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启隆等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303009779
  • 页数:412 页
图书介绍:本书着重阐述各种重要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包括仪器结构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其应用。

目录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仪器分析的内容和分类 1

一、光学分析法 1

二、电化学分析法 3

三、色谱分析法 5

四、其它仪器分析法 5

第二节 仪器分析的特点和局限性 5

第三节 仪器分析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 7

第四节 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8

第二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 11

第一节 光学分析法的分类 11

第二节 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13

习题 16

第三章 发射光谱分析法 18

第一节 概述 18

一、发射光谱分析的基本过程 18

二、光谱分析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19

第二节 光谱分析的光源 20

一、直流电弧光源 20

二、交流电弧光源 21

三、火花发生器 23

四、光源的选择 25

五、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焰炬 26

第三节 摄谱仪 27

一、摄谱仪的构造 28

二、摄谱仪的性能 29

三、光谱感光板及乳剂特性曲线 35

四、映谱仪 39

五、测微光度计 40

第四节 光谱定性分析 41

一、元素的灵敏线、共振线、最后线、分析线及特征线组 42

二、元素光谱图 43

三、光谱定性分析方法 44

四、光谱半定量分析方法 46

一、光谱定量分析的关系式 48

第五节 光谱定量分析 48

二、绝对强度法 49

三、相对强度法(内标法) 49

四、标样和辅助物质 52

习题 53

第四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55

第一节 概述 55

第二节 基本原理 57

一、原子谱线的轮廓与变宽 57

二、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 61

三、分析方法与工作曲线弯曲的原因 65

四、灵敏度及检出限 69

第三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71

一、光源 71

二、原子化器 73

三、光学系统 81

四、检测系统 83

五、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85

一、光谱干扰 87

第四节 干扰及其消除方法 87

二、电离干扰 88

三、化学干扰 89

四、物理干扰 90

五、背景吸收与扣除 90

第五节 原子荧光光谱法简介 94

一、原子荧光光谱 94

二、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97

三、原子荧光光谱法的特点 98

习题 99

第五章 紫外分光光度法 101

第一节 概述 101

一、紫外与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异同 101

二、紫外吸收光谱法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102

第二节 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102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104

一、紫外吸收光谱与电子跃迁 104

二、紫外吸收光谱与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关系 107

三、溶剂对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 112

四、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有机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 114

第四节 紫外分光光度计 117

一、光源 117

二、单色器系统 118

三、槽室 121

四、检测系统 121

五、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122

第五节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简介 123

一、方法的原理 123

二、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125

第六节 荧光分光光度法简介 126

一、概述 126

二、荧光强度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127

三、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构造 129

四、荧光分析法的应用 132

习题 133

第一节 概述 137

第六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 137

第二节 基本原理 138

一、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 138

二、分子的转动光谱 139

三、分子的振动光谱 141

四、分子的振动-转动光谱 144

五、分子的振动形式 146

第三节 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 148

一、基团振动与红外光谱区域的关系 148

二、影响基团频率位移的因素 151

三、影响谱带强度的因素 152

第四节 红外分光光度计 152

一、光源 152

二、单色器 153

三、吸收池及样品的制备 153

四、检测器 155

五、红外分光光度计 156

第五节 红外光谱的应用和特点 158

一、定性分析 158

二、定量分析 159

三、红外吸收光谱的特点 160

习题 161

第七章 电化学分析法导论 163

第一节 化学电池 164

一、原电池 165

二、电解池 166

第二节 相间电位 167

一、相间电位的产生 167

三、电池的符号和表示方法 167

二、液体接界电位 169

第三节 电池电动势 171

一、电池电动势的组成 171

二、电动势的测量 171

三、电池电动势的符号 172

第四节 电极电位 173

一、电极电位的含义 173

二、氢标 174

第五节 电极电位与浓度的关系 175

第六节 极化和超电位 177

一、浓差极化 177

二、电化学极化 178

三、影响超电位的因素 178

习题 179

第八章 电导分析法 181

第一节 基本原理 181

一、电导和电导率 181

二、摩尔电导 182

三、无限稀释时的极限摩尔电导 184

第二节 电导的测量 185

一、电导池 186

二、测量电源和电路 186

第三节 电导法的应用 189

一、直接电导法 189

二、电导滴定 190

习题 192

第一节 基本原理 193

第九章 电位分析法 193

第二节 离子选择性电极与膜电位 195

一、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概念 195

二、膜电位的机制 196

第三节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 200

一、玻璃电极的选择性 200

二、电位选择性系数 203

三、电位选择性系数的测定方法 206

一、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分类 207

第四节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种类和性能 207

二、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性能 217

第五节 电位法测定溶液pH值 219

一、pH标度的定义 219

二、电位法测定溶液pH值的原理 221

第六节 测定离子活(浓)度的方法 222

一、工作曲线法 222

二、比较法 225

三、标准加入法 225

四、格氏(Gran)作图法 226

第七节 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的误差 229

第八节 电位滴定法 230

一、终点的确定 231

二、指示电极的选择 233

习题 234

第十章 电解分析法与库仑分析法 236

第一节 电解分析基本原理 236

一、电解 236

二、分解电压与超电压 238

三、外加电压与反电压和电解电流的关系——电解方程式 240

第二节 电解分析法 240

一、恒电流电解分析法 240

二、控制电位电解分析法 242

第三节 库仑分析基本原理 243

一、法拉第定律 244

二、电流效率 244

第四节 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 246

第五节 恒电流库仑滴定法 249

一、库仑滴定的方式 250

二、库仑滴定的装置 251

三、指示终点的方法 252

四、库仑滴定的应用 253

习题 254

一、极谱法的装置 256

二、极谱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依据 256

第一节 极谱法概述 256

第十一章 伏安法和极谱法 256

三、浓差极化、极化电极和去极化电极 259

四、极谱分析的特点 260

第二节 扩散电流方程式——极谱定量分析基础 260

一、固体微电极的扩散电流 260

二、滴汞电极的扩散电流——??koviě公式 262

三、影响极限扩散电流的因素 265

第三节 干扰电流及其消除方法 267

一、残余电流 267

二、迁移电流 269

四、氧波 270

三、极大 270

五、氢波、前波和叠波 272

第四节 半波电位——极谱定性分析原理 273

一、简单金属离子还原为汞齐的极谱波方程式 273

二、半波电位的测定和极谱波的对数分析 275

三、金属络离子还原为汞齐的极谱波方程式 275

四、半波电位及其影响因素 278

一、底液的选择 280

第五节 极谱定量分析方法 280

二、波高的测量 281

三、定量分析方法 281

第六节 线性扫描伏安法和循环伏安法 284

一、线性扫描示波极谱法(单扫示波极谱法) 284

二、循环伏安法 288

三、溶出伏安法 292

习题 296

第一节 概述 298

第十二章 色谱法导论 298

第二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 301

一、色谱过程及色谱图 301

二、保留值和选择性 304

三、柱效率和峰扩展 307

四、分离度及分离度公式 311

第三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313

一、定性分析 313

二、定量分析 314

习题 318

第十三章 气相色谱法 321

第一节 气相色谱仪 321

一、气路系统 321

二、进样系统 323

三、分离系统 324

四、检测系统 324

一、检测器的分类 325

第二节 气相色谱检测器 325

五、记录系统 325

二、热导检测器(TCD) 326

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328

四、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和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330

五、检测器的性能指标 332

第三节 固定相 335

一、液体固定相 336

二、固体固定相 345

第四节 气相色谱条件的选择 346

一、固定相的选择 349

二、柱管的选择 355

三、载气及其流速的选择 357

四、柱温的选择 358

五、进样条件的选择 359

六、检测器的选择 361

习题 361

第十四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363

二、液固吸附色谱法 364

一、液液分配色谱法 364

第一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类型及分离原理 364

三、离子交换色谱法 365

四、空间排阻色谱法 366

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的固定相和流动相 367

一、高效液相色谱的固定相 367

二、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 370

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仪 372

一、高压泵 373

四、色谱柱 375

五、检测器 375

二、梯度洗脱装置 375

三、进样系统 375

第四节 色谱分离方法的选择 378

一、分子量 378

二、溶解度 378

三、化学结构 378

习题 379

一、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381

第一节 核磁共振波谱法 381

第十五章 其它仪器分析法简介 381

二、核磁共振波谱仪 382

三、核磁共振谱与有机化合物结构间的关系 383

四、核磁共振的应用 386

第二节 顺磁共振波谱法 388

一、顺磁共振基本原理 388

二、顺磁共振波谱仪 389

三、顺磁共振谱图解析 390

四、顺磁共振的应用 391

第三节 质谱分析法 393

一、质谱仪 393

二、质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397

三、质谱法的应用 400

第四节 X射线荧光分析法 404

一、X射线荧光法基本原理 404

二、X射线荧光光谱仪 407

三、X射线荧光法的应用 408

主要参考资料 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