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走进生态学领域的文学艺术 1
1 “天翻地覆”的时代 2
2 文明的偏颇 6
3 黑格尔的艺术难题 12
4 “回归”的含义 15
5 生态学的人文转向与生态文艺学 24
上卷 33
第一章 文学艺术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序位 33
1 托玛斯的隐喻 34
2 盖娅假说 36
3 地球诸“圈”与“精神圈” 40
4 三座“金字塔” 44
5 生存的辉煌景观 47
第二章 文学艺术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开放系统 51
1 文学艺术的生物学暗喻及其他 52
2 自然主义——观念与方法的悖谬 55
3 J.刘若愚的“文学循环系统” 59
4 夏中义的“艺术链”与“文学生态论” 64
第三章 文学艺术与自然生态 67
1 人生天地间 68
2 自然神话与“世界复魅” 74
3 自然美·瓦莱里的贝壳 82
4 女性·自然·艺术 90
5 诗人的怀乡症 95
第四章 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态 101
1 社会生态系统的构成 103
2 资本主义是地球生态恶化的祸首 107
3 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学艺术是反资本主义的 112
4 全球化·因特网·后殖民主义与文学艺术 117
5 怀特海的社会生态学预见 125
第五章 文学艺术与精神生态 130
1 精神的含义 133
2 生态学与“三分法” 143
3 现代人的精神病症 149
4 开花的树 159
5 栖居——一个生态诗学的命题 164
第六章 “后现代”是生态学时代 169
1 认领“后现代” 170
2 神学·物理学·生态学 178
3 “文学是人学”的再探讨 182
4 重建乌托邦 192
下卷 203
第七章 文学艺术家的个体发育 203
1 文学艺术家的“生态位” 204
2 童年生境 210
3 逆境·风险·生存压力 217
4 个体风格与环境变异 224
5 “克隆”技术的隐忧 231
第八章 文学艺术创造的能量与动力 235
1 物理能·生物能·精神能 236
2 精神能量与创造力 239
3 想像力与乌托邦冲动 245
4 灵感迷狂与自动写作 251
5 高峰体验与变态心理 256
6 宇宙智慧·生物射线·全息隐能量场 262
第九章 文艺欣赏中的信息交流 265
1 艺术信息的特征 267
2 艺术欣赏的场效应 274
3 体外灵思与艺术符号的生殖力 279
4 冗余信息与艺术垃圾 285
第十章 文艺作品中“人与自然”的主题 290
1 从混沌到谐振 291
2 从旁落到凋敝 296
3 生态文艺潮 301
4 园林艺术的启示 310
第十一章 文学艺术的地域色彩及群落生态 316
1 丹纳的生态文艺观 318
2 鲁本斯之争与南宗、北宗 322
3 群落生态与地域文化 327
4 艺术物种在当代的灭绝 331
第十二章 文学艺术的价值——开发精神生态资源 338
1 价值的光谱分析 340
2 价值的再颠覆 344
3 低物质能量的高层次运转 346
4 艺术消费是精神的再创造 353
5 规避“数字化”风险 358
6 精神治疗与诗意生存 364
第十三章 文艺批评的生态学视野 369
1 自然的缺席 370
2 生态理念与批评的尺度 375
3 生态文艺学批评的内涵 383
4 生态冲突与文艺家的视点 388
第十四章 文学艺术史——生态演替的启示 394
1 文学艺术是否拥有历史 396
2 韦勒克的矫枉过正与卡冈的舍本求末 399
3 “生态演替”与“新时期文学” 404
4 文学艺术史的生态学启示 412
主要参考文献 424
后记 427
英文目录 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