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超声乳化手术方式及仪器的演变 1
1.1 仪器的发展 1
1.2 手术方式的演变 2
1.2.1 前房晶体乳化法 2
1.2.2 后房晶体乳化法 3
1.2.3 囊袋内晶体乳化法 3
1.2.4 囊膜上晶体乳化法 3
第二章 超声乳化仪的使用 5
2.1 结构与原理 5
2.1.1 眼科手术闭合系统的基本原理 5
2.1.2 超声振动的基本原理 8
2.2.1 液体控制 9
2.2 超声乳化仪器的使用 9
2.2.2 超声手柄 12
第三章 白内障手术的麻醉 17
3.1 与白内障手术麻醉有关的眼生物学和病理生理学 17
3.1.1 决定眼内压的主要因素 17
3.1.2 药物与眼内压 18
3.1.3 青光眼 19
3.1.4 合并青光眼的白内障摘除术 19
3.2 眼眶的解剖学及应用解剖学 19
3.2.1 眼眶骨骼学 19
3.2.2 眼眶的结缔组织 20
3.2.3 视神经眶内段 21
3.2.4 眼外肌的运动神经 21
3.3.1 白内障摘除术常用的局部麻醉药 22
3.3 局部麻醉及其用药 22
3.2.5 睫状神经节 22
3.2.6 眼眶血管 22
3.3.2 混合局部麻醉药剂的临床应用 23
3.3.3 辅助药物的临床应用 23
3.3.4 白内障手术的局部麻醉 24
3.3.5 眼科局部麻醉的最新进展 27
3.3.6 眼科局部麻醉的并发症 29
第四章 切口 35
4.1 小切口的发展 35
4.2 巩膜遂道切口 36
4.3 透明角膜切口 38
4.4.1 切口 40
4.4 切口与散光 40
4.4.2 缝合技术 41
4.4.3 无创伤手术程度 42
第五章 环形撕囊 43
5.1 连续环形撕囊法 43
5.1.1 环形撕囊的优点 43
5.1.2环形撕囊的方法 44
5.1.3 复杂情况的处理 45
5.2 特殊操作介绍 45
5.3 截囊并发症与处理 45
第六章 水分离和水分层 48
6.1 水分离 48
6.2水分层 49
第七章 晶体核超声乳化方法 51
7.1 碎核原则 51
7.1.1 晶体的临床解剖 51
7.1.2 碎核的起源 51
7.2 碎核的基本技术及变更 52
7.2.1 分割乳化法(一分为二法) 52
7.2.2 原位碎核技术(一分为四法) 56
7.2.3 削薄和翻转技术(环形分离法) 57
7.2.4 停止后劈开法 57
7.2.5 讨论 59
7.2.6 单手与双手操作的比较 60
7.3 学习曲线 60
第八章 人工晶体植入方法与选择 62
8.1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方法 63
8.2 软性晶体植入方法 63
8.3 人工晶体屈光度的计算和选择 63
8.3.1 估算法 63
8.3.2公式计算法 64
8.3.3 图表法 65
8.3.4 计算机法 65
8.3.5 人工晶体屈光度的选择 65
第九章 超声乳化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67
9.1 术中并发症及处理 67
9.1.1 球后出血 67
9.1.2 切口 67
9.1.4 眼内出血 68
9.1.3 虹膜脱出 68
9.1.5 撕囊 69
9.1.6 超声乳化 69
9.1.7 虹膜损伤 70
9.1.8悬韧带断裂 70
9.1.9 热灼伤 70
9.1.10 驱逐性脉络膜下出血 71
9.2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71
9.2.1 伤口渗漏 71
9.2.2 角膜水肿 71
9.2.3 晶体异位 71
9.2.6 继发性青光眼 72
9.2.5 上皮植入前房 72
9.2.4 后发障 72
9.2.7 黄斑囊样水肿 73
9.2.8 视网膜脱离 73
9.2.9 眼内炎 73
第十章 病例选择与术前准备 74
10.1 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病例选择 74
10.1.1 适应证 74
10.1.2 病例选择 74
10.1.3 禁忌证 75
10.2 术前准备 75
附录 眼科粘弹性物质在白内障手术中的物理特性 76
参考文献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