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编 社会研究方法论 1
绪论 3
一、什么是社会研究方法 3
二、社会研究方法的分类 7
(一)社会研究方法分类的客观依据 7
(二)社会研究方法的体系结构 7
三、社会研究方法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11
(一)社会研究方法是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2
(二)社会研究方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13
第一章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历史和趋势 21
一、国外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发展 21
(一)国外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萌芽 22
(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产生 22
(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论上的革命 25
(四)社会调查研究成为一门方法科学 27
二、我国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演进 30
(一)中国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发端 30
(二)中国社会学家的调查研究活动 32
(三)毛泽东同志的调查研究实践和方法 34
(四)当代中国的社会调查研究 36
三、现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 37
(一)调查对象的扩大 38
(二)现代自然科学方法的渗透 39
(三)现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数学化 40
(四)社会调查研究中科学理论性的增强 41
(五)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社会化 43
第二章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论 45
一、社会研究中的历史辩证法 46
(一)社会普遍联系论 46
(二)社会发展论 50
二、社会研究中的逻辑方法 53
(一)社会研究中的分析和综合 54
(二)社会研究中的归纳和演绎 58
(三)社会研究中的抽象和具体 61
(四)社会研究中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64
三、社会研究中的系统科学方法 66
(一)社会研究的系统方法 66
(二)社会研究的控制论方法 74
(三)社会研究的信息方法 81
第三章 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原则 92
一、客观性原则 92
二、全面性原则 94
三、发展性原则 96
四、具体性原则 98
五、群众性原则 99
六、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 102
七、伦理原则 105
第二编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112
第四章 社会调查研究的准备 112
一、调查课题的选择 112
(一)选题的意义 112
(二)课题的提出 113
(三)调查课题的确定 116
(四)课题可行性的检验 119
二、研究假设的建立 120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121
(二)什么是理论假设 122
(三)理论构架的建立 124
三、制定调查计划和调查提纲 127
(一)调查计划的制定 127
(二)拟定调查提纲 132
(一)选择样本 137
四、调查工作的具体准备 137
(二)访问员的选择和训练 139
第五章 社会调查研究的资料搜集 143
一、文献法 143
(一)概念和特点 143
(二)文献在社会调查中的作用 145
(三)文献的分类 147
(四)文献的分析 151
(五)文献的抽样与可靠性 156
二、现察法 160
(一)概念和特点 160
(二)观察法的分类 164
(三)观察的一般过程 169
(一)概念和特点 173
(四)观察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73
三、访谈法 173
(二)访谈法的分类 174
(三)访谈的艺术和技巧 177
(四)访谈的实施过程 180
四、问卷法 183
(一)概念和特点 183
(二)问卷的分类 184
(三)问卷的要素 187
(四)问卷的设计 187
(五)问卷设计应注意的事项 200
(六)问卷法的实施 202
五、个案法 204
(一)什么是个案法 204
(二)个案研究的分类 205
(三)个案法的优缺点 207
六、典型调查法 208
(一)概念和特点 208
(二)典型的种类及选择典型的原则 209
(三)典型调查的分析 211
七、实验法 212
(一)概念和特点 212
(二)分类及其基本原理 214
(三)实验设计 217
(四)实验研究的实施步骤 221
八、社会计量法 222
(一)概念和特点 222
(二)社会计量法的设计技术 224
(三)测量实施 225
(四)结果处理 228
(五)结果分析 230
第六章 资料的整理分析和报告 239
一、资料的整理 239
(一)资料整理的目的 239
(二)资料的审核与补充 240
(三)资料的评价 242
(四)资料的分类 243
(五)汇总与编整 244
二、资料的分析 245
(一)怎样进行分析 245
(二)理论构思与组织材料 248
三、研究报告 249
(一)确定研究报告的读者对象和角度 249
(二)编写提纲 250
(三)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256
(一)农村社会调查概述 259
一、农村社会学调查 259
第七章 调查研究方法在分支社会学中的应用 259
(二)调查对象的特点 262
(三)变化中的当代中国农村的特点 263
(四)农村社会调查的主要内容 264
(五)农村调查中的方法论意义 268
二、城市社会学调查 269
(一)城市社会学调查的主要内容 269
(二)城市社会学调查的基本方法 275
(三)调查举例——城市居民生活方式调查 278
三、家庭社会学调查 281
(一)调查对象的特点 282
(二)调查方法的选择 285
(三)家庭社会学调查的现状 289
(一)民族社会学调查的意义 293
四、民族社会学调查 293
(二)民族社会学的跨文化研究 297
(三)我国民族的基本情况 300
五、科学社会学调查 303
(一)科学社会学调查的简况 303
(二)科学社会学调查的特殊方法 308
第三编 社会调查研究中的统计技术 315
第八章 调查资料的统计整理 315
一、变量及变量的量表 315
(一)变量的定义 315
(二)变量的测量 318
(三)统计量表 320
二、调查资料的统计整理 323
(一)统计分组 324
(二)分布数列的编制 326
(三)统计资料的汇总技术 330
(四)统计表的编制 332
(五)统计图的绘制 336
第九章 单变量的统计分析 349
一、集中量数 349
(一)算术平均数 350
(二)调和平均数 355
(三)几何平均数 357
(四)众数 361
(五)中位数 364
(六)四分位数、十分位数及百分位数 368
(七)主要集中量数的关系 372
二、离势量数 374
(一)全距、四分位差及10—90百分位差 375
(二)平均差 377
(三)标准差 380
(四)异众比率 385
(五)交替标志 386
(六)主要离势量数的关系 388
(七)相对离势量数 391
第十章 相关与回归 394
一、相关系数 394
(一)相关的概念 394
(二)相关系数的计算 396
二、直线回归 400
(一)直线回归方程 400
(二)估计标准误 406
三、其它常用相关量数的计算 408
(一)消减误差比例 408
(二)几种常用相关量数的计算 411
一、抽样原理 427
(一)什么是抽样法 427
第十一章 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抽样技术 427
(二)抽样调查的理论基础 428
(三)总体与样本 430
(四)抽样误差 431
二、抽样方法 434
(一)随机抽样 434
(二)非随机抽样 440
(三)其它抽样方法 442
三、抽样方法的应用 443
(一)选择适宜的抽样方法 444
(二)各种抽样方法的误差计算 447
(三)必要抽样数目的确定 455
一、参数估计 461
(一)单值估计和区间估计 461
第十二章 统计推论 461
(二)总体平均数的估计 465
(三)其它参数的估计 468
二、假设检验 469
(一)假设检验的基本知识 469
(二)平均数和百分率的检验 474
三、几种相关量数的检验 482
(一)X2检验法 483
(二)Z检验法 489
(三)F检验法 493
四、非参数检验法 498
(一)符号检验法 499
(二)符号秩次检验法 503
(三)秩和检验法 508
一、净相关与复相关 513
(一)净相关 513
第十三章 多变量的统计分析 513
(二)复相关 519
二、多元直线回归分析 527
(一)多元直线回归方程式 527
(二)Beta系数 529
三、非定距变量的变换 536
第十四章 社会调查研究中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539
一、社会调查研究与电子计算机 539
二、问卷的编码 541
(一)编码要求 542
(二)编码设计 543
(三)编码误差与控制 545
(四)过录与输入 546
(五)编制清单 548
三、计算机应用中的程序举例 550
(一)机型的选择 563
四、机型的选择与软件程序系统的选用 563
(二)软件系统 564
附录一 问卷举例 567
大学生十年纵向研究问卷表 567
附录二 各种统计用表 590
表1 正态概率表 590
表2 正态分布表 592
表3 正念分布的双侧分位数(Zα)表 596
表4 t值表 597
表5 菲希尔——Z数值(Zf)表 598
表6 X2值表 599
表7 F值表 600
表8 符号检验表 608
表9 符号秩次检验表 609
表10 秩和检验表 609
表11 随机数字表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