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主初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117040742
  • 页数:409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概述 1

第一篇 总论 1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主要研究方法 2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3

一、健康 5

二、疾病 5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 5

第二章 疾病的病因发病学 5

第二节 病因学 6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6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 8

第三节 发病学 9

一、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9

二、疾病发病学的一般规律 10

三、疾病转归 12

一、基因突变的概述 15

第一节 基因突变的概述和一般特征 15

第二篇 细胞与分子病理生理学 15

第三章 基因突变与疾病 15

二、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 16

第二节 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类型 17

一、基因突变的原因 17

二、基因突变类型 21

第三节 基因突变与分子病 24

一、分子病的概念和分类 24

二、遗传性蛋白病发生的分子机制 25

三、遗传性酶分子缺陷发生的分子机制 26

四、受体缺陷病和膜运转障碍的概述 29

第四节 基因突变与肿瘤 29

第四章 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 31

第一节 细胞信号转导系统概述 31

一、细胞信号 32

二、膜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33

三、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和效应 37

四、信号转导的抑制和终止 38

五、细胞信号转导和对靶蛋白调节的主要方式 40

第二节 细胞信号转导的病理学 41

一、原因和机制 41

二、信号转导异常的发生环节 42

三、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44

四、细胞信号转导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46

一、细胞周期的概念、分期和特点 52

第一节 细胞增殖的调控及其障碍 52

第五章 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调控障碍 52

二、细胞周期的调控环节 53

三、细胞周期调控的分子机制 56

四、细胞周期调控障碍与疾病 60

五、恢复细胞周期的正常调控与肿瘤治疗 63

第二节 细胞分化的调控及其障碍 64

一、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特征 64

二、细胞分化的调控 65

三、细胞分化的调控障碍与疾病 67

一、细胞凋亡的概念和过程及影响因素 69

第三节 细胞凋亡的调控及其障碍 69

二、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 72

三、细胞凋亡的调控障碍与疾病 78

第六章 自由基与疾病 83

第一节 生物体中的主要自由基及其生理学意义 83

一、生物体中的主要自由基 83

二、自由基的生理学意义 86

二、自由基对蛋白的损伤 89

第二节 自由基损伤 89

一、自由基对核酸的损伤 89

三、自由基对脂质的损伤 90

第三节 自由基与疾病 91

一、自由基与放射损伤 91

二、自由基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92

三、自由基与动脉粥样硬化 92

一、活性氧和自由基的清除酶系统 93

第四节 机体的抗氧化防御机制 93

二、非酶性抗氧化剂 94

第三篇 基本病理过程的病理生理学 97

第七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97

第一节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生理基础 97

一、体液 97

二、体液中水与电解质的运动 100

第二节 水、钠代谢紊乱 106

一、血钠浓度正常的水、钠代谢紊乱--体液容量平衡紊乱 106

二、血钠浓度异常的水、钠代谢紊乱--渗透压平衡紊乱 110

第三节 钾代谢紊乱 114

一、正常钾代谢 114

二、钾代谢紊乱 115

第四节 钙、磷代谢紊乱 120

一、正常钙、磷代谢 120

二、钙、磷代谢紊乱 124

一、正常镁代谢 127

第五节 镁代谢紊乱 127

二、镁代谢紊乱 128

第八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131

第一节 酸碱物质的来源及稳态 131

一、体液酸碱物质的来源 131

二、酸碱平衡的调节 132

第二节 反映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137

一、pH和H+浓度 137

二、动脉血CO2人压 138

三、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的氢盐的 139

四、缓冲碱 139

五、碱剩余 139

六、阴离子间隙 139

第三节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140

一、代谢性酸中毒 140

二、呼吸性酸中毒 144

三、代谢性碱中毒 146

四、呼吸性碱中毒 149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152

一、双重性酸碱失衡 152

二、三重性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155

第九章 缺氧 157

第一节 常用血氧指标及其意义 157

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158

一、低张性缺氧 158

二、血液性缺氧 159

三、循环性缺氧 160

四、组织性缺氧 161

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162

一、呼吸系统的变化 162

二、循环系统的变化 163

三、血液系统的变化 165

四、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 166

五、组织细胞的变化 167

一、氧疗 169

第五节 氧疗与氧中毒 169

第四节 影响机体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169

二、机体的代偿能力 169

一、代谢耗氧率 169

二、氧中毒 170

第十章 发热 172

第一节 概述 172

一、正常体温的基本概念 172

二、体温升高 172

第二节 发热的原因和机制 173

一、发热激活物 173

二、内生性致热原 174

三、EP升高体温中枢“调定点”的机制 175

第三节 发热的时相及其热代谢特点 177

一、体温上升期 177

二、高温持续期 177

一、中枢神经系统 178

三、体温下降期 178

第四节 发热时功能和代谢变化 178

二、免疫系统 179

三、消化系统 179

四、循环系统 179

五、代谢变化 180

六、急性期反应 180

第五节 发热的利与弊及发热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180

一、发热的利弊观 180

二、发热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181

第十一章 应激 183

第一节 概述 183

一、应激的概念 183

二、应激原 184

第二节 应激的全身性反应 184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与全身适应综合征 184

二、急性期反应 189

第三节 应激的细胞反应 191

第四节 应激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 194

一、代谢变化 194

二、功能变化 195

第五节 应激与疾病 197

一、应激与躯体疾病 198

二、应激与心理、精神障碍 199

第六节 应激的生物学意义及临床处理原则 200

一、应激的生物学意义 200

二、病理性应激的临床处理原则 201

第十二章 休克 202

第一节 病因与分类 202

一、休克的病因 202

二、休克的分类 204

第二节 休克的分期与发病机制 205

一、休克的缺血性缺氧期 206

二、休克的淤血性缺氧期 208

三、难治性休克期 210

一、细胞代谢障碍 213

二、细胞的损伤与凋亡 213

第三节 休克时细胞代谢改变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213

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214

四、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219

第四节 休克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23

一、病因学防治 223

二、发病学治疗 223

第一节 肿瘤病因学 226

一、环境致癌物 226

二、遗传因素 234

第二节 肿瘤发病学 236

一、癌基因与肿瘤 236

二、抑癌基因与肿瘤 244

三、DNA修复基因与肿瘤 249

四、代谢酶基因与肿瘤 251

五、肿瘤发生的多阶段性 254

第三节 肿瘤转移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255

一、细胞粘附分子与肿瘤转移 256

二、细胞外基质降解酶类与肿瘤转移 258

三、细胞运动因子与肿瘤转移 259

四、肿瘤血管生成因子与转移 259

五、肿瘤转移的基因调控 260

第四篇 器官系统病理生理学 263

第十四章 心血管病理生理 263

第一节 心力衰竭 263

一、心力衰竭的概念与始动环节 263

二、对心脏泵血功能损害的适应和代偿机制 266

第十三章 肿瘤病理生理 266

三、心肌收缩和舒张性功降低的机制 273

四、心脏泵血功能障碍对机体的主要影响 280

五、心力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282

第二节 高血压 283

一、概述 283

二、高血压的原因 285

三、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287

第十五章 肺病理生理 296

第一节 肺外呼吸功能的评价指标 296

一、肺通气功能指标 296

二、肺换气功能指标 297

第二节 呼吸衰竭 297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297

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呼吸衰竭 303

三、慢性阻塞性肺病与呼吸衰竭 304

四、呼吸衰竭时主要代谢功能变化 305

五、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 307

第三节 肺的非呼吸功能障碍 308

一、肺的代谢功能异常与肺疾病 308

二、肺防御功能异常与疾病 310

第一节 概述 312

一、正常机体的凝血与抗凝血平衡 312

第十六章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312

二、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315

第二节 血浆成分改变和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316

一、血浆凝血因子异常和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317

二、血浆抗凝因子异常和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318

三、纤溶功能异常和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318

第三节 血细胞异常和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319

一、血小板异常和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319

四、其他血浆成分改变对血液粘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319

二、白细胞及红细胞异常和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321

第四节 血管异常和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323

一、血管异常与血栓形成 323

二、血管异常与止、凝血功能障碍 324

第五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326

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概念和病因 326

二、DIC的发病机制 327

三、DIC的主要临床表现 329

四、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332

五、DIC的分期和分型 333

六、DIC诊断和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335

第十七章 肝脏病理生理 337

第一节 概述 337

一、肝脏疾病的常见原因和发病机制 337

二、肝脏细胞与肝功能障碍 339

第二节 胆红素代谢障碍 344

一、正常胆红素代谢 344

二、肝细胞对胆汁酸的摄入、运载及排泄 347

三、黄疸 349

四、黄疸对机体的影响 353

第三节 肝性脑病 354

一、概念、分类与分期 354

二、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355

三、肝性脑病的影响因素 362

四、肝性脑病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363

第四节 胆肾综合征 363

一、肾功能障碍的原因 365

第十八章 肾脏病理生理 365

第一节 概述 365

二、肾功能障碍的基本表现 366

第二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371

一、病因与分类 371

二、发病机制 373

三、临床经过与表现 375

四、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377

第三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379

一、发病过程 379

二、发病机制 380

三、功能代谢变化 381

第四节 尿毒症 385

一、发病机制 385

二、功能代谢变化 387

三、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389

索引 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