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信息 1
在汹涌而来的信息中选择、思考 1
在众说纷纭中把握动向 3
在众多因素中突出智力 6
形象的说法,不是科学的论断 8
他感受到周围在震荡 12
池塘中睡莲的启示 17
抓住特点,理解实质 21
遍及全球的社会变革之风 25
不是答案,是方法 26
第二编 教育是根本 31
教育是根本 31
基础教育是百年大计 32
从小培养科学人才 33
把“学费”花在孩子们身上 35
多种形式办学 36
高等教育要与经济密切合作 38
科研选题要从生产发展的需要出发 42
发挥高校多学科优势 43
积极承担产业部门的课题 44
专业不该分得过细 46
要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 48
改变“近亲繁殖”的陋习 50
让教师在竞争中成长 51
解除中青年教师的后顾之忧 53
重新组合更有活力的学术“细胞” 54
爱护和扶持名牌大学 56
第三编 多培养高级科技人才 58
放手培养研究生 58
希望在青年一代 60
多培训在职研究生 61
提倡学术自由 63
让回国留学生发挥专长 65
重视年轻人才,做第一流的研究工作 66
改变高、中、初级人才比例 67
改变人才群体结构 68
大力培养横向科技人才 71
变学校教育为终身教育 73
继续工程教育是一件大事 75
第四编 自力更生发展高技术 78
基点是自力更生 78
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 80
必须高度重视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 82
从微机应用入手,调整技术政策 84
也可搞一个科技特区 87
科技、经济、社会应协调发展 88
尽快培养第二、第三层次人才 90
抓好“接力赛” 92
结合国情,探索海洋工程管理模式 93
第五编 投资重点应在技术开发 98
不考虑社会经济问题,科研没有生命力 98
讲究时序经济,提高工作效率 100
科研部门的两大弊端 102
把投资放在技术开发上 105
建立行业技术开发中心 107
“科学公园”值得借鉴 109
加强工业部门的研究能力 112
第六编 要重视基础研究 115
任务带学科,学科促任务 115
处理好基础与开发的关系 118
基础研究不能放松 119
要从长远考虑 120
结合国情选择研究方向 122
着眼于高层次的结合 124
力求“三新”重视移植 126
第七编 尊重人才繁荣科技 128
改变知识分子的地位 128
人才是创业之本 129
让科学家专心从事科学探索 131
给科学家管理自己研究工作的权力 132
要有稳定的研究环境 135
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组织科研队伍 136
让有作为的青年获得相应的职称 139
百家争鸣,繁荣科学 140
吸引更多的人来建设祖国 146
促进人才流动 148
加快知识、智力的流动 149
支持业余智力劳动 151
开发经营管理人才 153
提倡创造性的改行 154
切不可把“内行”变成“外行” 156
加强科学道德修养 158
为人民,讲科学,讲民主 160
追求权势和追求科学知识是不相容的 162
创造优良的文化环境 163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文明有巨大作用 164
科学技术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石 166
第八编 研究管理提高效率 168
把管理放在突出位置 168
坚持科学原则,维护职业道德 169
结合国情,研究管理 169
掌握情报,正确决策 171
学术领导不同于行政领导 174
注意调节好人际关系 175
向管理要效率 177
人事管理是重要研究课题 179
放手组阁,限定任期 181
建立严格的科技档案制度 182
第九编 开展软科学研究促进决策科学化 184
决策是领导的基本职能 184
决策民主化是科学化的前提 186
使科学决策制度化 188
软科学研究的任务、方向和发展问题 191
软课题要协同作战 197
科学预测,确定选题 199
建立“脑库”和人才库 200
深入研究技术政策 202
政策应促进科技界的横向联系 203
要重视立法 205
要支持民间研究机构 206
要给软科学研究成果评奖 207
第十编 改革科技体制 209
科学的宏观决策 209
科技体制改革的基点 211
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措施 213
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216
改革不会一蹴而就 218
基金会是一种民主管理体制 219
试行基金制的收获 220
建立岗位考核标准 224
实行计划指导下的合同聘任制 226
以科研为主导,以效益为中心 228
工厂办研究所好 230
科研型工厂好 232
技术市场越办越兴旺 235
充分信任,合理流动 237
试行职务、职称、工资浮动制 238
一级抓一级,实行分级负责制 239
从科学家到企业家 240
要重视民办科技机构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