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著者中文版序 1
第一章 检证现实:历史意识转变了吗? 5
变化中的战争责任问题 5
转变所具有的政治意义 8
中曾根内阁的重要位置 12
舆论变化的意义 14
反美民族主义的陷阱 19
直面战后历史之意义 25
第二章 美军占领时期“太平洋战争史观”的确立 28
“一亿总忏悔”论及其破产 28
GHQ对日本人战争观的“矫正” 31
东京审判与日本保守势力 36
东京审判与国民的理解 40
“天皇退位”论的抬头及其受挫 44
第三章 国民认识发展的障碍:从美军占领到议和 51
关于战争责任问题的国民意识 51
国民认识发展的障碍 58
蒙上冷战阴影的东京审判 62
亚洲国家的缺席 64
“宽大”的议和 68
国际政治力学与战争牺牲者 73
第四章 50年代:双重标准的形成 77
50年代的历史位置 77
围绕议和的论争 78
双重标准的形成 81
“战记读物”热潮的出现 84
旧幕僚军官写作的战记 86
“国民战记”的登场 90
围绕战争观的对立 97
“最大公约数”的战争观 100
“战后”的“告终” 105
第五章 经济高度成长时期战争体验的“风化” 105
全国战死者追悼仪式的举行 108
“战记读物”的动向 111
战争体验“风化”的背景 114
《日韩基本条约》的缔结 118
日中邦交的恢复 123
双重标准的厚壁 127
第六章 70年代:战争观在经济大国化过程中的嬗变 134
70年代的历史位置 134
“幕僚史观”的动向 139
“海军史观”的抬头 143
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与战争观的变化 146
平民战争体验的记录化 151
国家领导者的对内责任 157
教科书审定问题的国际化 162
第七章 双重标准在80年代发生动摇 162
中曾根内阁的政策转换 164
财界人士认识的变化 167
宫中集团史观的抬头 172
海军史观及其存在的问题 177
作为“经营书”的战记与战争责任论 184
原参战士兵们开口说话 187
微妙的国民意识状态 193
第八章 逃避历史:现在及将来 197
“大东亚战争肯定论”的退潮 197
“大东亚战争肯定论”的嬗变 201
作为主流的政治主义、现实主义战争观 209
对国民责任的暧昧化 219
几点总结 224
著者后记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