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总论 1
第一章 正常分娩 1
第一节 骨盆 1
一、骨盆三个面的特点及其径线 1
二、骨盆其它与分娩有关的部分 4
三、骨盆类型 8
四、妊娠期骨盆的变化 14
五、骨盆检查与测量 15
一、胎头的特点 18
第二节 胎儿 18
二、胎儿的大小 19
三、胎儿轴位、胎先露、胎方位 33
四、影响胎方位的因素 34
第三节 产力 34
一、子宫收缩力 35
二、腹肌收缩力 35
三、肛提肌收缩力 36
第四节 枕先露的分娩机转 36
一、骨(硬)产道异常 41
第一节 产道异常 41
第二章 分娩异常(难产) 41
二、软产道异常 48
第二节 胎儿异常 51
一、胎儿生长发育异常 51
二、胎位异常 53
第三节 产力异常 53
一、子宫收缩乏力 55
二、子宫收缩过强 59
一、产程图表的构成 62
第一节 产程图 62
第三章 分娩监护 62
二、产程曲线的分期 64
三、产程曲线各期的正常值 65
四、警戒线与异常线 66
五、异常产程的类型 66
六、产程异常的临床诊断 67
七、产程图预测分娩结局的意义 68
八、异常产程图的处理原则 69
二、评分方法 71
第二节 头位分娩评分法 71
一、概述 71
三、临床应用 73
第三节 计算机辅助判断头位分娩难易度 75
一、概述 75
二、计算机程序的建立 75
三、临床应用 83
四、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意义 85
第一节 临床监测 88
一、胎心率 88
第四章 胎儿监护 88
二、胎动 89
三、羊膜镜检查 91
四、羊水胎粪污染 91
第二节 生物电监护 92
一、仪器装置 92
二、胎心率图型 93
三、产前电子胎心监护 97
四、产时电子胎心监护 101
一、监测方法 103
第三节 胎儿生物物理象监测 103
二、评分标准 104
三、BPS评分的意义及处理常规 105
四、BPS评分的有效性 106
第四节 生物化学监测 106
一、激素测定 106
二、胎盘妊娠特异蛋白测定 109
三、胎盘酶的测定 109
一、胎儿头皮末梢血采集法 110
第五节 胎儿头皮末梢血气测定 110
二、适用范围 111
三、禁忌症与并发症 111
四、胎儿头皮血检测标准及意义 111
五、影响因素 112
第五章 产后监护 116
第—节 母体产褥期监护 116
一、产褥期母体变化 116
二、产褥期监护与处理 119
一、难产儿的特点 122
第二节 难产儿特点和护理 122
二、难产儿的护理 125
第六章 母体预后 129
第一节 产后出血 129
一、病因 129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130
三、处理 132
四、预后 137
一、会阴,阴道及盆底裂伤 138
第二节 软产道损伤 138
二、宫颈裂伤 139
三、子宫破裂 139
四、产道血肿 142
五、生殖道瘘 143
第三节 低血容量性休克 143
一、病因与临床表现 143
一、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 144
二、诊断 145
三、低血容量休克的处理 145
第四节 晚期产后出血 148
二、诊断与处理 149
三、预防 150
第五节 产褥感染 150
一、病因 150
二、病理 153
三、临床表现 154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56
六、处理 157
五、预防 157
第七章 儿体预后 160
第一节 胎儿宫内窘迫 160
一、胎儿缺氧的病理生理 160
二、胎儿窘迫的原因 161
三、胎儿窘迫的表现及监测 161
四、胎儿窘迫的预防及治疗 163
第二节 新生儿窒息 164
一、病因 164
二、病理生理 165
四、诊断 166
三、临床表现 166
五、处理 167
六、预后 169
第三节 胎粪吸入综合征 170
一、病因及发病原理 170
二、临床表现 171
三、X线发现 172
四、化验检查 172
五、治疗 173
第四节 新生儿颅内出血 174
一、病因 175
二、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发病原理 176
三、临床表现 177
四、诊断 178
五、治疗 179
六、预防 181
第五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181
一、病因 182
二、发病机理及病理 182
三、临床表现 183
四、实验室检查 184
五、脑电图检查 184
六、B型超声扫描 184
七、电子计算机断层(CT)扫描 184
八、预后 184
九、治疗 185
第六节 难产儿的尸检 187
一、概述 187
二、病理变化 187
三、难产儿尸检时注意事项 193
第七节 难产儿随访 194
一、产伤对新生儿的近期影响 194
二、产伤对小儿的远期影响 197
下编 各论 204
第八章 头位难产总论 204
第一节 概述 204
一、发病率 204
二、发病原因 204
三、头位难产的预防 207
一、病史特点 208
二、体格检查 208
第二节 头位难产的诊断 208
三、B型超声检测胎头方位 212
四、头位难产的临床表现 214
五、头位分娩的产时综合判断 218
第三节 头位难产的处理 221
一、剖宫产 221
二、试产 221
第四节 产程图与头位分娩评分法在诊断及处理头位难产中的具体应用 225
一、产程图具体应用的一些问题 225
三、产程图与头位分娩评分法联合应用于头位难产诊断、处理的意义 227
二、具体应用头位分娩评分法的一些问题 227
第九章 头位难产各论——胎头位置异常 240
第一节 概述 240
第二节 持续性枕后位 241
一、定义与发病率 241
二、分娩机转与分娩方式 242
三、预后 244
四、原因 245
六、处理 247
五、诊断 247
一、定义与发病率 250
第三节 持续性枕横位 250
二、原因 251
三、诊断 251
四、处理 252
第四节 胎头高直位 252
一、定义与发病率 252
二、原因 253
四、诊断 254
三、分娩机转 254
五、处理 255
第五节 枕横位中的前不均倾位 255
一、概述 255
二、原因 257
三、诊断 257
四、处理 258
第六节 颜面位 259
一、概述 259
二、分娩机转 260
三、诊断 261
四、处理 262
第七节 额位 263
一、诊断 263
二、处理 264
第十章 其它异常胎位及胎儿难产 266
第一节 臀位 266
一、概述 266
三、临床分类 267
二、原因 267
四、临床表现 269
五、诊断 269
六、防治 270
第二节 横位(肩先露) 277
一、概述 277
二、原因 278
三、诊断 278
四、临床表现 279
五、防治 279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281
第三节 复合先露 281
一,概述 281
三、处理 282
第四节 肩难产 283
一、概述 283
二、诊断 283
三、处理 284
第十一章 产科镇痛与麻醉 289
第一节 无痛分娩发展史简介 289
第三节 麻醉对于官血流量的影响 290
第二节 产痛的神经传导 290
第四节 麻醉对宫缩和产程的影响 291
第五节 麻醉对胎儿的影响 292
第六节 妊娠生理对麻醉的影响 293
第七节 几种常用的产科镇痛法 294
一、度冷丁镇痛法 294
二、笑气间断吸入镇痛法 295
三、硬膜外阻滞镇痛法 296
五、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镇痛法 297
六、官颈旁阻滞镇痛法 297
四、骶管阻滞镇痛法 297
第八节 产科手术的麻醉 298
一、会阴切开缝合、胎头吸引,产钳助产 298
二、内倒转,臀牵引、毁胎、人工剥离胎盘 299
三、剖宫产 299
第九节 高危妊娠的镇痛与麻醉 301
一、早产 301
二、多胎产 301
三、先兆子痫和子痫 301
四、患心脏病的产妇 302
第十节 产科麻醉并发症 303
一、产妇呕吐与吸入性肺炎 303
二、血压下降 305
三、尿潴留 305
四、腰麻后头痛 306
第十二章 解决难产的手术 309
第一节 会阴切开及缝合术 309
一、适应症 309
二、体位 309
三、麻醉 309
四、术式选择及手术步骤 310
第二节 子宫颈切开及缝合术 311
一、适应症 311
二、手术步骤 312
第三节 产钳术 312
一、产钳的构造 313
二、产钳的作用 313
三、产钳的选择 314
四、产钳术的分类 314
六、必备条件 315
五、适应症 315
七、体位 316
八、麻醉 316
九、术前准备 316
十、步骤 316
十一、几种胎位异常的产钳术特点 318
十二、产钳术的并发症 319
十三、预防产钳术并发症的注意事项 321
第四节 胎头吸引术 321
一、胎头吸引器的构造 321
三、适应症 322
二、作用原理 322
五、体位 323
六、麻醉 323
七、操作步骤 323
四、必备条件 323
八、失败原因及处理 325
九、并发症 325
十、胎头吸引术与产钳的比较与选择 326
第五节 剖宫产术 327
一、适应症 327
四、术前准备 329
二、体位 329
三、麻醉 329
五、手术时机选择 330
六、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331
七、腹膜外剖宫产术 338
八、古典式剖宫产术 341
九、剖宫卢术式的选择 342
十、并发症及防治 343
四、体位 347
三、麻醉 347
五、手术步骤 347
一、适应症 347
第六节 内倒转术 347
二、必备条件 347
六、注意事项 348
第七节 臀位牵引术 348
四、麻醉 349
六、手术步骤 349
五、体位 349
三、手术必备条件 349
二、臀位牵引的适应症 349
一、臀位分娩的类型 349
七、注意事项 351
第八节 毁胎术 351
一、断头术 351
二、穿颅术 352
三、除脏术 354
四、锁骨切断术 354
五、脊柱切断术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