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迹 1
第一章 五十年代初期的鲁迅研究 1
第一节 鲁迅思想研究的进展和分歧 1
第二节 许杰的《鲁迅小说讲话》和王瑶对《呐喊》、《彷徨》的论述 25
第三节 《阿Q正传》及其他小说研究 37
第四节 鲁迅与中外文化联系的探索 60
第五节 一些新的角度和侧面 69
第六节 简单粗暴和庸俗社会学的苗头 95
第二章 五十年代鲁迅小说研究的丰收和弊病 106
第七节 陈涌的鲁迅小说研究 106
第八节 耿庸的《<阿Q正传>研究》及其引起的争论 117
第九节 朱彤、许钦文、徐中主等的鲁迅作品分析 128
第十节 冯雪峰、巴人、李桑牧等的研究成果 153
第十一节 阿Q典型性格争论和《阿Q正传》研究的新篇章 169
第十二节 《故事新编》的研究与争鸣 184
第十三节 胡风冤案和“反右”扩大化对鲁迅研究的戕害 195
第十四节 青年学者的崛起与小说研究的新收获 200
第三章 资料工作的丰收和问题 220
第十五节 冯雪峰的《回忆鲁迅》及其他共产党人的回忆文字 220
第十六节 周作人关于鲁迅的三本回忆录 235
第十七节 乔峰、川岛、茅盾、巴金等的回忆文字 247
第十八节 辑佚工作的结晶——唐弢的《鲁迅全集补遗》及《续编》 259
第十九节 追踪鲁迅的足迹 267
第二十节 访问记、札记、考证、编目及其他 274
第二十一节 许广平的《鲁迅回忆录》及资料工作中的假、大、空倾向 282
第四章 其他研究成果 293
第二十二节 《野草》研究的新阶段 293
第二十三节 文艺思想、美学思想的探讨 308
第二十四节 杂文研究的掘进 320
第二十五节 诗歌、散文研究的新开展 330
第二十六节 鲁迅与现代文学艺术关系的考察 354
第五章 灾星与隐患 361
第二十七节 实用主义和庸俗社会学的蔓延 361
第六章 历史的灾难和意外的收获 370
第二十八节 历史的灾难——“四人帮”对鲁迅的神化、歪曲和利用 370
第二十九节 意外的收获 375
第七章 拨乱反正的过渡期(1976—1979) 382
第三十节 还鲁迅以本来面目 382
第三十一节 进一步清理鲁迅思想发展道路 387
第三十二节 狂人形象分歧的继续和阿Q“革命”性的争论 399
第八章 鲁迅研究的新高峰 411
第三十三节 八十年代鲁迅研究概观 411
第三十四节 多侧面的鲁迅思想研究 433
第三十五节 鲁迅小说研究的千姿百态 455
第三十六节 《野草》研究的深化 484
第三十七节 杂文研究的进展与不足 499
第三十八节 传记的丰收 514
第三十九节 诗歌研究的鼎盛 531
第四十节 日臻完备的史料学 543
第四十一节 新领域,新角度,新开拓 556
第九章 揭开“鲁迅学”的新篇章 569
第四十二节 “鲁迅学”学术史的出现 569
第四十三节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576
附录 591
一、引用报刊目录 591
二、引用图书目录 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