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总论 1
第一章 生物学监测概要 1
第一节 生物学监测概要 1
第二节 生物学监测分类 2
第三节 生物学监测的实例 2
第二章 生物学监测的必要性与应用实例 3
第一节 生物学监测的必要性 3
第二节 作业负荷量对有害化学物质在体内动态的变化 5
第三节 作业时间的差异 6
第四节 皮肤吸收的差异 6
第五节 不同防毒面罩的差异 8
第六节 在作业场所中进行生物学监测必要性的实例 10
第七节 生物学监测的应用实例 12
第三章 生物学监测的历史 13
第四章 有害化学物质在机体内动态、机体影响与生物学监测 15
第五章 环境监测、生物学监测与健康监护的分类 16
第一节 环境空气中有害化学物质浓度监测 17
第二节 生物学监测 20
第三节 健康监护 21
第六章 生物学监测评价及其对象 21
第一节 评价对象 21
第二节 有害化学物质性质不同所致的评价对象的差异 22
第三节 环境测定评价与机体测定评价的一致性 24
第七章 生物学监测的优缺点及误差的主要原因 24
第一节 优点与缺点 24
第二节 误差原因 26
第三节 作为误差原因的先天性代谢异常、体质异常(遗传毒理学) 28
第八章 卫生管理中生物学监测和健康监护 38
第一节 工作场所的环境监测 39
第二节 个体监测 39
第三节 生物学量的监测 40
第四节 生物学效应监测 40
第五节 健康监护 40
第九章 铅及有机溶剂的健康诊断 41
第十章 有机溶剂的机体内动态(吸收、代谢、排泄) 42
第一节 侵入途径 43
第二节 体内分布 44
第三节 排泄 44
第一节 有机溶剂、重金属的吸收、排泄途径和机体试样 46
第十一章 有关生物学监测的机体试样 46
第二节 作为机体试样的血液、呼出气和尿的特征 47
第十二章 参考指标值及其单位 48
第一节 TLV和BEI 48
第二节 BEI与BAT的比较及其应用的注意事项 49
第三节 健康诊断结果报告的分布区分 52
第十三章 有机溶剂的代谢途径与排泄量比 54
第一节 关于有机溶剂的代谢途径 54
第二节 有机溶剂的排泄量比 60
第十四章 空气中有机溶剂浓度和尿中代谢产物浓度 62
第一节 概述 62
第二节 空气中浓度与尿中代谢产物浓度 64
第三节 空气中有机溶剂浓度与尿中有机溶剂浓度 81
第四节 通过群体测定值与标准值比较评价 86
第十五章 尿中代谢产物的采样时间、保存、尿样浓淡的校正 87
第一节 有害物质的排泄速度 88
第二节 尿中代谢产物和血中有害物质采集的确定时间 90
第三节 机体样品的保存 92
第四节 尿样浓淡的校正 93
第十六章 饮酒、清凉饮料、食品对尿中代谢产物的影响 95
第一节 饮酒的影响 95
第二节 清凉饮料的影响 99
第十七章 混合溶剂暴露时尿中代谢产物 100
第一节 概述 100
第二节 评价方法 101
第三节 相互干扰的程度及其实例 102
第一节 概述 104
第十八章 有机溶剂机体内动态模型 104
第二节 模型的实例 105
第十九章 铅在机体内动态变化及早期影响 113
第一节 概述 113
第二节 铅的机体内动态和铅暴露的指标值 113
第三节 铅所致的卟啉代谢紊乱与贫血 115
第四节 空气中铅浓度与血中铅浓度的关系 117
第五节 血液中的原卟啉 118
第六节 亚铅原卟啉 120
第七节 血中铅浓度与红细胞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活性减少的关系 120
第八节 血中铅浓度与尿中δ-氨基乙酰丙酸浓度的关系 121
第九节 铅暴露强度与红细胞原卟啉及尿中δ-氨基乙酰丙酸浓度的关系 122
第十一节 有关铅接触及摄入的指标值 123
第十节 作为指标的特征 123
第二十章 精度管理 124
第一节 准确度和精密度 124
第二节 精度管理 126
第二篇 测定方法 129
第一章 有机溶剂健康诊断的尿中代谢产物的测定方法 129
第一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 130
第二节 气相色谱分析法 131
第三节 马尿酸、甲基马尿酸、苯乙醇酸(扁桃酸)、苯乙二醇酸 134
第四节 三氯乙酸、三氯乙醇 140
第五节 N-甲酰胺 148
第六节 2,5-己二酮 150
第一节 血中铅的测定法 161
第二章 接触铅作业者的生物材料测定法 161
第二节 红血球中游离原卟啉的测定法 167
第三节 节尿中δ-氨基乙酰丙酸测定法 169
第三篇 资料 176
第一章 日本国有关法规 176
铅中毒预防规则的部分修正 176
有机溶剂中毒预防规则的部分修正 177
第二章 生物学暴露指标 180
第三章 有关著作和论文 181
Ⅰ 译著 181
Ⅱ 论文 184
Ⅲ 有关的外文书籍 186
附录 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家协会(ACGIH)化学物质的BEI(1997~1998)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