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云县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日卿主编;左云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101022979
  • 页数:1016 页
图书介绍:

凡例 1

概述 1

大事记 7

第一编 建置 47

第一章 位置境域 47

第一节 位置 47

第二节 境域 47

第二章 建置区划 49

第一节 建置沿革 49

第二节 行政区划 54

第三章 县城 乡镇 村庄 64

第一节 县城 64

第二节 乡镇 67

第三节 村庄 82

第一节 地质构造 107

第一章 地质 107

第二编 自然概貌 107

第二节 地层 108

第二章 地貌 110

第一节 山地 110

第二节 丘陵川地 114

第三节 河流 114

第三章 气候 116

第一节 气候特征 116

第二节 日照气温 118

第三节 降水 湿度 蒸发 122

第四节 风 123

第四章 土壤 植被 126

第一节 土壤 126

第二节 植被 132

第一节 土地 133

第五章 自然资源 133

第二节 水 134

第三节 矿物 136

第四节 生物 138

第六章 自然灾害 143

第一节 旱灾 143

第二节 风灾 146

第三节 洪涝灾 147

第四节 霜冻雹灾 149

第五节 虫灾 152

第六节 地震 153

第三编 人口 159

第一章 人口规模 159

第一节 人口总量 159

第二节 分布密度 163

第三节 农业 非农业人口 168

第二章 人口变动 170

第一节 自然增减 170

第二节 社会增减 173

第三章 人口结构 174

第一节 民族 174

第二节 性别 176

第三节 年龄 179

第四节 文化 183

第五节 职业 185

第六节 姓氏 192

第四章 婚姻家庭 197

第一节 婚姻 197

第二节 家庭 198

第一节 计生管理 199

第五章 人口控制 199

第二节 节育措施 200

第四编 经济综述 206

第一章 所有制变革 206

第一节 私有制 206

第二节 土地改革 207

第三节 集体所有制 208

第四节 手工业改造 209

第五节 私营工商业改造 210

第二章 经济体制改革 211

第一节 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 211

第二节 企业改革 212

第三章 经济投入 213

第一节 农业 214

第二节 工业 交通 邮电 215

第三节 商业 216

第四节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217

第五节 科教文卫体 217

第四章 发展水平 219

第一节 国民生产总值 219

第二节 工农业总产值 220

第三节 农业收益分配 221

第五章 居民生活 225

第一节 收入 225

第二节 消费 226

第三节 余存 227

第五编 农业 236

第一章 种植业 236

第一节 耕地 236

第二节 劳力 241

第三节 农具 农机 243

第四节 农作物 247

第五节 农田管理 257

第二章 林业 263

第一节 树种 苗圃 263

第二节 植树造林 264

第三节 经济林园 266

第四节 林木管护 267

第三章 养殖业 269

第一节 畜禽状况 269

第二节 饲养方法 275

第三节 疫病防治 276

第四节 产品产量 279

第四章 水利 281

第一节 灌溉设施 281

第二节 水土保持 288

第三节 人畜饮水工程 293

第四节 治河 改碱 296

第六编 煤炭 303

第一章 煤田 303

第一节 勘探 303

第二节 煤层 煤质 306

第三节 储量 分布 310

第二章 开采 311

第一节 沿革 311

第二节 采运技术 319

第三节 井下设施 323

第四节 矿区建设 326

第五节 原煤产量 327

第一节 煤炼油 328

第三章 原煤加工 328

第二节 碳铵 329

第三节 焦炭 329

第四节 破碎筛选 330

第四章 销售储运 330

第一节 销售 330

第二节 储存 332

第三节 运输 333

第五章 职工队伍 334

第一节 职工来原 334

第二节 工资 福利 335

第三节 文化素质 336

第六章 经营管理 336

第一节 生产管理 336

第二节 技术管理 337

第三节 安全管理 339

第四节 收益分配 341

第七章 重点矿简介 343

第一节 县营煤矿 343

第二节 乡、村煤矿 346

第七编 工业 356

第一章 电力 五金 机械 356

第一节 电力 356

第二节 五金 机械 358

第二章 建材 陶瓷 化工 362

第一节 建材 362

第二节 陶瓷 365

第三节 化工 366

第一节 粮油加工 367

第三章 食品加工 367

第二节 食品加工 370

第三节 酿酒醋酱 372

第四章 其它工业 373

第一节 造纸 印刷 373

第二节 服装 制鞋 375

第三节 毛纺织 印染 377

第四节 皮麻 毡业 377

第五节 木器 箩笼 379

第五章 重点企业选介 382

第八编 交通邮电 389

第一章 交通 389

第一节 道路 389

第二节 桥涵 394

第三节 运输 398

第四节 路政 403

第二章 邮政 405

第一节 驿站 局所 405

第二节 邮路投递 406

第三节 业务 408

第三章 电信 409

第一节 电话 409

第二节 电报 传真 411

第九编 城乡建设 417

第一章 县城 417

第一节 规划建设 417

第二节 县城道路 420

第三节 供水排水 420

第四节 照明设施 421

第五节 环卫绿化 422

第七节 公产住房 423

第六节 居民住宅 423

第二章 乡村建设 424

第一节 乡镇建设 424

第二节 农村建设 425

第三章 建筑施工 426

第一节 建筑队伍 426

第二节 建筑工程 427

第四章 环境保护 428

第一节 环境污染 428

第二节 保护措施 429

第十编 商贸 433

第一章 商业体制 433

第一节 私营商业 433

第二节 集体商业 436

第三节 国营商业 439

第二章 商品购销 442

第一节 购进储运 442

第二节 销售流通 443

第三节 农副产品收购 454

第三章 粮油经营 457

第一节 征购方式 457

第二节 销售方式 459

第三节 仓储 保管 调运 464

第四章 饮食 服务 468

第一节 饮食业 468

第二节 服务业 469

第五章 对外贸易 470

第一节 扶持生产 471

第二节 出口产品简介 471

第一节 体制 475

第十一编 财政金融 475

第一章 财政 475

第二节 财政收入 476

第三节 支出 481

第四节 监督检查 488

第二章 税务 488

第一节 土地税 488

第二节 工商税 492

第三章 金融 494

第一节 机构 494

第二节 流通货币 497

第三节 信贷 499

第四节 存款 503

第五节 现金管理 505

第六节 债券 508

第七节 保险 509

第十二编 经济管理 513

第一章 计划统计管理 513

第一节 计划管理 513

第二节 综合统计 514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 514

第一节 企业登记 515

第二节 市场管理 516

第三节 合同 商标 广告管理 519

第四节 企业管理 520

第三章 物资 物价管理 522

第一节 物资管理 522

第二节 物价管理 523

第三节 工农业产品比价 524

第二节 标准管理 528

第一节 计量演变 528

第四章 标准计量管理 528

第五章 土地管理 529

第一节 地籍查定 529

第二节 土地征用 529

第十三编 党派群团 537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左云地方组织 537

第一节 组织建设 537

第二节 办事机构 544

第三节 思想建设 545

第四节 纪律检查 549

第五节 统一战线 550

第六节 代表大会 552

第一节 组织 557

第二节 活动 557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左云地方组织 557

第三章 群众团体 558

第一节 抗日团体 558

第二节 工人组织 560

第三节 农民组织 561

第四节 青少年组织 562

第五节 妇女组织 564

第六节 工商组织 564

第七节 学术团体 565

第八节 其他组织 566

第十四编 政权政协 571

第一章 权力机构 571

第一节 代表选举 571

第二节 人民代表会 572

第四节 乡(镇)人大主席团 576

第三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576

第一节 卫 县衙 县政府 577

第二章 行政机构 577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 586

第三节 基层政权 596

第三章 司法机构 597

第一节 检察院 597

第二节 法院 603

第四章 参政议政机构 608

第一节 政协左云县委员会 608

第二节 历届委员会 609

第三节 参政议政举要 612

第一章 清代 615

第一节 清军血洗左卫城 615

第十五编 政事要略 615

第二节 义和团运动 616

第二章 民国时期 617

第一节 “五一三”学潮 617

第二节 日军屠城暴行 619

第三节 反奸清算 619

第四节 土地改革 620

第五节 支援解放战争 622

第六节 阎政权大捕杀 623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 624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62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625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 628

第四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632

第一章 民政 637

第一节 拥军优属 637

第十六编 政务 637

第二节 复退军人安置 639

第三节 救灾济贫 639

第四节 社会福利 641

第五节 婚姻登记 641

第六节 地名普查 642

第二章 劳动 643

第一节 劳动就业 643

第二节 劳动保护 644

第三章 人事监察 644

第一节 人事 644

第二节 监察 651

第四章 外事 侨务 651

第一节 外事 651

第二节 侨务 652

第十七编 公安司法 657

第一章 公安 657

第一节 机构设置 657

第二节 社会治安 659

第三节 专项斗争 664

第四节 公安武装 667

第五节 消防 668

第二章 司法行政 668

第一节 行政机构 668

第二节 法制教育 669

第三节 律师事务 670

第四节 公证工作 670

第五节 人民调解 671

第一章 兵要地志 675

第一节 军事地位 675

第十八编 军事 675

第二节 防务 设施 676

第二章 兵役 680

第一节 募兵 680

第二节 志愿兵 680

第三节 义务兵 681

第三章 机构 武装 682

第一节 军事机构 682

第二节 地方武装 682

第三节 驻军 684

第四章 民兵 688

第一节 建制 688

第二节 训练 689

第三节 重要活动 690

第一节 古代兵事 692

第五章 兵事 692

第二节 近现代兵事 694

第十九编 教育 701

第一章 私塾 书院 学宫 701

第一节 私塾 701

第二节 书院 702

第三节 学宫 702

第二章 普通教育 703

第一节 学前教育 703

第二节 小学教育 705

第三节 中学教育 709

第三章 专业教育 714

第一节 师范教育 714

第二节 职业教育 715

第四章 成人教育 718

第一节 农民教育 718

第二节 职工教育 720

第五章 教师 721

第一节 任用 721

第二节 素质 724

第三节 待遇 724

第四节 进修 726

第六章 教育管理 72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727

第二节 教育改革 728

第三节 教学设施 730

第四节 教育经费 731

第五节 勤工俭学 732

第二十编 科技 735

第一章 科技组织 735

第一节 科技机构 735

第二节 科技队伍 736

第二章 科学普及 738

第一节 科普活动 738

第二节 测报 计量 739

第三节 科技成果 740

第二十一编 文化 749

第一章 群众文化 749

第一节 组织网络 749

第二节 民间社火 750

第二章 文学著述 751

第一节 文学创作 751

第二节 著述 755

第三节 史志编纂 755

第三章 艺术 757

第一节 戏剧 757

第二节 音乐 美术 761

第三节 摄影 书法 764

第四节 电影 电视 765

第四章 新闻 767

第一节 通讯 767

第二节 报刊 768

第三节 广播 769

第五章 图书 档案 770

第一节 图书 770

第二节 档案 771

第六章 文物 772

第一节 古遗址 772

第二节 古建筑 775

第三节 古墓葬 781

第四节 古今碑记 782

第五节 革命遗址 784

第六节 出土文物 785

第七节 烈士陵园 787

第八节 文物管理 788

第二十二编 体育卫生 791

第一章 群众体育 791

第一节 职工体育 791

第二节 农民体育 792

第三节 学校体育 792

第四节 老年体育 793

第二章 竞赛设施 794

第一节 体育竞赛 794

第二节 场地设施 797

第三章 防疫保健 797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 797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798

第三节 妇幼保健 799

第四节 爱国卫生 800

第四章 医疗机构 801

第一节 药铺 诊所 医院 801

第二节 妇幼防疫 802

第三节 其它卫生院(所、站) 803

第五章 医疗与药品制剂 807

第一节 中医 807

第二节 西医 807

第三节 药品制剂 808

第二十三编 民情风俗 813

第一章 民情撷要 813

第一节 习性礼仪 813

第二节 美德良风 814

第三节 陈规陋习 815

第四节 宗教 信仰 818

第二章 生活习俗 821

第一节 服饰 821

第二节 饮食 822

第三节 宅居 824

第四节 行旅 825

第三章 人生礼仪 826

第一节 婚嫁 826

第二节 喜庆 828

第三节 丧葬 829

第四章 岁时节日 832

第一节 农历节日 832

第二节 公历节日 835

第三节 庙会 837

第一节 方言概述 841

第一章 方言 841

第二十四编 方言谣谚 841

第二节 语音分析 844

第三节 同音字表 847

第四节 词汇 865

第二章 谣谚 871

第一节 民谣 871

第二节 谚语 874

第三节 歇后语 878

第二十五编 人物 883

第一章 人物传 883

(一)县籍 883

(二)客籍 898

第二章 人物录 906

一、革命烈士简介 906

二、因公捐躯者名录 952

三、古代官宦名录 953

四、民国年间县籍军政人员 956

五、新中国县籍副县团级以上党政军名录 957

六、县籍知识分子名录 962

七、当代在本县工作的高级知识分子名录 963

八、模范人物 964

附录 975

文献辑存 975

地方文献目录 996

诗词选录 997

旧志序跋 1002

旧志源流 1007

传说 1008

民歌集萃 1013

本志编修始末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