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总论 3
第一章 中西医结合防治消化系统肿瘤的研究进展 3
一、对恶生肿瘤病因、病理、治疗的新认识 3
二、已成熟的两个结合热点 4
三、中西医结合诊断 5
四、防治癌前病变 5
五、临床上形成了一整套中西结合的治疗经验 6
六、中西工医结合防治肿瘤的前瞻 8
(一)整体望诊 11
一、消化系统肿瘤的中医诊断 11
第二章 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 11
(二)局部望诊 12
1.望舌 12
2.望耳穴 13
3.望腹部 14
4.望排泄物 14
二、消化系统肿瘤的普通X线检查 14
(一)食管癌 15
1.早期食管癌的X线改变 15
(二)胃癌 16
1.早期胃癌的X线改变 16
2.中、晚期食管癌的X线改变 16
2.进展期胃癌的X线改变 18
3.不同部位胃癌的特殊X线改变 19
4.胃的其他恶性肿瘤 19
(三)小肠癌 20
(四)大肠癌 20
(五)肝、胆、胰腺癌 21
三、消化系统肿瘤的超声诊断 22
(一)肝脏肿瘤的超声诊断 22
2.恶性肿瘤 23
1.良性肿瘤 23
(二)胆道肿瘤的超声诊断 24
1.胆囊良性肿瘤 24
2.胆囊癌 24
3.胆管癌 25
(三)胰腺肿瘤的超声诊断 26
1.胰腺囊肿 26
2.胰腺癌 26
四、消化系统肿瘤的CT检查 27
(一)食管肿瘤的CT检查 28
(二)胃肠道肿瘤的CT检查 28
(三)肝脏肿瘤的CT检查 28
1.肝脏良性肿瘤 29
2.肝脏的恶性肿瘤 30
(四)胆囊癌的CT检查 31
(五)胰腺肿瘤的CT检查 31
五、消化系统肿瘤的核磁共振(MRI)检查 32
(一)肝囊肿的MRI检查 32
(二)肝腺瘤的MRI检查 33
(三)肝血管瘤的MRI检查 33
(四)原发性肝癌的MRI检查 33
六、消化系统肿瘤的内镜检查 34
(七)胰腺癌的MRI检查 34
(六)胆囊癌的MRI检查 34
(五)胆管癌的MRI检查 34
(一)食管肿瘤的内镜检查 35
1.良性肿瘤 35
2.恶性肿瘤 35
(二)胃部肿瘤的内镜检查 36
1.良性肿瘤 36
2.恶性肿瘤 37
(三)大肠肿瘤的内镜检查 40
1.良性肿瘤 40
2.恶性肿瘤 41
七、消化系统肿瘤的放射性核素诊断 43
(四)小肠肿瘤的内镜检查 43
1.肝脏胶体显像 44
(一)肝脏肿瘤的放射性核素诊断 44
2.肝脏血池显像 46
(二)胰腺肿瘤的放射性核素诊断 47
1.原理 47
2.方法 47
3.图像分析 47
4.临床意义 48
1.癌前期病变 49
2.消化系统癌的发病因素 49
一、增加机体抗癌能力,普及防癌知识 49
(一)普通防癌知识 49
第三章 消化系统肿瘤的预防 49
3.消化系统癌的可预防性 50
4.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50
(二)增加机体抗癌能力 50
1.锻炼身体,使体魄健壮 50
2.控制情绪,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精神状态 50
3.提高免疫状态 50
(一)生活环境 51
4.扶正祛邪 51
二、减少致癌因素 51
(二)生活方式 52
1.吸烟 52
2.饮酒 52
3.营养要素的缺乏或不平衡 53
4.饮食中可能含有的致癌物质 53
三、饮食对消化系统肿瘤预防的重要性 54
(一)呀知的有关论述 54
(二)饮食防癌的作用 54
(三)营养成分的平衡 56
(四)防癌的饮食要点 57
四、预防治疗癌前病变 57
(一)胃肠道癌前病变可以发现 57
(二)前期病变的治疗可以降低癌肿发病 58
五、防癌普查 58
(一)普查的方法 59
(二)普查的费用与效益关系 59
(三)普查范围 60
(四)普查的评估和建议 60
一、消化系统肿瘤的辨证要点 62
(一)定位定性 62
第四章 消化系统肿瘤的证治概要 62
(二)辨脉与舌 63
(三)辨标本 63
二、消化系统肿瘤的中医基本治则 63
(一)治标与治本 63
(二)扶正与祛邪 64
三、消化系统肿瘤的常用治法 64
(一)清热解毒法 64
(三)活血化瘀法 65
(四)扶正培本法 65
(二)化痰散结法 65
四、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常用中草药 66
(一)扶正培本中药 66
(二)活血化瘀中药 75
(三)化痰祛湿中药 80
(四)清热解毒中药 84
(五)行气止痛中药 92
(六)其他类中药 96
下篇 各论 105
第五章 食管癌 105
一、概述 105
(一)食物的大体解剖 107
二、食管的解剖生理 107
(二)食管的组织结构 108
(三)食管的神经、淋巴管和血管 110
1.食管的动、静脉 110
2.食管的淋巴系统 110
三、病因 111
(一)现代医学认识 111
(二)癌前病变 113
(三)祖国医学认识 113
1.早期食管癌病理类型 115
(一)食管癌的病理形态期段分型 115
四、病理 115
2.中晚期食管癌的病理类型 116
(二)食管癌的病理组织学分型 116
(三)UICC、TNM分期 118
(四)我国食管癌临床病理分期 119
(五)播散与转移 119
1.直接播散与浸润 119
2.淋巴结转移 120
3.血行转移 120
(一)早期症状 121
五、临床表现 121
(二)中、晚期症状 122
(三)终末期症状 124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124
(一)诊断 124
1.临床表现 124
2.X线诊断 124
3.CT扫描 125
4.食物脱落细胞学检查 126
5.食管镜检查 126
6.食管癌B超诊断 127
(二)鉴别诊断 128
1.功能性吞咽困难 128
2.食管外压性吞咽困难 128
3.食管炎 129
4.食管良性狭窄和食管憩室 129
5.食管结核 129
6.食管良性肿瘤 129
(三)中医辨证诊断 130
七、治疗 131
(一)治疗原则 131
1.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132
(二)西医西药治疗 132
2.食管癌的放射治疗 133
3.食管癌的化学药物治疗 135
4.综合疗法 141
(三)中医中药治疗 142
1.辨证施治 142
2.常用单方验方 147
3.常用中成药 150
1.中医药与化疗、放疗结合 151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 151
4.常用中药材 151
2.中医药与手术结合 155
3.中西药物合用的维持治疗作用 156
4. 内镜下局部药物治疗 156
(五)辅助治疗 157
1.运动(气功)治疗 157
2.针灸治疗 158
3.割治埋线 158
九、预防与护理 159
(一)预防 159
八、预后 159
4.推拿治疗 159
(二)护理 160
十、现代研究进展 160
(一)食管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160
1.食管癌中CD44、nm23基因表达的研究 160
2.食管癌中P16、P53基因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161
3.ras、C-erbB-2等致癌基因的研究 161
(二)食管癌的治疗新进展 162
1.食管癌放射治疗进展 162
2.食管癌化疗的研究进展 169
3.食管癌PDT介入治疗的新进展 170
4.中医药研究进展 173
第六章 胃癌 179
一、概述 179
二、胃的解剖生理 182
(一)胃的大体解剖 182
(二)胃的组织结构 183
1.粘膜 184
2.粘膜下层 185
3.肌层 185
(三)胃的血管、淋巴和神经 186
(四)胃的主要生理功能 186
4.外膜(浆膜) 186
三、病因 187
(一)现代医学认识 187
1.外因 187
2.内因 188
(二)癌前病变 189
1.胃的癌前期状态 189
2.胃的癌前期病变 190
(三)祖国医学认识 191
1.早期胃癌 193
(一)胃癌的病理形态期段分型 193
四、病理 193
2.进展期胃癌 194
(二)胃癌的病理组织学分型 195
1.乳头状腺癌 195
2.管状腺癌 195
3.粘液腺癌 196
4.印戒细胞癌 196
5.特殊类型 196
(三)UICC、TNM分期 197
1.胃癌TNM分类法 197
2.目前试行的胃癌分期法 198
1.直接播散 199
(四)播散与转移 199
2.淋巴结转移 200
3.血行播散 200
五、临床表现 200
(一)症状 200
1.胃癌萌芽期 200
2.胃癌早期 200
3.胃癌中晚期 201
(二)体征 202
1.症状与体征 203
2.X线诊断 203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203
(一)诊断 203
3.纤维胃镜检查 205
4.胃癌的CT检查 206
5.胃癌的超声波检查 207
6.生化免疫学检查 208
7.胃液检查 209
8.细胞学检查 209
9.胃癌的早期诊断 209
(二)鉴别诊断 211
(三)中医辨证诊断 213
七、治疗 216
(一)治疗原则 216
(二)西医西药治疗 216
1.胃癌的外科治疗 216
2.胃癌的化学药物治疗 217
3.胃癌的免疫治疗 226
(三)中医中药治疗 228
1.辨证论治 228
2.常用单方验方 231
3.常用中成药 235
4.常用中草药 236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 236
1.治疗原则 236
2.以手术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237
3.以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 238
4.放疗和中药治疗 239
(五)辅助治疗 240
1.运动(气功)治疗 240
2.针灸治疗 240
八、并发症及其处理 241
3.推拿治疗 241
(一)出血 242
(二)幽门贲门梗阻 242
(三)穿孔 242
(四)其他 242
九、预后 243
十、预防及护理 245
(一)预防 245
1.病因学和发病学预防 245
(二)护理 246
2.普查早治 246
十一、现代研究进展 247
(一)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研究进展 247
(二)维生素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251
1.流行病学调查 251
2.实验性研究 251
3.机理研究 251
(三)关于胃癌几种相关癌基因的研究进展 252
1.p21ras蛋白的高表达 252
2.CD33变异体高表达 252
3.P53抑癌基因 253
5.APC抑癌基因 254
4.p16抑癌基因 254
6.其他癌基因 255
(四)胃粘膜癌前病变的研究动态 255
1.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 255
2.胃粘膜肠上皮化生 256
3.胃粘膜癌前病变研究动向 257
(五)胃癌的治疗进展 257
1.手术治疗 257
2.术前化疗 258
3.术中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 259
5.基因治疗 261
4.导向治疗 261
6.其他疗法 266
(六)胃癌的中医研究进展 266
1.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266
2.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病例分型的关系 266
3.治疗进展 267
第七章 大肠癌 274
一、概述 274
二、大肠的解剖生理 276
(一)大肠的大体解剖 276
1.结肠 277
(二)大肠的组织结构 277
2.阑尾 278
3.直肠和肛门 279
(三)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 279
三、病因 280
(一)祖国医学认识 280
(二)现代医学认识 281
1.结肠息肉 281
2.饮食因素 282
4.慢性大肠炎 283
3.良性肿瘤的恶变 283
5.遗传因素 284
(三)癌前病变 284
1.多发性肠息肉 284
2.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285
四、病理 285
(一)大肠癌的病理形态期段分型 285
1.隆起型 286
2.溃疡型 287
3.浸润型 287
(二)大肠癌的病理组织学分型 287
1.分类 289
(三)UICC、TNM分期 289
2.分期 290
(四)临床病理分期 290
(五)播散和转移 290
五、临床表现 291
(一)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 291
(二)腹痛 292
(六)全身情况 293
(五)急、慢性肠梗阻 293
(四)直肠肿块 293
(三)腹部肿块 293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294
(一)诊断 294
1.大肠癌的影像学诊断 294
2.直肠指诊检查 295
3.其他检查方法 296
4.早期诊断 296
(二)鉴别诊断 296
1.湿热蕴结证 299
2.瘀毒内阻证 299
(三)中医诊断 299
3.脾肾阳虚证 300
4.气血两虚证 300
5.肝肾阴虚证 300
七、治疗 301
(一)治疗原则 301
(二)西医西药治疗 301
1.大肠癌手术治疗 301
2.大肠癌放射治疗 303
3.大肠癌化学药物治疗 304
5.大肠癌激光治疗 306
4.大肠癌免疫治疗 306
(三)中医中药治疗 307
1.辨证施治 307
2.辨病选方 309
3.常用成药及单方验方 310
4.常用中草药 315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 316
(五)其他治疗方法 318
1.针灸治疗 318
2.推拿治疗 319
(一)肠穿孔 320
八、并发症及其处理 320
4.运动治疗 320
3.气功治疗 320
(二)肠梗阻 322
(三)肠出血 323
九、预后 324
十、预防与护理 325
(一)预防 325
(二)护理 325
十一、现代研究进展 326
(一)临床研究进展 326
(二)基础研究进展 328
(三)中医药研究进展 332
1.诊断和分型的研究 332
2.单味中药的研究进展 333
3.成药、复方的研究进展 333
4.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 334
5.中药治疗放、化疗后的毒副反应 336
第八章 肝癌 339
一、概述 339
二、肝的解剖生理 341
(一)肝的大体解剖与生理 341
2.肝的基本结构与再生 343
(二)肝的组织结构 343
1.肝细胞的板状排列 343
3.肝的血管和淋巴 344
4.肝的神经 345
三、病因 345
(一)祖国医学认识 345
(二)现代医学认识 346
(三)癌前病变 348
四、病理 350
(一)根据病理形态学分型 350
1.国内分型 350
2.国外分型 351
(二)根据病理组织学分型 352
(三)根据细胞学分型 352
(四)期段分类 353
(五)UICC、TNM分期 353
(六)播散与转移 354
五、临床表现 355
(一)早期肝癌 355
(二)中晚期肝癌 355
1.肝区疼痛 355
5.脾肿大 356
4.腹水 356
2.肝肿大 356
3.黄疸 356
6.恶性肿瘤的全身性表现 357
7.转移灶症状 357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357
(一)诊断 357
1.定性诊断 357
2.定位诊断 360
3.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 362
(二)鉴别诊断 362
3.活动性肝病(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活动期) 363
2.肝硬化 363
1.继发性肝癌 363
4.肝脓肿 364
5.邻近肝区的肝外肿瘤 364
6.肝血管瘤、肝囊肿、肝包虫等非癌性占位性病变 364
(三)中医辨证诊断 364
1.肝气郁结证 364
2.气滞血瘀证 365
3.湿热结毒证 365
4.肝肾阴虚证 365
(二)西医西药治疗 366
(一)治疗原则 366
七、治疗 366
1.肝癌手术治疗 367
2.肝癌放射治疗 369
3.肝癌化学药物治疗 370
4.瘤内注射治疗 371
5.生物和免疫治疗 371
6.导向治疗 372
7.冷冻治疗 372
(三)中医中药治疗 373
1.肝癌的辨证施治 373
2.常用成药、单方验方 374
3.常用中草药 380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 381
1.手术与中药的综合治疗 381
2.放射治疗与中药的综合应用 382
3.化学药物与中药的综合治疗 383
4.免疫疗法与中药结合治疗 385
(五)其他治疗方法 386
1.外用药治疗 386
2.针灸治疗 388
4.气功治疗 389
3.民间单方治疗 389
6.饮食与精神治疗 390
八、并发症及其处理 390
(一)肝性脑病 390
5.运动治疗 390
1.消除诱因 391
2.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 391
3.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纠正氨基酸代谢的紊乱 392
4.其他对症治疗 393
5.尚未证实的探索性治疗 394
1.一般急救措施 395
(二)上消化道出血 395
2.积极补充血容量 396
3.止血措施 396
(三)肝癌结节破裂出血 398
(四)继发感染 398
(五)发热 399
(六)疼痛 399
(七)其他 399
九、预后 400
(一)预防 401
十、预防与护理 401
(二)护理 403
十一、现代研究进展 404
(一)临床研究进展 404
1.病因和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 404
2.外科治疗进展 405
3.非手术治疗的进展 407
4.肝癌综合治疗的进展 407
(二)基础研究进展 408
1.在发病机理方面的研究 409
2.基因治疗的研究 410
3.复发转移的研究 413
(三)中医药研究进展 414
1.单味中药的抗癌研究进展 414
2.成药、复方的抗癌研究进展 414
3.中药对放化疗的减毒增效作用 416
第九章 胆囊癌 419
一、概述 419
二、胆囊的解剖、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 420
(一)胆囊的解剖 420
2.肌层 421
1.粘膜层 421
(二)胆囊的组织结构 421
3.外膜 422
4.胆囊管、肝管和总胆管相互连续 422
(三)胆囊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422
(四)胆囊的生理功能 422
1.贮存和浓缩胆汁功能 422
三、病因 423
(一)现代医学认识 423
1.与胆囊结石、胆囊炎有关 423
3.胆囊分泌功能 423
2.胆汁的排出 423
2.与胆道其他疾病有关 424
3.化学物质和饮食因素 425
(二)祖国医学认识 425
(三)癌前病变 426
1.胆囊结石 426
2.胆囊息肉样病变 427
3.胆囊炎 427
4.胆囊粘膜化性 427
2.据癌组织侵犯深度将其分为五期 428
1.胆癌可分两型 428
(一)胆囊癌病理形态期段分型 428
四、病理 428
(二)胆囊癌的病理组织学分型 429
(三)UICC、TNM分类 429
1.分类 429
2.分期 430
(四)胆囊癌的临床分期 430
2.淋巴转移 431
4.腹腔种植 431
3.血行转移 431
1.直接蔓延 431
(五)播散与转移 431
5.胆管内播散 432
五、临床表现 432
(一)症状 432
(二)体征 433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433
(一)诊断 433
1.症状与体征 433
2.实验检查 433
3.超声检查 434
4.CT扫描检查 435
1.胆囊炎、胆石症 437
2.胰腺癌 437
(二)鉴别诊断 437
3.胆囊息肉样病变 438
4.肝癌 438
5.胆管癌 438
(三)中医辨证诊断 439
七、并发症及其处理 439
(一)胆囊感染、积脓、穿孔 439
(一)治疗原则 440
1.胆囊癌手术治疗 440
(二)西医西药治疗 440
(二)肝脓肿、膈下脓肿 440
八、治疗 440
(四)胰腺炎 440
(三)胃肠道及腹腔内出血 440
2.胆囊癌化学药物治疗 441
1.辨证施治 442
5.对症治疗 442
(三)中医中药治疗 442
3.胆囊癌放射治疗 442
4.胆囊癌免疫治疗 442
2.单方验方 445
3.常用中成药 446
4.常用中草药 446
(四)其他辅助治疗 447
1.针灸疗法 447
2.推拿疗法 447
3.精神疗法 447
4.饮食疗法 447
九、预后 448
5.运动气功疗法 448
十、预防与护理 449
(一)预防 449
(二)护理 449
十一、研究进展 450
(一)临床研究进展 450
1.诊断研究进展 450
2.治疗进展 452
(二)实验研究进展 455
1.肿瘤标志物 455
2.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455
4.表皮生长因子(EGF) 457
3.肿瘤细胞DNA含量测定 457
第十章 胰腺癌 461
一、概述 461
二、胰腺的解剖、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 463
(一)胰腺的大体解剖 463
(二)胰腺的组织结构 464
1.外分泌部 464
2.内分泌部 465
(三)胰腺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466
1.胰岛素 467
(四)胰腺的生理功能 467
2.胰高血糖素 468
3.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生长抑素) 468
4.胰多肽 469
三、病因 469
(一)现代医学认识 469
(二)祖国医学认识 470
1.外因 471
2.内因 471
(一)胰腺癌的病理形态期段分型 472
四、病理 472
(二)胰腺癌的病理组织学分型 473
1.导管细胞癌 473
2.腺泡细胞癌 473
3.较少见的类型 473
(三)UICC、TNM分类 474
1.分类 474
2.分期 475
(四)播散与转移 475
(一)症状 476
五、临床表现 476
(二)体征 478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479
(一)诊断 479
1.症状与体征 479
2.化验检查 480
3.胰癌标记检查 481
4.超声显像术 482
5.X线钡餐造影 483
6.CT检查 484
7.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485
9.经皮肝内胆管造影术(PTC)及引流(PTCD) 486
10.细针经皮胰穿刺术活检 486
8.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 486
11.十二指肠引流 487
(二)鉴别诊断 487
(三)中医辨证诊断 488
七、并发症及其处理 489
(一)糖尿病 489
(二)胃肠道出血 489
1.手术切除 490
(一)西医西药治疗 490
八、治疗 490
(五)门静脉、脾静脉或周围静脉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 490
(四)胰腺炎 490
(三)肠梗阻 490
2.胰腺癌的放射治疗 493
3.胰腺癌的化学药物治疗 493
4.导向治疗 495
5.综合治疗 495
6.对症治疗 495
(三)中医中药治疗 496
1.辨证论治 496
2.常用单方验方 498
3.名医经验 500
4.常用中成药 502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 503
(四)辅助治疗 503
1.针灸疗法 503
5.胰泉癌中草药选 503
2.推拿疗法 504
3.精神疗法 504
4.消除病因 504
九、预后 505
(一)预防 505
十、预防和护理 505
6.气功治疗及运动疗法 505
5.饮食治疗 505
1.PCA发病的危险因素 506
2.高危人群中PCA的普查 507
(二)护理 507
十一、现代研究进展 508
(一)临床研究进展 508
1.诊断 508
2.治疗 510
(二)实验研究进展 512
1.实验诊断进展 512
2.治疗研究进展 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