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广东应对中国有更大贡献 1
一 告别“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3
二 来自内部的危机与挑战 7
三 广东仍是中国的希望 10
四 广东在中国先行一步的贡献 12
五 广东想对中国说 15
六 中国21世纪的发展战略:十龙腾飞 18
七 广东应对中国有更大贡献 24
第二章 阳光地带“爆炸” 27
一 东莞,世界级的经济奇迹 29
(一)新文明的酵母:“三来一补” 30
1.从“作坊”走向国际市场 30
2.从星斗满天到众星拱月 33
3.“两头在外,两头黑” 35
4.“三来一补”到顶了吗 37
(二)东莞开放启示录 39
1.启示录之一:国情与模式 39
2.启示录之二:发展与平衡 42
3.启示录之三:渐进与突破 46
4.启示录之四:蜕变与更新 50
5.启示录之五:质变与飞跃 55
6.启示录之六:旧有规范与灵活变通 58
7.启示录之七:发展经济与利用资本主义 62
8.启示录之八:对外开放与坚持社会主义 66
二 席卷中国的“惠州旋风” 70
(一)惠州在第二次浪潮中崛起 70
1.奇特的“惠州现象” 71
2.直接挤入全球经济链 72
3.后发性利益与电子产业群落 75
(二)迎接太平洋西岸时代 78
4.跨世纪的历史机遇 78
5.国际舞台呼唤国际角色 80
6.突破“前店后厂”的格局 81
7.大亚湾的沉思 83
(三)走出“熊猫效应”的误区 85
8.不可“守土待猫” 85
9.大项目与“钓鱼工程” 86
10.把“熊猫”变成“狮猫”、“虎猫” 89
1.中国新的城市巨人 91
三 大广州直追京津沪 91
2.珠江滚滚群龙有首 93
3.速度、效益高出京津沪 96
4.奥秘所在,三箭齐发 97
5.大广州高速发展还能持续多久 99
6.“锅底”出猛虎 102
四 百万民工下珠江 110
(一)百万民工下珠江的观察与思考 111
1.一年一度的民工困扰 111
2.未来的隐患和忧思 112
3.对策和办法 113
(二)民工潮思辩录(两位新华社记者1991年春的对话) 116
1.季风、气压、大爆发 116
2.区域保护对不对 118
3.三角洲没有压力吗 120
4.老虎大了就得关进笼子 121
5.多搞几个“珠江三角洲” 123
五 开放冲击波能越过五岭吗 125
(一)反差强烈的省界线 126
1.一山之隔两种境界 126
2.山北“堤坝”多 127
3.关键在“上面” 128
(二)金三角隆起带向北推移 129
1.一年跨越全国55个百强县 129
2.外商投资激流冲击的福地 131
3.开启引进浪潮大门的金钥匙 135
1.亡羊补牢 为时不晚 137
(三)在中间地带崛起(原韶关市长汤彤海访谈录) 137
2.慢半拍与换脑筋 139
3.在“母本优势”中寻找爆发力 141
4.把块块和条条组成命运共同体 143
5.双向辐射的“桥头堡” 143
6.向“增长极”靠拢 145
(四)开创省际合作新格局 147
1.“南风窗”的新使命 148
2.广东是个大舞台 150
3.互补互利互惠 151
4.以对内开放促对外开放 153
(五)十三万外省人评广东 156
1.我们每天都关注着广东 156
3.希望广东更上一层楼 158
2.广东是全国的广东 158
第三章 走向市场经济 161
一 从土地走向市场经济 163
(一)土地管理:步入资产化管理轨道 164
(二)深圳崛起的奥秘:从土地走向市场经济 166
1.从理论禁区到改革实践 167
2.从行政划拨走向市场机制 168
3.财富之母的苏醒 170
4.土地商品化呼唤配套改革 172
(三)珠海特区成功模式:土地管理五统一(珠海市长梁广大访谈录) 174
1.市长的屁股为何坐在土地上 174
2.中国最好的城市是怎样诞生的 179
3.勇气来自信念: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184
(一)大分化与大组合 188
二 从劳动力世界走向市场经济 188
1.市场配置劳动力成为主体 189
2.劳动制度的裂变 190
3.新机制的诞生 192
(二)广东的活力从何而来 193
4.没有压力就没有进步 193
5.市场争夺战 195
6.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197
(三)站在城乡分割的板块上 200
7.从民工潮看城乡板块结构 200
8.百万民工的“双面刃”效应 202
9.打开农村的劳力宝库 204
10.“新潮生活”与无形动力 205
(四)重建新的劳动力机制 205
11.创造公平竞争条件 208
12.建立新的约束机制 210
(五)百万民工呼唤“绿卡” 212
13.主体工人状况堪忧 212
14.由双轨制向单轨制过渡 214
15.加大社会主义因素 216
三 从小机关大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惠州腾飞与机关干部“下海”的启示) 219
1.机关干部搭起外向型经济大舞台 219
2.改革目标:小机关大经济 221
3.新一代国营企业家 222
4.机关干部下海的改革效应 225
四 从教育走向市场经济(“贵族学校”现象探秘) 228
1.占据风水宝地 229
2.冲击波源自高额收费 230
3.“英豪学校”能培养出“英豪”吗 232
4.教育走向市场经济的产物 233
五 从体育走向市场经济(问鼎中国足坛的乡镇企业) 236
1.“收购”广东足球队意味着什么 237
2.促进企业进入市场经济 239
3.冲击旧体制的足球公司 241
4.引入市场经济机制 242
六 市场经济出广东 244
(一)广东对市场经济的思考 244
1.广东学者百人大讨论 244
3.症结在哪里 246
2.寻求改革、发展、稳定三统一 246
4.在治理整顿中大步推进改革 248
(二)改革面临重大战略转折 249
5.“放”是十年改革的主旋律 249
6.改革走进了怪圈 250
7.改革的战略转折 252
(三)中国改革的唯一出路:市场经济 254
8.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55
9.浇铸市场经济的三大支柱 256
10.三种战略选择 258
七 市场经济改革:广东先走一步(广东省副省长刘维明访谈录) 261
(一)市场经济 一抓就灵 261
1.市场经济改革:从地下转入公开 262
2.“短缺经济”的克星 263
3.市场经济的“特异功能” 264
(二)从价格关进入市场经济 266
4.市场经济法则:物价——市场说了算 266
5.市场经济现象:经济发展快,物价浮动大 268
6.市场经济工资差别:从三百元到二万元 269
7.价格关:市场经济的拦路虎 270
(三)把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推上历史舞台 271
8.企业,中国经济改革的突破口 271
9.确立企业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273
10.中国的命运系之于企业 274
(四)只有市场经济才能发展社会主义 276
11.发展才是硬道理 276
12.谁是中国发展慢的“历史罪人” 278
13.落后、亏损≠社会主义 279
14.中国再不能抱残守缺 280
八 在开放中“引进”市场经济(原东莞市负责人D访谈录) 282
1.市场经济改革:东莞先走一步 282
2.开放带来市场经济 284
3.市场经济的催化剂 286
4.搞市场经济要敢为天下先 288
5.灵活变通与市场经济 289
6.层层放权与市场经济 291
7.炒楼花、炒股票与市场经济 293
8.共产党领导与市场经济 294
第四章 经济圈之路 297
一 粤港澳经济大趋势 299
1.走向一体化的粤港澳 300
(一)引人注目的珠江经济圈 300
2.珠江经济圈初露头角 302
3.珠江经济圈的“魔力” 304
(二)粤港澳经济走势 306
4.处在转折关头的粤港澳 306
5.把握发展契机,实现总体升级 308
6.亟待实现的战略转变 311
(三)珠江经济圈的启示 313
7.现代文明的载体 313
8.呼唤制订跨世纪蓝图 315
9.珠江经济圈的启示 317
二 香港、深圳、珠三角:现实与未来(原深圳市长李灏访问记) 320
1.关于珠江经济圈 321
2.关于珠江三角洲成为第五条“小龙” 323
3.关于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324
4.关于深圳未来走向 325
三 珠江三角洲嬗变畅想曲 327
1.美国人的预言与地球村的新居民 328
2.国际分工与国际市场 330
3.来自内地的挑战 331
4.再建十个香港 334
5.赢得更好的未来 336
四 影响半壁河山的战略与开发 339
(一)湛江港开发路向考察 340
1.我国的重大抉择:如何用湛江港 340
2.中国不可多得的亿吨大港 342
3.大西南呼唤湛江 343
(二)大西南的“香港”在哪里 344
4.珠江三角洲的成功启示 344
5.大西南需要经济“大泵站” 345
6.大西南呼唤“龙头港” 346
(三)自由港和经济爆发点 349
7.来自东南亚的机遇和挑战 349
8.大西南起飞的爆发点 351
9.国家统筹导演,各省搭台唱戏 352
(四)冲出条块经济的樊篱 355
10.湛江深水港建设的障碍 355
11.重新整合,大势所趋 357
12.尽快成立“大西南联合体” 358
13.广东西翼在躁动 359
(五)广东赶超“四小龙”的二元战略 359
14.赶超“四小龙”,呼唤新的增长中心 360
15.开辟对外引进的第二大战场 362
(六)造就一批开发大西南的“香港人” 364
16.形成共识 转换观念 364
17.目标管理 分期开发 365
18.铸造生产要素的“磁极” 366
五 走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原广州市长黎子流访谈录) 369
(一)建设国际大都市缘起 370
(二)跨世纪的抉择与战略 373
1.一个影响华南全局的决策 373
2.未来建立在现实基础上 375
3.来自珠江三角洲的挑战 377
(三)再造有形和无形世界 379
4.解放思想不能一劳永逸 379
5.让所有的生产要素流动起来 381
(四)用大手笔写大文章 384
6.冲破旧格局的束缚 384
7.用大手笔写大文章 385
8.打多深的基础建多高的楼 387
(五)迎接21世纪的挑战 389
9.建造21世纪的大磁场 389
10.广州是全国的广州 390
11.继续先走一步 391
六 三省三边经济圈呼之欲出 393
1.从三边合作到联合对台开放 394
2.两个机遇正在交汇 396
3.开辟我国开放建设新的主战场 398
4.开发南澳岛与祖国统一大业 400
5.创建南澳对台保税区时机成熟 402
6.从地方到中央部委形成共识 404
七 次发达地区的经济腾飞之路 406
(一)我国头号人口大县跃起成“虎” 407
1.一个有争议的地区 407
2.完成了三个历史性的变化 409
3.与广东“四小虎”发展模式异同 412
(二)把“小草”企业办成“乔木”企业 415
4.从光板地到现代企业群落 415
5.在全球层面上重组生产要素 418
6.以商贸优势促工业优势 420
(三)农村现代化还靠农民企业家 422
7.上万商贩趁潮而起 423
8.农村现代化的带头人 425
9.农村经济腾飞五诀 429
第五章 市场风云与流通革命 431
一 广东食有鱼启示录 433
1.广东人吃鱼全国第一 434
2.启示之一:市场经济消灭“短缺” 435
3.启示之二:市场刺激科学养鱼 436
4.启示之三:服务体系不可或缺 437
5.启示之四:市场决定生产 438
(一)广州是怎样繁荣起来的 440
1.市场经济活水在这里流出 440
二 广州流通领域改革探源 440
2.打开市场经济的“潘多拉盒子” 441
3.广州人头一个吃螃蟹 443
4.微观放得开 宏观管得住 445
(二)广州,物价涨落不起浪 446
(三)牵住物价这条龙 449
1.为什么广州物价在全国升幅最低 449
2.增加供给,搞活流通 450
3.建立市场经济价格机制 452
4.政府扮演市场“警察” 454
三 百万人民的镇定从何而来(中山市物价改革纪实) 456
1.黑色的夏季 456
2.无形的大坝 458
3.有形的大坝 459
4.企业家背水一战 460
5.《人民日报》短评 461
四 市场大战与流通革命(关于广货市场危机的对话) 463
(一)广货面临空前挑战 464
1.广货危机论 464
2.市场大战愈演愈烈 467
(二)整合珠江三角洲 472
3.珠江三角洲呼唤营销中心 472
4.广州、寻找21世纪舞台上的角色 476
5.市场较量=政府较量 478
6.华南物资流通中心:广州的新使命 481
(三)21世纪的呼唤:流通革命 486
7.走向21世纪的流通 486
8.买卖革命 488
9.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配套 491
第六章 生存危机与挑战 495
一 中国人吃饭问题解决了吗 497
1.非洲50万人饿死,震惊国际社会 498
2.中国经验,世界瞩目 499
3.中国农业的转折点:1979年 500
4.灌溉、绿化与人定胜天 501
5.科学技术与粮食增产 502
6.无农不稳,无工不富 503
7.亚非粮食自给:任重道远 504
二 缓解我国粮食压力的途径 506
1.落后的饲料工业与人畜争粮的怪圈 507
2.肉蛋奶成倍增长的关键:饲料转化率 508
3.我国饲料工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509
4.开辟饲料蛋白资源的新来源 510
三 农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513
(一)农村持续协调发展障碍多 513
1.丰收与效益的反差 514
2.农民负担有待减轻 515
3.农民还要吃定心丸 517
(二)广东乱占滥用耕地问题严重 519
1.每年减少一个中等县 519
2.骑楼镇:吞噬金三角的怪胎 521
3.三大弊端贻患无穷 522
4.没有文化的表现 523
四 实现农业第二次腾飞 524
1.危险的信号:田里草越多,家里钱越多 525
(一)摆脱“输血型”农业困境 525
2.“输血”救不了农业 526
3.农业现代化障碍:土地私有观念 527
(二)寻找商品农业的载体 528
4.引入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机制 528
5.新的农业生产关系在诞生 529
(三)土地与农业进入市场经济轨道 531
6.现代农业雏形 531
7.杂交与混合经济优势 532
8.农业经济的龙头:农业企业 533
五 迎接农业产业化新时代 535
(一)农业进入开发性商品生产新阶段 535
1.令人瞩目的成就 536
2.开发性农业商品生产的突破口 537
3.传统农业向商品化农业转变的特征 538
4.向商品农业转变的三大前提 540
(二)寻找农业新载体 541
1.商品农业的新载体 541
2.从散兵游勇到集团军 542
3.大户大富,千家万户共同致富 544
(三)广东农业企业跃起成龙 546
1.农业企业化步子加快 546
2.农业企业三大特点 547
3.农村新的经济生长点 549
六 拓展新的空间 551
(一)珠江三角洲的沧海桑田之变 551
1.成滩速度世界罕见 552
2.“新大陆”成为聚宝盆 553
3.大规模围垦开发方兴未艾 554
(二)开发海洋国土,利用海洋资源 556
1.人类海洋时代已经降临 556
2.我国海洋产业有待急起直追 557
3.中国海洋事业发展的趋势 559
(三)我国沿海岛屿:未来的经济巨轮 560
1.开放建设的新热点 560
2.迎接海洋世纪 561
3.连接世界的“桥头堡” 562
七 人口大爆炸:广东不可先走一步 565
1.每年新增人口:广东=两个日本 566
(一)人口警笛该拉响了 566
2.生育高峰的顶峰 567
3.半计划生育状态 568
4.流动人口的困扰 570
(二)广东人口大爆炸贻患无穷 571
1.三大隐患严重制约广东发展 571
2.广东人口控制亟待大张旗鼓 573
(三)人口普查大曝光 574
1.解开“百万民工下珠江”之谜 575
2.数万流浪汉夜半惊魂 577
3.户籍制度面临的冲击 579
4.“黑人”现象日趋严重 580
第七章 迎接大时代 583
一 困境与出路:人大代表的反思与呼声 587
1.广东形势喜中有忧 588
2.宏观调控不能只打“纸老虎” 590
3.走出“拐腿经济” 591
二 发达地区农村的问题和隐患 594
1.富裕农民为何闹事 595
2.问题出在哪里 596
3.不能掉以轻心 598
4.今后怎么办 599
三 寻找跨世纪发展新模式 602
(一)90年代产业发展战略 603
1.金三角投资效益低 603
2.怪现象缘何而生 604
3.新的产业发展战略大思路 606
1.危机感与紧迫感 608
(二)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 608
2.企业成为科技开发主体 609
3.金三角形成三点一线格局 610
四 撞开世纪之门 613
(一)天河隆起带的科技之光 613
1.华南“中关村”在五山 614
2.来自三大效应的冲击 615
3.科技产业独领风骚 617
(二)在改革大潮中崛起 618
4.源头活水哪里来 618
5.杂交优势战略 619
6.发挥“条块”结合优势 621
7.现代企业制度的强大活力 623
(三)科技生产力是怎样激活的 623
8.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 625
9.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627
(四)跨世纪的障碍与呼唤 628
10.再造科技新优势:广州的困难与挑战 628
11.科技“龙头”能舞起来吗 629
12.解决问题要集国家、地方合力 631
五 追龙赶虎冷思考 634
1.切忌放空炮 635
2.不可玩数字游戏 635
3.“空想论”有害 636
4.挑战与机遇并存 637
5.改革开放要有新思维、新动作 639
1.新的腾飞要新的政策配套 641
六 迎接虎归山龙入海的大时代 641
2.中国呼唤“国际粤人” 642
3.广东别无选择:把“虎”变成“龙” 643
4.跨世纪腾飞的“三化战略” 645
七 广东,会后走一步吗(著名经济学家童大林访谈录) 648
1.中国改革开放:广东应继续带头 648
2.未来改革:仍需要有重点有探索 650
3.中国国情与适度高速增长 651
4.中国改革开放新的突破点在哪里 653
5.改革看上海,开放看香港 655
6.广东改革开放:会“后走一步”吗 656
7.增创新优势,从哪里增创 658
后记 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