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理论·方法·实践》PDF下载

  • 购买积分:2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龚子同等著(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030067177
  • 页数:903 页
图书介绍:

第1章 土壤分类历史 1

1.1 引言 1

1.2 古代土壤分类 1

1.2.1 中国古代土壤分类 1

1.2.2 古罗马与古希腊的土壤分类 5

1.2.3 古代土壤分类的延续 6

1.3 近代土壤分类 6

1.3.1 近代土壤分类的奠基 6

1.3.2 美国早、中期土壤分类 8

1.3.3 欧洲土壤分类 11

1.3.4 前苏联土壤分类 12

1.4 现代土壤分类 15

1.4.1 土壤系统分类的形成 15

1.4.2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的传播 17

结语 21

第2章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建立和发展 23

2.1 土壤分类的国际最新趋势 23

2.1.1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 23

2.1.2 联合国土壤图图例单元 24

2.1.3 从IRB到WRB 25

2.2 我国近代土壤分类的发展 26

2.2.1 早期的马伯特分类 26

2.2.2 土壤发生分类 27

2.2.3 土壤系统分类 28

2.3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特点 29

2.3.1 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 29

2.3.2 以发生学理论为指导 29

2.3.3 面向世界与国际接轨 30

2.3.4 充分注意我国特色 32

2.4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研究进展 33

2.4.1 主要成果 33

2.4.2 国际影响 34

2.4.3 国内的应用 35

2.5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完善 37

第3章 土壤系统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39

3.1 土壤分类对象 39

3.1.1 土壤含义 39

3.1.2 土壤的界限 39

3.1.3 土壤“个体” 39

3.2 分类、命名原则 41

3.2.1 分类原则 41

3.2.2 命名原则 44

3.3 检索方法及土纲检索 46

3.3.1 检索方法 46

3.3.2 土纲检索 46

第4章 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50

4.1 概述 50

4.1.1 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50

4.1.2 诊断现象 51

4.1.3 有关统一规定 51

4.2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诊断层、诊断特性和诊断现象的设置 52

4.3 诊断层 53

4.3.1 诊断表层 53

4.3.2 诊断表下层 59

4.3.3 其他诊断层 67

4.4 诊断特性 68

4.5 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意义 79

第5章 有机土 81

5.1 引言 81

5.2 分布和成土因素 81

5.2.1 分布 81

5.2.2 成土因素 81

5.3 主要成土作用特点 83

5.3.1 土壤沼泽化 83

5.3.2 有机土壤物质的积累 84

5.3.3 下部矿质土层潜育特征的形成 85

5.4 土纲定义和主要诊断特性 86

5.4.1 土纳定义 86

5.4.2 有机土壤物质特性 86

5.4.3 鉴别标准说明 87

5.5 亚纲的划分与检索 88

5.5.1 亚纲的划分 88

5.5.2 亚纲的检索 89

5.6 永冻有机土 89

5.6.1 土类的划分与检索 89

5.6.2 落叶永冻有机土 90

5.6.3 纤维永冻有机土 91

5.6.4 半腐永冻有机土 94

5.7 正常有机土 96

5.7.1 土类的划分与检索 96

5.7.2 落叶正常有机土 97

5.7.3 纤维正常有机土 98

5.7.4 半腐正常有机土 101

5.7.5 高腐正常有机土 103

5.8 与其他土纲的关系 106

5.8.1 鉴别特征的区分 106

5.8.2 空间分布的关系 107

5.9 利用与管理 107

第6章 人为土 109

6.1 引言 109

6.1.1 国外人为土分类研究 109

6.1.2 我国人为土分类研究 111

6.2 分布 114

6.2.1 一般分布 114

6.2.2 水耕人为土分布 114

6.2.3 旱耕人为土分布 115

6.3 水耕人为作用 116

6.3.1 形成条件 116

6.3.2 形成过程 118

6.3.3 形成特点 127

6.4 旱耕人为作用 132

6.4.1 灌淤旱耕人为土形成特点 132

6.4.2 土垫旱耕人为土形成特点 138

6.4.3 泥垫旱耕人为土形成特点 141

6.4.4 肥熟旱耕人为土形成特点 143

6.5 土纲定义与主要诊断层 147

6.5.1 定义 147

6.5.2 水耕人为土的鉴别 147

6.5.3 灌淤旱耕人为土的鉴别 150

6.5.4 堆垫旱耕人为土的鉴别 152

6.5.5 肥熟旱耕人为土的鉴别 154

6.6 亚纲、土类和亚类 157

6.6.1 亚纲的划分 157

6.6.2 土类划分 157

6.6.3 亚类划分 158

6.7 水耕人为土的分类 160

6.7.1 简育水耕人为土 160

6.7.2 铁聚水耕人为土 162

6.7.3 铁渗水耕人为土 164

6.7.4 潜育水耕人为土 165

6.8 旱耕人为土的分类 167

6.8.1 灌淤旱耕人为土 167

6.8.2 土垫旱耕人为土 175

6.8.3 泥垫旱耕人为土 182

6.8.4 肥熟旱耕人为土 186

6.9 与其他土纲的关系 192

6.9.1 与人为新成土的区别与联系 192

6.9.2 与其他土纲的区别与联系 193

6.9.3 与其他土纲的空间联系 194

6.10 利用与管理 194

第7章 灰土 201

7.1 引言 201

7.2 分布和成土因素 202

7.2.1 分布 202

7.2.2 成土因素 203

7.3 主要成土作用特点 203

7.3.1 生物累积作用 203

7.3.2 矿物的破坏和分异 205

7.3.3 物质的淋移与淀积 207

7.3.4 腐殖质的络合作用 209

7.4 土纲定义和主要诊断层 209

7.4.1 定义 209

7.4.2 灰化淀积层的鉴定标准 209

7.4.3 鉴定标准说明 210

7.5 亚纲的划分与检索 213

7.5.1 划分依据 213

7.5.2 检索 213

7.6 腐殖灰土 214

7.6.1 土类的划分 214

7.6.2 简育腐殖灰土 214

7.7 正常灰土 215

7.7.1 土类的划分 215

7.7.2 简育正常灰土 216

7.8 与其他土纲的关系 217

7.8.1 与有关土纲中灰化亚类的关系 217

7.8.2 空间分布的关系 218

7.9 利用与管理 218

第8章 火山灰土 220

8.1 引言 220

8.2 分布和成土因素 221

8.2.1 分布 221

8.2.2 成土因素 221

8.3 主要成土过程的特征 222

8.3.1 土壤的形态特征 222

8.3.2 土壤的理化特性 223

8.3.3 土壤的矿物学特性 225

8.4 土纲的定义和主要诊断特性 226

8.4.1 定义 226

8.4.2 火山灰特性 227

8.4.3 亚纲和土类的划分与检索 227

8.4.4 我国主要的火山灰土的特性与分类 228

8.5 与其他土纲的关系 238

8.6 利用与管理 239

第9章 铁铝土 241

9.1 引言 241

9.2 分布和成土因素 242

9.2.1 分布 242

9.2.2 成土因素 242

9.3 主要成土作用特点 243

9.3.1 土壤物质高度风化 243

9.3.2 盐基元素强烈淋失 244

9.3.3 铝硅酸盐类矿物单硅铝化 245

9.3.4 硅酸强烈排脱与氧化铁、铝极明显富集 245

9.3.5 粘粒活性显著降低 246

9.4 土纲定义和主要诊断层 247

9.4.1 定义 247

9.4.2 铁铝层鉴别标准 247

9.4.3 鉴别标准说明 247

9.5 亚纲和土类的划分与检索 249

9.5.1 亚纲的划分 249

9.5.2 土类的划分与检索 251

9.5.3 暗红湿润铁铝土 251

9.5.4 简育湿润铁铝土 254

9.6 与其他土纲的关系 258

9.6.1 鉴别特性的区分 258

9.6.2 空间分布的关系 258

9.7 利用与管理 259

第10章 变性土 261

10.1 引言 261

10.1.1 概述 261

10.1.2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变性土的分类 262

10.2 分布和成土因素 263

10.2.1 分布 263

10.2.2 成土因素 264

10.3 成土作用特点 269

10.3.1 变性土的发生模型 269

10.3.2 影响膨胀收缩现象的土壤性质 272

10.4 土纲定义和主要鉴别特性 273

10.4.1 土纲定义 273

10.4.2 主要鉴别特性 273

10.4.3 关于变性现象 274

10.4.4 其他鉴别特性 274

10.5 亚纲的划分和检索 275

10.6 潮湿变性土 276

10.6.1 成土条件和形成特点 276

10.6.2 土类划分和检索 278

10.6.3 钙积潮湿变性土 278

10.6.4 简育潮湿变性土 286

10.6.5 潮湿变性土亚纲以下土类、亚类划分的变更 295

10.6.6 潮湿变性土亚纲可能存在的亚类 296

10.7 干润变性土 297

10.7.1 成土条件 297

10.7.2 形成特点 298

10.7.3 土类的划分和检索 299

10.7.4 钙积干润变性土 300

10.7.5 简育干润变性土 303

10.8 湿润变性土 305

10.8.1 成土条件和形成特点 305

10.8.2 土类的划分和检索 305

10.8.3 腐殖湿润变性土 305

10.8.4 钙积湿润变性土 309

10.8.5 简育湿润变性土 314

10.8.6 亚纲各土类中亚类一级划分的变更和可能存在的亚类 318

10.9 与其他土纲的关系 318

10.9.1 与其他土纲空间分布的关系 318

10.9.2 与其他土纲的过渡关系 319

10.10 利用与管理 319

10.10.1 肥力特征 319

10.10.2 农业利用与管理 320

10.10.3 其他 321

第11章 干旱土 324

11.1 引言 324

11.2 干旱土的分布和成土因素 325

11.2.1 分布 325

11.2.2 成土因素 326

11.3 主要诊断层的形成 327

11.3.1 干旱表层的形成 327

11.3.2 钙积层、超钙积层和钙磐的形成 328

11.3.3 石膏层和超石膏层的形成 330

11.3.4 盐积层、超盐积层和盐磐的形成 333

11.3.5 粘化层的形成 335

11.3.6 碱化淀积粘化和钠质粘化层的形成 337

11.4 土纲定义、主要鉴别特性和亚纲的检索 338

11.4.1 土纲定义 338

11.4.2 主要鉴别特性 339

11.4.3 亚纲的检索 339

11.5 寒性干旱土 340

11.5.1 亚纲定义和土类的检索 340

11.5.2 钙积寒性干旱土 341

11.5.3 石膏寒性干旱土 344

11.5.4 粘化寒性干旱土 347

11.5.5 简育寒性干旱土 348

11.6 正常干旱土 351

11.6.1 亚纲定义和土类检索 353

11.6.2 钙积正常干旱土 353

11.6.3 盐积正常干旱土 359

11.6.4 石膏正常干旱土 364

11.6.5 粘化正常干旱土 369

11.6.6 简育正常干旱土 372

11.7 干旱土和其他有关土纲的关系 378

11.8 利用与管理 379

11.8.1 正常干旱土的利用和管理 379

11.8.2 寒性干旱土的利用和管理 380

第12章 盐成土 382

12.1 引言 382

12.2 分布与成土因素 383

12.2.1 分布 383

12.2.2 成土因素 383

12.3 主要盐渍成土过程及其特点 386

12.3.1 现代积盐过程 386

12.3.2 残余积盐过程 388

12.3.3 碱化过程 388

12.4 土纲定义和主要诊断层 388

12.4.2 定义 388

12.4.3 主要诊断层 389

12.4.4 鉴别标准说明 389

12.5 亚纲的划分与检索 390

12.6 碱积盐成土 391

12.6.1 土类的划分与检索 391

12.6.2 龟裂碱积盐成土 391

12.6.3 潮湿碱积盐成土 394

12.6.4 简育碱积盐成土 397

12.7 正常盐成土 399

12.7.1 土类的划分和检索 399

12.7.2 干旱正常盐成土 399

12.7.3 潮湿正常盐成土 404

12.8 与其他有关土纲的关系 415

12.9 改良、利用和管理 416

第13章 潜育土 418

13.1 引言 418

13.2 分布与成土因素 419

13.2.1 潜育土的分布 419

13.2.2 成土因素 420

13.3 主要成土作用特点 421

13.3.1 强烈的土壤还原过程 421

13.3.2 有机质的积累与分解 422

13.4 土纲定义和诊断、亚纲的划分与检索 423

13.4.1 定义 423

13.4.2 潜育特征的鉴别标准 423

13.4.3 鉴别标准说明 423

13.4.4 亚纲与土类的划分与检索 424

13.5 永冻潜育土 424

13.5.1 土类和亚类的划分 425

13.5.2 有机简育永冻潜育土 425

13.6 滞水潜育土 427

13.6.1 滞水潜育土土类和亚类的划分与检索 427

13.6.2 纤维有机滞水潜育土 428

13.6.3 暗沃简育滞水潜育土 430

13.7 正常潜育土 431

13.7.1 土类检索 431

13.7.2 有机正常潜育土 431

13.7.3 暗沃正常潜育土 432

13.7.4 简育正常潜育土 437

13.8 与其他土纲的关系 437

13.9 利用与管理 439

13.9.1 水分管理和综合农业利用 439

13.9.2 湿地保护 439

第14章 均腐土 442

14.1 引言 442

14.2 分布与成土因素 444

14.2.1 分布 444

14.2.2 成土因素 444

14.3 主要成土作用特点 445

14.3.1 腐殖质积累作用 445

14.3.2 钙积作用 448

14.3.3 附加作用 448

14.4 土纲定义与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450

14.4.1 定义 450

14.4.2 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450

14.4.3 鉴定标准说明 450

14.5 亚纲的划分与检索 451

14.5.1 划分依据 451

14.5.2 检索 451

14.6 岩性均腐土 451

14.6.1 分布、形成和特征 451

14.6.2 土类的划分与检索 452

14.6.3 富磷岩性均腐土 452

14.6.4 黑色岩性均腐土 458

14.7 干润均腐土 461

14.7.1 分布、形成和特征 461

14.7.2 土类的划分与检索 461

14.7.3 寒性干润均腐土 462

14.7.4 堆垫干润均腐土 464

14.7.5 暗厚干润均腐土 466

14.7.5 钙积干润均腐土 469

14.7.7 简育干润均腐土 471

14.8 湿润均腐土 474

14.8.1 分布、形成和特征 474

14.8.2 土类的划分与检索 474

14.8.3 滞水湿润均腐土 475

14.8.4 粘化湿润均腐土 476

14.8.5 简育湿润均腐土 479

14.9 与其他土纲的关系 482

14.10 利用与管理 482

14.10.1 岩性均腐土的利用与管理 482

14.10.2 干润均腐土的利用与管理 483

14.10.3 湿润均腐土的利用与管理 485

第15章 富铁土 488

15.1 引言 488

15.2 分布与成土因素 489

15.2.1 分布 489

15.2.2 成土因素 490

15.3 主要成土作用特点 490

15.3.1 中度风化作用 490

15.3.2 单、双硅铝化矿物分解合成作用 491

15.3.3 强烈盐基淋失作用 493

15.3.4 明显脱硅和铁铝氧化物富集作用 493

15.3.5 低活性粘粒累积作用 494

15.4 土纲定义和主要诊断层 495

15.4.1 定义 495

15.4.2 主要诊断层 495

15.4.3 鉴别标准说明 496

15.5 亚纲的划分与检索 497

15.5.1 划分依据 497

15.5.2 亚纲检索 497

15.6 干润富铁土 497

15.6.1 分布、形成和特征 498

15.6.2 土类的划分与检索 499

15.6.3 粘化干润富铁土 499

15.6.4 简育干润富铁土 499

15.7 常湿富铁土 502

15.7.1 分布、形成和特征 502

15.7.2 土类的划分与检索 503

15.7.3 钙质常湿富铁土 504

15.7.4 富铝常湿富铁土 505

15.7.5 简育常湿富铁土 509

15.8 湿润富铁土 510

15.8.1 分布、形成和特征 510

15.8.2 土类的划分与检索 512

15.8.3 钙质湿润富铁土 513

15.8.4 强育湿润富铁土 515

15.8.5 富铝湿润富铁土 518

15.8.6 粘化湿润富铁土 522

15.8.7 简育湿润富铁土 529

15.9 与其他土纲的关系 533

15.9.1 鉴别特性的区别 533

15.9.2 空间分布的关系 533

15.10 利用与管理 534

第16章 淋溶土 537

16.1 引言 537

16.2 我国淋溶土分类研究的进展 537

16.2.1 淋溶土分类的历史回顾 537

16.2.2 与国外淋溶土的异同 538

16.3 分布和成土因素 539

16.4 成土作用特点 541

16.4.1 粘化作用的区分 541

16.4.2 用于鉴别淋溶土的粘化作用 543

16.5 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543

16.6 亚纲的划分与检索 544

16.7 冷凉淋溶土 544

16.7.1 分布和形成 544

16.7.2 土类划分与检索 545

16.7.3 漂白冷凉淋溶土 545

16.7.4 暗沃冷凉淋溶土 549

16.7.5 简育冷凉淋溶土 553

16.8 干润淋溶土 555

16.8.1 分布和形成 555

16.8.2 土类划分与检索 556

16.8.3 钙质干润淋溶土 556

16.8.4 钙积干润淋溶土 559

16.8.5 铁质干润淋溶土 562

16.8.6 简育干润淋溶土 565

16.9 常湿淋溶土 568

16.9.1 分布和形成 568

16.9.2 土类的划分和检索 569

16.9.3 钙质常湿淋溶土 569

16.9.4 铝质常湿淋溶土 571

16.9.5 简育常湿淋溶土 573

16.10 湿润淋溶土 576

16.10.1 分布和形成 576

16.10.2 土类划分与检索 577

16.10.3 漂白湿润淋溶土 577

16.10.4 钙质湿润淋溶土 581

16.10.5 粘磐湿润淋溶土 583

16.10.6 铝质湿润淋溶土 590

16.10.7 酸性湿润淋溶土 593

16.10.8 铁质湿润淋溶土 597

16.10.9 简育湿润淋溶土 601

16.11 与其他土纲的关系 605

16.12 利用与管理 605

16.12.1 冷凉淋溶土的利用与管理 606

16.12.2 干润淋溶土的利用与管理 606

16.12.3 常湿淋溶土的利用与管理 607

16.12.4 湿润淋溶土的利用与管理 607

第17章 雏形土 609

17.1 引言 609

17.2 分布与成土因素 609

17.2.1 分布 609

17.2.2 成土因素 610

17.3 主要成土作用特点 612

17.3.1 土壤物质风化不彻底 612

17.3.2 物质淋溶不强烈 612

17.3.3 粘粒活性较高 613

17.4 土纲定义、诊断层及亚纲划分检索 613

17.4.1 土纲定义 613

17.4.2 主要诊断层 614

17.4.3 亚纲的划分与检索 614

17.5 寒冻雏形土 614

17.5.1 分布、形成和特征 614

17.5.2 土类的划分与检索 615

17.5.3 永冻寒冻雏形土 616

17.5.4 潮湿寒冻雏形土 617

17.5.5 草毡寒冻雏形土 619

17.5.6 暗沃寒冻雏形土 623

17.5.7 暗瘠寒冻雏形土 626

17.5.8 简育寒冻雏形土 628

17.6 潮湿雏形土 630

17.6.1 分布、形成和特征 630

17.6.2 土类的划分与检索 632

17.6.3 叶垫潮湿雏形土 632

17.6.4 砂姜潮湿雏形土 635

17.6.5 暗色潮湿雏形土 638

17.6.6 淡色潮湿雏形土 641

17.7 干润雏形土 646

17.7.1 分布、形成和特征 646

17.7.2 土类的划分与检索 647

17.7.3 灌淤干润雏形土 647

17.7.4 铁质干润雏形土 649

17.7.5 底锈干润雏形土 652

17.7.6 暗沃干润雏形土 654

17.7.7 简育干润雏形土 656

17.8 常湿雏形土 657

17.8.1 分布、形成和特征 657

17.8.2 土类的划分与检索 659

17.8.3 冷凉常湿雏形土 660

17.8.4 滞水常湿雏形土 662

17.8.5 钙质常湿雏形土 667

17.8.6 铝质常湿雏形土 668

17.8.7 酸性常湿雏形土 672

17.8.8 简育常湿雏形土 674

17.9 湿润雏形土 676

17.9.1 分布、形成和特征 676

17.9.2 土类的划分与检索 676

17.9.3 冷凉湿润雏形土 677

17.9.4 钙质湿润雏形土 679

17.9.5 紫色湿润雏形土 685

17.9.6 铝质湿润雏形土 690

17.9.7 铁质湿润雏形土 696

17.9.8 酸性湿润雏形土 700

17.9.9 简育湿润雏形土 702

17.10 雏形土与其他一些土纲的关系 705

17.11 雏形土的利用与管理 705

17.11.1 寒冻雏形土的利用与管理 705

17.11.2 潮湿雏形土的利用与管理 706

17.11.3 干润雏形土的利用与管理 706

17.11.4 常湿雏形土的利用与管理 706

17.11.5 湿润雏形土的利用管理 707

第18章 新成土 709

18.1 引言 709

18.2 分布和形成因素 709

18.3 亚纲划分与检索 711

18.4 人为新成土 712

18.4.1 分布和形成 712

18.4.2 土类划分与检索 712

18.4.3 扰动人为新成土 712

18.4.4 淤积人为新成土 714

18.5 砂质新成土 716

18.5.1 分布和形成 716

18.5.2 土类划分与检索 719

18.5.3 寒冻砂质新成土 719

18.5.4 潮湿砂质新成土 722

18.5.5 干旱砂质新成土 724

18.5.6 干润砂质新成土 730

18.5.7 湿润砂质新成土 739

18.6 冲积新成土 742

18.6.1 分布和形成 742

18.6.2 土类划分与检索 743

18.6.3 寒冻冲积新成土 743

18.6.4 潮湿冲积新成土 745

18.6.5 干旱冲积新成土 747

18.6.6 干润冲积新成土 749

18.6.7 湿润冲积新成土 751

18.7 正常新成土 753

18.7.1 分布和形成 753

18.7.2 土类划分与检索 754

18.7.3 黄土正常新成土 754

18.7.4 紫色正常新成土 756

18.7.5 红色正常新成土 760

18.7.6 寒冻正常新成土 762

18.7.7 干旱正常新成土 765

18.7.8 干润正常新成土 767

18.7.9 湿润正常新成土 769

18.8 与其他土纲的联系 773

18.9 利用与管理 774

18.9.1 一般利用管理 774

18.9.2 砂质新成土的改良利用与分区 775

18.9.3 土地复垦与新成土的建造 776

第19章 土壤基层分类 779

19.1 引言 779

19.2 土壤基层分类研究的回顾 780

19.2.1 早期优胜美国土系分类制 780

19.2.2 中期采用前苏联土种分类制 781

19.2.3 我国土壤基层分类研究的发展 782

19.2.4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系单元的建立 783

19.3 土系单元的划分 784

19.3.1 土系的定义和概念 784

19.3.2 土系分类的实践基础 785

19.3.3 划分土系的原则和依据 785

19.3.4 土系分类的技术设计 786

19.3.5 研究土系的途径和方法 793

19.3.6 土系记述举例 794

19.4 土族单元的划分 797

19.4.1 我国土属分类研究状况 798

19.4.2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族的划分 799

19.4.3 划分土族的控制层段 800

19.4.4 划分土族的依据指标 800

19.4.5 划分土族的原则性方案 803

19.4.6 土族命名 803

第20章 土壤信息系统 806

20.1 土壤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806

20.1.1 信息、数据与数据库 806

20.1.2 地理信息系统与土壤信息系统 806

20.1.3 定位数据与属性数据 807

20.1.4 数据库结构 807

20.1.5 空间数据处理 808

20.2 土壤信息系统的研究进展 810

20.2.1 国际上土壤信息系统研究的进展 810

20.2.2 中国土壤信息系统研究现状 812

20.3 土壤信息系统建立的原则、基本结构与功能 813

20.3.1 建立土壤信息系统应遵循的原则 813

20.3.2 土壤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814

20.4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土壤信息系统要点 814

第21章 土壤系统分类的应用 823

21.1 引言 823

21.2 进入大学新编教材 823

21.3 在土壤调查制图中的应用 823

21.3.1 中、小比例尺土壤调查制图 824

21.3.2 大比例尺土壤调查制图 825

21.4 在农业中的应用 826

21.4.1 正确估计我国土壤资源 827

21.4.2 农、林、牧合理布局 827

21.4.3 农用地适宜性评价 830

21.4.4 牧用天然草地生产力评价 831

21.4.5 名特优茶叶、柑橘生产基地选择和低产园改造 832

21.4.6 地道植物药材土壤环境条件评价 837

21.5 在非农业中的应用 838

21.5.1 用于道路、水利和建筑工程设施 838

21.5.2 在富铁铝土型金矿普查勘探的应用 842

21.5.3 碱化土盐生草在石油普查勘探上的意义 843

21.5.4 人为新成土在草坪建造的应用 844

21.5.5 用于对土壤条件要求严格的古树名木保护 845

21.5.6 用于土壤元素异常引起的地方病防治 845

21.6 应用前景的展望 847

21.6.1 加强系统分类基础研究 847

21.6.2 完善系统分类应用技术 847

21.6.3 扩大系统分类应用范围 847

第22章 土壤分布规律与土壤分区 850

22.1 引言 850

22.2 土壤分布规律与土壤分区的概念、简史 850

22.2.1 土壤分布规律 850

22.2.3 土壤分区 851

22.2.4 土壤分布规律与土壤分区研究简况 852

22.3 土壤分布规律的主要形式 853

22.3.1 土壤规则性连续分布 853

22.3.2 土壤地域性间断分布 855

22.3.3 土壤垂直分布 857

22.3.4 土壤系统分类高级单元分布特征 858

22.4 土壤分区的原则和单位系统 858

22.4.1 土壤分区原则 858

22.4.2 土壤分区单位系统 859

22.5 土壤分区 860

22.5.1 三大土壤区域 860

22.5.2 十六个土壤地区 863

附录: 874

1.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表 874

2.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英名词对照 885

3.供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用的土层划分和命名草案 894

4.土壤分析方法清单 899

5.先后参加工作的单位和主要人员名单 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