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超静定梁 1
10-1 一般性概念和计算的基本原理 1
10-2 解辅助方程式的几种方法 5
10-3 超静定梁的变形 27
10-4 连续梁的计算 29
10-5 具有外伸臂的连续梁及具有固定端的梁 38
习题 46
第十一章 非弹性弯曲 54
11-1 概述 55
11-2 非弹性弯曲 55
11-3 塑性弯曲 57
11-4 塑性铰 66
11-5 梁的塑性分析 68
11-6 挠度 77
11-7 非弹性弯曲 82
11-8 残余应力 87
习题 90
第十二章 曲杆平面弯曲的强度计算 97
12-1 概念 98
12-2 弯矩、轴力和剪力 100
12-3 剪力及轴力引起的应力 102
12-4 弯矩引起的应力 103
12-5 中性层曲率半径r的计算 109
12-6 确定中性层位置的近似法 114
12-7 曲杆的强度校核 119
习题 126
第十三章 组合变形 128
13-1 概述 130
13-2 斜弯曲 131
13-3 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140
13-4 偏心压缩或拉伸时的截面核心 146
13-5 扭转与弯曲的组合 156
习题 165
第十四章 厚壁圆筒及薄壁容器 173
14-1 厚壁圆筒的应力 178
14-2 组合筒的计算 188
14-3 厚壁圆筒的塑性理论计算基础 195
14-4 厚壁圆筒的温度应力 201
14-5 薄壁容器的计算 206
习题 212
第十五章 压杆稳定计算 214
15-1 压杆稳定的概念 215
15-2 临界力--欧拉公式 218
15-3 杆端约束对临界力的影响 220
15-4 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临界应力总图 222
15-5 压杆偏心载荷下的计算 226
15-6 压杆的稳定计算 228
15-7 纵横弯曲 235
习题 239
第十六章 能量法 243
16-1 概述 244
16-2 应变能的计算 246
16-3 虚功原理 253
16-4 卡氏定理 270
16-5 位移互等定理 277
16-6 柔度法(力法) 278
习题 307
第十七章 动应力 312
17-1 概述 313
17-2 构件作等加速直线运动或等速回转时的应力 314
17-3 一个自由度的自由振动频率的计算 323
17-4 旋转轴的共振 临界转速 331
17-5 振动应力的计算 335
17-6 冲击应力计算的基本原理 342
17-7 冲击时应力计算的一般方法 344
17-8 冲击应力计算 347
17-9 材料之冲击实验 352
习题 355
第十八章 交变应力 360
18-1 概述 361
18-2 循环基本特性和持久极限 364
18-3 影响材料疲劳强度的因素 371
18-4 构件疲劳强度校核 378
习题 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