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中的复兴 论当代新儒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克剑,周勤著
  • 出 版 社: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210010912
  • 页数:359 页
图书介绍:

梁漱溟——佛格中的儒者 52

一、在“究元决疑”的生命进路上 52

(一)父亲人格品操的熏炙 52

(二)从利害分辨到苦乐研索 53

(三)“再转而归落到中国儒家思想” 56

(四)“佛”,还是“儒”? 57

二、文化伦理学:“世界文化三期重现” 60

(一)“意欲”——文化的“一本源泉” 61

(二)“人生三路向” 63

(三)“三方生活之真解” 65

(四)“世界文化三期重现” 68

三、文化心理学:“理性”为体,“本能”、“理智”为用 71

(一)“人心是宇宙生命本原的最大透露” 71

(二)“心”——“理性”为体,“本能”、“理智”为用 73

(三)“解一解中国的迷” 75

(四)理性早启的中国人的品性 77

四、中国的“第二度生命”:“从老根上发新芽” 79

(一)“我们一向的错误” 79

(二)两条不通的路 81

(三)乡村建设——民族自救的东方取向 84

五、结语:一份问题的遗产 87

熊十力——从返本体仁到乾坤索隐 94

一、“道之将废也,文不在兹乎” 94

(一)儒者的慧根 95

(二)从佛家的“性”、“相”到儒家的“体”、“用” 98

(三)“摄用归体”与“摄体归用” 101

二、宇宙论:“体用不二” 105

(一)实体与本心 106

(二)翕辟与生灭 110

(三)在宇宙大生命的浑沦之流中 114

三、人生论:“天人不二” 118

(一)人与仁 119

(二)“本心”与“习心” 123

(三)“工夫即本体” 127

四、治化论:“道器不二” 131

(一)“德治”与“法治” 131

(二)“小康”与“大道” 135

(三)“返本”与“开新” 142

唐君毅——“花果飘零”的悲情与“灵根自植”的寻索 152

一、探向“文化意识宇宙”的心路历程 152

(一)“心之能自觉”的自觉 153

(二)“我感故我在” 155

(三)从“心光内照”到“内圣外王” 157

二、“道德理性”为“体”,“文化意识”为“用” 159

(一)宇宙:从物质、生命到人文 160

(二)人生:从个体生存到真、美、善 162

(三)文化:“道德活动之各种化身” 165

三、“人”与“文”张力下的中西对勘 172

(一)时代的向度和民族的向度 172

(二)西方文化的价值:“非人文”与“超人文” 180

(三)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人文主义” 187

四、融合之道中的三教归极 198

(一)理想的与现实的 198

(二)执末返本与立本起末 202

(三)生命心灵的“三观”与“九境” 207

五、在人类文化生死兴衰的忧患中 214

牟宗三——“圆善”祈向下的“生命”探求 225

一、在“生命的学问”中安顿生命 225

(一)“生命的核心”的发现 226

(二)“生命的学问”的气质 230

(三)哲人的“五十而知天命” 233

二、时代的悲情与民族的现代化 237

(一)道德理想与人文整全 237

(二)“道统”:返回“根源的文化生命” 241

(三)“学统”:“转出知性主体” 245

(四)“政统”:时代的政轨在于民主 250

三、“生命”的究极关切与儒教文化主位性 254

(一)人性中的神性与物性 255

(二)玄理玄智中的道家智慧 258

(三)佛性空理中的佛家境界 265

(四)性智性理中的儒家心灵 270

四、儒家“圆教”笼罩下的中西融通 276

(一)“中西融通之桥梁乃在康德” 276

(二)“执的存有论”与“无执的存有论” 281

(三)“时代之判教”与“哲学原型” 288

五、圆善论:新儒家文化思致的吊诡 294

徐复观——“一个中国人在文化上的反抗” 309

一、在学术与政治之间 309

(一)“农村的儿子”的情结 309

(二)歧路徘徊中的读书生活 311

(三)新儒家的“和”而不“同” 314

二、人性与文化 317

(一)“文化是人性对生活的一种自觉” 318

(二)文化的个性与共性 321

(三)文化的承传与超越 323

(四)文化的“进步”与“回归” 327

三、“心的文化”与中国文化之“统” 330

(一)中国文化的人性论底蕴 331

(二)儒家人性论与中国道德教化 333

(三)道家人性论与中国艺术精神 337

(四)儒、道的政治观与中国政治 342

四、“时代的新生”——“物”的问题与“人”的问题 346

(一)西方文化的检讨 347

(二)中国文化的新生 350

(三)心灵真切处的歧误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