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述 1
总述 1
大事记 7
大事记 7
地理 41
一 位置·面积 41
二 建置沿革 41
三 行政区划 42
(一) 清代 42
(二) 中华民国时期 42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 43
四 人口 49
(一) 历代人口 49
(二) 人口结构 53
(三) 人口分布 55
(一) 县城 56
五 城镇 56
(四) 计划生育 56
(二) 区级镇 58
(三) 乡级镇 58
六 地质·地貌 59
(一) 地质 59
(二) 地貌 59
七 气候 63
(一) 气候特征 63
(二) 气候要素 63
(三) 灾害性天气 65
(四) 气候谚语 66
八 土壤·植被 66
(一) 土壤 66
(二) 植被 76
九 自然资源 76
(一) 土地资源 76
(二) 水资源 77
(三) 矿产资源 78
(四) 生物资源 80
(五) 风景资源 80
民族 83
一 综述 83
二 民族结构与分布 85
三 民族及其来源 85
(一) 土家族 85
(二) 苗族 87
(三) 汉族 88
(四) 侗族 90
(五) 其他民族 90
四 语言·信仰·习俗 90
(一) 语言 90
(二) 信仰 91
(三) 习俗 92
(一) 恢复民族成分 96
五 民族关系 96
六 民族工作 96
(二)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 97
(三) 培养民族干部 97
(四) 落实优惠政策 97
农业 99
中华民国时期的咸丰农业 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咸丰农业 101
一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02
(一) 土地改革 102
(二) 农业合作化 102
(三)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03
二 农业劳动力·生产工具 105
(一) 农业劳动力 105
(二) 生产工具 105
(二) 植物保护 113
(一) 耕作制度 113
三 农作物生产 113
(三) 粮食作物生产 114
(四) 经济作物生产 118
四 养殖 122
(一) 家畜养殖 122
(二) 家禽养殖 125
(三) 水产养殖 125
(四) 其他养殖 125
(五) 疫病防治 126
林业 127
中华民国时期的咸丰林业 1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咸丰林业 128
一 林业资源 128
(一) 森林资源 128
(二) 林木资源 130
二 山林权属及经营形式 135
(一) 造林 136
三 营林 136
(二) 封山育林 138
(三) 中幼林抚育 139
四 森林保护 139
(一) 林木采伐管理 139
(二) 森林防火 140
(三) 病虫防治 140
水利 143
中华民国时期的咸丰水利 1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咸丰水利 143
一 灌溉 144
(一) 蓄水 144
(二) 引水 145
(三) 提水 146
二 防洪排泄 148
三 水力发电站 148
(一) 100千瓦以上电站 149
(二) 100千瓦以下电站 150
四 人畜饮水 151
五 水土保持 152
六 水利设施管理 153
工业 155
中华民国时期的咸丰工业 1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咸丰工业 157
一 煤炭工业 158
(一) 煤矿 158
(二) 小煤窑 159
二 电力工业 160
(一) 火电 160
(二) 水电 160
(三) 供电设施 160
三 化学工业 161
四 冶金工业 162
五 机械工业 163
六 铸造工业 164
七 建材工业 164
(一) 水泥制造 164
(二) 水泥制品 165
(三) 其他建材 166
八 陶瓷工业 166
九 印刷工业 167
(一) 纺织·印染 168
十一 纺织、缝纫工业 168
十 造纸工业 168
(二) 缝纫 169
(三) 制鞋 169
十二 食品工业 169
(一) 粮油加工 169
(二) 副食品加工 170
(三) 肉蛋加工 170
(五) 酿酒 171
(四) 卷烟 171
(六) 酱制品 172
(七) 制茶 172
十三 森林工业 172
(一) 木材采运 172
(二) 林副产品采制 172
(三) 木材加工 172
十四 其他工业 173
(一) 小五金制品 173
(二) 竹、藤、棕制品 173
乡镇企业 175
一 综述 175
二 经济成分及企业形式 176
(一) 经济成分 176
(二) 企业形式 177
(一) 种养业 178
三 行业结构 178
(二) 工业 179
(三) 建筑业 180
(四) 运输业 181
(五) 商业·服务业 181
四 经营管理 181
(一) 劳动工资 182
(二) 企业资金 182
(三) 技术应用 182
(四) 生产管理 183
五 名优特产品 183
交通 185
中华民国时期的咸丰交通 18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咸丰交通 187
一 道路 188
(一) 公路 188
(二) 人行道 200
二 运输 201
(一) 机动车辆运输 201
(二) 其他运输 203
三 管理 205
(一) 公路管理 205
(二) 运输管理 206
(三) 车辆监理 207
邮电 211
中华民国时期的咸丰邮电 2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咸丰邮电 212
一 邮政 212
(一) 网路 212
(二) 业务 215
(三) 邮政编码 216
(二) 电话 217
(一) 电报 217
二 电信 217
城乡建设 221
中国民国时期的咸丰城乡建设 2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咸丰城乡建设 222
一 县城建设 222
(一) 街道建设 222
(二) 公共设施 224
(三) 园林绿化 224
二 区乡建设 226
(一) 区镇建设 226
(三) 乡村建设 228
三 建筑 228
(一) 建筑队伍 228
(二) 建筑技术 230
四 房产地产管理 231
(三) 大气环境 232
(二) 农业环境 232
(四) 水环境 232
五 环境保护 232
(一) 自然环境 232
财政 235
中华民国时期的咸丰财政 2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咸丰财政 240
一 收入 240
(一) 赋税收入 240
(四) 债务收入 244
(五) 其他收入 244
(三) 补助收入 244
(二) 企业收入 244
二 支出 245
(一) 上解 245
(二) 经济建设支出 245
(三) 社会文教支出 245
(四) 行政经费支出 246
(五) 其他支出 246
(二) 财务管理 250
三 财政管理 250
(一) 管理体制 250
(三) 审计 253
金融 255
中华民国时期的咸丰金融 2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咸丰金融 259
一 金融机构 260
(一) 中国人民银行咸丰县支行 260
(二) 国家专业银行 261
(三) 人民保险及信托投资机构 261
(四) 农村信用合作社 262
二 人民币流通及转帐结算 262
(一) 人民币发行及流通 262
(二) 现金管理 264
(三) 金银管理 265
(四) 转帐结算 265
(一) 存款 266
三 存款及储蓄 266
(二) 储蓄 268
四 贷款及拨款监督 269
(一) 贷款 269
(二) 拨款监督 274
五 保险业务 275
(一) 财产保险 275
(二) 人峰保险 276
(三) 运输车辆保险 277
中华民国时期的咸丰商业 279
商业 27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咸丰商业 281
一 商业机构 282
(一) 国营商业 282
(二) 供销合作社商业 284
(三) 集体商业 285
(四) 个体商业 285
三 粮油购销 286
二 集场与集市贸易 286
(一) 收购 287
(二) 销售 288
(三) 调运 290
四 土特产品购销 291
(一) 桐·漆·茶·倍·棕 291
(二) 烟草 293
(三) 药材 294
(四) 畜禽产品 294
(五) 干鲜菜、果 296
(六)木材 296
附 废旧物资回收 298
五 生产资料购销 298
(一) 肥料 298
(六) 建材·机电 299
(五) 农用薄膜 299
(三) 农机具 299
(四) 小农具 299
(二) 农药·器械 299
(七) 石油 300
六 工业消费品购销 301
(一) 百杂货 301
(二) 针纺织品 301
(三) 五金·交电·化工 302
(四) 盐·烟·酒·糖·药品 302
(五) 日用杂品 303
七 饮食服务业 303
八 对外贸易 305
工商管理 309
中华民国时期的咸丰工商管理 3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咸丰工商管理 311
(一)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12
一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12
(二)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13
二 工商行政管理 314
(一) 市场管理 314
(二)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315
(三) 个体经济管理 317
(五) 经济合同管理 318
(六) 打击投机倒把活动 318
(四) 商标、广告管理 318
(七) 边区工商行政管理协作 319
三 物价管理 320
(一) 物价政策 320
(二) 物价监督 329
(三) 毗邻地区物价协作 330
四 计量管理 330
政党社团 331
中华民国时期的咸丰政党社团 331
(一) 中国国民党咸丰县组织 332
一 中国国民党咸丰县组织及社团 332
(二) 社团组织 333
二 中国共产党咸丰县组织及群团 334
(一) 中国共产党咸丰县组织 334
(二) 群团组织 337
三 中国青年党咸丰县组织 337
(四) 汉流 338
(三) 同善社 338
(二) 归根门 338
(一) 文坛 338
四 会道门 338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咸丰政党群团 339
一 中国共产党咸丰县组织 340
(一) 县委领导机构 340
(二) 县委工作机构 344
(三) 组织建设 345
(五) 宣传工作 346
(四) 纪律检查工作 346
(六) 统一战线工作 347
(七) 党员教育 348
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咸丰县委员会 355
三 群团组织 356
(一) 工会 356
(二) 农会 357
(三) 青年团 358
(四) 妇女联合会 359
(五) 工商业联合会 360
政权 361
中华民国时期的咸丰政权 3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咸丰政权 365
一 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366
(一) 县人民代表大会 366
(二) 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69
(一) 县人民政府 370
二 行政机构 370
(二) 县以下行政机构 371
三 司法机构 375
四 政务 375
(一) 人事编制与干部队伍 375
(二) 选举 375
(三) 优抚·褒扬 377
(四) 安置 378
(五) 救济·福利 380
(六) 劳动就业 382
(七) 婚姻登记 382
(八) 信访 383
(九) 档案 383
(十) 人民生活 384
司法 389
中华民国时期的咸丰司法 38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咸丰司法 390
一 刑事诉讼 391
(一) 刑事诉讼程序 391
(二) 侦察 391
(三) 预审 392
(四) 刑事检察 392
(五) 经济及法纪检察 393
(六) 刑事审判 394
(七) 看守所及监所检察 394
二 民事诉讼 395
(一) 民事诉讼程序 395
(二) 民事审判 395
(三) 经济纠纷审判 397
三 律师·公证·调解 397
(一) 律师 397
(一) 治安管理 398
四 治安 398
(二) 公证 398
(三) 人民调解 398
(二) 户口管理 399
(三) 消防 400
(四) 经济文化保卫 401
五 法制宣传教育 401
军事 403
中华民国时期的咸丰军事 403
一 地方武装 403
(一) 团防 403
(二) 国民党地方武装 404
(三) 共产党地方武装 405
二 驻军 406
(一) 新军 406
(三) 靖国军 407
(四) 国民革命军 407
(二) 北洋军 407
(五) 中国工农红军 408
三 国民政府兵役 408
四 战事 409
(一) “铁血英雄会”庚戌反清起义 409
(二) 神兵起义 410
(三) 土地革命 4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咸丰军事 419
(一) 地方武装 420
一 地方武装及驻军 420
(二) 驻军 421
二 民兵 421
(一) 组织 421
(二) 训练 423
(三) 勤务 423
三 兵役 424
(一) 现役征集 424
四 战事 425
(一) 人民解放军解放咸丰 425
(二) 预备役登记 425
(二) 剿匪 426
(三) 防空 427
教育 429
中华民国时期的咸丰教育 4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咸丰教育 436
一 幼儿教育 436
(一) 幼儿园 436
(二) 学前班 437
二 小学教育 438
(一) 公办小学 438
(二) 民办小学 438
(三) 耕读小学 439
(四) 重点中学 439
(五) 小学教师 440
(一) 初级中学 443
三 中学教育 443
(二) 高级中学 444
(三) 重点中学 444
(四) 中学教师 445
四 师范教育 448
(一) 初级师范 448
(二) 中级师范 448
(三) 高等师范 448
(二) 农业机械学校 449
五 中等专业教育 449
(一) 农业学校 449
(三) 林业学校 450
(四) 卫生学校 450
六 成人教育 450
(一) 扫盲教育 450
(二) 中学文化补习 451
(三) 职业教育 451
七 民族教育 452
(四)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452
八 教育行政 453
(一) 行政 453
(二) 管理 454
(三) 经费 454
科技 457
中华民国时期的咸丰科技 45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咸丰科技 457
一 机构·队伍 458
(一) 管理机构 458
(二) 科研单位 458
(三) 学术团体 458
(四) 科技队伍 459
二 科技普及 460
(一) 科普宣传 460
(二) 人才培训 460
(三) 科技推广 461
三 科技成果 463
(一) 主要科技成果 463
(二) 主要科技论著 464
四 科技管理 465
文化艺术 467
一 综述 467
二 群众文化 468
(一) 机构·队伍 468
(二) 活动 469
三 图书阅览与发行 470
(一) 图书阅览 470
(二) 图书发行 471
四 电影放映 472
五 民间艺术 473
(一) 戏剧·曲艺 473
(二) 民间歌舞 477
(三) 故事传说 484
(四) 民间工艺 485
六 创作 485
(一) 文学创作 485
(二) 美术、书法、摄影创作 485
(三) 文艺团体和文学期刊 486
附 清末、民国时期诗文联选 486
七 文物胜迹 489
(一) 文物 489
(二) 胜迹 490
新闻 495
中华民国时期的咸丰新闻 4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咸丰新闻 495
一 广播 496
(一) 有线广播 496
(二) 调频广播 498
(三) 广播宣传 498
二 电视 499
三 报刊 500
医疗卫生 503
中华民国时期的咸丰医疗卫生 5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咸丰医疗卫生 505
一 卫生防疫 505
(一) 卫生防疫机构 505
(二) 爱国卫生运动 506
(三) 公共卫生 506
(四) 疾病防治 508
二 医疗 519
(一) 县城医疗 519
(二) 农村医疗 522
(三) 医疗保健制度 524
三 妇幼保健 525
(一) 妇幼保健机构 525
(四) 新法接生的推广与普及 526
(三) 儿童保障 526
(二) 妇女保健 526
四 药政·药检 527
(一) 药品检验机构 527
(二) 药政管理 527
(三) 药品检验 528
(四) 中草药采种制用 528
体育 531
中华民国时期的咸丰体育 5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咸丰体育 531
一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531
二 群众体育 532
(一) 学校体育 532
(二) 职工体育 532
三 体育竞赛 537
(一) 田径 537
(四) 老年人体育 537
(三) 农民体育 537
(二) 球类 539
(三) 其他竞赛 540
四 体育管理 540
(一) 体育行政 540
(二) 人才培训 540
(三) 场地设施 540
一 传 541
人物 541
二 表 566
附录 573
一 旧志简介及序跋选辑 573
(一) 旧志简介 573
(二) 旧志序跋选辑 573
二 本志编修始末 575
咸丰县志编纂委员会 578
咸丰县志总纂人员 579
咸丰县志部门志主编和县志资料长编主要撰稿人 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