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金融理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雨露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04923214
  • 页数:351 页
图书介绍:随着金融实践的发展,金融理论体系也需要发展。从我国的需要而言,一方面,及时引进西方微观金融理论十分必要,这不仅有助于国内的理论研究者跟上新的发展方向,而且对提高微观金融主体的决策水平、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意义更大。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对金融产业和金融格局有着深刻影响,这对金融管理与宏观调控的技术与方法提出了新挑战:同时由于我国市场化程度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也有必要继续关注西方宏观金融理论的新发展,并在实践基础上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以适合其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现代金融理论》一书就是朝向这个目标的一种努力。全书分上下两篇,共四大部分。上篇“宏观金融理论”分为货币金融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两部分,旨在介绍西方货币经济学与国际经济学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下篇“微观金融理论”分为证券市场理论和银行微观经济理论两部分并紧紧扣住金融市场这个中心,所涉及的基本上都属于西方现代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

目录 1

上篇:宏观金融理论 3

第一部分 货币金融理论 3

第一章 货币本位理论 3

第一节 引言:一个基础理论问题的提出 3

第二节 货币本位发展的历史沿革 6

第三节 货币本位问题的新探索 17

第一节 金融媒介理论的引入 27

第二章 金融媒介理论 27

第二节 不确定性与金融媒介 32

第三节 信息成本与金融媒介 37

第四节 结语:对金融媒介问题的再考察 44

第三章 金融创新理论 48

第一节 引言金融创新浪潮与理论研究方向 48

第二节 金融创新的微观经济分析 51

目录 52

表3.1 美国1985年的金融创新成果 52

表 52

表3.2 金融产品创新 54

表3.3 放松吸存活动管制的主要措施 56

表3.5 股票指数月回报率的标准差,1961-1989年 58

表3.4 公司债券月收益率的标准差,1960-1990年 58

目录 59

图3.1 美国事后实际利率,1959.1-1989.4 59

表3.6 月末对月末汇率的协方差,1950-1987年 59

图 59

第三节 金融创新的宏观经济影响 61

表3.7 美国非金融类公司债务市场融资来源1960-1989年 61

图3.2 美国M1收入流通速度,1954.1-1989.4 62

图3.3 美国M1流通速度的增长,1954.1-1989.4 65

图3.4 M1流通速度与3个月国库券利率,1954.1-1989.4 68

图3.5 美国k比率与货币乘数,1959.1-1989.4 70

图3.6 美国k比率和3个月国库券利率,1959.1-1989.4 71

第四章 金融管制理论 73

第一节 自由银行业学说与银行业的改革 74

第二节 金融管制理论 81

表4.1 主要工业国家的金融管制 86

第五章 货币政策理论 96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96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可信度与连贯性 103

第三节 货币政治学:对货币政策的一种新诠释 113

第二部分 国际金融理论 120

第六章 汇率理论的发展 120

第一节 历史回顾 120

第二节 汇率决定的货币分析 123

图6.1 粘性价格模型中的曲线 126

图6.2 汇率超调 127

第三节 资产组合平衡法 131

第四节 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检验和发展 135

第五节 汇率实证研究得出的规律和汇率理论的发展趋势 138

第七章 内外均衡理论 141

第一节 内外均衡理论发展的历史回顾 141

第二节 70年代以来的内外均衡理论 143

第三节 对内外均衡理论的评价 159

第一节 引论 161

第八章 国际货币体系理论 161

第二节 汇率目标区理论 162

图8.1 目标区内的汇率变动 166

第三节 最优货币区理论 168

图8.2 加入货币区的收益 169

图8.3 加入货币区的成本 171

图8.4 开放经济下产品市场的短期均衡 172

图8.5 加入货币区的临界点 173

第九章 国际债务理论 176

第一节 从需求看债务危机 177

图9.1 一个主权债务国偿付意愿的决定因素 180

第二节 债务供给与债务重新安排 183

图9.2 信贷配给与“协议”贷放 185

第三节 过度贷款的原因 186

第十章 国际间货币政策协调理论 191

第一节 引论 191

第二节 政策协调的基本理论 193

图10.1 哈马达图像 196

图10.2 反应曲线的导出 197

图10.3 两国模型 200

图10.4 两国反应曲线 201

第三节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阻力与建议 203

第一节 明斯基关于金融市场脆弱性的论述 208

第十一章 金融危机理论 208

第二节 第一代及第二代金融危机模型 210

第一节 有效资本市场理论 221

第十二章 有效资本市场理论 221

下篇:微观金融理论 221

第一部分 证券市场理论 221

图12.1 市场对新信息的各种反应 222

图12.2 有效市场假说三种信息集关系图 227

第二节 有效资本市场假说的检测 228

第三节 资本有效市场的含义 234

第四节 噪声与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238

引言 241

第十三章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241

第一节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243

图13.1 资产特征线 245

图13.2 可分散化风险和系统风险 246

图13.3 市场风险组合 248

图13.4 证券市场线推导 250

图13.5 证券市场线 253

第二节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修正模型 254

图13.6 布莱克模型 255

第三节 套利定价理论(APT) 261

第十四章 期权定价理论 264

第一节 股票期权价格的特征 264

表14.1 组合投资 266

表14.2 组合投资 268

第二节 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 269

图14.1 二叉树图 270

表14.3 投资组合 271

第三节 B-S期权定价模型 272

第四节 B-S公式的修正 277

第十五章 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282

第一节 价格形成和造市行为 283

第二节 存货模型 286

图15.1 加曼模型 288

第三节 信息基础模型 292

图15.2 交易概率结构图 294

第四节 策略交易者模型 297

图15.3 造市商证券价值估计的演变 298

第五节 市场微观结构的特性 302

引言:理论回顾和一般分析 306

第二部分 银行微观经济理论 306

第十六章 不对称信息和信贷配给理论 306

第一节 事前不对称信息假说 314

图16.1 银行预期效用曲线 323

第二节 事后不对称信息假说 324

第三节 不对称信息和信贷配给 328

图16.2 垄断性贷款市场上的均衡配给 331

图16.3 寡头市场上的信贷配给 333

第十七章 预算软约束理论 334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其发展脉络 334

第二节 快—慢项目模型 339

第三节 理论推广和应用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