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加工助剂》PDF下载

  • 购买积分:2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曾人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0471240X
  • 页数:984 页
图书介绍:暂缺《塑料加工助剂》简介

Ⅰ 绪论 1

1.塑料 1

1.1 塑料及其分类 1

1.2 塑料发展沿革 3

1.3 国内外塑料发展状况 3

1.3.1 国外情况 3

1.3.2 国内情况 8

1.3.3 国内工程塑料情况 9

2.塑料加工助剂 10

2.1 塑料加工助剂在塑料加工中的地位 10

2.2 塑料加工助剂的类别和作和 12

2.2.1 工艺加工助剂 12

2.2.1.1 加工用稳定剂 12

2.2.1.2 加工助剂 13

2.2.2.1 稳定剂 14

2.2.2 功能性加工助剂 14

2.2.2.2 改性剂 16

3.塑料加工助剂生产及应用情况 19

3.1 国外塑料助剂生产及应用 19

3.2 国内塑料助剂生产及应用 24

4.塑料加工助剂发展趋势 28

4.1 增塑剂的发展趋势 29

4.1.1 苯二甲酸酯类 29

4.1.2 聚合型增塑剂 30

4.1.3 磷酸酯类增塑剂 31

4.1.4 抗静电增塑剂 31

4.1.5 无毒增塑剂 31

4.2 光稳定剂的发展趋势 31

4.3 加工改性剂的发展趋势 33

4.4 阻燃剂的发展趋势 35

4.5 抗氧剂的发展趋势 36

4.6 润滑剂的发展趋势 37

4.7 热稳定剂的发展趋势 38

4.8 对国内塑料加工助剂的展望 39

Ⅱ 增塑剂 41

1.概述 41

2.增塑剂的增塑原理 46

2.1 增塑剂的选择原则 47

2.2 影响塑化主要因素分析 47

2.3 增塑剂的增塑机理 49

3.增塑剂的基本性能 51

3.1 相容性 51

3.2 塑化效率 57

3.3 增塑剂的低温性 60

3.4 光热稳定性 67

3.5 挥发性 67

3.6 耐抽出性 73

3.7 耐迁移性 73

3.8 电绝缘性 77

3.9 阻燃性 81

3.11 耐霉菌性 87

4.增塑剂的品种及用途 89

4.1 苯二甲酸酯类 89

4.2 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 98

4.3 脂肪族二元酸酯 100

4.4 环氧化合物 105

4.5 磷酸酯类 110

4.6 聚酯增塑剂 118

4.7 苯多酸酯 120

4.8 含氯增塑剂 124

4.9 烷基磺酸酯 129

4.10 多元醇酯 130

4.11 其它酯类增塑剂 133

4.12 医用级无毒增塑剂 147

5.1 国外增塑剂生产状况 152

5.增塑剂的生产 152

5.1.1 生产多品种的非酸催化间歇式工艺 154

5.1.2 几种具代表性生产增塑剂工艺 155

5.2 国内增塑剂生产状况 160

5.2.1 生产技术状况 160

5.2.2 质量状况 162

5.2.3 品种及结构状况 163

6.国内外增塑剂主要生产单位及商品名 167

6.1 国外增塑剂商品名和生产厂家 167

6.2 国内主要增塑剂生产工厂、厂址及主要产品 179

Ⅲ 抗氧剂 193

1.概述 193

2.聚合物的氧化降解和抗氧化作用 207

2.1 聚合物的氧化降解 207

2.2 自动氧化机理 208

2.3 抗氧剂的选择原则 213

3.1 主抗氧剂 214

3.抗氧剂的分类 214

3. 2 助抗氧剂 222

3.3 金属钝化剂 226

4.抗氧剂在塑料中的应用 229

4.1 在聚丙烯中的应用 229

4.2 在聚乙烯中的应用 230

4.3 在苯乙烯系塑料中的应用 230

4.4 在ABS树脂中的应用 231

4.5 在尼龙6及尼龙66中的应用 232

4.6 在PET和PBT中的应用 233

4.7 在纤维素衍生物中的应用 233

4.8 在聚氨酯塑料中的应用 233

4.9 在聚甲醛(POM)塑料中的应用 234

4.10 在聚碳酸酯(PC)中的应用 234

2.聚氯乙烯的不稳定性原因 241

1.概述 241

Ⅳ 热稳定剂 241

2.1 自由基机理 242

2.2 离子机理 245

2.3 单分子机理 246

2.4 影响聚氯乙烯热降解的主要因素 248

3.热稳定剂的作用机理 252

3.1 热稳定剂应具备的功能 252

3.2 稳定剂对HCI的吸收作用 254

3.3 稳定剂与双键的加成作用 256

3.4 稳定剂对聚氯乙烯树脂氧化作用的抑制 258

4. 热稳定剂各论 259

4.1 铝系热稳定剂 259

4.2 金属皂类 262

4.2.1 金属皂的制备 265

4.2.2 金属皂各论 266

4.2.3 复合金属稳定剂 270

4.2.4 有机锡系稳定剂 278

4.2.5 其它金属稳定剂 284

4.2.6 非金属稳定剂 286

4.2.7 无毒稳定剂 288

5 稳定剂的新品种及应用 288

6 热稳定剂国外状况 307

6.1 西欧PVC热稳定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307

6.2 美国稳定剂状况及趋势 307

6.3 日本热稳定剂的现状及趋势 324

6.4 国外热稳定剂牌号及生产单位 325

7 国内稳定剂发展状况 325

7.1 国内铅系稳定剂发展状况 325

7.2 国内有机锡类热稳定剂的研究及应用情况 334

8 热稳定剂的性能、用途及生产单位 335

8.1 热稳定剂的主要性状及用途 335

8.2 国内热稳定剂品种及生产厂家 338

1 概述 347

Ⅴ 光稳定剂 347

2 紫外光对聚合物老化的作用 348

2.1 气候老化 348

2.2 紫外光老化 349

2.3 聚合物的光降解 350

3 聚合物光氧化降解 353

3.1 光物理过程 354

3.2 光化学和光引发 354

4 光稳定剂的作用 357

4.1 光屏蔽 357

4.2 紫外线吸收 357

4.3 猝灭 357

4.4 自由基捕获 358

5 光稳定剂应用概述 359

6.1 水杨酸酯类光稳定剂 364

6 各类光稳定剂的稳定原理及应用举列 364

6.2 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 366

6.3 苯并三唑类 374

6.4 有机镍络合物类 376

6.5 受阻胺类光稳定剂 385

6.6 无机光稳定剂一氧化锌 398

6.7 其它类光稳定剂 401

7 国内外光稳定剂生产情况 407

7.1 国外状况 407

7.2 国内状况 414

Ⅵ 抗冲击改性剂及加工改性剂 425

1 概述 425

1.1 PVC加工改性剂 427

1.2 抗冲改性剂 428

1.2.1 抗冲击改性剂 428

1.2.2 抗冲改性理论 429

1.2.3 抗冲击改性剂的形态 431

1.2.4 核/壳抗冲改性剂的形态 437

1.2.5 韧性/脆性转变效率和效力 438

1.2.6 影响韧性—脆性转变的因素 440

2.MBS 446

2.1 MBS消耗情况 446

2.2 MBS的特性 447

2.3 MBS生产技术 448

2.4 国外MBS新品种 455

2.5 国外MBS生产应用概况 456

3.其它改性剂 457

3.1 氯化聚乙烯 457

3.2 EVA 459

4.国内加工改性剂状况 460

4.1 概况 460

4.2 ACR 462

4.3 国内生产和研制概况 464

5.加工改性剂的应用 465

5.1 挤出加工 465

5.2 注射成型 465

5.3 压廷加工 466

5.4 吹塑成型 466

6.抗冲击性检测方法(ASTM) 466

Ⅶ 阻燃剂 471

1.概述 471

2.聚合物的燃烧和阻燃作用的机理 473

2.1 聚合物的燃烧 473

2.2 阻燃剂的作用机理 474

3.工业上常用的阻燃剂 476

3.1 含氯化合物 476

3.2 溴系阻燃剂 477

3.3 磷系阻燃剂 481

3.4.1 无机阻燃剂的分类 487

3.4 无机阻燃剂 487

3.4.2 阻燃协效机理 488

3.4.3 氧化锑 489

3.4.4 水合氧化铝 490

3.4.5 氢氧化镁 493

3.4.6 硼酸锌 497

3.4.7 钼系阻燃剂 497

3.4.8 赤磷 498

4.国外主要阻燃剂进展情况 499

4.1 近年来国外溴系阻燃剂状况 499

4.2 磷系阻燃剂进展状况 510

4.3 近年来国外锑系阻燃剂新产品 518

4.4 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阻燃剂新产品 522

4.5 硼系阻燃剂进展 525

4.6 硼酸锌的应用 526

5.1 阻燃聚烯烃 536

5.阻燃剂配方举例 536

5.2 低光泽度阻燃聚碳酸酯配方 538

5.3 阻燃聚酯配方 538

5.4 阻燃聚酰胺配方 539

5.5 硅烷偶联剂处理过氢氧化物阻燃配方 539

6.国内阻燃剂状况 544

6.1 国内锑系阻燃剂的进展 544

6.2 氯系阻燃剂 552

6.3 磷系阻燃剂 553

7.国外主要阻燃剂的用途及物理性能 557

7.1 主要阻燃剂及所适用的塑料 557

7.2 主要支应型阻燃剂的物理性质 557

7.3 主要添加型阻燃剂的物理性质 557

Ⅷ 润滑剂 567

1.概述 567

2.1 润滑剂的作用 570

2.润滑剂的作用及作用原理 570

2.2 润滑剂的作用机理 571

2.2.1 内部润滑剂的作用机理 571

2.2.2 外部润滑剂的作用机理 573

3.润滑剂的类别及特性 575

3.1 烃类 575

3.2 脂肪酸类 576

3.3 酰胺类 579

3.4 酯类润滑剂 579

3.5 醇类 582

3.6 金属皂类 582

3.7 复合润滑剂 584

4.润滑剂性能的评价和测试 591

4.1 开式辊筒试验 591

4.2 挤出试验 591

4.3 挤塑仪试验 593

5.润滑剂的应用 596

5.1 在聚氯乙烯方面的应用 597

5.2 在聚苯乙烯类聚合物中的应用 601

5.3 在聚烯烃中的应用 602

5.4 在其它塑料方面的应用 602

6.润滑剂的国内外情况 604

6.1 润滑剂的生产及消费概况 604

6.1.1 国外情况 604

6.1.2 国内润滑剂生产情况 607

6.2 润滑利发展展望 608

6.2.1 硬脂酸 608

6.2.2 新型酰胺类和酯类产品 609

Ⅸ 脱模剂 611

1.概述 611

1.1 脱模剂的作用机理 611

1.2 脱模剂的种类 612

2.1 脱模剂的选择 614

2.脱模剂的选择及性能评价 614

2.2 脱模剂性能的评价 616

2.2.1 离模性 616

2.2.1 脱模性 617

2.2.3 成型性 617

2.2.4 洗净性 617

2.2.5 成品表面斑痕 618

2.2.6 脱模剂的表面张力 620

3.脱模剂种类、性能和用途 621

3.1 脱模剂的种类 621

3.2 脱膜剂的性能及用途 621

3.2.1 有机硅脱模剂 624

3.2.2 酯类和环氧衍生物 628

3.2.3 高效含氟脱模剂 628

3.2.4 “?术?工-卜”脱模剂 631

3.2.5 高效脱模剂“乇丿工-卜”E76和E91 632

3.2.6 其它脱模剂 634

4.脱模剂的制备与应用 635

4.1 国内脱模剂介绍 635

4.2 国外脱模剂介绍 639

X 发泡剂 643

1.概述 643

1.1 发泡剂发展沿革 647

1.2 物理发泡剂 648

1.3 化学发泡剂 651

2.发泡剂类别及性能 652

2.1 无机发泡剂 652

2.2 有机发泡剂 654

2.2.1 N-亚硝基化合 655

2.2.2 偶氮化合物 663

2.2.3 酰肼类及其它发泡剂 666

3.助发泡剂及其作用机理 672

4.发泡剂的选择 674

5.发泡剂的应用 678

5.1 AC发泡剂的应用 678

5.2 发泡剂的配料 680

5.3 配方举例 681

6.发泡剂发展动向 684

6.1 质量优良的偶氮类产品 684

6.2 非偶氮类发泡剂 685

6.3 开发吸热型发泡剂 686

Ⅺ 着色剂 687

1.概述 687

1.1 着色的目的 687

1.2 着色剂发展沿革 687

1.3 色彩的基本概念 688

2.着色剂的性能 689

2.2 分散性 690

2.1 着色力和遮盖力 690

2.3 耐热性 691

2.4 耐候性 691

2.5 耐迁移性 693

2.6 其它性能 693

3.着色剂类别概述 693

3.1 无机颜料 693

3.1.1 白色颜料 693

3.1.2 黄色颜料 696

3.1.3 黑色颜料 696

3.1.4 红色颜料 696

3.1.5 蓝色颜料 697

3.1.6 珠光颜料 697

3.1.7 其它无机颜料 699

3.2 有机颜料 700

3.2.1 偶氮颜料 700

3.2.2 酞菁蓝颜料 705

3.2.3 其它高级有机颜料 706

3.2.4 染料 706

3.2.5 炭黑 706

4.着色剂的应用 708

4.1 配色要点 708

4.2 着色方法 710

4.3 三聚氯乙烯的着色 710

4.4 聚烯烃的着色 712

4.5 着色剂在聚苯乙烯中的应用 714

4.6 在ABS树脂中的着色 716

4.7 聚碳酸酯的着色 716

4.8 着色剂在聚甲醛中的应用 717

4.9 着色剂在其它塑料中的应用 717

4.10 主要着色剂的性能及用途 718

1.概述 721

Ⅻ 抗静电剂 721

2.抗静电的机理 724

2.1 影响物质静电产生和消除的因素 725

2.2 外部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 727

2.3 内部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 727

3.抗静电剂主要品种 729

3.1 阴离子型抗静电剂 729

3.2 阳离子型抗静电剂 729

3.3 两性离子型抗静电剂 731

3.4 非离子型抗静电剂 732

3.5 炭黑 743

4.抗静电剂的应用 743

4.1 外部抗静电剂的应用 743

4.2 塑料内部用抗静电剂的应用 746

3 .在苯乙烯类树脂中的应用 750

4.4 在聚氯乙烯中的应用 751

1.1 填充剂和增强剂的作用机理 753

ⅩⅢ 填充剂和增强剂 753

1.概述 753

1.2 填充剂和增强剂的性能 754

2.主要填充增强剂品种性能及用途 757

2.1 碳酸钙 757

2.1.1 轻质碳酸钙的制备 758

2.1.2 表面包覆碳酸钙 760

2.13. 碳酸钙的性质 761

2.1.4 碳酸钙的应用 762

2.2 高岭土 764

2.2.1 高岭土的加工 764

2.2.2 高岭土的类型及特性 765

2.2.3 高岭土的应用 768

2.2.3 结束语 773

2.3.2 滑石粉的用途 774

2.3.1 滑石粉的性质 774

2.3 滑石粉 774

2.4 云母粉 775

2.5 白炭黑 777

2.6 炭黑 779

2.7 实心玻璃微珠 783

2.8 中空微球 786

2.8.1 制法 787

2.8.2 类别与性能 788

2.8.3 应用 791

2.9 玻璃纤维 792

2.10 其它无机填充剂 794

2.10.1 硫酸钡 794

2.10.2 硫酸钙 794

2.10.7 水合氧化铝 795

2.10.5 果壳粉 795

2.10.6 木粉 795

2.10.3 硅藻土 795

2.10.4 硅酸钙 795

2.10.8 金属粉末 796

2.11 高强增强纤维 796

2.11.1 聚酯纤维 796

2.11.2 碳纤维 797

2.11.3 芳族聚酰胺纤维 798

2.11.4 硼纤维 799

2.11.5 高强聚乙烯纤维 799

2.11.6 高强尼龙纤维 800

2.11.7 聚四氟乙烯纤维 800

2.11.8 晶须 801

ⅩⅣ 偶联剂 807

1.概述 807

2.1 硅烷偶联剂的作用机理 808

2.硅烷偶联剂 808

2.2 硅烷偶联剂的合成 810

2.3 硅烷偶联剂的主要产品及应用范围 812

2.4 硅烷偶联剂品种各论 817

3.钛酸酯偶联剂 821

3.1 钛酸酯偶联剂的制备 821

3.1.1 单烷氧基型制备 821

3.1.2 螯合型钛酸酯偶联剂OLT671的合成 823

3.2 钛酸酯类偶联剂的作用机理 824

3.3 钛酸酯类偶联剂的品种、性能及用途 829

4.其它类偶联剂 836

4.1 铬类偶联剂 836

4.2 锆类偶联剂 837

4.3 铝酸酯类偶联剂 837

5.国内偶联剂生产情况 838

6.1 硅烷偶联剂使用方法 843

6.偶联剂的使用方法 843

6.2 钛酸酯类偶联剂使用方法 844

6.3 锆类偶联剂使用方法 846

6.4 铝酸酯类偶联剂使用方法 846

7.填充——偶联剂在塑料中的应用 847

7.1 填充剂各种特性对制品的影响 847

7.2 填充——偶联剂在塑料方面应用实例 850

7.2.1 硅烷偶联剂 850

7.2.2 钛酸酯类偶联剂 852

7.2.3 铝酸酯类偶联剂 857

Ⅳ 其它助剂 861

1.荧光增白剂 861

1.1 概述 861

1.2 荧光增白剂主要品种 862

1.3 塑料用荧光增白剂的结构类型及合成 864

1.3.1 塑料荧光增白剂的主要结构 864

1.3.2 主要产品的合成 869

1.4 增白剂的应用 871

2.增透剂 873

2.1 概述 873

2.2 增透剂的增透机理 873

3.防霉剂、防白蚁剂、防鼠剂 873

3.1 防霉剂 873

2.3 山梨醇缩醛类透明改性剂应用情况 874

3.1.1 概述 883

3.1.2 防霉剂的作用机理 885

3.1.3 防霉剂主要品种、性能及用途 885

3.2 防白蚁剂 888

3.2.1 概述 888

3.2.2 主要品种、性能及用途 889

3.3 防鼠剂 891

3.3.1 概述 891

4.1 概述 892

4.防雾剂 892

3.3.2 防鼠剂品种 892

4.2 主要防雾剂品种、性能及用途 894

5.交链剂 896

5.1 概述 896

5.2 过氧化物 897

5.3 过氧化物特性表示 901

5.4 过氧化物引发的自由基反应历程 902

5.5 影响交联反应的其它因素 904

5.6 其它交联剂 905

ⅩⅥ 塑料配方设计概述 907

1.塑料加工成型的理论基础 907

1.1 概述 907

1.2 聚合物材料的加工性 907

2.聚氯乙烯配方设计 910

2.1 配方设计的目的 910

2.2 聚氯乙烯树脂牌号及用途 912

2.3 增塑剂在配方中的选用 919

2.3.1 聚氯乙烯对增塑剂的要求 919

2.3.2 主增塑剂—苯二甲酸酯类 920

2.3.3 主增塑剂—磷酸酯类 921

2.3.4 其它增塑剂 922

2.3.5 充量增塑剂 923

2.3.6 环氧酯类增塑剂 931

3.配方设计与增塑剂性能的关系 936

3.1 增塑剂用量与塑料物性的关系 936

3.2 硬度(或称软度)、增塑效率值与配方的关系 937

3.3 增塑剂的粘度与它的耐寒性和塑化效率的关系 938

3.4 增塑剂的挥发性与它的闪点关系 939

3.5 增塑剂的水浸出性与其化学结构和化学萃取性的关系 940

3.6 增塑剂的配人量多少与电绝缘性的关系 941

3.7 增塑剂的耐热性与它的酸值的关系 941

3.8 几种常用增塑剂的特性优劣顺序 941

3.9 增塑剂混合使用的优点 942

3.10 在配方时怎样选择增塑剂和应用 944

4.稳定剂在配方中的作用 945

4.1 铅盐稳定剂的选择 945

4.2 金属皂类稳定剂的选择 946

4.3 有机锡类稳定剂的选择 948

4.4 环氧酯类的选择 949

4.5 螯合剂的选择 949

4.6 混合稳定剂 950

4.7 稳定剂在配方中应用的一些看法 951

5.颜料在配方中的应用 952

5.1 作为聚氯乙烯着色剂的基本要求 952

5.2 配方中的拼色 953

5.3 常用聚氯乙烯配色举例 954

6.硬质聚氯乙烯配方设计 956

6.1 概述 956

6.2 聚氯乙烯树脂的选择 957

6.3 硬质聚氯乙烯用的加工改性剂 958

6.4 加工技术 960

6.5 硬质聚氯乙烯改性 961

6.6 提高聚氯乙烯耐热性的途径 962

7.软质聚氯乙烯配方设计 964

7.1 聚氯乙烯压延薄膜配方 964

7.2 聚氯乙烯吹塑薄膜 968

7.3 聚氯乙烯电缆料配方设计 971

7.3.1 原材料选择 972

7.3.2 提高电缆料性能的途径 972

7.3.3 常用电缆料参考配方 973

8.工程塑料合金 977

8.1 概述 977

8.2 塑料合金举例 979

8.3 阻燃配方设计 980

8.4 结束语 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