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历史与空间 1
1.历史的地理基础 1
绪论 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
2.区域多样性与历史发展 7
二 主要人地关系学说之检讨 12
1.地理环境决定论 13
2.人地相关论 17
3.或然论的人地关系思想 19
三 “区域”观念及其方法论意义 24
1.地理学中的“区域” 24
2.区域观念的方法论意义 26
四 以汉水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为个案 28
1.历史地理研究中“区域”的设定 28
2.汉水流域的历史地理特征 33
1.建立连续的地理剖面 38
五 研究方法与切入点 38
2.连续居住、人口变动和土地利用 40
3.方言、风俗、居住方式 43
第一章 新石器时代汉水流域的自然、人群、经济与聚落 47
一 气候与地貌 47
1.气候变化 47
2.地貌环境 51
二 考古文化谱系与居民种族 57
1.考古文化区系 57
2.居住人群种族之揣测 66
三 遗址分布与环境变迁的关系 69
1.遗址分布的地貌类型 69
2.遗址分布与环境变迁的关系 72
四 生计方式与经济类型 78
1.食物 78
表1--1 汉水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食物遗存 79
2.生产工具 84
表1--2 汉水流域新石器时代典型遗址出土的重要生产工具 85
3.经济类型区域 89
五 住宅形式与聚落形态 91
1.住宅形式 91
图表目录 96
图1--1 淅川下王岗仰韶文化三期长屋平面结构和复原图 96
2.聚落形态 104
图1--2 石家河城址及其遗址群 113
1.小结 115
六 小结与讨论 115
2.关于人口数量与分布密度问题的讨论 116
第二章 青铜时代汉水流域的文化演进、城邑分布与居住形式 119
一 文化演进及其区域差异 120
1.夏代 120
2.殷商时期 127
3.西周时期 136
4.春秋战国时期 143
二 城邑分布及其形态 148
1.城邑的地理分布 148
表2--1 周代汉水流域的城邑及其分布 151
2.城邑形态 152
图2--1 宜城楚皇城遗址平面图 154
表2--2 考古发现之青铜时代汉水流域次要城址的概况 156
三 住宅形式与聚落分布 158
1.普通住宅 158
2.宫室建筑 162
图2--2 盘龙城宫殿F1复原图 165
3.聚落密度与聚落形态 169
表2--3 汉水流域部分地区周代聚落遗址的分布 170
1.生产工具的组合 173
四 生产工具的组合与田野面貌 173
表2--4 汉水流域典型遗址出土的青铜时代生产工具 175
2.田野面貌 178
五 小结 181
1.秦汉时期人口规模的变动 184
一 人口分布与迁移 184
第三章 秦汉至六朝时期汉水流域的人口、经济、聚落与文化 184
表3--1 两汉时期汉水流域与有关地区人口比较 188
表3--2 两汉时期汉水流域与中原部分郡国人口状况比较 191
2.两汉时期人口分布的地理大势 192
表3--3 两汉时期汉水流域的人口分布 196
3.汉末至六朝时期的人口迁移 198
表3--4 东晋南朝时期汉水流域移民的来源 205
表3--5 东晋南朝时期汉水流域移民的分布 206
4.蛮族的户口规模与分布 209
表3--6 晋宋时期汉水流域著籍户口的地理分布 215
5.《晋书·地理志》与《宋书·州郡志》所反映的户口状况 215
二 农业经济区的形成与演变 217
1.南阳盆地 218
2.襄宜平原与随枣走廊 229
3.汉中盆地 237
三 交通道路 240
1.汉水及其支流水路 240
2.与中原巴蜀间的陆路交通 249
四 城邑与村落 258
1.汉代的城邑分布与形态 258
表3--7 汉代汉水流域的城邑分布 260
表3--8 襄樊地区部分汉代城址 268
2.六朝时期的城邑分布格局 269
表3--9 6世纪前期汉水流域的城邑分布 273
3.乡聚村落 277
4.住宅形式 279
图3--1 汉代普通民居院落模型 280
1.风俗差异 282
五 文化区域及其差异 282
2.汉代方言区 289
3.墓葬风格的区域差异 291
六 小结 297
第四章 七至十三世纪汉水流域的自然、人口、城邑与经济 301
一 自然地理环境及其演变 301
1.气候变化 301
表4--1 宋代汉水流域水旱灾害的发生频次 305
2.汉水下游平原的地理面貌 305
图4--1 唐宋时期汉水下游水系示意图 313
二 人口分布与迁移 318
1.隋代户口的增长与分布 318
表4--2 隋大业中汉水流域的户口与密度 323
2.唐代户口的升降 323
表4--3 隋唐之际汉水流域著籍户口的下降 325
表4--4 唐贞观至天宝间汉水流域的户口增长 326
表4--5 唐天宝、元和间汉水流域部分州郡的户口升降 329
3.唐代人口分布的大势 330
表4--6 唐代各阶段汉水流域的户口分布 331
4.北宋时期的人口状况 333
表4--7 汉水流域部分府州北宋初年与唐元和间户数比较 335
表4--8 北宋各阶段汉水流域的户口状况 337
表4--9 隋唐宋时期部分地区人口状况比较 338
表4--10 北宋时期汉水流域与有关地区人口增长速度之比较 339
5.南宋时期的人口迁移 340
表4--11 南宋荆湖北路、京西南路、利州路户口升降 346
6.元代江汉平原人口优势地位的确立 347
表4--12 宋金唐、邓、商三州户口升降 347
表4--13 元代汉水流域各路府州著籍户口 348
1.粮食作物及其轮作方式 350
表4--14 元代汉水流域的人口分布 350
三 农作物种植及其地理分布 350
表4--15 《全唐诗》所见汉水流域的水稻种植 351
表4--16 《全唐诗》所见汉水流域的小麦种植 356
表4--17 《宋史·五行志》所见汉水流域的小麦种植 357
2.主要经济作物 363
表4--18 唐宋时期汉水流域贡赋中的纺织品 368
表4--19 北宋时期京西南、荆湖北、利州三路岁收纺织品总数 370
表4--20 唐宋时期汉水流域贡赋中的其他经济作物 372
四 城镇布局及其形态 373
1.流域中心城市 373
2.市镇的兴起与发展 384
表4--21 北宋汉水流域“镇”的分布 387
表4--22 宋代汉水流域的市 388
表4--23 隋唐北宋时期汉水流域城邑的分布 389
3.城镇分布的地区差异 389
4.城镇的形态与规模 392
表4--24 北宋熙宁十年汉水流域城镇的商税(贯) 398
五 小结 400
1.向汉水下游地区的移民 403
一 人口迁移与分布 403
第五章 明清时期汉水流域自然与人文地理面貌的巨变 403
2.明代向汉水中上游地区的人口迁移 405
3.清前期向汉水上游山区的移民 411
表5--1 清前期兴安府的人口增长 416
表5--2 清前期商州的人口增长 417
4.明代户口规模及其地理分布 418
表5--3 明代汉水流域部分州县著籍户口的变动 419
表5--4 汉水流域部分地区明代户口与汉、唐、宋代户口的比较 424
表5--6 明中期汉水流域部分州县编里与户口的关系 426
表5--5 明代襄阳府各县编里与户口的关系 426
表5--7 明后期汉水流域的户口估算及其分布 429
5.清代的人口增长与分布 430
表5--8 清代汉水流域部分州县的户口状况 433
表5--9 清代汉水流域的人口分布(1820年前后) 435
1.汉水下游平原垸田农业区 438
二 农业经济的区域差异 438
表5--11 清代汉水下游部分州县农业用地的结构 443
表5--10 明代汉阳府农业用地的结构 443
2.汉水中游以旱作为主的水旱兼作农业区 446
3.汉水上游农业经济区 454
三 自然环境的变迁 463
1.汉水下游平原自然地理面貌的变化 464
图5--1 明清时期汉水下游水系示意图 470
表5--12 江汉平原部分州县元明清时期水灾次数统计 477
表5--13 明清时期江汉平原水旱灾害周期变化表 478
表5--14 明清时期江汉平原水灾次数、强度统计表 478
2.秦巴山地生态环境的恶化 479
1.城镇与集市分布的区域差异 485
四 城镇、集市、乡村聚落的分布与形态 485
表5--15 明清时期汉水流域的城镇分布 491
表5--16 1953年汉水流域的城镇分布及其城镇化 492
表5--17 明代汉水流域部分州县集镇的分布及其影响区域 497
表5--18 清中后期汉水流域部分地区集镇的分布及其影响区域 498
表5--19 清代汉水上游部分州县(厅)集镇的分布及其影响区域 499
2.城镇形态的演变 502
表5--20 明清时期汉水流域府州城的形制与规模 503
表5--21 明清时期汉水流域县城的形制与规模 505
3.乡村聚落形态的变化 512
五 小结 516
1.考察指标 519
一 论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519
第六章 区域开发进程、空间结构及人地关系 519
2.历史时期汉水流域的经济开发层次 523
表6--1 历史时期汉水流域的人口密度(人/km2) 523
表6--2 历史时期汉水流域的城镇密度(城镇/1000km2) 528
表6--3 历史时期汉水流域土地利用方式的演变 531
3.关于区域发展周期 534
4.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536
二 区域内部的空间结构与差异 543
1.核心区与边缘区 543
2.山地、丘陵与平原 546
3.城市、集镇和村庄 556
表6--4 襄樊市周围地区蔬菜与经济作物的种植比重(1953年) 559
三 人地关系的多样性 564
1.人地关系的时间差异 565
2.人地关系的空间差异 573
图6--1 阿尔卑斯山环境演变的图表模型 578
3.人地关系的种群与文化差异 580
四 小结 583
主要参考文献 586
附录:专家鉴定意见 600
后记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