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被誉为“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的古都北京 1
第一章被誉为“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的古都北京 1
前言 1
目 录 1
目 录 1
第一节北京城的变迁 2
第一节北京城的变迁 2
第二节明、清北京城的格局及其规划思想 8
第二节明、清北京城的格局及其规划思想 8
第三节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14
第三节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14
第四节历尽劫难,趋于衰败 20
第四节历尽劫难,趋于衰败 20
第二章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从设想到趋于成熟和完善 24
第二章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从设想到趋于成熟和完善 24
第一节酝酿和探索 25
第一节酝酿和探索 25
第二节崎岖不平的成长道路 33
第二节崎岖不平的成长道路 33
第三节趋于成熟和完善 48
第三节趋于成熟和完善 48
第四节历次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点与演变发展 56
第四节历次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点与演变发展 56
第三章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61
第三章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61
第一节天安门广场 62
第一节天安门广场 62
第二节行政办公楼和外事建筑 67
第二节行政办公楼和外事建筑 67
第三节最高学府的集中地 74
第三节最高学府的集中地 74
第四节全国最大的科研基地 78
第四节全国最大的科研基地 78
第五节现代化的图书馆、博物馆和展览馆 81
第五节现代化的图书馆、博物馆和展览馆 81
第六节 全国第一流的医疗卫生设施 85
第六节 全国第一流的医疗卫生设施 85
第七节 规模空前的北京亚运工程 89
第七节 规模空前的北京亚运工程 89
第八节 设备先进的影剧院 93
第八节 设备先进的影剧院 93
第四章 北京经济的繁荣发展 98
第四章 北京经济的繁荣发展 98
第一节 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 99
第一节 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 99
第二节 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的工业 101
第二节 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的工业 101
第三节 京郊农村的变化 105
第三节 京郊农村的变化 105
第四节 热闹繁华的商业区 109
第四节 热闹繁华的商业区 109
第五节 旅游建筑揽胜 114
第五节 旅游建筑揽胜 114
第六节 巍峨壮观的金融大楼 118
第六节 巍峨壮观的金融大楼 118
第七节 应运而生的综合体建筑 122
第七节 应运而生的综合体建筑 122
第八节 工业科技园区的兴起 125
第八节 工业科技园区的兴起 125
第五章 星罗棋布的居住区 130
第五章 星罗棋布的居住区 130
第一节 由“邻里单位”向住宅小区的演变 131
第一节 由“邻里单位”向住宅小区的演变 131
第二节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水平的提高 135
第二节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水平的提高 135
第三节 住宅设计的不断改进 146
第三节 住宅设计的不断改进 146
第四节 关于高层住宅的争议 153
第四节 关于高层住宅的争议 153
第五节 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 158
第五节 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 158
第六节 郊区村镇住房规划建设 162
第六节 郊区村镇住房规划建设 162
第六章 旧城的保护与改造 167
第六章 旧城的保护与改造 167
第一节 对旧城改造认识的发展与提高 168
第一节 对旧城改造认识的发展与提高 168
第二节 展宽打通东西长安街 172
第二节 展宽打通东西长安街 172
第三节 北海大桥改建中的难点 175
第三节 北海大桥改建中的难点 175
第四节 保护珍贵的文物古建筑 178
第四节 保护珍贵的文物古建筑 178
第五节 对建筑高度的控制与反控制 182
第五节 对建筑高度的控制与反控制 182
第六节 旧城区工业的调整搬迁 185
第六节 旧城区工业的调整搬迁 185
第七节 危旧房的改造 189
第七节 危旧房的改造 189
第七章 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 195
第七章 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 195
第一节 水源——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一大难题 196
第一节 水源——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一大难题 196
第二节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201
第二节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201
第三节 城市活力的源泉 206
第三节 城市活力的源泉 206
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顺风耳”和“千里眼” 211
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顺风耳”和“千里眼” 211
第五节 保护环境,绿化首都 215
第五节 保护环境,绿化首都 215
第六节 纵横交错的地下管线 220
第六节 纵横交错的地下管线 220
第七节 确保首都安全 226
第七节 确保首都安全 226
第八章 四十多年来对北京规划建设认识的逐步深化 234
第八章 四十多年来对北京规划建设认识的逐步深化 234
第一节 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龙头” 235
作用 235
第一节 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龙头” 235
作用 235
第二节 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地方特点 239
第二节 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地方特点 239
第三节 建设良好的城市发展外部环境 241
第三节 建设良好的城市发展外部环境 241
第四节 城市的发展要为后代子孙着想 245
第四节 城市的发展要为后代子孙着想 245
第五节 超前建设城市基础设施 251
第五节 超前建设城市基础设施 251
第六节 建设标准的适度掌握 255
第六节 建设标准的适度掌握 255
面临的新问题 259
第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北京规划建设 259
面临的新问题 259
第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北京规划建设 259
第一节 规划观念的更新 260
第一节 规划观念的更新 260
第二节 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 265
第二节 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 265
起来 269
第三节 怎样尽快把规划绿化隔离地区绿化 269
起来 269
第三节 怎样尽快把规划绿化隔离地区绿化 269
第四节 加快旧城改造的喜和忧 275
第四节 加快旧城改造的喜和忧 275
第五节 市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280
第五节 市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280
第六节 新形势下城市环境的新问题 285
第六节 新形势下城市环境的新问题 285
第七节 违法建设的新特点 290
第七节 违法建设的新特点 290
第十章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北京 295
第十章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北京 295
第一节 第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296
第一节 第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296
第二节 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以上 299
第二节 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以上 299
第三节 建设外向发展的“开放型”城市 302
第三节 建设外向发展的“开放型”城市 302
第四节 市区的调整改造 305
第四节 市区的调整改造 305
第五节 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历史文化 308
第五节 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历史文化 308
第六节 创造方便舒适的居住条件 311
第六节 创造方便舒适的居住条件 311
第七节 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313
第七节 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313
附 录 318
附录一 北京市历年常住人口统计 318
附录一 北京市历年常住人口统计 318
附 录 318
附录二 各区(县)土地面积情况 319
附录二 各区(县)土地面积情况 319
统计 320
附录三 北京市历年建设征用土地用途分类 320
统计 320
附录三 北京市历年建设征用土地用途分类 320
附录四 北京市历年新建房屋面积分类统计 321
附录四 北京市历年新建房屋面积分类统计 321
附录五 北京市历年城市人口居住水平变化 322
情况 322
情况 322
附录五 北京市历年城市人口居住水平变化 322
附录六 北京市城近郊危旧房分类统计 323
附录六 北京市城近郊危旧房分类统计 323
附录七 北京市第一批危旧房改造区概况 324
附录七 北京市第一批危旧房改造区概况 324
附录八 北京市1995年各项城市基础设施情况 325
附录八 北京市1995年各项城市基础设施情况 325
附录九 北京市工业科技园区综合情况 327
附录九 北京市工业科技园区综合情况 327
附录十 1995年北京、天津、上海、广州若干 328
指标比较 328
指标比较 328
附录十 1995年北京、天津、上海、广州若干 328
附录十一 北京与世界主要城市各项城市水平 329
比较 329
比较 329
附录十一 北京与世界主要城市各项城市水平 329
参考文献 331
参考文献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