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监察大典 人物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2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彭勃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56201230X
  • 页数:1122 页
图书介绍:

目 录 1

第一编先秦(五帝、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监察人物 1

监察文化之始祖——黄帝 2

监察制度有建树的圣君——舜 3

会治水也会治国的大禹 5

力谏殷纣王遭剖心的比干 5

箕子佯狂悲昏君 5

握发吐哺勤规谏的周公 6

直谏忠行的召公 8

进谏御敌献谋略的季梁 9

明法致理极言的保申 10

正直廉明的令尹子文 11

谏君明德的宫之奇 12

以礼谏君以死徇君的富辰 13

舍身正法的李离 14

楚庄王和茅门之法 14

犯颜直谏的苏从 15

廉正的孙叔敖 16

“古之遗直”叔向 17

辅君治国良相——晏婴 18

讽谏君王的阎没和叔宽 22

巧谏楚王的令尹子西 22

诛少正卯正风尚的孔子 23

忠谏受戮的烈丈夫伍子胥 24

以谏兴国的范蠡 25

谔谔直谏的周舍 27

吟《诗》作答的赵苍唐 28

严明法纪的商鞅 29

监政察国的齐威王 30

从谏如流的靖郭君 31

庄辛巧谏楚襄王 33

能言善辩驱权臣的范睢 34

第二编秦汉监察人物 38

Ⅰ 秦代监察人物 38

犯颜死谏的鲍白令之 38

领《语书》监百官的南郡守腾 39

冒死进谏的茅焦 39

上书“督责之术”的李斯 41

Ⅱ 西汉监察人物 43

广开言路的汉文帝 43

革新监察制度的汉武帝 47

两朝御史张苍 53

兄弟御史 —周苛和周昌 54

忠直刚烈的申屠嘉 56

江充依仗职权泄私愤 58

锐意改革的晁错 60

和亲除佞的韩安国 62

酷烈而扬善的张汤 65

父子御史——杜周和杜延年 68

以严厉进废的陈咸 70

保悬车之荣的薛广德 71

冒死谏诤的鲍宣 72

为民请命的耄耋御史贡禹 75

魏相勇斗霍氏权贵 77

丙吉舍身保护皇曾孙 79

敢谏敢议的夏侯胜 80

何缘史斗胆论政美名扬 82

“国之司直”盖宽饶 83

疾恶如仇的诸葛丰 85

就任仅十天的谏大夫刘辅 87

为世吏师的薛宣 88

国家雄俊宝臣朱博 90

贤良秉公的监察官何武 93

忠侯王嘉 96

宽厚治政的刺史黄霸 98

功过凭谁评说的王莽 99

Ⅲ 东汉监察人物 101

汉明帝的“永平之政” 101

忠君律己的大司空宋弘 102

博洽敬慎的杜林 103

以死拦驾直谏的申屠刚 104

贵戚敛手的鲍永 106

不畏权贵的郅寿 107

深谋远虑谏时弊的朱浮 108

公私分明的刺史苏章 108

“骢马御史”桓典 110

借言日食砭时弊的丁鸿 110

“贞白”无私的第五伦 112

敢于惩治贪赃的第五种 114

披肝沥胆理冤狱的寒朗 115

立节忠清的朱穆 117

不畏权贵的侍御史何敞 119

忧民如焚的张禹 121

政号严明的袁安 122

忧国忘家的韩棱 123

拔才荐善的周景 124

不畏国戚惩贪官的徐璆 124

忠臣冤魂垂青史的杨震 125

“三不惑”的监察官杨秉 127

“豺狼当路,安问狐狸”的张纲 129

“报国名士”种暠 130

以死直谏的杜根 132

谏议大夫的刘陶 133

除奸反贪九次被贬的虞诩 134

力谏整肃时弊的左雄 136

厘革政事的周举 138

累章国疵的黄琼 139

“直如弦”死无憾的李固 141

血洒街衢反奸佞的杜乔 144

驱驰险厄的陈蕃 145

勇斗宦官的王允 147

先斩后奏斗宦官的李膺 148

忠臣除奸清王道的范滂 149

拒权贵反贪贿的蔡衍 151

严明法纪的“卧虎”董宣 151

司隶校尉阳球 153

第三编三国两晋南北朝监察人物 156

1 三国监察人物 156

重才求贤的帝王曹操 156

孙仲谋执法如山 159

严明军纪的诸葛亮 160

善于进谏的谋士荀或 164

薛综上疏纵论选任人才 165

铁面无私的御史中丞鲍勋 167

谏议大夫王朗力议废肉刑 169

言谏官陈群规谏禁兴土木 171

谯周三谏刘惮 173

直言敢谏的张昭 175

正直的侍中阚泽 178

张纮的谏言和遗书 178

散骑常侍薛莹与右国史华覈 180

Ⅱ 两晋监察人物 181

黄门侍郎张华 181

刘颂上疏刑法统一 183

御史中丞周处 185

刘毅奏疏九品中正制八大害 187

慑伏权贵的傅玄 190

高风亮节的傅咸 192

勤于吏职的陶侃 194

执法镇豪强的王猛 195

Ⅲ 南朝监察人物 197

清简寡欲严整有法度的皇帝刘裕 197

刚正的皇后王贞风 199

震肃百僚的孔琳之 200

刑政严明的吉翰 202

人望所宗的王弘 203

力阻迁都的王懿 204

建言为民执法严明的孔灵符父子 205

箴规得失遏恶扬善的蔡兴宗 207

深谋远虑的何尚之 210

冠冕一时的殷景仁 213

劝谏废止“吏民亡叛制”的羊玄保 215

勇于直谏的崔祖思 216

“不畏强御”的陆杲 217

“博物弘恕”的乐蔼 218

促成帝业的沈约 218

机警善谏的范云 220

“近世独步”监察官江淹 222

简肃无私的徐勉 224

选贤知人的徐陵 226

Ⅳ 北朝监察人物 228

忠心帝室开罪百僚的崔浩 228

强干有父风的李昭德 229

下属有过肉袒自罚的长孙俭 233

从忠悃到擅权的于忠 235

“社稷之臣”古弼 238

被围不屈的郦道元 240

不徇亲故的侍中源怀 242

直言敢谏的高允 244

直言弹劾的御史中尉崔暹 248

“魏之汲黯”—李彪 251

孜孜匪懈的李平 253

敢砸公主车驾的高道穆 255

善于折狱的苏琼 258

第四编隋唐五代监察人物 262

Ⅰ 隋代监察人物 262

励精图治的隋文帝 262

举贤荐能,直言谏诤的高颎 266

廉慎敢谏的隋法奠基人苏威 268

正直士柳或 271

专权用事的杨素 272

为政宽平的长孙炽 274

纳言耿事有政声的令狐熙 275

进谏炀帝戒奢侈的张衡 276

为人师表的刘行本 277

不畏强御的梁毗 278

助桀为虐的裴蕴 279

Ⅱ 唐代监察人物 281

“贞观之治”的唐太宗 281

文德皇后 286

女儿皇帝武则天 288

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 293

当萧何之任的房玄龄 298

太宗之鉴魏征 301

知人知己,斥恶奖善的王珪 305

规谏太子,死而无恨的孔颖达 306

但求天下安,不求身后名的马周 308

以忠义自诩的李纲 311

有王、周之节的李大亮 312

敢触龙鳞的张玄素 314

多识君子褚遂良 316

挥泪谏高宗的韩瑗 318

不惮死亡之诛的陈子昂 320

唐代的张释之徐有功 323

沧海遗珠狄仁杰 324

一谏而罗织之狱衰的朱敬则 328

重民心,恤民力的张廷珪 331

敢言陛下错的白居易 332

志在忠孝大略的桓彦范 335

八十拜相的张柬之 337

真宰相魏元忠 340

见义勇为的李峤 342

救时宰相姚崇 344

守法持正的宋王 347

先见社稷安危的张九龄 349

专务政事,不置田产的张嘉贞 352

耻近权门,不登台辅的严挺之 353

善恶必书使骄君贼臣惧的刘知几 354

奇士李泌 356

务在济时,不为身计的韦处厚 360

负气敢言的高适 361

能言人所不能言的李绛 363

守正全节的颜真卿 367

片心除弊政,独手遏群邪的陆贽 370

关心教育事业的刘禹锡 376

身系国家安危二十年的裴度 377

发言真率,拙于世务的韩愈 383

Ⅲ 五代监察人物 386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唐庄宗 386

虚心听纳,用人不疑的周世宗 389

后唐佐命第一功郭崇韬 392

后唐权臣安重海 394

谏议大夫萧希甫 395

五代“长乐老”冯道 396

敢说真话的赵凤 401

轻谣重农的李琪 402

家徒四壁,刚直不阿的李相国 403

丧权辱国的桑维翰 404

令宋太祖敬畏的王朴 406

Ⅰ 北宋监察人物 410

从士兵到皇帝的赵匡胤 410

第五编宋代监察人物 410

顺应历史潮流,执意改革的宋神宗 414

公正贤明遭人忌的吴育 417

位备言谏遇事敢言的贾黯 420

图名好进功难掩过的范讽 422

忧天下先乐天下后的范仲淹 424

素有远见的张方平 428

欧阳修一身正气论“朋党” 429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吴奎 432

尽言无隐美名扬的刘敞 433

为政为文才冠天下的蔡襄 435

内政外交皆敢言的余靖 437

披肝沥胆老臣心——司马光 439

巍然如山勇冠朝廷的范镇 446

不逊贾谊、陆贽的范祖禹 449

一身正气弹四贼的陈璀 453

刚直不挠世人赞的任伯雨 455

“百官股栗”的寇准 456

为官清正举荐贤能的毕士安 460

博古通今谏时政的贾昌朝 462

明察善断侍御史范正辞 464

子承父业天下闻的范纯仁 465

疾恶如仇不失忠恕的包拯 472

“铁面御史”赵忭 474

不畏龙颜怒直声动天下的唐介 477

号曰“王公异断”的王素 480

为政廉明著称的丰稷 482

三进三出志不改的吕海 483

再现包拯、吕海之风的刘挚 486

不骄不燥进退有道的赵瞻 489

金玉君子傅尧俞 491

敢与老臣论是非的梁焘 494

进谏不隐屏群邪的王岩叟 495

吏行水上,人在镜心的王觌 498

“殿上虎”刘安世 499

宦海浮沉不改其衷的陈次升 502

不除奸贼誓不休的陈师锡 503

敢为人先进诤言的彭汝励 505

不媚权贵自在行的石公弼 507

乱世之中进良策的上官均 508

Ⅱ 南宗监察人物 511

国难当头忧成疾的宗泽 511

劝谏君王仁为重的张九成 514

左正言邓肃 515

出使不辱君命的卫肤敏 517

刘珏 指陈时弊论“十戒” 519

鲠峭敢言无愧先祖的晏敦复 521

遇事不可必执奏无隐的梁克家 523

扶正驱邪谏君王的李彦颖 524

陈良翰 德才兼备一忠良 527

不偏不倚持公道的李浩 529

为文为政皆良才的周必大 531

倪思——铮铮铁骨战奸雄 533

“公清之相”李宗勉 536

赵鼎— 气作山河壮本朝 538

论事明远的张守 542

常同——首论朋党之祸 545

请罢“讲和”抗秦桧的魏矼 547

纵论经国济时之策的章谊 549

首当其冲劾秦桧的黄龟年 551

文韬武略冠当朝的陈俊卿 552

力排群邪谏君王的辛次膺 556

举贤荐能共谋中兴的汪澈 558

再开忠言直谏之风的王十朋 559

骨鲠敢官“杜殿院”杜莘老 562

东篙采菊傲权贵的林大中 564

慷慨激昂论是非的刘光祖 566

集众思,广忠益的杜范 568

第六编辽金西夏元监察人物 576

Ⅰ 辽代监察人物 576

励精图治振辽国的辽圣宗 576

不因小事失规谏的马得臣 578

善政流播称才俊的耶律俨 580

忠直不为权贵折的刘伸 581

上书力陈除奸事的耶律石柳 582

以《贞观政要》规法的金照宗 583

Ⅱ 金代监察人物 583

求谏诤重监察的金世宗 585

弹劾无所畏避的高桢 591

平生所恃诚与直的李晏 592

进谏唯据实的贾铉 594

正言对恶吏的孟铸 595

弹劾进谏语激切的路铎 596

忠国不媚君的完颜伯嘉 598

梗直不容物弹劾不顾私的王扩 601

劝君亲台谏的高汝砺 603

清廉监察两度为相的张行信 604

劝谏革弊中兴的完颜素兰 606

一谏失官屡谏不辍的陈规 609

敢与权贵忤,只为三尺法的冯璧 611

弹劾无挠皇子的程震 614

不畏权贵直言敢谏的商衡 614

元吴—雄毅大略西夏主 616

Ⅲ 西夏监察人物 616

Ⅳ 元代监察人物 619

雄才大略的元世祖忽必烈 619

以“廉”为姓的布鲁海牙 621

言必中节的相威 622

大义灭亲的脱脱 624

开陈大义的朵尔直班 626

刚介弗回终始一节的自当 630

赐额“崇节”的泰不华 632

“贞廉白鹰”答里麻 633

倜傥有大志的月鲁帖木儿 635

忠义烈士星吉 636

国家栋梁之才董文用 637

“苟死于义,夫复何畏”的何玮 640

刚正疾恶言事剀切的程思廉 641

谏立御史台的张雄飞 642

首任汉人御史王恽 644

河南郡公陈祐 645

输忠无地志未酬的陈天祥 647

身为台臣,义不受辱的刘宣 649

位极不忘宪台事的何荣祖 651

“巴儿思”御史姚天福 652

守正不阿的尚文 654

南人御史程钜夫 655

钦点御史崔或 657

御史台奏留的御史敬俨 660

敢责宪台的御史张养浩 661

执法严明英年遇害的杨朵儿只 663

九朝御史赵世延 666

负气刚正不可犯的陈祖仁 668

第七编明代监察人物 671

布衣之君——朱元璋 671

劝谏保驾的马皇后 674

守正而不阿俗的章溢 676

愤击登闻鼓的青文胜 678

鲠直言事的卓敬 679

道是无情却有情的韩宜可 680

敢言时人不敢言的左鼎、练纲 681

誉为“顾独坐”的顾佐 683

素节凉风话陈选 685

鲁铁面察冤狱 686

刚直清操的杨继宗 687

“冷面寒铁”周新 689

论政清简的邝埜 691

刻忮强悍的王文 692

善监察会领兵的王越 694

操守清廉得民心的杨信民 696

孤峭御史轩輗 698

志在君民不为身计的叶盛 699

洁身刚毅的王翱 701

慷慨论事的林季聪 704

憨直御史王竑 706

“正己为先当远务”的刘大夏 708

言时政无隐,独不喜劾人的陈寿 711

“贞孝先生”孙鼎 712

“蹇蹇王臣”胡世宁 713

驱倭献身御史官朱纨 716

规谏入狱十二年的杨爵 718

疾恶如仇遭杀戮的沈纯甫 721

廉正无私的葛守礼 723

“刚峰先生”海瑞 725

介直无倚勇搏豪强的庞尚鹏 728

戆直敢言的御史钱一本 730

英迈豪俊的李三才 732

“胡子忠臣”杨涟 735

坚贞自守鞠躬尽瘁的瞿式耜 737

“真御史”左光斗 740

刚烈无私的御史周起元 742

“忠毅之臣”李应升 744

謇谔敢言的黄尊素 746

智勇双全的朱燮元 749

宁折不弯的刘宗周 753

“铁面冰心”言谏官傅朝佑 756

“守边功臣”熊廷弼 758

清劲不挠的御史李邦华 761

直言不讳的精忠义士祁彪佳 765

“五虎”之魁崔呈秀 767

刻薄残忍的都御史陈瑛 769

第八编清代监察人物 774

整肃吏治的顺治 774

澄清吏治的康熙 775

倡廉惩贪的嘉庆 776

老而不忘治国之道的济尔哈朗 777

身居要职言谏有方的范文程 778

遇事敢言的宁完我 779

前扑后继的监察官胡章、杨雍建 779

主张严劾贪官污吏的蒋赫德 780

献纳谏正时政的李栖凤 781

都察院首任承政张存仁 782

主张改革用人制度的成克巩 783

主张重视选拔人才的沈文奎 784

敢于纠弹权贵的吴景道 785

能上能下直言无讳的赵开心 785

死于非罪的张煊 787

言谏有功一岁四迁的杨义 787

因直言而受惩的李裀 788

爱护百姓为民请命的成性 790

实心为国的林起龙 791

位轻职低敢于言谏的王命岳 792

多次言谏而受罚的李森先 792

不贪一钱的杜立德 793

为民着想的冯溥 794

直陈无隐的王熙 795

不敛私财的宋德宜 796

足智多谋的徐元文 797

为严肃吏治而进谏的李之芳 799

久居言路上疏百余的魏裔介 799

上疏几万言的熊赐履 801

一代名臣魏象枢 802

两朝都御史朱之弼 803

恃廉而矫激的赵申乔 805

屡有论列的姚文然 806

直言謇谔之臣任克溥 807

居官清正天下所知的张伯行 809

为督抚定标准的陈廷敬 810

两朝言官田六善 811

直声震天下的郭琇 813

首劾吴三桂的杨素蕴 814

身处矛盾漩涡中的徐乾学 815

一生敢言的施维翰 817

敢言官府之腐败的杨雍建 818

立身不苟的名臣彭鹏 819

屡被皇上宽恕的阿山 820

上“十渐疏”的任弘嘉 821

家贫不能举火的御史龚翔 822

勇劾权幸反遭诬的高遐昌 822

秉公持正的迈柱 823

力求公允的唐执玉 824

效孔孟之忠的谢济世 825

大起大落的蔡延 826

莅政开敏执法秉公的李卫 827

奏疏惹得一身祸的王士俊 828

终身不失其正的刘统勋 830

江南才子彭启丰 831

为他人雪冤的胡定 832

有善始无善终的仲永檀 833

谏“皆有益于民生世道”的曹一士 834

深知大国不以小道治的柴潮生 836

必为世人不能作之事的陈宏谋 837

清除弊端的杨超曾 838

蒙污含诟的诤臣曹锡宝 839

迂拙却不失职的窦光鼐 840

不畏权贵贫困终生的钱沣 841

屡受责难的尹壮图 842

指出赈灾之弊的顾光旭 843

善于平反昭雪的王士棻 844

揭露舞弊现象的刘权之 845

奉命弹劾贪吏的费淳 845

在劾与被劾中做官的百龄 846

不怕招来嫌怨的觉罗桂芳 847

言用人理财之方的朱方增 848

耿介之臣初彭龄 849

非理必争的辛从益 851

喜论当世事的洪亮吉 852

有用文才陈大文 853

有“青天”美称的岳起 854

疏论弥补之法的谢启昆 855

以死相谏的王鼎 856

才识过人的林则徐 857

疏论战事之弊的颜伯焘 858

察弊有方的李振祐 859

实心任事的陶澍 860

以廉勤著称的帅承瀛 860

疏陈沿袭陋规的康绍镛 861

屡踬屡起的文庆 862

硫论军事吏治的胡林翼 863

一代名臣张之洞 864

以身死谏的吴可读 868

直言敢谏的御史朱一新 870

“书痴”边宝泉 871

力诛权阉的丁宝桢 874

兴百世之利的陈德荣 876

勇于从善的阎尧熙 877

竭力为国,实心为民的童华 878

不为杀人媚人的李渭 880

“青天”牛树梅 881

大儒黄宗羲 881

条陈亏空弊端的胡承珙 883

不避权贵的王东槐 884

屡谏军事的侯云登 886

第九编中华民国时期监察人物 891

Ⅰ 国民政府监察人物 891

中华民国五院制创始人——孙中山 891

湖北军政府总监察部总监察刘公 894

湖北军政府稽查部部长蔡汉卿 896

湖北军政府总部总稽查蔡济民 897

湖北军政府总部总稽查谢石钦 900

参议院议长林森 902

南京临时政府参议官王正廷 904

南京国民政府监察委员张继 906

驰骋南北求爱国的熊希龄 908

惩戒委员会委员长章宗祥 912

民国法律界元老——王庞惠 915

北京政府奉天巡按使张作霖 917

北洋一霸倪嗣冲 920

北京政府福建巡按使许世英 923

彪炳大义持晚节的韩国钧 926

北京政府四川巡按使陈宦 928

曾任巡按使的护国元勋——蔡锷 931

北京政府广东巡按使龙济光 933

北京政府广西巡按使陆荣廷 936

北京政府云南巡按使任可澄 938

国民政府司法部长徐谦 941

广州政府惩戒委员会委员长冯自由 943

国民政府监察院创始人—林祖涵 945

国民政府监察员张难先 948

广州政府惩吏院主席邓泽如 951

广州政府监察委员谢持 953

广州政府惩吏院委员邹鲁 956

民国“监察之父”——于右任 958

国民政府审计部部长茹欲立 963

民国首任监察院长 蔡元培 965

营造党天下的陈果夫 967

国民政府监察院副院长丁惟汾 969

国民政府监察院副院长许崇智 970

国民政府审计部审计长林云陔 973

国民政府监察院副院长黄绍 975

伪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汪精卫 977

汪伪监察委员会常委褚民谊 980

汪伪监察院院长梁鸿志 982

Ⅱ 苏维埃政府监察人物 985

红色政权的首任检察官——何叔衡 985

中央根据地时期的监察官董必武 989

工农检察委员会主席项英 994

中华苏维埃财政监察官阮啸仙 997

川陕省苏维埃监察官余典章 998

曾任西北解放区参议会议长的习仲勋 999

曾任边区参议会议长的薄一波 999

晋察冀边区参议会议长成仿吾 1000

中华苏维埃监察官滕代远 1001

几位在战场牺牲的检察官 1002

工农检察局局长罗梓铭 1003

(附台湾监察人物)毛泽东—新中国监督思想的创始人 1005

第十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人物 1005

苏维埃政府的早期女检察官蔡畅 1005

苏维埃政府司法制度重要奠基人——谢觉哉 1009

晋察冀行政督察专员李耕涛 1014

苏维埃政府监察官潘自力 1015

陕甘宁边区副参议长安文钦 1017

陕甘宁边区参议官王观澜 1018

陕甘宁边区政府监察专员曹力如 1023

“法曹英贤”马锡五 1025

秉公执法的监察官张曙时 1029

历尽沧桑的监察院院长黄松龄 1033

晋察冀边区行政督察专员陈一帆 1036

战争年代里的几位监察官 1038

东北解放区的监委主任—林枫 1040

华北人民政府监察院院长杨秀峰 1044

邓小平—新时期监督工作的总设计师 1055

曾任苏维埃监察官的国家领导人刘少奇 1061

政法战线的领导人彭真 1063

新中国首任监委主任 谭平山 1065

新中国监察事业重要奠基人刘景范 1068

资深望重的爱国监察官李世璋 1069

从村沟走出来的副部长李景膺 1072

法学家监察官潘震亚 1072

人民检察署检察长——罗荣桓 1073

新中国人民检察工作创始人张鼎丞 1075

检察战线上的老战士张苏 1081

共和国第四任检察长杨易辰 1082

共和国第五任检察长刘复之 1085

新中国首任监察部部长 钱瑛 1088

编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词的副部长——程坦 1093

身遭魔难监察部副部长王翰 1093

新时期监察部领导集体——尉健行、刘鸣九徐青、何勇、冯梯云、李至伦 1094

共和国第四任监察部部长曹庆泽 1094

附:台湾监察人物 1119

台湾监察院院长李嗣璁 1119

年高资深的监察院院长余俊贤 1120

平步青云的“台湾人”黄尊秋 1120

台湾新任监察院院长陈履安 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