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篇:世界是一个舞台 1
人际知觉篇 9
第一章 外貌与性格 10
一、流行的概念 10
二、似是而非的理论 13
(一)相面术 13
(二)颅相学 14
(三)体型说 16
(四)罪犯形相说 18
三、文学形象的描写 19
四、“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21
五、外貌与性格的联系 23
第二章 表情语言 27
一、表情语言的生物学意义 28
二、表情语言的社会习得性 30
三、情绪的判别 31
(一)情绪的生理变化 32
(二)情绪的表情特征 34
四、从表情“测谎” 43
第三章 印象形成过程 48
一、直觉判断 49
(一)相似联想 51
(二)关系联想 53
二、归因过程 57
(一)内在归因和外在归因 58
(二)目的性归因和反应性归因 59
(三)归因的依据 61
(四)归因失误 64
第四章 影响人际知觉的心理因素 70
一、最初印象 70
(一)最初印象的表现 71
(二)最初印象的成因 73
(三)最初印象的作用 74
二、晕轮效应 75
(一)晕轮效应的表现 76
(二)晕轮效应的成因 78
(三)晕轮效应的失误 79
三、心理定势 80
(一)心理定势的表现 81
(二)心理定势的原因 84
四、刻板印象 86
(一)刻板印象的表现 87
(二)刻板印象的成因 89
人际关系篇 97
第五章 人际吸引 97
一、个人的吸引力 97
(一)长相因素 98
(二)性格因素 100
(三)能力因素 102
二、相互的吸引力 104
(一)相近因素 104
(二)相似因素 106
(三)相补因素 109
(四)相悦因素 112
第六章 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118
一、人际关系三阶段 119
(一)觉察阶段 120
(二)表面接触阶段 121
(三)亲密互惠阶段 122
二、友谊 124
(一)友谊发展的趋势 125
(二)友谊的维持 127
(三)友谊的深化 130
(四)友谊的中止 132
三、人际关系的了解 133
第七章 爱情(上) 139
一、前恋爱期心理 140
(一)爱情与好感 141
(二)爱情与友谊 142
二、择偶心理 145
(一)意中人的理想化 146
(二)角色期待 149
(三)一见钟情 152
第八章 爱情(下) 155
三、恋爱心理 155
(一)初临的爱情 156
(二)成熟的爱情 160
(三)迟到的爱情 162
(四)失落的爱情 167
四、爱情的更新 172
(一)婚后的爱情变化 172
(二)爱情的调适 175
第九章 交往功能和交往动机 190
一、交往的功能 190
人际交往篇 190
(一)信息沟通功能 191
(二)心理保健功能 193
(三)自我认识功能 195
(四)人际协调功能 197
二、交往动机 198
(一)年龄与交往动机 199
(二)需求与交往动机 201
第十章 交往的结构 204
一、交往的沟通模式 205
二、代际交往 207
(一)年龄上的代际交往 207
(二)心理上的代际交往 211
三、同龄人交往 212
四、异性间交往 214
(一)异性间交往的意义 215
(二)异性间交往的年龄心理 217
第十一章 交往的形态 220
一、言语交往 220
(一)听的学问 221
(二)谈的学问 223
(三)问候与寒暄 226
二、非言语交往 228
(一)非言语交往的作用 229
(二)非言语交往的表现形式 231
(三)交往的个体空间 241
第十二章 成功交往的心理基础 249
一、打破先入之见 250
二、摆脱孤独感 252
三、正确地对待生活 255
四、战胜自卑和羞怯 257
五、培养交往风度 260
六、学会“角色互换” 262
人际影响篇 272
第十三章 劝说(上) 272
一、劝说的艺术 273
(一)分散注意 273
(二)共同语言 275
(三)对症下药 276
(四)打破“完型” 278
(五)以情动人 279
(六)行为反馈 280
(七)“登门槛”术 281
(八)逻辑诱导 282
(九)以退为进 283
(十)运用幽默 285
第十四章 劝说(下) 287
二、劝说三要素 287
(一)传播源 288
(二)传播内容的组织 292
(三)传播对象 297
(一)认知障碍 301
三、对抗心理分析 301
(二)情绪障碍 302
(三)行为障碍 304
(四)群体障碍 306
第十五章 暗示、感染和模仿 308
一、暗示 308
(一)言语暗示 309
(二)非言语暗示 310
(三)暗示的作用 311
(四)暗示感受性 314
二、感染 315
(一)感染的形式 316
(二)感染的特性 318
(三)感染的作用及其控制 321
三、模仿 323
(一)模仿的形式 324
(二)模仿的对象 326
(三)大众媒介与模仿 328
(四)模仿的特殊形式——流行 330
第十六章 群体动力学 332
一、社会助长作用 333
(一)“助长”和“干扰”现象 333
(二)“助长”和“干扰”的原因 336
二、群体中的个人行为 339
(一)责任分散 339
(二)非个性化 340
(三)彼此相倚 342
三、从众现象 343
(一)信息作用 344
(二)人际关系制约 345
(三)群体一致性 346
(四)个别差异 347
后记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