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东渐 9
第一节 东渐的路线 9
第二节 弥生文化与大陆文化 11
1.弥生文化的形成及其特征 11
2.大陆文化的要素 11
第三节 弥生文化与徐福东渡 19
1.弥生时代的中国移民 19
2.徐福东渡及其历史意义 19
第四节 自发传入 28
1.文字和儒学 28
2.佛教 28
3.科学技术 40
第五节 自觉摄取 40
1.中日外交关系的建立 40
2.圣德太子的改革与中国文化 40
3.大化改新与中国文化 40
4.遣唐使与中国文化 40
第二章 中国文化第一次大摄取——奈良时代、平安前期 58
第一节 政治 59
1.政府机构 59
2.律法典章 59
3.土地制度 59
4.户籍赋役 59
5.军事组织 59
6.货币和度量衡 59
7.城市建设 59
第二节 宗教 67
第三节 教育 69
第四节 修史 72
第五节 文学 74
第六节 书法 77
第七节 音乐 78
第八节 绘画 80
第九节 建筑 82
第十节 雕刻 83
第十一节 生活 86
第三章 消化与创新之一 91
第一节 新社会经济基础的形成 91
第二节 新政治制度的建立 94
第三节 假名的发明 96
第四节 佛教和儒学的日本化 99
第五节 神道的复活 103
第六节 日本风文学的诞生 105
第七节 建筑式样的独立 107
第八节 雕刻趣味的转变 110
第九节 日本画的产生 112
第十节 音乐的创新 114
第十一节 书道和茶道的发展 117
第十二节 教育的普及和学术的昌盛 120
第十三节 工艺的自由发展 122
第四章 中国文化第二次大摄取——镰仓、南北朝室町、安土桃山时代 125
第一节 中日交通的恢复和僧侣的往来 126
1. 与宋朝往来 126
2. 与元朝往来 126
3.与明朝往来 126
第二节 宋元绘画新式样 133
第三节 天竺式、禅宗式建筑 139
第四节 雕刻中的宋代新血液 143
第五节 新工艺的引进 145
1.濑户烧 145
2.堆朱和沈金 145
3.其他 149
第六节 五山文学 149
第七节 禅林书法 154
第八节 散乐的引进 156
1.猿乐 156
2.田乐 156
3.其他 160
第九节 棋艺 160
第十节 唐式茶会的流行 164
第十一节 宋版书籍及印刷术 166
第十二节 医药学 173
第五章 消化与创新之二 177
第一节 禅与武士道 178
1.禅宗的引进和昌盛 178
2.禅与朱子学 178
3.禅与武士道 178
第二节 净土教与艺术 186
1.净土教的引进和发展 186
2.净土教与艺术 190
第三节 禅与艺术 190
第六章 中国文化第三次大摄取——江户时代 197
第一节 日清交通的发达及明清僧侣的赴日 199
第二节 黄檗宗的引进及其影响 203
第三节 南画运动的展开 208
第四节 唐式书法的流行 211
第五节 汉籍的翻译与出版 214
第六节 俗语文学与歌舞伎的盛行 218
第七节 史地学 221
第八节 文字语言学及唐音 225
第九节 医药学 229
1.医学 235
2.药学 235
第十节 西方科学知识 235
1.自然科学 238
2.社会科学 238
第十一节 工艺技术 238
1.陶瓷器 238
2.纺织品 238
3.刻印及文房用具 242
第十二节 物产 242
第十三节 音乐、武术、基督教、礼仪及其他 245
第七章 消化与创新之三 249
第一节 儒学与日本政治 249
1.朱子学的引进 249
2.朱子学的日本化 249
3.朱子学的独立及其发展 249
4.朱子学与日本政治 249
第二节 儒学与日本思想 264
1.儒学考证风的影响 264
2.尊王攘夷思想的渊源 264
3.水户学的依据 264
4.儒学思想的渗透 264
第三节 孔子与日本 274
第八章 对摄取中国文化作出贡献的人 278
第一节 朝鲜人 278
第二节 日本人 283
1.阿倍仲麻吕 283
2.吉备真备 283
3.藤原清河 283
4.玄昉 283
5.最澄 283
6.空海 283
7.圆仁 283
8.圆珍 283
9.奝然 283
10.荣西 283
11.道元 283
12.俊芿 283
13.圆尔 283
14.梦窗疎石 283
15.虎关师? 283
16.中岩圆月 283
17.义堂周信 283
18.绝海中津 283
19.雪舟等杨 283
20.桂庵玄树 283
第三节 中国人 304
1.鉴真 304
2.兰溪道隆 304
3.无学祖元 304
4.一山一宁 304
5.隐元 304
6.朱舜水 304
7.陈元赟主要参考书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