弁言 1
引论 1
第一章 秦文化与楚文化 1
第一节 楚、秦历史文化的关系和命运 2
一、楚、秦的渊源与楚、秦文化的同异 3
二、楚、秦的交往与楚、秦历史文化的发展 11
三、楚亡秦兴的历史原因 26
四、“亡秦必楚”的文化命运 32
第二节 楚人事秦的历史贡献及李斯的千秋功罪 36
一、揭开统一战争序幕的甘茂 37
二、草创秦国帝业的魏冉 40
三、兴秦元勋和败秦罪人的李斯 44
一、道家的产生和发展 58
第三节 道家思想与《吕氏春秋》 58
二、吕不韦其人与《吕氏春秋》其书 63
三、“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71
第四节 楚文化在秦统治时期的承传 75
一、江汉地区的楚文化 75
二、其他故楚之地的楚文化 86
三、楚文化向关中秦本土的流播 90
第二章 汉文化与楚文化 94
第一节 楚人张楚兴汉 95
一、陈胜张楚 96
二、项羽亡秦 103
三、刘邦兴汉 111
第二节 楚制与汉制 113
一、分封制与郡县制 114
二、官制与爵制 126
三、礼乐制度 132
四、法律制度 139
第三节 道家黄老之学的盛衰 147
一、陆贾《新语》与“无为而治” 148
二、“文景之治”与“黄老政治” 153
三、贾谊、晁错与黄老学说的激扬 158
四、《淮南子》、《史记》与黄老之学的盛衰转折 169
第四节 儒学援道的变革与演化 190
一、儒学的兴盛及其援道的变革 190
二、经学的盛衰及其援道的演化 204
第五节 道家思想在西汉中期以后的传扬 220
一、道学流衍与“盐铁会议” 221
二、《老子河上公章句》与《老子指归》 227
三、桓谭与王充 231
第六节 道教的产生与楚地巫风、道家思想 239
一、楚地巫风与道教起源 240
二、道家思想与道教形成 247
第七节 汉代科技对楚国科技的继承和发展 259
一、冶铁技术 259
二、纺织工艺 261
三、漆器工艺 265
四、天文历法 266
五、数学 273
六、医学 274
七、地理学 278
八、造纸术 279
九、建筑 280
第八节 拓宇于楚的汉代文艺 282
一、文学 283
二、美术 295
三、乐舞 304
第九节 汉俗与楚俗 309
一、衣食住行 310
二、婚姻丧葬 327
三、其他楚俗遗风 338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化与楚文化 343
第一节 动乱时世的南北历史文化 344
一、三国鼎立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345
二、两普南北朝时期南北文化的差异 351
第二节 魏晋风度与老庄精神 355
一、魏普风度的外在表现与精神实质 356
二、魏普风度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360
三、表率魏晋士风的阮籍和嵇康 363
四、力振魏晋真风的陶渊明 367
第三节 以老庄为宗的玄学 372
一、玄学的创建 373
二、玄学的发展 377
三、玄学的总结 379
第四节 道教的革新和跃进 382
一、道教思想的理论化和系统化 383
二、道教组织的重建和制度的完善 385
三、道教的全面成熟和飞跃发展 388
第五节 依道附玄的佛教 390
一、依托道教而落户 390
二、附丽玄学而风行 392
三、南朝佛教的特色和地位 397
第六节 “天道自然”观的大普及与自然科学的大发展 399
一、关注自然而探究“物理” 400
二、天文、历法、数学的突破 401
三、医学、生物学、博物学、化学、地理学、农学的进步 404
第七节 文艺腾跃与道家关学、庄骚传统 406
一、魏晋文艺创作 407
二、南北朝文艺创作 417
三、南朝文艺理论 419
第四章 隋唐文化与楚文化 424
第一节 统一帝国的建立与“以属诸夏”的多元文化融合 425
一、隋王朝的兴亡与隋文化的概况 425
二、唐朝的文化政采与唐代的文化成就 428
第二节 贞观之治、盛唐气象与清静无为 433
一、“贞观之治”的政治内容和指导思想 433
二、“清静无为”治国纲领的奉行与盛唐气象的出现 441
第三节 王朝崇道与道教隆盛 446
一、老子地位的尊崇 446
二、道教经学的繁荣 450
第四节 佛教援道承玄的中国化 454
一、佛教的发展和锗宗的勃兴 454
二、禅宗的兴盛和特质 460
第五节 继承楚文化精神的史学理论和哲学思想 469
一、刘知幾及其《史通》 469
二、韩愈及其《原道》 473
三、柳宗元及其《天对》 476
四、刘禹锡及其《天论》 480
第六节 科技的昌盛及火药的发明 483
一、天文历法与僧一行 484
二、医学与孙思邈 486
三、造船业与车轮战船 487
四、化学与火药发明 488
第七节 辉映楚辞的诗歌创作高峰 490
一、“有才继骚雅”的初唐诗歌 490
二、“窃攀屈宋宜方驾”的盛唐诗歌 492
三、“屈宋之遗响”的中晚唐诗歌 504
第八节 书画艺术的繁荣与中国艺术精神的确定 507
一、绘画与画论 508
二、书法与书论 512
第九节 端午习俗与饮茶风尚 518
一、端午习俗 518
二、饮茶风尚 527
第五章 宋元文化与楚文化 529
第一节 分合治乱的国势变迁与南方经济文化的领先地位 530
一、北宋社会及其南方经济文化优势的形成 531
二、南宋时期南方的经济文化领先地位的确立 537
三、元代南北经济文化的差距 538
第二节 弘道变儒的荆公新学及其他 540
一、范仲淹、李觏、张载的思想 542
二、王安石与“荆公新学” 545
三、朱震、杨万里、陈亮、叶适、邓牧及吴澄的学说 553
第三节 融道新儒的理学 558
一、理学的开创——周敦颐与“濂学” 559
二、理学的建构——程颢、程颐与“洛学” 561
三、理学的支派——胡宏、张拭与湖湘学派 564
四、理学的大成——朱熹与“闵学” 565
五、理学的生面——陆九渊与“心学” 568
第四节 道、禅的流衍 572
一、道教的流澜 572
二、禅宗的曼衍 579
第五节 《梦溪笔谈》与科技高峰 583
一、沈括与《梦溪笔谈》 584
二、毕昇与活字印刷术 586
三、指南针、航运业和造船业 587
四、火药的应用与火器的创制 589
五、天文与历法 590
六、农业科技与《农书》 592
七、瓷器与景德镇窑 595
第六节 发扬庄骚传统而成就突出的文学 596
一、欧阳修、苏拭等人的北宋文学 597
二、陆游、辛弃疾等人的南宋文学 605
三、元代的诗文和杂剧 612
一、绘画与画论 614
第七节 体道尚意的书画 614
二、书法与书论 621
第六章 明代至清中叶文化与楚文化 624
第一节 亡元乃“楚”与封建社会晚期的专制强化、文化衰变 625
一、红巾军大起义及明代社会 625
二、“康乾盛世”与封建文化 636
第二节 “心学”泛滥与思想启蒙 646
一、南北学术别异与阳明“心学”风行 647
二、泰州学派与“异端”李贽 656
第三节 道家思想的发展与传统哲学的终结 663
一、道家思想在明代的承传 663
二、明清之际发挥道家思想的哲学思潮 669
三、反刍《易》《老》、流连“庄骚”、通审六经、奋开生面的王夫之 675
四、扬道批儒、承前启后的戴震 680
一、“武当道”的兴起 683
第四节 武当道的兴起与道、禅的式微 683
二、道教的衰落 687
三、佛禅的颓暮 690
第五节 科学巨著的产生与地域文化的积淀 692
一、《本草纲目》与医药学 694
二、《乐律全书》与天文、数学 695
三、《农政全书》与农学 697
四、《徐霞客游记》与地理学 698
五、《天工开物》 701
第六节 文学振“楚风”的发展 702
一、明代前期的文坛风貌 703
二、晚明的文学启蒙运动和文学创作实绩 707
三、清代前期的文学成就 714
一、“吴派”及明代书画 720
第七节 书画袭“楚韵”的演进 720
二、“扬州八怪”及清代前期书画 726
第七章 近现代文化与楚文化 731
第一节 民族的奋起与楚魂的光大 732
一、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变法维新和义和团运动 733
二、武昌首义与辛亥革命 737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739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与新中国人民隆重纪念屈原 742
第二节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道家传统的嬗变 746
一、风气新开与承道学而纳西学的思想杂糅 746
二、援据西学而扬弃道学的中西文化结合 753
三、批判地继承道家传统哲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762
第三节 现代哲人及其思想体系 763
一、熊十力及其“新唯识论” 764
二、冯友兰及其“新理学” 767
三、金岳霖及其“道论” 772
四、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774
第四节 科技演进与科技名家 783
一、天文学 784
二、地学 785
三、数学 787
四、物理学 788
五、化学 789
六、工业技术 790
第五节 “庄骚两灵鬼,盘踞肝肠深”的文学创作 792
一、龚自珍、魏源等人的诗文 793
二、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等人的创作 794
三、鉴湖女侠秋瑾、“南社”旗手柳亚子及王国维 797
四、鲁迅、郭沫若与现代文学 798
五、毛泽东诗词 803
第六节 熔古推陈、通中贯西以开新的书画艺术 805
一、近代书画与“海派” 805
二、发展国画的齐白石、黄宾虹及潘天寿、张大千 808
三、改革国画的徐悲鸿、刘海粟 810
第七节 楚戏的发展与京剧的兴盛 812
一、“优孟衣冠”与《九歌》乐舞 812
二、南戏及弋阳腔 814
三、皮黄楚调与京剧诞生 816
四、京剧的兴盛与楚籍艺人的贡献 819
五、楚地民间小戏 820
余论 822
后记 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