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滕维藻 1
第一章 国际经济循环与国内经济循环 1
第一节 关于“球籍”问题的思考 1
一、两条曲线的对比 2
二、发展中的“多米诺现象” 2
三、出路何在? 6
第二节 外向型模式与经济发展 8
一、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与内向型经济发展横式的国际比较 9
二、日本的崛起 20
三、“四小龙”的道路 25
一、以“国内经济循环”支撑“国际经济循环” 27
第三节 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支点,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27
二、以“国际经济循环”带动和优化“国内经济循环” 31
第二章 挑战与机遇:世界经济环境分析 34
第一节 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及新的国际分工形式 34
一、新的产业结构升级与传递浪潮 34
二、国际贸易与分工的新动向 40
第二节 战后第三次投资浪潮 46
一、总体分析 46
二、海外直接投资效应:“单向效应”“迭加效应”和“布麦朗效应” 52
三、“梧桐树”与“金凤凰” 55
第三节 近期低速增长的世界经济 59
一、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与低增长 59
二、全球“贸易战” 62
三、动荡不定的国际金融局势 67
第四节 展望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71
一、对未来的三种预测 71
二、康氏长波和世界经济将在90年代后期转向繁荣 72
第三章 中国的抉择 75
第一节 多元多层次多方位开放战略 75
一、各种战略选择评述 75
二、“四沿”渗透 多元开放 88
三、出口产业和出口结构的多层次选择 92
四、出口地区结构的多方位模型 102
五、通过国际资本流动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111
第二节 迈向21世纪的战略构想 113
一、未来的繁荣与中国发展的冲刺 114
二、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中心的建立以及人民币的国际化 122
三、“中国经济圈”构想 129
第四章 走向发达国家所遵循的规律与启示 133
第一节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133
一、农、轻、重的发展序列 134
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递进过程 138
三、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推进层次 141
四、中国的选择:轨迹选择与逆行优化 145
第二节 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的转换 149
一、进口替代 149
二、雁行发展 152
三、出口导向 153
一、中国的“百慕大三角” 156
第一节 与国际市场相衔接的价格体制 156
第五章 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宏观转轨系统工程 156
二、原因之一——商品经济的冲击 158
三、出路——建立国内外市场相衔接的价格体系 159
四、前提——收入指数化 160
第二节 促进改革与开放的分配体制 161
一、分配——改革的另一难点 161
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分配体制 163
三、廉洁与高效 164
四、适度地改变三低政策 165
第三节 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劳动体制 166
一、传统优势的丧失 166
二、容许有限度的失业 168
三、发展劳动力市场 169
四、大力发展劳动力输出 170
第四节 适应国际惯例的外贸体制 171
一、举步艰难的外贸体制改革 171
二、建立一个有效的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系 172
三、合理下放外贸经营权限,搞活外贸企业 174
第五节 推动平等竞争的财税体制 176
一、财税体制面临冲击 176
二、强化财税调节机制 178
三、建立两级财政体系 179
四、公平税负、促进竞争 180
第六节 进入国际资金循环的金融体制 181
一、参加国际资金循环 181
二、鼓励金融资金与产业资金相结合 183
三、建立开放式的金融体系 184
第七节 以全球经济为背景的计划体制 185
一、开放对传统计划体制的挑战 185
二、改革的目标 186
三、改革的重点 187
四、改革的当务之急 187
第八节 所有制结构调整和政府职能转换 189
一、全球私有化浪潮的反思 189
二、中国的股份制 190
三、开放条件下的政府职能 191
第一节 外向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194
一、国际竞争力的要素系统 194
第六章 以加强企业国际竞争力为核心的微观经济基础再造 194
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实例:南朝鲜进军美日市场 196
第二节 外向型企业的理想模式:外向型企业集团 199
一、日本企业下承包制度的借鉴意义 200
二、中国外向型企业集团的模式 201
第三节 外向型企业的海外经营术 204
一、进入国际市场的阶段和目标 204
二、国际市场的目标选择 206
三、产品战略 214
四、销售战略 217
五、促销战略 221
六、投资战略 224
后记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