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序 为你及家人搭建通向健康的桥梁 1
第一章 易经思想,万物皆适 4
1 易经之理,关乎养生 4
2 易经养生哲学:生生之谓易 6
3 时空养生观 8
4 太极养生的渊源 9
5 两仪和四象 11
6 通变致久:《易经》变易养生 14
7 气是生命之本 15
第二章 阴阳和调平衡 20
1 《易经》与中医学的阴阳平衡理论 20
2 一阴一阳之谓道 22
3 阴阳平衡是养生的最高智慧 25
4 阴阳失衡,百病缠身 28
5 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30
6 阳气的强弱决定着生命的盛衰 32
7 顺应四时阴阳的规律养生 34
8 养生需先养神 38
第三章 五行八卦与体质养生 42
1 《易经》的八卦学说 42
2 五行的生克乘侮 44
3 看五行,辨体质 46
4 依据体质进行养生 49
5 八卦与人体、疾病的对应关系 54
6 卦象体质不同,养生方法各异 56
第四章 气是生命的本源,养生先养气 56
1 氤氲观中的“气”养生 62
2 养生治病的最大原则:同气相求 63
3 正气强则五脏强 66
4 心气不可少 67
5 固肾气,保根本 68
6 调脾气,养后天 70
7 补益肺气,保养身体 71
8 肝气:保养人体的长青之树 72
9 保护身体免受寒气侵袭 75
10 气虚者的养生智慧 76
11 养生要保养元气 78
第五章 大道至简,寻找自己的养生真经 78
1 健康长寿靠自己 82
2 是药三分毒,当补则补 83
3 人为本,病为标 85
4 调动人体的自愈力 87
5 体质不同,健康状况亦不同 89
6 乞好拉好睡好,身体才好 91
第六章 动静互涵的运动观 94
1 生命在于运动 94
2 运动,延寿保健也 96
3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98
4 读书养生,写作健身 99
5 忙里偷闲,静坐思 102
6 少私寡欲,乃静养之要则 104
7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105
8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107
第七章 天人合一,顺应四时 110
1 《易经》的养生智慧:天人合一 110
2 天时、地利、人和与养生 111
3 乐天知命,故不忧 112
4 顺应自然,长寿何难 114
5 冬天避寒就温,注意保暖 116
6 春季“发陈”养肝 118
7 夏季“蕃秀”养心 119
8 秋季“容平”养肺 121
9 冬季“闭藏”养肾 123
10 顺应节气,养生事半功倍 124
11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127
第八章 内外兼修的道德修养观 130
1 德高寿自长 130
2 养生重在修心 131
3 好心态,健康的活化石 133
4 身心互动是最好的调养 134
5 乐观开朗,让你更健康 137
6 适度的紧张有益身心 139
7 容有助于养生 141
第九章 居安思危的预测养生观 146
1 不治已病治未病 146
2 “阴阳转换”与防病治病 148
3 五脏的藏象 149
4 面色异常体现各脏器病变 152
5 唇、口揭示脾胃疾病 154
6 齿、发揭示肾脏疾病 157
7 “见微知著”的养生智慧 159
8 人体的全息元特区 161
9 藏在五指中的健康预报 162
第十章 饮食养生 166
1 慎重考虑食物属性 166
2 妙用五色补五脏 168
3 五味调和,延年益寿 171
4 黑色食品的保健作用 174
5 食物养脑法 175
6 药食同源,药食互补 177
7 饮食结构讲究“二两五一” 179
第十一章 经络养生与“变卦”养生 179
1 经络养生,五行学说的具体应用 182
2 经络养生的神奇疗效 185
3 人体常用的按摩穴位 187
4 主宰人体健康的经络 197
5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快速调养法 199
6 增强免疫力,疾病远离你 202
7 调整饮食,告别湿疹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