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害防止技术 大气篇》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日本《公害防止技术和法规》编委会编;陈振兴等译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502502610
  • 页数:624 页
图书介绍:

目 录 1

第一章 公害概论 1

1.1 大气污染现状 1

1.1.1 概述 1

1.1.2 大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污染状况 1

1.2 大气污染的产生机理 13

1.2.1 大气污染物的成因 14

1.2.2 大气污染物的产生 15

1.2.3 大气污染物与工业 16

1.2.4 污染源类别 23

1.3 大气污染造成的影响 31

1.3.1 对人体的影响 31

1.3.2 对植物的影响 59

1.3.3 其他影响 70

1.4 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针对大气污染的对策 71

1.4.1 概述 71

1.4.2 法令控制的主要情况 72

1.4.3 针对硫氧化物的对策 73

1.4.4 针对氮氧化物的对策 77

1.4.5 针对烟尘的对策及其他 83

1.4.6 对产业公害防止活动的资助 84

1.4.7 公害防止技术的开发 87

1.4.8 通过调查指导防止公害于未然 88

1.4.9 产业选址政策 88

1.4.10 健全监测体制 89

1.4.11 其他对策 89

第二章 燃烧与排烟控制 90

2.1 燃料 90

2.1.1 燃料概述 90

2.1.2 气体燃料 90

2.1.3 液体燃料 95

2.1.4 固体燃料 101

2.2 燃烧计算 104

2.2.1 燃烧计算的意义 104

2.2.2 燃烧计算方法 104

2.2.3 燃烧需用的空气量 106

2.2.4 燃烧气量 109

2.2.5 理论空气量和理论燃烧气量的近似值 111

2.2.6 排气分析和空气比 113

2.3 排烟控制方法 118

2.3.1 燃烧管理的意义 118

2.3.2 燃烧装置的容量 119

2.3.3 气体燃烧及其装置 121

2.3.4 油燃烧及其装置 125

2.3.5 粉煤燃烧及其装置 130

2.3.6 炉排燃烧及其装置 132

2.3.7 流化床燃烧及其装置 134

2.3.8 排烟的产生及其防止 135

2.3.9 燃烧过程的故障防止对策 139

2.3.10 通风及通风装置 141

2.4 排烟脱硫 142

2.4.1 湿法 143

2.4.2 干法 159

2.5 氮氧化物防治技术 161

2.5.1 概述 161

2.5.2 氮氧化物的生成机理 164

2.5.3 氮氧化物抑制技术 168

2.5.4 排烟脱硝 183

第三章 排烟在大气中的扩散 195

3.1 污染浓度的推算和排烟的扩散 195

3.2 排烟扩散的基本特点 195

3.2.1 烟囱出口周围的排烟扩散和气流下沉 195

3.2.2 排烟上升和有效烟囱高度 196

3.2.3 地面浓度 197

3.3 扩散的基本计算方法 198

3.3.1 平均风和扩散浓度 198

3.3.2 湍流扩散 199

3.3.3 扩散系数和扩散微分方程 200

3.4 扩散与气象条件 203

3.4.1 气温梯度、大气稳定度和自然对流 203

3.4.2 风速梯度与强制对流 206

3.4.4 大气边界层 209

3.4.3 风向的变化与气流的蛇形蔓延 209

3.4.5 海陆风和城市热岛风 213

3.5 扩散浓度的计算方法 213

3.5.1 排烟上升高度公式 213

3.5.2 扩散公式 216

3.6 扩散模型和污染模拟 226

3.6.1 污染模拟及防止对策 226

3.6.2 总量控制用的扩散模型 226

3.6.3 箱式模型 228

3.6.4 对复杂地形采用的扩散模型 228

4.1.1 镉及其化合物 231

4.1 有害物质的产生过程 231

第四章 污染大气的有害物质处理技术 231

4.1.2 铅及其化合物 232

4.1.3 氟、氟化氢及四氟化硅 233

4.1.4 氯及氯化氢 236

4.2 有害物质的处理方式 242

4.2.1 气体吸收及吸收装置 242

4.2.2 气体吸附及吸附装置 253

4.2.3 氟、氟化氢及四氟化硅 257

4.2.4 氯及氯化氢 265

4.3 特定物质事故的处理措施 272

4.3.1 有关行业 272

4.3.2 特定物质的性状和危害 273

4.3.3 发生事故时采取的措施 282

第五章 除尘和集尘技术 285

5.1 粉尘的粒度与集尘性能 285

5.1.1 概述 285

5.1.2 粉尘的特性、粒度 286

5.1.3 粉尘的粒径分布和平均粒径 288

5.1.4 集尘性能 295

5.1.5 串联运转和总集尘效率 303

5.2 集尘装置的原理与性能 305

5.2.1 集尘装置的分类 306

5.2.2 重力集尘装置 307

5.2.3 惯性集尘装置 310

5.2.4 离心集尘装置 313

5.2.5 洗涤集尘装置 324

5.2.6 过滤集尘装置 335

5.2.7 静电除尘装置 350

5.3 排烟的性状及针对排烟的对策 368

5.3.1 烧煤锅炉、烧重油锅炉及黑液焚烧锅炉 368

5.3.2 炼钢用烧结炉、转炉、电炉和铸铁用化铁炉 374

5.3.3 水泥窑和骨料干燥炉 380

5.3.4 非铁金属冶炼 384

5.4 集尘装置的维护管理 391

5.4.1 粉尘的性状和集尘性能 392

5.4.2 排气的性状和集尘性能 397

5.4.3 集尘装置的选用 401

5.4.4 运行管理通则 405

5.4.5 旋风分离器的维护管理 407

5.4.6 洗涤集尘装置的维护管理 411

5.4.7 袋式过滤器的维护管理 415

5.4.8 静电除尘装置的维护管理 418

5.5 集烟、烟管和通风机 424

5.5.1 发生源粉尘的集烟 424

5.5.2 厂房内粉尘的集烟 429

5.5.3 粉尘的输送 431

5.5.4 通风机的选用 433

第六章 测定技术 438

6.1 燃料测试方法 438

6.1.1 固体燃料测试方法 438

6.1.2 液体燃料测试方法 446

6.1.3 气体燃料测试方法 468

6.1.4 液化石油气测试方法 473

6.2 燃烧管理用的计量测试仪器 474

6.2.1 气体分析仪 474

6.2.2 温度计 479

6.2.3 流量计 485

6.3 排气中硫氧化物的分析方法 490

6.3.1 总硫氧化物的分析方法 491

6.3.2 二氧化硫的分析方法 502

6.3.3 分析值的整理方法 518

6.4 排气中氮氧化物的分析方法 519

6.4.1 化学分析法 519

6.4.2 连续分析法(自动测试仪) 529

6.5 烟尘量的测定 533

6.5.1 测定目的和测定方法 533

6.4.3 分析值的整理方法 533

6.5.2 烟尘与标准样板进行对比确定烟尘浓度的方法 534

6.5.3 JIS Z 8808“排气中粉尘浓度的测定方法”中规定的方法 534

6.5.4 JIS规定的测定方法要点 554

6.5.6 特殊的测定方法 561

6.6 有害物质的规定 564

6.6.1 排气中含氟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564

6.6.2 排气中氯的分析方法 570

6.6.3 排气中氯化氢的分析方法 579

6.6.4 排气中镉和铅的分析方法 589

附录: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物测定法 601

1.粉尘测定法 602

2.二氧化硫(SO2)测定法 605

3.二氧化氮(NO2)测定法 610

4.一氧化碳(CO)测定法 613

6.氧化剂(O2)测定法 615

6.烃测定法 620

5.3.5 非铁金属熔化炉 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