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司法判例解析》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伟一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800837467
  • 页数:36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作者独特的语言方式,分“法律简介”、“判例”、“要览、分析”等三个部分阐述了美国公司法的主旨,并运用判例来评解法律条文。书后附有法律词条解释。

一、公司的性质和特点 1

(一)法律实体 1

目录 1

1.《宪法》项下的“人” 2

2.《宪法》项下的“公民” 2

3.公司实体的含义 2

(二)有限责任 2

(五)所有权的自由转让 3

二、公司的类别 3

(一)公共公司与私人公司 3

(四)无限续存 3

(三)集中管理 3

(二)营利公司与非营利公司 4

(三)公众公司与封闭公司 4

(四)S章节公司 5

三、公司演变简史 5

四、公司面临的难题 6

(一)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 6

(二)公司的社会责任 6

五、公司法成文法 7

六、法院和公司法判例 7

七、功夫在事外——与公司法相关的法律 8

(一)合同法、侵权法 9

(二)证券法 9

(三)其他法律 10

一、代理 11

(一)代理对主体的责任 11

1.服从责任 11

2.勤勉责任 11

3.提供信息的责任 11

第一章 公司的近亲 11

2.侵权责任 12

(1)实际授权 12

1.授权 12

(三)与第三方之间的合同权利和责任 12

1.合同义务 12

(二)主体对代理的责任 12

5.信托责任 12

4.会计责任 12

(2)显示授权 13

(3)批准 13

2.主体的责任 13

3.代理的责任 13

(四)对第三方的侵权责任 14

1.主体 14

2.代理 14

二、合伙制 14

(一)无限合伙制 14

(1)利润与损失 15

2.合伙人之间的权利 15

(2)参与管理的权利 15

1.合伙人之间的责任 15

(2)服从责任 15

(1)信托责任 15

(3)注意责任 15

(3)选择合伙人的权利 16

(4)了解情况和查账的权利 16

3.合伙人与第三方之间的关系 16

(1)合同责任 16

B.共同和分开责任 17

(二)有限合伙制 17

C.刑事犯罪 17

A.雇主对雇员负责 17

(2)合伙人的侵权责任和刑事责任 17

1.有限合伙与无限合伙的区别 18

2.无限合伙企业的规模 18

3.合伙人(方)的权利 18

(1)控制权 18

(2)利润与损失 18

(3)衍生诉讼权 18

(4)了解情况和查账的权利 18

4.责任 19

(三)有限责任合伙制 19

三、有限责任公司 19

四、结论 20

[判例]梅恩赫尔德诉萨蒙 21

[要览] 25

[评析]嘉言懿行——卡多索法官与“信托责任” 29

第二章 公司的发起设立 29

一、公司发起人以及公司设立前的交易 29

(一)发起人 29

(二)发起人之间的责任 29

1.一般规则:“接受” 30

(五)发起人的责任 30

2.明示接受和默示接受 30

三方的合同所负的责任 30

(四)公司就其设立之前发起人与第 30

(三)对外部投资者的责任 30

二、设立人 31

(一)设立人 31

(二)公司章程的内容 31

1.名称 31

2.目的 32

3.公司的权力 32

4.公司办公场所 32

5.股票 32

10.公司章程的签字 33

9.公司董事的免责 33

8.公司的续存 33

6.优先权 33

7.送达代理 33

11.组织会议 34

12.公司设立没有最低资本金限额 34

(三)设立有瑕疵的公司 34

[判例]克兰逊诉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36

[要览] 38

一、单独实体 41

二、揭开公司的面纱 41

第三章 揭开公司面纱 41

[评析]说你行,你就行——公司设立有瑕疵,但仍然有效 41

(一)代理或工具(过多的控制) 42

(二)虚假公司 42

(三)不得为不合法目的而设立公司 43

(四)母公司——子公司 43

(五)专业服务公司 44

(六)资金不足 44

三、封闭公司 44

[判例]卡特布朗彻(新加坡)有限责任公司诉大来信用证国际有限责任公司 46

[要览] 52

一、股票 59

(一)股票的发行 59

[分析]形式决定一切——引而不发的利箭 59

第四章 公司融资 59

(二)股票对价的支付 60

1.公司股票的对价形式 60

2.公司股票的对价额 60

(三)股票的类别 60

(四)股票的各种权利 63

(五)股票转让的限制 64

1.优先购股权 64

2.同意 64

3.约定限制的法律文件 64

(六)股息和其他财产的分配方式 65

1.股息的形式 65

5.明示 65

4.回购协议 65

2.支付股息的限制 66

(1)收人盈余标准 66

(2)剩余标准 67

(3)净资产标准 67

3.股东要求股息的权利 67

二、公司债券 67

(一)公司发行债券的权利 68

(二)债券持有人的权利 68

(三)债券的类型 68

[判例]联合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诉曼哈尔特 70

[要览] 72

[判例]关于蒂彻诺·格兰特公司 76

[分析]对价与股票——合同法在公司法中的运用 76

[要览] 79

[分析]节外生枝,防不胜防——公司回购股票协议的多重限制 84

第五章 公司治理 84

一、谁是公司的领导 85

二、董事的责任 87

(一)注意责任 87

1.依赖权 87

2.业务判断规则 87

(二)忠诚责任 88

1.有利害关系的交易 89

4.内幕交易 90

2.公司机会 90

3.不与公司竞争 90

5.“净化”法规 91

(1)“批准”检验标准 91

(2)“公平”检验标准 91

6.联邦证券法 92

(三)信托责任 93

三、对董事的补偿 94

[判例]佛朗西斯诉联合杰西银行 95

[要览] 106

[分析]集体领导,集体负责——公司管理中董事的注意责任 113

[判例]塞德公司诉彩色技术公司有限责任公司 113

[要览] 136

[分析]“疏忽过失”要素的变形——公司兼并中目标公司董事的注意责任 144

[判例]克利尼奇诉朗德格伦 144

[要览] 150

[分析]“温、良、恭、俭、让”——董事“忠诚责任”与“公司机会” 156

第六章 公司董事报酬 156

一、一揽子报酬 156

(一)奖金 157

(二)股票期权 157

二、对报酬过高的非议 158

(一)报酬与业绩不成比例 158

(二)杀贫济富,有失公允 159

(四)信息占有不均 160

(三)误导有志青年 160

(五)缺少矫正手段 161

(六)是身价,不是动力 161

三、法律 162

(一)判例法 162

1.“浪费原则”——判例法对公司 162

主管报酬的约束 162

2.报酬委员会——公司的应变措施 163

3.金降落伞 163

(二)联邦证券法 164

(三)《公司投资法》 165

(四)税法 165

四、结束语 166

[判例]罗杰斯诉希尔 167

[要览] 171

[分析]拿多少算贪?——公司总裁的身价 175

第七章 证券欺诈 175

一、概论 175

(一)联邦证券法的适用范围 175

(二)证券法的要旨 175

(三)主要内容 176

1.公司的义务 176

二、反欺诈条款 177

(一)短线交易 177

3.责任和处罚 177

2.股东的义务 177

1.“管理人员” 178

2.“短线交易” 178

3.利润 178

4.由谁索赔? 178

(二)10b-5规则 178

1.内容重要、语言混乱 178

2.细节分析 179

(1)重大性 180

(2)“故意” 180

(3)因果关系 180

(4)“任何人” 180

3.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重唱 181

(5)“出售” 181

(6)“就” 181

4.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之分 182

(1)似是而非的判例 182

(2)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83

A.由第二责任人起草了虚假陈述 183

B.律师起草的私募披露文件中有误导 183

C.第二责任人参与了虚假陈述 184

D.第二责任人是否有义务“鸣笛” 184

(三)内幕交易 185

2.填补普通法的空白 186

3.16(b)节与l0b-5规则之间的区别 186

1.内幕知情人的定义 186

(四)内幕交易的民事处罚 187

三、个人诉讼权利 187

四、《证券个人诉讼修改法》 188

(一)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188

(二)会计事务所推动下的产物 189

(三)《证券个人诉讼修改法》的目的 190

(四)《证券个人诉讼修改法》的主要内容 190

[判例]巴斯梯安诉彼特安有限责任公司 192

[要览] 196

三、股东大会 202

二、关于“非公开”公司的特别规定 202

一、间接控制公司 202

第八章 股东的权利与权力 202

[分析]大胆设想,小心求证——默示诉讼权利难在哪里? 202

(一)股东大会的类型 203

(二)股东大会的地点、会议通知 203

(三)投票资格 204

四、不经召开股东大会而采取行动 205

五、查阅账簿和档案 205

(一)股东可查阅的公司材料 205

(二)股东查阅公司材料的先决条件 206

1.股东在册时间和持股比例 206

2.正当目的 206

[判例]保守会议研究、分析和教育基金诉雪佛龙公司 207

[要览] 211

[分析]只问法律,不问政治?——股东查阅公司股东名单的“正当目的” 221

第九章 封闭公司 221

一、封闭公司的特点 221

(一)封闭公司的股东人数 221

(二)封闭公司股票转让的限制 222

二、封闭公司股东的责任 222

(一)多事之地 222

(二)制约公司管理层的“三大法宝” 223

(三)多数股东与少数股东之间的斗争 223

(一)僵局出现的具体情况 224

三、僵局 224

(四)信托责任的强化 224

(二)未雨绸缪,早图良策 225

(三)僵局出现后的权宜之计 225

四、结束语 226

[判例]多诺诉罗德电铸版有限责任公司 227

[要览] 233

[分析]“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封闭公司股东的信托责任 236

第十章 衍生诉讼 236

一、“直接诉讼”与“衍生诉讼”的区别 236

(一)对原告的要求 238

(二)必须征得董事会的同意 238

二、衍生诉讼中的法定障碍 238

(三)原告必须提供费用担保 240

三、妥协性和解 240

四、“已决”事件 241

五、衍生诉讼的意义何在 241

[判例]卡拉姆尔诉西太平洋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242

[要览] 250

[分析]“剪不断,理还乱”——“直接诉讼”与“衍生诉讼” 257

之间流动的沙线 257

第十一章 授权委托书之战 257

一、股东、董事相互攻坚的利器 257

4.不可撤销授权委托书 260

3.可撤销性 260

2.有效期 260

1.形式 260

(一)州法律 260

二、法律 260

(二)联邦证券法 261

1.授权委托书 261

2.授权委托书的征集 261

3.授权委托书陈述 262

4.股东名单 263

5.股东的建议 264

三、授权委托书的欺诈 270

(一)默示民事诉讼权利 270

(四)明知 272

(三)因果关系 272

(二)重大 272

[判例]维吉尼亚州银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诉桑迪伯格 273

[要览] 287

[分析]功亏一篑——股东在14a-9规则项下索赔的障碍 294

第十二章 兼并收购 294

一、兼并收购的商业原因 294

(一)抢占市场份额 295

(二)“优化组合” 295

(三)零拆碎卖 296

(四)何以在美国长盛不衰 296

二、负面影响 296

(二)“交易成本” 297

(一)有失公允 297

三、兼并的形式 298

四、法律 299

(一)州公司法 299

1.程序 299

(1)董事会的批准 299

(2)股东的批准 299

(3)“兼并(或合并)证书” 299

3.兼并中的股票对价 300

4.评估权利 300

5.通常不得与有利害关系的股东兼并 300

2.兼并的生效日期以及兼并效果 300

(4)放弃兼并方案 300

(1)有利害关系的股东 301

(2)价格 301

6.换股兼并 301

(二)联邦证券法 301

五、收购要约 302

(一)《威廉斯法》 302

(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303

(三)二步收购 303

(四)“步步设防” 304

1.超级多数 304

4.其他防御措施 305

3.“毒丸” 305

2.分期轮换董事 305

5.反托拉斯法 306

6.举债收购 306

(五)特拉华州法院的立场 307

1.折中标准 307

2.严格审查 307

3.长远目标 307

[判例]拉伯金诉菲律浦·亨特化学公司 309

[要览] 323

1.“即得权利”原则 329

(三)限制 329

(二)授权 329

(一)立法权力 329

一、基本原则 329

第十三章 公司重大变化 329

[分析]股东发难的利器——兼并中的“固有公平”规则 329

2.程序 330

二、公司章程的修改 330

(一)公司章程修改由谁提出 330

1.公司发起人 330

2.可以由董事会同意的公司章程修改 330

3.需要股东批准的变化 330

(1)一般重大变化 330

(2)需要股东以特殊表决同意的公司章程修改 331

(三)评估权利 332

(二)修正证书的生效 332

四、出售资产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处置资产 333

(一)程序 333

1.董事会 333

2.股东 333

3.无须到州务院登记 333

4.放弃计划 333

三、收购兼并 333

5.一年时限 334

(二)评估权 334

(三)抵押、质押和担保权益 334

(四)公司收购资产通常不就侵权向第三方负责 334

(二)非自愿解散 335

1.州司法部长 335

五、公司解散 335

(一)自愿解散 335

2.董事 336

3.股东 336

(三)僵局 336

1.持有有投票权的股票的半数股东 336

2.持有投票权的股票的任何股东 336

[判例]关于凯姆·彼特莱商业公司责任有限公司 337

[要览] 343

[分析]“压迫行为”——公司非自愿解散的导火索 347

附录《法律词条解释》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