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物质与毒性 有机篇》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日)山根靖弘等编著;贺振东等译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15298·24
  • 页数:175 页
图书介绍:

目 录 1

一、概论(毒性和安全性的评价) 高畠英伍 1

1.环境污染的模式 1

2.环境污染物质在机体内的动态 3

3.1 急性致死实验 6 4

3.毒性试验法 4

4.毒性与安全性 5

参考资料 5

二、有机毒物在机体内的活化机理 渡部 烈 6

1.作为烷化剂的有机毒物 7

2.经代谢可产生烷化剂的有机毒物 8

2.1 以环氧化物作为终活性产物的有机毒物 8

2.1.1 多环芳烃的湾区环氧化物 11

2.1.2 苯与卤代苯 13

2.1.3 氯乙烯与塑料单体 15

2.1.4 其它氯代乙烯类 16

2.1.5 并呋喃类霉菌毒素 16

2.1.6 吡咯兹定生物碱 19

2.2以烷基重氮氢氧化物为终活性产物的有机毒物 20

2.1.7 黄樟脑 20

2.3 以氧肟酸酯为终活性产物的有机毒物 21

3.由代谢转化产生氧化还原体系的有机毒物 25

4.通过代谢可生成卤碳自由基的有机毒物 27

5.通过代谢可转化为特异性酶抑制剂的有机毒物 29

参考文献 32

三、环境污染物的转移途径及其在环境中的循环 吉田多摩夫 36

前言 36

1.环境化学物质的转移途径 36

2.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动态 37

3.何谓生态系统 38

4.水圈中与生物有关联的化学物质 39

4.1 化学物质向生物体转移的途径 39

4.2 化学物质在鱼体内的动态 40

4.3 食物链中化学物质的浓缩现象 41

参考文献 42

四、有机溶剂及有关物质 池田正之 43

前言 43

1.污染源和污染途径 43

2.毒性 46

2.1 一般毒性 46

2.2 特殊毒性 47

3.代谢与生物监测 54

参考文献 55

结语 55

五、多氯联苯及其有关化合物 吉原新一·吉村英敏 58

前言 58

1.PCB在机体内的动态 59

2.PCB混合物的毒性 61

2.1 对人的毒性(“油症”) 61

2.2 对动物的毒性(实验性PCB中毒症) 62

3.单一PCB的毒性 64

3.2 单一PCB对药物代谢酶的诱导现象(PB型PCB与MC型PCB) 64

3.3 单一PCB的酶诱导能力与毒性 66

4.PCDF与PCDD的毒性 67

5.其它有关化合物的毒性 68

结语 69

参考文献 69

六、邻苯二甲酸酯作为塑料增塑剂 富田 勋·中村好志 71

前言 71

1.邻苯二甲酸酯概论 72

2.1.1 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73

2.1.2 对细胞、酶的毒性 73

2.1 一般毒性 73

2.邻苯二甲酸酯的毒性 73

2.1.3 其它 74

2.2 特殊毒性 74

2.2.1 对生殖的影响 74

2.2.2 胚胎毒性 75

2.2.3 致突变性 75

3.邻苯二甲酸酯的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 78

4.对水生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80

4.1 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80

4.2 对环境的影响 80

5.人的邻苯二甲酸酯接触水平的推定 80

5.1 邻苯二甲酸酯的微量分析 80

5.3 由食物经口摄取 81

5.2 环境中的邻苯二甲酸酯 81

5.4 健康正常人的血中水平 82

5.5 由输血、血液透析等医疗工作引起的转移 82

5.6 自孕妇向胎儿的转移 83

6.邻苯二甲酸酯的毒性评价 83

结语 84

参考文献 84

七、家用合成洗涤剂(烷基苯磺酸酯类)的环境污染与毒性论说 富山新一 88

前言 88

1.由历来的合成洗涤剂(ABS)到生物降解性合成洗涤剂(LAS)的改良措施 89

1.1 ABS和LAS的分子结构 89

1.2 LAS的生物降解机理与生物降解物的作用 89

1.3 目前各种合成洗涤剂的生物降解度 90

2.市售合成洗涤剂对河流、湖泊、封闭水域等的污染 91

2.1 水质污染的现状 91

2.2 测定方法不正确产生的污染与不安说 92

2.3 清净剂、洗净剂的区别及因定义不明确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概念 93

3.市售合成洗涤剂中的助剂三聚磷酸盐的富营养化和环境污染问题 94

4.合成洗涤剂的各种有毒论说 95

4.1 合成洗涤剂问题的由来 95

4.2 致癌性的谣传 96

4.3 致畸性的谣传和安全性证明实验 97

4.4 合成洗涤剂的体内吸收与蓄积 98

5.3 安全度 99

5.2 日常生活中最大摄取量的推断 99

5.1 评价安全性的思想方法 99

5.合成洗涤剂的安全性 99

6.在各环境下对生物作用的机理以及在人身上的实例 100

6.1 对生物的作用和机理 100

6.2 对人体皮肤的作用 101

6.3 对人的作用和实例 102

结语 102

参考文献 108

八、纤维助剂(以现状和分析为重点) 大场琢磨 112

1.家庭用品中有害物质的规定 112

1.1 规定的原委 112

2.1.1 毒性与标准值的制定 113

2.1 甲醛 113

2.防缩、防皱助剂 113

1.2 安全性评价 113

2.1.2 试验方法 114

2.1.3 分析中的问题 115

2.1.4 转移污染 115

3.防火助剂 116

3.1APO 117

3.1.1 性质与特点 117

3.1.2 试验方法 117

3.1.3 分析中的问题 117

3.3.1 AATCC试验法 118

3.3防火助剂的其它分析方法 118

3.2.3 分析中的问题 118

3.2.2 试验方法 118

3.2.1 性质与特点 118

3.2 TDBPP 118

3.3.2 三芳基磷酸酯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119

3.3.3 其它定性分析法 119

4.防菌、防霉助剂 120

4.1有机汞化合物 120

4.1.1 毒性与试验法的规定 120

4.1.2 注意事项 121

4.2 三苯基锡和三丁基锡化合物 121

4.2.1 毒性和标准值的制定 121

5.防虫助剂 122

4.2.3 分析中的问题 122

4.2.2 试验方法 122

5.1 狄氏剂 123

5.1.1 毒性和标准的制定 123

5.1.2 试验方法 123

5.1.3 分析中的问题和其它分析方法 123

6.限制的效果 124

参考文献 125

九、多环芳烃 松下秀鹤 127

前言 127

1.环境样品中PAH的分析方法 127

1.1 全分析法 129

1.2 几种主要PAH的分析法 131

1.3 苯并[a]芘(BaP)分析方法 132

2.PAH在环境中的分布 133

2.1 PAH的产生原理 133

2.2 环境中PAH的种类 134

2.3 大气中的PAH浓度 137

2.4 土壤、水和食品中的PAH含量 138

3.PAH的致癌性与致突变性 140

结语 144

参考文献 145

十、N-亚硝基化合物 谷村顯雄 149

1.在环境和体内的形成 149

1.1 前驱物质 150

1.2 从食品中检出的亚硝基化合物 151

1.3 其它物质中的亚硝基化合物 152

1.4 机体内形成的N-亚硝基化合物 153

2.结构、代谢、致癌性及靶器官 154

2.1 结构 154

2.2 代谢途径 155

2.3 致癌性与靶器官 156

参考文献 158

十一、共存物质对化学致癌的影响 山根靖弘 160

1.有机物质的影响 161

1.1 偶氮色素致癌 161

1.1.1 核黄素 161

1.1.4 其它 163

1.1.2 乙硫氨酸 163

1.1.3 芳烃 163

1.2 多环芳烃致癌 164

1.2.1 苯并[a]芘和香烟焦油的成份 164

1.2.2 对7,12-二甲基苯并[a]蒽的影响 165

1.3 1-氧-4-硝基喹啉的致癌性 165

2.无机物质的影响 165

2.1 BaP和氧化铁 166

2.2 BaP和碘及氯化铁 166

2.3 BaP和硫化镍 166

2.4 偶氮色素致癌和铜 167

2.6 4-NQO致癌和铝 168

2.5 乙硫氨酸致癌和铜 168

2.7 其它 169

结语 170

参考文献 170

十二、环境污染物质与毒性的有关文献(Ⅱ) 高畠英伍 172

5.单行本 172

5.1 综合性书刊 172

5.2 与分析有关的专著 172

5.3 数据表 173

5.4 关于环境污染物质对机体的影响 173

5.5 有关诸物质的专著 174

后 记 内山 充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