.4 病毒的核心 216

5 脑组织持续性感染的建立 217

5.1 麻疹病毒在神经细胞中转录的调节 217

5.1.1 细胞内因子 217

5.2 序列变异和突变 218

5.1.2 细胞外因子 218

5.2.1 RNA编辑 219

5.2.2 过度突变 219

5.3 突变对静息性病毒基因功能的影响 219

6 结论和展望 220

第三章 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动物RNA病毒 226

第一节 Mo1oney鼠白血病病毒突变体ts1与神经系统变性病 226

1 概述 226

2 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 227

3 ts1病毒的特征 227

4 利用ts1研究逆转录病毒神经毒力分子基础的优越性 227

6 Mu1Vs神经毒力决定簇的分子生物学 228

5.2 寡聚合作用、转运和gPr80~(env)的加工 228

5.1 病毒基因组 228

5 MoMu1V的分子生物学 228

7 ts1神经毒力的分子机制 229

7.1 决定ts1神经毒力关键性突变体的确定 229

7.2 gPr80~(env)聚蛋白温度敏感性及其与神经毒力的关系 230

7.3 gPr80e~(env)的细胞内定位 231

7.4 有缺陷的ts1的gPr80~(env)以寡聚体形式转运 232

7.5 其他动物病毒的包膜蛋白的不全转运 232

7.6 ts1的gPr80~(env)在神经毒力中的作用 232

7.7 ts1和Cas-Br-E神经毒力的分子机制比较 233

7.8 细胞被其他逆转录病毒杀死的可能机制 234

8 病毒复制效应及其潜在的神经毒性 234

10 病毒1TR在神经毒力上的影响 236

9 宿主和病毒遗传因素在ts1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上的相互作用 236

11 结论 237

第二节 鼠逆转录病毒与鼠海绵样脑脊髓病 244

1 概述 244

2 Cas-Br-EMu1V基因组的神经毒力决定簇 245

3 中枢神经系统中Cas-Br-EMu1V的靶细胞 246

4 Cas-Br-EMu1V研究的要点 247

4.1 Cas-Br-EMu1V是一种非细胞溶解性嗜神经病毒 247

4.2 海绵样变性的决定簇在envgp70内 247

4.3 疾病的严重程度与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相关 247

4.4 海绵样变性部位分布的特异性 248

4.5 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非神经元细胞有所不同 248

4.7 Cas-Br-EMu1V造成神经元细胞丧失的机制 249

4.6 受染细胞的定位发生在感染的早期阶段 249

5 Cas-r-EMu1V致病性的模型 250

6 Cas-Br-EMu1V所致疾病作为人类神经变性病的模型 251

第三节 小鼠肝炎病毒与神经系统变性病 256

1 概述 256

2 小鼠肝炎病毒的病毒颗粒和复制方式 257

3 小鼠肝炎病毒的神经系统致病性 257

4 小鼠肝炎病毒感染的宿主应答 258

5 病毒基因在小鼠肝炎病毒致病机制中的作用 259

5.1 刺突(S)蛋白 259

5.2 膜(M)蛋白 259

5.3 血凝素-酯酶(HE)蛋白 259

5.6 引导子RNA 260

5.4 核衣壳(N)蛋白 260

5.5 非结构蛋白 260

6 病毒致病作用的分子机制 261

7 结论 262

第四节 Thei1er鼠脑脊髓炎病毒与脱髓鞘疾病 268

1 概述 268

2 Thei1er鼠脑脊髓炎病毒模型的历史和价值 268

3 Thei1er鼠脑脊髓炎病毒基因组结构 269

4 Thei1er鼠脑脊髓炎病毒亚组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270

4.1 GDVⅡ亚组 270

5 免疫系统和Thei1er鼠脑脊髓炎病毒所致疾病 271

5.1.1 1yt-2~细胞 271

4.2 TO亚组 271

5.1.2 13T4~细胞 272

5.2 B细胞应答 272

6 TMEV感染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决定因素 273

6.1 TO亚组病毒株的慢性持续性感染 273

6.2 传染性CDNA研究 274

6.2.1 TMEV神经毒力的决定簇 274

6.2.1.1 GCVⅡIB-2C的决定性作用 275

6.2.1.2 GDVⅡ基因组5′端到GDVⅡ-2C的节段具有潜在性的神经毒力 275

6.2.1.4 神经毒力的可能机制—一衣壳蛋白和5'端非编码区的重要性 276

6.2.1.5 有关TMEV神经毒力决定簇的其他研究 276

6.2.1.3 神经毒力的多基因性 276

6.2.2 TMEV脱髓鞘作用研究 277

6.3 中和性单克隆抗体决定簇和抗突变病毒单克隆抗体研究 278

6.4 TMEV聚蛋白加工合成、1编码区、“1”蛋白和病毒引起的脱髓鞘疾病 279

7 结论 280

2 小鼠乳酸脱氢酶升高病毒感染的生物学 285

1 概述 285

2.1 病毒颗粒的形态和基因组构成 285

第五节 小鼠乳酸脱氢酶升高病毒与年龄依赖性脊髓灰质炎 285

2.2 细胞培养中的复制 286

2.2.1 宿主细胞范围 286

2.2.2 1DV受体 287

2.3 活体中的复制 287

2.4 慢性1DV感染时宿主免疫功能的作用 288

3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年龄依赖性脊髓灰质炎(ADPM) 289

3.1 年龄依赖性 289

3.2 免疫抑制是ADPM的素质性因子 289

3.3 1DV所致CNS损害的组织病理学 290

3.4 1DV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复制 290

3.4.1 运动神经元感染 290

3.4.2 非神经元细胞感染 291

3.5 脊髓感染的进行性特征 291

4 与ADPM有关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292

4.1 ADPM的遗传性素质 292

4.2 CNS中内源性M1V的表达 294

5 免疫性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296

5.1 对ADPM的抗体介导性保护 296

5.2 ADPM的T细胞功能 297

6.1 发病机制的新机制 298

6 总结 298

6.2 ADPM——人类神经系统疾病的模型 298

5.3 ADPM的免疫性发病机制 298

1 概述 305

2 辛德毕斯病毒的病毒株 305

第六节 辛德毕斯病毒与急性甲(α)病毒脑炎 305

2.1 无毒株 306

2.2 有毒株 306

3.1 结合与进入 307

3.2 RNA合成 307

3 结构与复制 307

4 病毒毒力的分子水平分析 308

3.5 体外复制 308

4.1 全长度cDNA克隆的生成和利用 308

3.4 结构蛋白 308

3.3 非结构蛋白 308

4.2.1 E2-55 309

4.2.2 E2-114 309

4.2 E2糖蛋白氨基酸变化的作用 309

4.2.3 E2-172 310

4.3 E1糖蛋白氨基酸变化的作用 311

4.3.1 E1-72和-313 311

4.3.2 E1-75和-237 312

5 总结 312

1 概述 317

1.1 本扬病毒 317

第七节 本扬病毒与脑炎 317

1.2 1a Crosse病毒 318

1.3 1a Crosse脑炎 318

1.4 分子结构和遗传性 319

1.5 病毒糖蛋白的功能 320

2 实验性感染 320

2.2 小鼠的发病机制 321

2.3 神经毒力遗传性决定簇的定位 321

2.1 蚊的感染 321

2.4 神经侵袭力 322

2.5 神经毒力 323

2.6 B.5病毒的衍生 323

3 结论 325

1 概述 330

第一节 朊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330

2 朊病毒假说 330

第四章 朊病毒 330

3 朊病毒蛋白的发现 331

4 传染性朊病毒颗粒 332

5 PrP多聚体和淀粉样斑 333

6 基因结构和表达 334

7 PrP异构体的合成 334

8 PrP与瘙痒病潜伏时间的遗传性连锁 335

9 朊病毒的增殖 336

10 转基因动物和种系屏障 337

11 新的挑战和探索 338

第二节 人类和动物朊病毒病 346

1 概述 346

2 人类家族性朊病毒病 347

2.1 Creutzfeldt-JakOb病的特征 347

2.2 CJD和GSS的遗传易感性 348

3 动物的海绵样脑病 351

4 绵羊和山羊的天然瘙痒病 351

5 实验性绵羊和山羊瘙痒病 352

6.1 流行病学 354

6.2 发病机制 354

6 牛海绵样脑病 354

6.5 诊断 355

6.4 病因学 355

7 可传播性水貂脑病 355

6.3 临床表现 355

8 猫海绵样脑病 356

第一节 病毒性脑膜炎 369

第一章 急性神经病毒病 369

1 病因与流行病学 369

第三篇 神经病毒病 369

4 诊断与鉴别诊断 370

3 临床表现 370

4.1 诊断 370

2 发病机制 370

4.2 鉴别诊断 371

5 治疗与预后 372

第二节 疱疹病毒性脑炎 373

1 概述 373

2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 374

2.1 病因学 375

2.2 流行病学 376

2.3.1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病毒来源 377

2.3.2 病毒造成定位性神经细胞病变的意义 377

2.3 病毒侵入途径和发病机制 377

2.3.4 病毒复制在单纯疱疹病毒脑炎中的作用 379

2.4 免疫性 379

2.3.3 单纯疱疹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传播 379

2.6.2 急性脑脊髓炎 380

2.6.1 急性坏死性脑炎 380

2.7 实验室检查 380

2.6 临床特征 380

2.5 病理学改变 380

2.8 诊断和鉴别诊断 381

2.9 治疗和预防 381

3.3 发病机制和病理学 383

3.2 病因学 383

3.3.1 原发性感染 383

3.1 概述 383

3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脑 383

3.4 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 384

3.4.1 水痘 384

3.3.2 复发性感染 384

3.4.2 带状疱疹 385

3.6 实验室检查 386

3.7 预防 386

3.5 鉴别诊断 386

3.8 治疗 387

4 巨细胞病毒脑炎 387

5 EB病毒感染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388

5.1 概述 388

5.2 流行病学 389

5.3 病因学和发病机制 389

5.4.2体格检查 391

5.4.1 症状和体征 391

5.4.3 临床过程 391

5.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 391

5.5 神经系统并发症 392

5.6 其他系统并发症 392

5.7.1 嗜异凝集抗体 393

5.7.2 非典型淋巴细胞 393

5.7 实验室检查 393

5.8 诊断 394

5.9 治疗 394

5.7.3 EB病毒特异性抗体 394

5.10 EB病毒相关恶性肿瘤 395

1 概述 398

1.1 定义和分类 398

第三节 虫媒病毒性脑炎 398

1.2 流行病学 399

1.3 临床表现 403

2.1 流行病学 404

2 流行性乙型脑炎(日本脑炎) 404

2.2 临床表现 404

1.5 诊断和治疗 404

1.4 实验室检查 404

3.1 流行病学 405

3 1aCrosse脑炎 405

3.2 临床表现 405

2.3 预后和预防 405

5 东方马脑炎 406

4 其他血清组加利福尼亚病毒脑炎 406

5.1 流行病学 406

3.4 治疗和预后 406

3.3 诊断 406

6 圣路易斯脑炎 407

5.4 预后 407

6.1 流行病学 407

5.3 诊断 407

5.2 临床表现 407

7.1 流行病学 408

7.2 临床表现 408

7 西方马脑炎 408

7.3 诊断 408

7.4 预后 408

6.4 预后 408

6.3 诊断 408

6.2 临床表现 408

8.1 病因和流行病学 409

8.2 临床表现 409

8 委内瑞拉马脑炎 409

9.1 白蛉热 410

9 其他虫媒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410

9.1.1 病因和流行病学 410

8.4 预后 410

8.3 诊断 410

9.2 科罗拉多蜱热 411

9.1.4 治疗和预后 411

9.2.1 病因和流行病学 411

9.1.3 诊断 411

9.1.2 临床表现 411

9.3 西尼罗河热 412

9.2.4 预后 412

9.3.1 病因和流行病学 412

9.2.3 诊断 412

9.2.2 临床表现 412

9.4 裂谷热 413

9.3.4 预后 413

9.4.1 病因和流行病学 413

9.3.3 诊断 413

9.3.2 临床表现 413

9.4.3 诊断 414

9.4.4 预防 414

9.4.2 临床表现 414

1 概述 416

2 肠道病毒的特征 416

第四节 肠道病毒脑炎、脑膜脑炎 416

3 流行病学 417

4 发病机制与病理学 417

5.1 脊髓灰质炎病毒脑炎 418

5.2 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的其他临床表现 418

5 临床表现 418

5.3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脑膜脑炎 419

6 实验室检查 420

7 预防和治疗 421

1 概述 424

2 病因学 424

第五节 麻疹病毒脑炎 424

3 流行病学 425

4 发病机制与病理学特征 425

6 实验室检查 426

7 预防和治疗 426

5 临床表现和预后 426

2 病因学 428

1 概述 428

3 流行病学 428

第六节 风疹病毒脑炎 428

5 临床表现 429

5.1 风疹 429

4 发病机制与病理学特征 429

5.3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和进行性亚急性全脑炎 430

6 诊断 430

5.2 风疹脑炎 430

7 预防 431

1 概述 432

2 病因学 432

第七节 狂犬病(狂犬病毒脑炎) 432

3 流行病学 433

4 发病机制和病理学特征 433

5 临床表现 434

6 实验室检查 435

7 诊断和鉴别诊断 435

8 预防和治疗 436

8.1 接触病毒后的预防措施 437

8.2 接触病毒前的预防措施 437

附:疫苗接种后脑脊髓炎 438

第八节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脑膜脑炎 439

1 概述 439

5 临床表现 440

4 发病机制 440

5.1 涎腺炎 440

3 流行病学 440

2 病因学 440

5.3.1 睾丸附睾炎 441

5.3 其他临床表现 441

5.3.2 胰腺炎 441

5.2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441

6 实验室检查 442

3.4 后期并发症 442

7 诊断 442

5.3.3 其他系统损害 442

8 治疗 443

9 预防 444

1 概述 445

2 流行病学 445

第九节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性脑炎 445

3 发病机制 447

4 临床表现 447

6 诊断 448

7 治疗 448

5 实验室检查 448

2 病因学 450

1 概述 450

3 流行病学 450

第一节 巨细胞包涵体病 450

第二章 慢性神经病毒病 450

4 发病机制 451

5 病理学 452

6.2 围产期CMV感染 453

6.1 先天性CMV感染 453

6.3 CMV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453

6 临床表现 453

6.4 免疫机能障碍宿主的CMV感染 454

7 诊断 455

8 预防和治疗 456

第二节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和进行性亚急性风疹全脑炎 457

第三节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和麻疹包涵体脑炎 458

1 概述 458

2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459

2.1 病因学和发病机制 459

2.2 病理学特征 460

2.3 临床表现 460

2.5 治疗 461

3 麻疹包涵体脑炎 461

2.4 诊断 461

3 发病机制 462

2 病因学 462

3.1 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途径 462

1 概述 462

第四节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462

3.2 动物模型 463

4 病理学特征 464

5 临床表现 465

6 诊断 465

7 治疗 466

第五节 逆转录病毒感染 470

1 概述 470

2 逆转录病毒的一般生理学 472

3 人类逆转录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473

4 嗜人T淋巴细胞病毒的起源和流行病学 474

5 嗜人T淋巴细胞1型病毒的恶性转化作用 475

6 嗜人T淋巴细胞1型病毒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476

6.1 热带型痉挛性截瘫/HT1V-1相关脊髓病 476

7.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致病性 478

7 人类免疫缺陷1型病毒感染和艾滋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478

7.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分子异质性 478

6.2 多发性硬化与HT1V-1感染 478

7.3.1 中枢神经系统无症状性感染 479

7.3.2 急性或亚急性感染综合征 479

7.3 人类免疫缺陷1型病毒直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479

7.3.3 无菌性脑膜炎 480

7.3.4 脊髓病 480

7.3.5.3 病理变化 481

7.3.5.2 实验室检查 481

7.3.5.4 病因学和发病机制 481

7.4 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感染 481

7.3.5.1 临床表现 481

7.3.5 艾滋病痴呆综合征 481

7.7 周围神经病和肌肉疾病 482

7.7.1 周围神经病 482

7.6.2 代谢性脑病 482

7.7.2 肌病 482

8 逆转录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482

7.6.1 脑血管病 482

7.6 中枢神经系统其他疾病 482

7.5 中枢神经系统机会肿瘤 482

1 概述 486

第一节 朊病毒感染与亚急性海绵样脑病 486

2 历史与演进 486

第三章 可传播性海绵样脑病 486

3 病原因子特性的研究 487

3.1.2 非寻常病毒特性 488

3.1.1 病毒特性 488

3.2 病原因子的核酸与蛋白质研究 488

3.1 病原因子的病毒和非寻常病毒特性 488

3.3 病原因子的基因定位与分子克隆 489

3.4.3 丝状病毒假说 490

3.4.2 Virno(拟病毒)假说 490

4 发病机制 490

3.4.1 朊病毒假说 490

3.4 病原因子的本质 490

5 神经病理学特征 492

5.1 神经元空泡变性 492

第二节 震颤病 493

5.3 PrP淀粉样斑块 493

1 概述 493

5.2 PrP33-35~(SC)在神经元内聚集 493

3 临床表现 494

4 发病机制和神经病理学特征 494

2 流行病学 494

1 概述 495

2 流行病学 495

第三节 Creutzfe1dt-JakOb病(CJD) 495

3.1 CJD的分类学 496

3.2 CJD亚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496

3 临床、病理学分类 496

3.2.1 单纯灰质营养不良型 497

3.2.2 亚急性海绵样脑病 497

3.2.4 共济失调型 498

3.2.5 全脑型 498

3.2.3 丘脑型 498

3.2.6 慢性型 499

4.1 临床资料 500

4.2 神经病理学 500

4 新变异型CJD 500

4.3 流行病学 501

4.4 CJD与BSE的关系 501

4.5 结论 504

5 诊断和鉴别诊断 504

5.1.3 家族性CJD的诊断标准 505

5.1.2 散发性CJD的诊断标准 505

5.1.4 意外性CJD的诊断标准 505

5.1.1 CJD的确诊标准 505

5.1 临床诊断标准 505

5.2.2 新变异型CJD的诊断标准 506

5.2.1 散发性、医源性和家族性CJD的诊断标准 506

第四节 Gerstmann-Strauss1er-Scheinker综合征 506

5.2 神经病理学诊断标准 506

5.1.5 新变异型CJD的诊断标准 506

1 概述 507

2 睡眠的生理和生化研究 507

第五节 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 507

3 临床表现 508

4 实验室检查 508

5 发病机制 509

6 结论 511

第四章 抗病毒治疗 516

1 概述 516

2 病毒增殖原则 517

2.1 病毒的吸附与进入 517

2.3 病毒组分的生物合成 518

2.3.1 DNA病毒的生物合成 518

2.2 脱壳 518

2.3.2.3 双股RNA病毒 519

2.3.2.2 单负股RNA病毒 519

2.3.3 逆转录病毒的生物合成 519

2.3.2.1 单正股RNA病毒 519

2.3.2 RNA病毒的生物合成 519

3.1 抑制病毒吸附与进入的药物 520

3 抗病毒药物 520

3.1.1 免疫球蛋白 520

2.4 病毒颗粒的包装与释放 520

3.1.2 可溶性CD4 521

3.2 抑制病毒脱壳的药物 521

3.3.2 阿糖胞苷要 522

3.3.1 阿糖腺苷要 522

3.3.3 碘苷要 522

3.3 抑制病毒组分生物合成的药物 522

3.3.4 无环鸟苷 523

3.3.5 丙氧鸟苷 523

3.3.6 叠氮胸苷 524

3.3.7 病毒唑 524

3.3.9 干扰素 525

3.3.10 干扰素诱生剂 525

3.3.8 二脱氧胞苷、苏拉明、膦甲酸 525

3.3.10.2 乙氨芴酮(泰洛龙,Ti1orone) 526

3.4 抑制病毒颗粒包装的药物 526

3.3.10.1 聚肌胞和聚腺尿苷酸 526

3.5 抗病毒中草药 527

5.1 T细胞免疫应答 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