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3
凡例 3
概述 4
大事记 9
第一编 地理 51
第一章 建置沿革 51
第一节 县域面积 51
第二节 县史沿革 52
第三节 县治变迁 53
第四节 行政区划 54
第五节 城镇乡村 64
第二章 自然环境 82
第一节 地质 82
第二节 地貌 85
第三节 水文 89
第四节 气象 97
第五节 土壤 109
第六节 自然资源 113
第七节 自然灾害 117
第一节 堤防护岸 129
第二编 经济 129
第三章 水利 129
第二节 江河治理 138
第三节 防汛 141
第四节 农田水利 144
第五节 工程管理 153
第四章 农 牧 业 156
第一节 农业 156
一、农业体制 156
二、生产条件 159
三、农业生产 164
四、栽培技术 173
第二节 牧业 180
一、品种 181
二、饲料 182
三、饲养管理 183
四、疫病防治 183
第三节 土产特产 185
第五章 林业 189
第一节 森林分布 189
第三节 植树造林 191
第二节 山林权属 191
第四节 森林保护 195
第五节 生产管理 197
第六节 林木经营 198
第六章 水产 200
第一节 水产体制 200
第二节 养殖种植 201
第三节 捕捞 204
第四节 鱼病防治 206
第五节 加工经营 206
第六节 渔政管理 207
第七章 工业 208
第一节 工业体制 208
第二节 工业类型 210
一、机械 210
二、冶金 216
三、化工 216
四、建材 218
五、船舶 221
六、电器 222
七、纺织 222
九、缝纫 227
八、印刷 227
十、食品 228
十一、加工 232
十二、其它 235
第三节 经营管理 240
第八章 电力 242
第一节 发电 242
第二节 电网 244
第三节 供电 245
第四节 管电 246
第九章 乡镇企业 249
第一节 企业形式 251
第二节 企业类型 254
第三节 经营管理 258
第十章 交通 260
第一节 设施 260
第二节 运输 268
第三节 管理 273
第十一章 邮电 275
第一节 邮政 275
第二节 电信 280
第一节 城镇建设 284
第十二章 城乡建设 284
第二节 乡村建设 289
第三节 环境保护 290
第十三章 建筑 292
第一节 队伍、设备 292
第二节 工程类型 293
第三节 经营管理 296
第十四章 商业 298
第一节 市场网点 298
第二节 经营形式 304
一、农副产品 307
第三节 行业贸易 307
二、生产资料 314
三、生活资料 316
四、饮食服务 320
五、药品药械 320
六、废旧回收 322
第四节 集市贸易 322
第五节 对外贸易 323
一、出口 324
二、进口 325
一、收入 326
第十五章 财税、审计 326
第一节 财政 326
二、支出 330
三、公债、国库券 334
四、管理 334
第二节 税务 336
一、税制 336
二、税种 338
三、根据地税务 344
四、管理 345
第三节 审计 347
第十六章 金融 348
第一节 机构 348
第二节 货币 350
第三节 存款 352
第四节 贷款 354
第五节 基建拨款 358
第六节 结算 358
第七节 保险 360
二、计划管理 361
一、计划内容 361
第一节 计划 361
第十七章 经济管理 361
三、体制改革 362
第二节 统计 362
一、统计项目 363
二、统计管理 363
三、资料利用 364
第三节 劳动 364
一、管理 364
二、工资 365
四、劳动保护 366
三、福利 366
五、知青工作 367
第四节 工商行政 367
一、市场管理 367
二、工商登记 368
三、商标广告 371
四、经济合同 371
第五节 物价 372
一、物价政策 372
二、物价调整 373
三、物价指数 376
第六节 物资 379
一、经营 380
二、管理 381
第七节 计量 381
一、设施 381
二、制度 382
三、管理 382
第一节 共产党 385
一、组织发展 385
第十八章 党群组织 385
第三编 政治 385
二、会务活动 390
三、宣传教育 393
四、纪律检查 395
五、统战工作 397
第二节 国民党 399
一、组织 399
二、党务 399
附:三青团概况 400
第三节 其它党派 400
一、 工人组织 401
第四节 群众团体 401
一、青年党 401
二、民社党 401
二、农民组织 404
三、青年组织 405
四、少年组织 408
五、妇女组织 409
六、工商联 411
七、科普协会 412
一、工农兵贫民代表大会 413
第一节 代表会议 413
第十九章 权力机关 413
二、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414
三、人民代表大会 415
四、常务委员会 417
五、代表选举 419
第二节 行政机构 420
一、晚清时期政权 420
二、民国时期政权 421
三、根据地政权 424
四、人民政权 425
附:日伪政权 425
第二十章 参政机构 433
第一节 参议会 433
第二节 人民政协 434
一、首届委员会 434
二、二届委员会 435
一、优待抚恤 437
二、社会救济 437
第一节 民政 437
第二十一章 政事 437
三、社会福利 439
四、就业安置 439
五、婚姻登记 440
六、土地征用 440
七、支边移民 440
八、扶苏工作 440
九、殡葬改革 441
第二节 人事 441
一、干部管理 441
二、工资福利 445
一、收集 447
第三节 档案 447
二、整理 448
三、鉴定 448
四、利用 448
五、管理 449
第四节 修志 449
一、修志源流 449
二、新修县志 450
一、信访受理 451
第五节 信访 451
二、信访处理 453
第六节 侨务 453
一、侨务宣传 454
二、侨政落实 454
三、接待联络 454
第七节 外事 455
一、对外经济活动 455
二、援外工作 455
三、旅游事业 455
一、镇反 456
第一节 公安 456
第二十二章 司法 456
二、刑侦 458
三、监押 459
四、户籍 459
五、治保 460
六、消防 461
第二节 检察 461
一、刑事检察 462
三、经济检察 463
四、监所检察 463
二、法纪检察 463
第三节 审判 464
一、刑事审判 465
二、民事审判 465
三、经济审判 466
四、案件复查 466
第四节 司法行政 467
一、法制宣传 467
二、律师业务 467
三、公证业务 467
四、民事调解 468
第一节 武装 469
第二十三章 军事 469
第二节 兵制 477
第三节 民兵 479
第四节 战事 483
第二十四章 革命斗争纪略 489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 489
第二节 土地革命时期 490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 495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 498
第二十五章 教育 503
第四编 文化 503
第一节 教育类型 504
第二节 教师队伍 519
第三节 教学研究 522
第四节 教育经费 523
第五节 教育管理 526
第二十六章 科技 531
第一节 科技组织 531
第二节 科技活动 532
第三节 科技成果 536
第四节 科技管理 541
第一节 群众文化 542
第二十七章 文化艺术 542
第二节 图书 545
第三节 电影 546
第四节 戏曲 547
第五节 美术工艺 552
第六节 民间文艺 554
第七节 著作选录 561
第八节 文物古迹 569
第二十八章 新闻 574
第一节 报刊 574
第二节 报道 575
第三节 广播 576
第四节 电视 577
第二十九章 卫生 579
第一节 医疗设施 579
第二节 卫生防疫 584
第三节 医疗 586
第四节 血吸虫病防治 589
第五节 妇幼保健 591
第六节 技术培训 592
第九节 卫生经费 593
第七节 医政管理 593
第八节 药品管理 593
第三十章 体育 595
第一节 体育设施 595
第二节 体育活动 596
第三节 人才培养 601
第五编 社会 605
第三十一章 人口 605
第一节 历代人口 605
第二节 人口构成 608
第三节 人口密度 617
第四节 计划生育 620
第三十二章 人民生活 624
第一节 收入 624
第二节 消费 625
第三十三章 民俗 627
第一节 节日时令 627
第二节 婚姻家庭 629
第二节 生寿丧葬 630
第三节 衣食住行 631
第二节 道教 634
第一节 佛教 634
第三十四章 宗教 634
第三节 天主教 635
第四节 基督教 635
第五节 伊斯兰教 636
第三十五章 方言 637
第一节 语音 637
第二节 词汇 640
第三节 谚语 642
第四节 歇后语 644
第一节 烈士 649
第六编 人物 649
第三十六章 传记 649
第二节 干部 660
第三节 闻人 668
第四节 英模 677
第五节 工匠 679
第六节 其他 681
附录 686
一、修志文存 686
二、史实考存 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