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制度 1
1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2
1-1 中央银行制度 3
1-2 货币政策的传导中介 5
2 货币政策决策体系 9
2-2 货币政策委员会 12
3 货币政策的协调性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14
3-1 货币政策的协调性 14
3-2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16
中国金融宏观调控方式 26
1 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 26
1-1 直接调控的历史变化 26
1-2 间接调控机制的形成 35
2 正确认识适度从紧货币政策 40
2-1 度从紧货币政策的含义 41
2-2 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基本要求 45
2-3 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调控技巧 47
中国货币市场 50
1 货币市场的含义 50
1-2 统一的货币市场 51
2 同业拆借市场 53
2-1 同业拆借市场的历史发展 53
2-2 现存同业拆借市场存在的问题 57
2-3 完善同业拆借市场 59
3 证券回购市场 62
3-1 证券回购的意义 62
3-2 发展证券回购市场的条件 65
3-3 规范证券回购市场 66
4 金融创新对货币市场的影响 68
4-1 货币市场架构变化 68
4-2 市场参与者的机会与风险并存 71
4-3 促进资本形成 73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优化(上) 81
1 存款准备金 81
1-1 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因由 82
1-2 存款准备金制度国际比较 85
1-3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变化 87
1-4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 93
2 再贴现 95
2-1 再贴现国际比较 95
2-2 中国再贴现的历史发展 97
2-3 有效运用再贴现政策 100
3 再贷款 102
3-1 再贷款调节机制 103
3-2 再贷款作用的变化 104
3-3 再贷款作为最终贷款人调节手段 105
4 公开市场操作 106
4-1 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的必要性 107
4-2 公开市场操作为何步履维艰 108
4-3 发展公开市场操作的初步经验 110
4-4 推进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设想 111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优化(下) 116
1 政策性金融债 116
1-1 政策性金融债的概况 116
1-2 政策性金融债的政策含义 118
2 中央银行债券 121
2-1 中央银行债券发行情况 121
2-2 中央银行债券与国库券比较 122
2-3 公开市场操作的备份工具 123
3 利率管理 124
3-1 现存利率管理体制 125
3-2 利率直接管理的弊端 128
3-3 利率市场化分析 129
3-4 利率市场化的前提 132
3-5 利率市场化的道路选择 133
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138
1 CPI作为通货膨胀指标的可行性 138
1-1 相关性分析 140
1-2 Granger因果检验 141
1-3 回归比较 143
2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 148
2-1 中介目标基本形式 150
2-2 中介目标选择标准 153
2-3 数量指标中介目标 156
3 M2增长目标与货币政策滞后作用 161
中国基础货币管理 171
1 基础货币的基本内容 171
1-1 基础货币分析表 172
1-2 基础货币来源及其变化 176
1-3 基础货币运用及其变化 179
2-1 基础货币与货币的区别 181
2 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 181
2-2 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稳定性 182
2-3 如何理解乘数的变化 183
3 强化基础货币管理的策略 185
3-1 基础货币管理的任务 185
3-2 基础货币规划 186
中国货币政策的制定策略 189
1 货币政策的前瞻性 189
1-1 前瞻性货币政策的含义 189
1-2 前瞻性货币政策的必要性 191
1-3 前瞻性货币政策的基本前提 194
1-4 前瞻性货币政策策略 196
2 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 198
2-1 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 199
2-2 资产价格与货币供应 202
2-3 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04
2-4 资产价格过度上扬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205
2-5 资产价格不能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207
2-6 协调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 209
3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212
3-1 两种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含义 214
3-2 公开市场操作与国债市场协调 216
3-3 协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要领 217
4 本币政策与外汇政策 218
4-1 结售汇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219
4-2 对内均衡与对外均 221
4-3 人民币资金与外汇资金 222
4-4 我国外汇储备的合理规模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