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县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扬强主编;古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101016634
  • 页数:1039 页
图书介绍:

概述 1

大事记 7

第一篇 建置 39

第一章 隶属 境域 39

第一节 隶属 39

第二节 境域 40

第二章 行政区划 40

第一节 宋至清代行政区划 40

第二节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43

第三节 解放后行政区划 45

第一节 地层 60

第二篇 自然环境 60

第一章 地质 60

第二节 岩石 61

第三节 构造 62

第四节 矿藏 63

第五节 地震 64

第二章 地貌 64

第一节 类型 分布 64

第二节 山脉 山峰 67

第三章 气候 71

第一节 特征 71

第二节 要素 73

第三节 灾害性天气 79

第四章 水文 82

第一节 水系 82

第二节 流量 水质 85

第三节 地下水 87

第五章 土壤 87

第一节 类型 分布 87

第二节 养分 93

第六章 植被 96

第一节 类型 96

第二节 分布 97

第七章 野生动物 98

第一节 种类 98

第二节 珍稀野生动物 98

第八章 自然灾害 99

第一节 干旱 99

第二节 洪涝 99

第三节 台风 100

第四节 冰雹 100

第三篇 人口 101

第一章 人口变动 101

第一节 源流 101

第二节 自然变动 102

第三节 机械变动 104

第二章 密度 分布 108

第一节 密度 108

第二节 分布 108

第三章 人口构成 110

第一节 民族、姓氏构成 110

第二节 性别、年龄构成 113

第三节 文化、职业构成 117

第四节 农业与非农业构成 119

第一节 婚姻 120

第二节 家庭 120

第四章 婚姻 家庭 120

第五章 计划生育 121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121

第二节 节制生育 122

第三节 晚婚晚育 123

第四节 优生优育 124

第四篇 经济综述 125

第一章 经济发展 125

第二章 经济结构 128

第一节 产业结构 128

第二节 社会经济成份 132

第三章 国民经济收入 133

第三节 基本建设投资结构 133

第四章 人民经济生活 134

第一节 积累和消费 134

第二节 城镇居民物质生活 134

第三节 农村人民物质生活 136

第五篇 农业 138

第一章 生产条件 138

第一节 农业资源区划 138

第二节 耕地 139

第三节 农田基本建设 140

第四节 劳动力 141

第五节 农机具 142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 143

第一节 土地改革 143

第二节 互助合作 144

第三节 人民公社 144

第四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145

第三章 种植业 146

第一节 粮食作物 146

第二节 经济作物 150

第四章 农技农艺 157

第一节 耕作制度 157

第二节 良种推广 158

第三节 栽培技术 159

第四节 肥料应用 162

第五节 有害生物及其防治 164

第五章 畜牧业 169

第一节 畜禽饲养 169

第二节 疫病防治与检疫检验 172

第三节 地方品种和繁育技术 174

第六章 水产业 175

第一节 天然捕劳 176

第二节 人工养殖 177

第三节 鱼病防治 178

第四节 水产资源保护 180

第七章 管理 18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81

第二节 计划管理 182

第三节 财务管理 182

第四节 劳动管理 183

第五节 分配管理 184

第六篇 食用菌 185

第一章 生产 185

第一节 草菇 185

第二节 蘑菇 186

第三节 银耳 186

第四节 香菇 187

第五节 竹荪 188

第二章 技术 189

第一节 制菌 189

第二节 栽培 190

第三节 原料 191

第四节 设备 192

第五节 场地 193

第三章 营销 194

第一节 原料设备供应 194

第二节 流通渠道 195

第三节 食用菌食品药品开发 197

第一节 交易会 198

第四章 交易 交流 198

第二节 交流传播 199

第五章 机构 20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00

第二节 科研机构 200

第三节 学术团体 202

第四节 民间研究所 202

第七篇 林业 205

第一章 森林资源 205

第一节 面积 蓄积量 205

第二节 树种及其分布 205

第三节 古树名木与珍稀树种 207

第四节 林副产品 209

第二章 山林权属 210

第一节 山林改革 210

第二节 林木入社 211

第三节 林业“三定” 212

第三章 营林生产 213

第一节 采种育苗 213

第二节 植树造林 214

第三节 基地建设 215

第四节 抚育垦复 216

第五节 闽江(段)造林绿化 217

第四章 森林保护 218

第一节 森林防火 218

第二节 病虫害及其防治 219

第三节 封山育林 219

第四节 依法治林 220

第五章 木材生产 220

第一节 采伐 220

第二节 集运 221

第三节 木材经营 223

第六章 林业管理 22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25

第四节 林区道路建设 225

第二节 林政管理 227

第三节 基金管理 228

第八篇 水利 水电 230

第一章 水力资源 230

第一节 河流 230

第二节 水能蕴藏量 233

第二章 水利建设 233

第一节 引水工程 233

第二节 蓄水工程 236

第一节 水土流失 238

第三章 水土保持 238

第三节 提灌、防洪工程 238

第二节 治理改造 241

第四章 水电 241

第一节 电站 242

第二节 电网 247

第三节 供电 249

第五章 管理 251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251

第二节 电力管理 251

第三节 经费管理 252

第二节 公私合营 255

第一节 私营个体 255

第一章 所有制 255

第九篇 工业 255

第三节 集体 256

第四节 国营 257

第二章 工业门类 258

第一节 纺织 258

第二节 机械 259

第三节 铸造 260

第四节 化工 261

第五节 食品 264

第六节 造纸 265

第七节 建材 266

第九节 陶瓷 268

第八节 印刷 268

第十节 服装鞋革 270

第十一节 工艺 272

第十二节 制药 273

第十三节 酿造 274

第十四节 电力 276

第十五节 其他 277

第三章 产品选介 281

第四章 管理 285

第一节 机构 285

第四节 技术管理 286

第二节 企业管理体制 286

第三节 计划管理 286

第五节 质量管理 287

第六节 生产管理 287

第七节 民主管理 288

第八节 财务管理 288

第十篇 交通 290

第一章 陆路 290

第一节 古道 290

第二节 乡村大道 292

第三节 公路 292

第五节 桥梁 296

第四节 铁路 296

第二章 水路 299

第一节 航道 299

第二节 港口 300

第三节 渡口 301

第三章 运输 302

第一节 陆路运输 302

第二节 水路运输 308

第三节 联合运输 311

第四节 航运装卸 31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13

第四章 管理 313

第二节 公路管理 315

第三节 港航管理 316

第四节 交通监理 317

第五节 运输市场管理 318

第十一篇 邮电 321

第一章 机构 321

第一节 驿铺 321

第二节 邮电局 322

第三节 邮电支局 邮电所 322

第一节 邮路 325

第二章 邮政 325

第四节 代办所 325

第二节 设备 327

第三节 业务 328

第三章 电信 330

第一节 电报 330

第二节 电话 332

第四章 管理 335

第一节 生产劳动管理 335

第二节 技术管理 336

第三节 财务管理 336

第四节 岗位服务管理 338

第十二篇 财政 税务 审计 339

第一章 体制 339

第一节 财政体制 339

第二节 税务体制 340

第三节 审计体制 342

第二章 财政 342

第一节 财政收入 342

第二节 财政支出 346

第三章 税务 349

第一节 田赋 349

第二节 农业税 350

第三节 工商各税 353

第四章 审计 357

第一节 审计监督 357

第二节 查证咨询 358

第五章 管理 35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59

第二节 财政管理 361

第三节 税务管理 363

第十三篇 金融 365

第一章 机构 365

第一节 汇兑庄 当铺 365

第二节 银行 366

第三节 信用社 368

第四节 保险公司 369

第二章 货币 369

第一节 种类 369

第二节 流通 371

第三章 金融业务 372

第一节 存款 储蓄 372

第二节 借贷 374

第三节 代理业务 379

第四节 管理 381

第一节 险种 384

第四章 保险 384

第二节 理赔 385

第十四篇 商业 388

第一章 经营体制 388

第一节 私营个体商业 388

第二节 合作商业 388

第三节 供销合作商业 389

第四节 国营商业 390

第二章 网点 391

第一节 集市 391

第三节 批发零售 392

第二节 物资交流会 392

第三章 商品购销 393

第一节 生产资料 393

第二节 农副产品 396

第三节 副食品 398

第四节 日用工业品 401

第五节 废旧物资 404

第四章 饮食服务业 405

第一节 饮食业 405

第二节 服务业 405

第一节 生产基地 406

第五章 对外贸易 406

第二节 出口商品 407

第六章 管理 41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11

第二节 储运管理 413

第三节 财务管理 413

第四节 经营责任制 414

第十五篇 粮油经营 416

第一章 粮油征购 416

第一节 粮食征购 416

第二节 粮食收购 417

第三节 油料收购 419

第一节 计划供应 420

第二章 粮油销售 420

第二节 农村统销 423

第三章 粮油市场 425

第一节 自由交易 425

第二节 议购议销 426

第四章 粮油储运 428

第一节 仓储设备 428

第二节 粮油保管 429

第三节 粮油调运 430

第五章 粮油加工 433

第一节 碾米 433

第二节 制粉 434

第三节 油脂加工 435

第四节 粮食复制品 435

第五节 饲料加工 436

第六章 管理 43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38

第二节 计划管理 438

第三节 财务管理 439

第四节 票证管理 440

第五节 价格管理 441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 445

第一节 集贸市场管理 445

第十六篇 工商行政 物价 计量 445

第二节 企业登记监督 447

第三节 经济合同管理 450

第四节 商标广告管理 451

第二章 物价管理 451

第一节 物价变动 451

第二节 商品比价 453

第三节 监督检查 455

第三章 计量管理 457

第一节 计量器具演变 457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458

第二节 计量器具管理 458

第四章 管理机构 459

第一节 二商行政管理机构 459

第二节 物价管理机构 459

第三节 计量管理机构 460

第十七篇 城乡建设 461

第一章 县城建设 461

第一节 旧城建筑 461

第二节 新城规划实施 465

第三节 市政公用设施 467

第四节 房屋建设 471

第一节 镇驻地建设 474

第二章 乡村建设 474

第二节 乡驻地建设 476

第三节 村庄建设 479

第三章 建筑业 481

第一节 建筑企业 481

第二节 设计施工 483

第四章 管理 48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86

第二节 建筑管理 487

第三节 房产管理 489

第四节 土地管理 490

第一节 环境状况 495

第五章 环境保护 495

第二节 环保管理 496

第三节 环境卫生 496

第十八篇 政党 499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古田县地方组织 499

第一节 组织机构 499

第二节 早期党组织重要会议和主要活动 516

第三节 党的代表大会 517

第四节 县委重要活动 519

第五节 纪律检查 523

第六节 宣传教育 524

第七节 统一战线工作 525

第八节 信访工作 526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古田县地方组织 527

第一节 组织沿革 527

第二节 代表大会 528

第三节 县党部主要活动 528

第十九篇 群团 530

第一章 工农团体 530

第一节 职工团体 530

第二节 农民团体 532

第二章 青少年和妇女团体 534

第一节 青少年团体 534

第二节 妇女团体 536

第三章 工商团体 538

第一节 商会 工商业联合会 538

第二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539

第三节 消费者委员会 540

第四章 社会事业团体 540

第一节 科学技术协会 540

第二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542

第三节 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会 543

第四节 群众体育团体 544

第五节 群众卫生团体 544

第二节 联谊团体 545

第五章 其他团体 545

第一节 中苏友好协会 545

第三节 老年团体 546

第四节 残疾人联合会 547

第二十篇 人大 政府 政协 549

第一章 唐至清县署 549

第二章 民国时期政府 558

第一节 县政府机构 558

第二节 基层机构 560

第三章 人民政府 562

第一节 县政府机构 562

第二节 基层机构 567

第三节 主要政务活动 568

第四章 人民代表会议和人民代表大会 573

第一节 人民代表 573

第二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574

第三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575

第四节 常务委员会 580

第五节 主要活动 583

第五章 人民政协 584

第一节 历届全委会议 585

第二节 机构设置 589

第三节 主要活动 590

第一节 机构 593

第二十一篇 公安司法 593

第一章 公安 593

第二节 剿匪 595

第三节 镇压反革命 595

第四节 刑事案件侦破 596

第五节 治安管理 597

第六节 消防 600

第七节 监所管理 601

第二章 检察 602

第一节 机构 602

第二节 刑事检察 602

第三节 经济检察 604

第四节 法纪检察 606

第五节 林业检察 606

第六节 监所检察 607

第七节 控告 申诉检察 608

第三章 审判 609

第一节 机构 609

第二节 刑事审判 610

第三节 民事审判 611

第四节 经济审判 613

第六节 案件执行复查 614

第五节 行政审判 614

第四章 司法行政 615

第一节 法制宣传 616

第二节 民事调解 617

第三节 公证工作 617

第四节 律师事务 618

第二十二篇 民政 619

第一章 支前 优抚 619

第一节 支前 619

第二节 拥军优属 620

第三节 优待 621

第四节 烈士褒扬 622

第二章 安置 623

第一节 复退军人安置 623

第二节 移民安置 624

第三节 残疾人安置 626

第三章 救济 626

第一节 赈灾 626

第二节 济困 629

第四章 社会福利 630

第一节 供养照顾 630

第二节 社会福利企业 631

第一节 扶持老区建设 632

第五章 扶持 632

第二节 扶持少数民族 633

第三节 扶持贫困户 634

第六章 其他民政事务 636

第一节 婚姻登记 636

第二节 少数民族事务管理 637

第三节 地名管理 638

第四节 收容遣送 639

第五节 社团登记 639

第一章 军事机构 640

第一节 宋至民国时期军事机构 640

第二十三篇 军事 640

第二节 解放后军事机构 641

第二章 地方武装和驻军 643

第一节 地方武装 643

第二节 驻军 646

第三章 军事设施 648

第一节 明清时期军事设施 648

第二节 民国时期军事设施 649

第三节 解放后军事设施 650

第四章 兵役制度 650

第一节 征兵制 650

第三节 义务兵役制 651

第二节 志愿兵役制 651

第四节 预备役制 652

第五章 民兵 653

第一节 组织建设 653

第二节 军事训练 654

第三节 政治教育 655

第四节 民兵代表大会 655

第五节 重要活动 656

第六章 重要兵事 656

第一章 工人 663

第一节 工人队伍 663

第二十四篇 劳动人事 663

第二节 用工形式 666

第三节 就业 精简 669

第四节 工人管理 670

第二章 干部 674

第一节 干部编制 674

第二节 干部队伍 675

第三节 干部管理 675

第三章 工资 福利 680

第一节 工资 680

第二节 福利 684

第二节 退休 退职 686

第四章 离休 退休 退职 686

第一节 离休 686

第五章 知识青年安置 687

第一节 插队落户 687

第二节 知青选调 687

第二十五篇 华侨 688

第一章 出国 688

第一节 明清时期出国 688

第二节 民国时期出国 689

第二章 华侨在侨居地 690

第一节 分布 690

第三节 解放之后出国 690

第二节 建设侨民地 692

第三节 参加反帝反殖斗争 695

第四节 社会地位 695

第五节 社团组织 696

第三章 侨胞与家乡 697

第一节 参加、支持正义斗争 697

第二节 捐资、投资办企事业 698

第三节 开拓橡胶种植业 699

第四节 侨汇资助 701

第五节 侨乡与归桥、侨眷属 702

第一节 机构 703

第四章 侨务 703

第二节 华侨事务 704

第二十六篇 教育 708

第一章 旧制教育 708

第一节 县学 书院 708

第二节 社学 私塾 709

第二章 普通教育 710

第一节 幼儿教育 710

第二节 小学教育 711

第三节 中学教育 716

第一节 专业教育 721

第三章 专业、职业教育 721

第二节 职业教育 722

第四章 成人教育 723

第一节 农民教育 723

第二节 干部职工教育 724

第三节 广播电视大学教育 725

第四节 自学考试 725

第五章 特殊教育 726

第一节 聋哑人教育 726

第二节 盲人教育 726

第一节 队伍 727

第六章 教师 727

第二节 待遇 728

第三节 培训 教研 731

第七章 勤工俭学 经费 设施 732

第一节 勤工俭学 732

第二节 经费 733

第三节 设施 734

第八章 教育管理 735

第一节 管理体制 735

第二节 行政管理机构 735

第三节 学校行政管理 736

第一节 机构 737

第二十七篇 科学技术 737

第一章 机构 队伍 737

第二节 队伍 739

第二章 科普活动 741

第一节 宣传 741

第二节 培训 741

第三节 交流 742

第三章 科技推广应用 743

第一节 农业科研 743

第二节 食用菌科研 746

第三节 工业科研 747

第四节 交通运输科研 751

第五节 卫生科研 752

第四章 科技成果 753

第一节 科技论著 753

第二节 获奖及鉴定成果 756

第三节 其他成果 759

第五章 科技管理 760

第一节 规划管理 760

第二节 人才管理 762

第三节 经费管理 763

第一章 机构 765

第一节 县直医疗卫生机构 765

第二十八篇 医药卫生 765

第二节 乡(镇)卫生院 768

第三节 村卫生所 769

第四节 私人诊所 770

第二章 卫生 保健 770

第一节 卫生 770

第二节 保健 772

第三章 防疫 774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 774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777

第三节 寄生虫病防治 778

第五节 计划免疫 779

第四节 职业病防治 779

第一节 中医 780

第四章 医疗 护理 780

第二节 西医 782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785

第四节 护理 785

第五章 药材 药物 786

第一节 地产药材 786

第二节 西药 78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789

第二节 医政管理 789

第六章 管理 789

第三节 药政管理 790

第四节 公费医疗 791

第五节 经费管理 791

第二十九篇 体育 792

第一章 传统体育 792

第一节 武术 792

第二节 龙舟 793

第三节 气功 794

第四节 舞龙 舞狮 794

第五节 拔河 象棋 围棋 795

第一节 职工体育 796

第二章 群众体育 796

第二节 农民体育 797

第三节 老年人体育 798

第三章 学校体育 799

第一节 体育教学 799

第二节 课外活动 800

第三节 学校运动会 801

第四节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802

第四章 人才培训 803

第一节 业余体校 803

第二节 培训 803

第一节 县运动会 804

第三节 优秀运动员 804

第五章 体育竞赛 804

第二节 承办省地级运动会 806

第三节 比赛成绩 806

第六章 机构 设施 经费 811

第一节 机构 811

第二节 场地设施 812

第三节 体育经费 813

第三十篇 文化 814

第一章 群众文化 814

第一节 场所设施 814

第二节 主要活动 816

第二章 文学艺术 818

第一节 文学 818

第二节 戏剧 曲艺 820

第三节 音乐 舞蹈 823

第四节 美术 书法 摄影 824

第三章 电影 826

第一节 设备 826

第二节 放映 826

第四章 广播 电视 828

第一节 广播设备 828

第二节 广播节目 831

第三节 电视转播 832

第四节 电视收放 833

第五章 报刊 通讯 834

第一节 报刊 834

第二节 新闻通讯 835

第六章 图书 档案 史志 836

第一节 图书 836

第二节 档案 838

第三节 史志编纂 839

第一章 风俗 840

第七章 文物 841

第一节 历史文物 841

第二节 革命文物 843

第三节 馆藏文物 844

第八章 管理 84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845

第二节 电影管理 846

第三节 录像管理 847

第四节 文物管理 847

第五节 文化市场管理 849

第三十一篇 风俗 宗教 850

第一节 生产习俗 850

第二节 生活习俗 851

第三节 人生习俗 855

第四节 岁时节令 858

第五节 民间崇拜与忌讳 860

第六节 良风 863

第七节 陋习 864

第二章 宗教 865

第一节 佛教 865

第二节 道教 867

第三节 基督教 869

第三十二篇 方言 873

第一章 语音 873

第一节 声韵调 873

第二节 连续音变 875

第二章 同音字 880

第三章 词语例选 897

第四章 语法例选 909

第一节 词语搭配 909

第二节 语法例句 910

第五章 标音例举 911

第一节 熟语 911

第二节 谜语 912

第三节 民歌民谣 912

第一章 人物传 914

第三十三篇 人物 914

第二章 人物录 950

第一节 烈士英名录 951

第二节 抗日阵亡将士名录 965

第三章 人物表 967

附录 1015

一、旧志序选 1015

二、历代诗文选 1018

三、有关库区移民文件选 1026

专业分志采编及其审稿人员名单 1028

资助县志出版的名单和事略 1030

修志始末 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