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商代文化 3
导言 3
第一章 社会结构 10
第一节 国家机构和职能 10
一、王权 10
二、职官 12
三、军队 18
四、刑罚和监狱 21
第二节 政治结构 23
一、王畿 23
二、封国 24
三、城邑 30
第三节 阶级结构 34
一、贵族奴隶主 34
二、平民——众、众人 41
三、奴隶 46
四、殷墟墓葬反映的阶级结构 52
第二章 经济生活 55
第一节 农耕文化 55
一、土地的利用与整理 56
二、农作物 57
三、农具 59
四、耕种及其技术 61
五、农业的管理 65
第二节 畜牧、渔、猎 66
一、畜牧业 66
二、渔业 71
三、田猎 73
第三节 商业、货币 76
一、王亥时部落间物物交换 76
二、商品交换现象 77
第三章 工艺制作 80
第一节 青铜器 80
一、商代早期的青铜器 82
二、商代中期的青铜器 83
三、商代晚期的青铜器 85
第二节 其他手工艺制品 90
一、玉器 90
二、陶器 94
三、原始瓷器 95
四、骨器 96
五、石、木、漆、蚌、角、皮革、编织 98
第四章 宗教信仰 102
第一节 祖先崇拜 102
一、高祖神 103
二、上甲至示癸六世先公神 107
三、大乙以下的先王神 110
第二节 异姓神崇拜 116
一、伊尹 116
二、黄尹 118
三、王?* 119
四、烛 121
第三节 自然神崇拜 124
一、土(社) 124
二、岳 126
三、河 128
四、日、月 133
五、云 134
六、风 136
一、帝令雨、风、雷和“帝云” 137
第四节 上帝崇拜 137
二、帝左右人间的祸福 140
三、上帝和帝廷 145
第五章 科学文化 148
第一节 天文、历法、气象 148
一、天文 148
二、历法 150
三、气象 152
一、平民居室 154
第二节 建筑 154
二、宫殿建筑 157
三、城墙等防卫设施 162
第三节 医学 163
一、疾病 163
二、医药 164
第四节 文字 165
一、类别 165
二、甲骨文的进步性 166
三、语法 170
四、文学 171
五、书法艺术 173
第五节 乐舞 175
一、舞蹈 175
二、音乐 178
三、舞人、乐师、乐教 179
一、丝织品 181
第六章 纺织品和服饰 181
第一节 纺织品 181
二、麻织品 189
三、羊毛织品 191
四、棉织品 192
第二节 服饰 194
一、人像标本上的商代服饰 194
二、装饰品 201
第七章 交通事业和商文化的传播 207
第一节 交通事业 207
一、交通工具 207
二、驿传制度——驿道和驿站 221
第二节 商文化的传播 227
下编 西周文化 241
导言 241
第一节 社会组织 246
一、族落的普遍性 246
第一章 社会结构 246
二、族的存在形式 247
三、宗族——族组织的发展形态 249
四、族组织的发展变化 250
第二节 社区 251
一、行政建制——邑与里 252
二、都与鄙——国与野区分的雏形 253
第三节 政区 253
一、中—四国—四土 254
二、五服——侯、甸、男、卫、采 255
三、华夷之交 256
第二章 农桑文化 259
第一节 农田基本建设 259
一、三田制 259
二、垄作与沟洫 261
三、井田制 261
一、耦耕与犁耕 263
第二节 耕作与农具 263
二、一般农作工具 264
第三节 作物与嘉种 265
第四节 几种主要农作 267
一、除草、施肥 267
二、防治虫害 268
三、防涝与灌溉 268
四、收获、储藏 269
二、采桑与养蚕 270
一、植桑地区 270
第五节 蚕桑与丝织 270
三、丝织 271
第六节 畜牧渔猎 273
一、畜牧 273
二、渔猎 275
第七节 生态环境及其保护 278
第三章 青铜文化 281
第一节 手工业部门概况 281
一、采矿 282
第二节 青铜工业 282
二、冶铸 284
三、器类 286
四、形制、纹饰、铭文 288
五、青铜文化区域的拓展 290
第三节 冶铁的曙光 294
第四节 几种主要手工业 295
一、琢玉业 296
二、制陶业(含原始瓷、砖、瓦) 301
三、骨角牙制业(含皮革) 303
四、木工与髹漆业 305
附:商业 309
第四章 科技文化 311
第一节 天文历法 311
一、星辰的记认 311
二、岁时、月相与告朔 314
三、日、月食的记录 315
第二节 气象学 316
第三节 农学 317
一、天气与农业收成 317
二、季候、土壤与耕作的关系 318
第四节 金属冶铸 319
第五节 乐律 320
第六节 医学 321
附:建筑、制车技术 323
一、大宗、小宗制 324
第一节 宗法制度 324
第五章 制度文化 324
二、嫡、庶之分 326
三、祭祀制度 327
四、庙、祧制度 328
五、昭穆制度 329
六、宗法制度的延伸 331
附:姓氏制度 332
一、等级制 334
第二节 政治制度 334
二、分封制 336
三、官府行政制度 341
附:听谏制度 347
第三节 职官制度 348
一、基本构成 348
二、金文官制与《周礼》比较 350
三、官制特点 351
四、任官制度 352
五、爵制与列鼎制度 352
第四节 刑法制度 356
一、制刑指导思想 356
二、慎罚措施 357
三、刑法的制定 357
四、用刑实践 358
第五节 军事制度 359
一、武装构成 359
二、军事编制 360
三、领导体制 361
四、兵员征发制 361
五、军事教育与训练 362
六、军赋 362
第六节 财经制度 363
一、两种“籍”法 363
二、贡纳 364
三、税收的萌芽 365
四、财会制度 366
第六章 观念文化 367
第一节 哲学思想 367
一、阴阳 367
二、五行 369
三、中庸 370
第二节 天命论 372
一、从帝到天 372
二、受天(帝)命 373
三、天命无常的观念 375
四、天命观的崩溃 376
五、敬天保民 377
第三节 鬼神信仰 378
一、鬼神祭祀 379
二、祖神崇拜 380
三、卜筮 381
第四节 伦理思想 384
一、德与敬德 385
二、宗亲伦理 386
三、男女之别 388
四、品德修养 389
第七章 教育·礼仪 391
第一节 学校教育 391
一、学校的设置 391
二、学科与教师 393
三、学龄与入学礼 394
四、严教与考选 395
第二节 社会教化 396
一、官府教谕 396
二、教育与教化的互渗 397
第三节 礼仪·礼俗 401
一、人生礼仪 402
二、丧葬礼俗 409
三、祭祀礼俗 413
四、社会交往礼俗 416
第八章 文学艺术 420
第一节 文字 420
一、金文 420
二、周原甲骨文 421
三、书法 422
第二节 典籍 427
一、《易经》 427
二、《尚书》 430
三、《诗经》 432
四、“礼”籍 433
五、史学——《春秋》 435
第三节 文学 436
一、散文 436
二、韵文 438
第四节 艺术 440
一、乐舞 440
二、美术 446
三、装饰艺术 450
第九章 生活习俗 454
第一节 饮食文化 454
一、主食——谷物 454
二、肉食 455
三、蔬果 456
四、饮料 456
七、饮食卫生、食疗 457
六、保鲜、贮藏 457
五、调味 457
八、食礼 458
第二节 服饰文化 459
一、首服——冠 459
二、衣、裳 460
三、深衣、裘、袍 461
四、履、袜 462
五、饰物 463
一、简陋的民居 464
第三节 复穴、宫室 464
二、王侯的宫室 465
第四节 车马交通 468
一、道路 468
二、路政 469
三、车马、驿传 470
四、舟楫交通 472
参考文献 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