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 1
一、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 1
第一节 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与城市发展 2
二、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3
二、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4
第二节 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4
一、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4
第三节 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6
一、1920年以前 6
二、1920-1950年 7
三、1950-1970年 7
四、1970年以来 8
第四节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9
一、发展特点 9
二、主要研究领域 10
参考文献 12
第二章 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13
一、城市和城镇 13
二、定义城镇的标准 13
第一节 城市概念及标准 13
第二节 城乡界线的划分和大都市带的出现 15
一、城乡界线的划分 15
二、大都市区和大都市带 16
第三节 中国市、镇建制标准和统计口径 19
一、中国市、镇建制标准 19
二、中国的城乡划分和统计口径 19
三、市带县 22
参考文献 23
第三章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24
第一节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4
第二节 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25
一、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26
二、区域经济地理条件 28
第三节 城市地理位置与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29
一、概念 29
二、城市地理位置的类型 29
第四节 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31
一、商品农业与中心地型城镇 32
二、转运功能、区际贸易与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城市 33
三、规模经济、集聚经济与以专门化职能为主的城市 34
参考文献 34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 36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36
一、城市化的不同解释 36
二、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类型 37
三、城市化含义的三个争论问题 37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 39
一、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 39
二、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40
三、城乡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 43
四、城市化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45
第三节 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 47
一、城市化的类型 47
二、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 50
一、内部市区的城市化 51
第四节 城市化的近域推进 51
二、外围市区的城市化 52
三、郊区的城市化 54
参考文献 55
第五章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56
第一节 世界城市的发展史 56
一、城市产生及早期城市的发展 56
二、中世纪城市的发展 58
三、工业社会时期的城市化 59
第二节 当代世界的城市化 62
一、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 62
二、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出现 64
三、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66
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 68
第三节 中国城市发展史 69
一、城市起源和初期发展时期 69
二、封建社会前期城市的发展 70
三、封建社会中期的城市发展 71
四、封建社会后期的城市发展 72
五、近现代社会时期 73
第四节 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特征 74
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波动性较大 75
二、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76
三、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 77
四、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 78
第五节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预测 79
一、商品粮供应率预测法 79
三、多指标综合分析预测法 80
二、国民生产总值预测法 80
参考文献 81
第六章 城市职能分类 82
一、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 82
二、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方法 83
三、影响基本/非基本比率的因素 88
四、城市基本与非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89
第二节 城市职能分类方法 91
一、城市职能的概念 91
二、一般描述方法 92
三、统计描述方法 93
四、统计分析方法 94
五、城市经济基础研究的方法 96
六、多变量分析法 97
第三节 中国城市职能分类 99
一、区域性城市职能分类 99
二、全国性城市职能分类 100
参考文献 103
第七章 城市规模分布 104
第一节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 104
一、城市首位律(Law of the Primate City) 104
二、城市金字塔 105
三、位序-规模法则(Rank-Size Rule) 106
第二节 对城市规模分布的解释 108
一、城市规模分布的类型 108
二、对城市规模分布的理论解释 109
一、我国城市位疗-规模法则的验证 111
第三节 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 111
三、城市规模分布类型的利弊 111
二、我国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的变化 113
三、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的省际差异 114
第四节 城市规模发展政策的讨论 119
一、我国城市发展方针的来龙去脉 119
二、关于城市规模发展战略的讨论 120
三、城市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121
参考文献 124
第八章 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125
第一节 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 125
一、相互作用的分类 125
二、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 125
三、城市间、城市和区域间的相互作用 127
四、空间扩散 131
第二节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136
一、假设条件和基本概念 136
二、六国形网络和城镇等级体系的形成 138
三、理论模型 139
第三节 廖士景观 143
一、需求圆锥体 144
二、市场网 144
三、廖士景观 146
四、与克里斯塔勒学说的比较 147
第四节 对中心地学说的发展、验证及评价 148
一、贝里和加里森对中心地学说的发展 148
二、斯梅尔斯的验证 149
三、斯金纳的验证 149
四、对中心地学说的评价 151
一、均衡增长与不均衡增长 152
第五节 核心与边缘理论 152
二、生长极理论 153
三、核心-边缘模式 154
第六节 中国城市空间分布 155
一、空间分布类型 155
二、城镇密度 159
三、我国城市经济影响区域的空间组织 161
四、城市经济区 164
参考文献 166
一、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 168
二、城镇体系规划的提出 168
第一节 城镇体系规划的提出 168
第九章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168
第二节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169
一、分析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 169
二、城镇体系的基础条件分析 171
三、城镇化和城镇体系分析 172
四、实施规划的措施和建议 176
第三节 城镇体系规划流程和工作方法 177
一、工作流程 177
二、工作方法 177
参考文献 178
第十章 城市土地利用 180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城市土地利用 180
一、城市地理位置的选择 180
二、城市地下空间 181
三、地基承载力 182
四、城市地形 183
五、城市气候 184
六、城市植被 185
第二节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186
一、土地利用类型 186
二、均质性和均质地域 187
三、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 189
四、霍伊特的扇形模式 191
五、哈里斯和厄尔曼的多核心模式 191
六、城市土地利用三模式的发展 192
第三节 中心商务区 194
一、CBD的界定 194
二、CBD的内部结构 196
三、CBD的演变 197
参考文献 198
第十一章 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 200
第一节 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 200
一、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的构成 200
二、加纳(B.J.Garner)的商业中心空间模式 201
三、赫夫(D.L.Huff)的商业零售引力模式 201
四、我国城市内部市场空间分析 203
第二节 城市社会空间 207
一、邻里、社区、社会区和社会空间 207
二、社会区分析 208
三、因子生态分析 210
一、感应、环境和行为 215
二、居民构想图(城市意象图) 215
第三节 城市感应空间分析 215
三、研究实例介绍 217
四、研究感应空间的作用 219
参考文献 220
第十二章 城市问题 221
第一节 城市环境问题 221
一、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表现形式 221
二、资源与城市环境 223
三、人口与城市环境 224
四、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 224
五、城市环境保护管理的措施 225
第二节 城市交通问题 226
一、城市交通问题的表现形式 226
二、我国城市交通问题 228
三、国外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229
四、解决我国城市交通问题的途径 232
第三节 城市住宅问题 234
一、国外城市的住宅问题 234
二、我国城市的住宅问题 236
第四节 城市社会问题 238
一、就业问题 238
二、贫困问题 239
三、老年人问题 239
四、社会责任感缺乏 240
五、种族与社会争端 240
六、内城问题 240
参考文献 241
后记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