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走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 1
回顾中国环境保护20年的发展历程,展望21世纪,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更加坚定我们走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 1
第二篇 联合国环发大会后中国环保工作的对策 11
中国环境与发展的主要对策是:转变传统发展战略,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11
继续把防治工业污染和进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作为重点; 11
强化政府在环境管理上的职能,更好地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 11
第三篇 企业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7
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向企业界提出了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广阔的环境保护市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国企业界同其他各国、各地区企业界一样面临着抉择。 17
如何评价里约环发大会?总结这次大会,与20年前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相比较,我们可以做出哪些结论? 21
第四篇 第二座里程碑 21
第五篇 里约环发大会的报告 25
里约环发大会发挥了独特的、建设性的作用,会议通过和签署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等五个文件,取得了一系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成果,但也存在着问题。 25
第六篇 荣誉属于祖国 31
第七篇 中国环境政策的选择 33
医治中国的环境病症,光用发达国家的“西药”是难以治本的,必须针对中国的国情,寻找实用的“中药”方能灵验。 33
第八篇 小荷才露尖尖角 37
热爱地球,保护环境,为环保事业献身,既是现代青少年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历史和社会赋予他们的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 37
第九篇 建立人类新文明 39
无论怎样,人类文明无法摆脱对自然的依赖和自然对文明的约束,时至今日,呼唤人类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黄色文明和黑色文明,建立一个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 39
因此,需要继续努力,寻找一条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途经。 43
80年代,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而环境质量依然平稳,并未出现“经济高速发展,环境急剧恶化”的通病。尽管如此,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诸多环境问题依然存在,形势还相当严峻。 43
第十篇 中国的环境仍面临严峻形势 43
第十一篇 发展我国环境保护产业势在必行 49
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发展环保产业是当前环保工作一项迫切任务。 49
第十二篇 对各地环境管理工作的基本估计和对有关部门的要求 59
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发展不平衡,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对国务院各部门,对双重领导单位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59
要依靠各行业的推动,积极发展环保产业。环保部门的任务是做好规划、指导和协调工作。 59
1992年环境保护工作要围绕中央关于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和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这个中心,对环境工作做出安排; 65
突出城市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防治这两个重点; 65
狠抓环境计划、标准、科技、法制、岗位培训和宣传教育六个方面工作的落实,为深化和完善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建立稳固基础。 65
1991年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步子扎实。 65
第十三篇 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65
第十四篇 乡镇工业发展的成功之路——顺德考察报告 81
顺德的成功经验是什么?一是正确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 81
二是合理选择产业结构;三是重视城镇和工业区规划;四是强调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工作;五是认真推行各项环境管理制度。 81
第十五篇 环境与经济结合的主导思想和实践原则 93
环境和经济的关系,是相互对立的?还是相互联系的?是主张经济增长是第一位的或者环境保护最优先的?还是主张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互支持的?中国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管理实践中,应选择什么主导思想?遵循哪些原则? 93
第十六篇 三峡大坝的利与弊 103
建造三峡大坝对环境有利有弊。有利方面主要是防洪和发电,不利方面主要有土地被淹、大量移民、一些风景名胜被淹、风景改观、影响一些珍稀鱼类生长。 103
第十七篇 生态可承受的工业发展 107
传统的、靠大量消耗资源得以支撑的工业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了,必须代之以资源节约型的、在环境质量和资源基础上都可以长期承受的新型工业发展模式。 107
十年规划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任务,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111
第一次全国城市环境保护会议以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很大进展,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 111
第十八篇 深入进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111
第十九篇 中国人口与环境问题的挑战及对策 125
对人口问题认识的深化,是近几年来中国环境管理思想深化的标志之一。 125
第二十篇 建立工业新文明 131
中国工业新文明标志之一就是在工业发展初级阶段,把保护和改善环境作为工业发展战略的内在目标,达到工业与环境相协调。 131
第二十一篇 中国生态农业的现状与前瞻 135
生态农业不仅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且也将是世界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135
90年代,中国环境保护的两块基石:一是继续强化环境管理,一是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科技进步关键要做好科技成果的筛选、评价和推广工作。 145
目前要紧紧抓住“推广”这个环节,使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改善环境的推动力,以期实现预期的环境管理目标。 145
第二十二篇 转变环保科技管理工作方向是当务之急 145
第二十三篇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重目标下的中国能源战略 161
能源生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能源的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161
另一方面,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着能源利用效率长期偏低及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引起的环境问题两大挑战。 161
因此,必须变革传统能源战略,建立新的能源战略,不仅更加充分地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需求,而且以更清洁、合理的方式利用能源,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161
第二十四篇 坚定不移地推行八项制度和措施 169
新老环保制度和措施是集法律、行政、经济、教育和技术于一体的比较完整的环境管理体系,抓住这些制度和措施,就可以落实从政府到部门、从行业到企业等各个层次的环境管理。 169
第二十五篇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现代化建设的紧迫任务 183
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 183
城市发展的同时,产生了城市环境问题。中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经历了工业污染的点源治理、区域污染的综合防治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三个阶段。 183
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紧迫任务。 18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中国面临的环境形势还十分严峻,必须变革传统发展方式,寻求一种新的而不是过度向经济倾斜的发展模式,即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195
第二十六篇 中国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思考 195
第二十七篇 对我国环保投资及政策的基本分析和评价 209
中国环保投资政策随着环境管理思想转变而发生了重大变化,环保投资在防治污染、改善环境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环保投资存在着总量不足、比例偏低、效益不高等问题,必须改进。 209
第二十八篇 务实合作解决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 227
全球环境问题的产生,发达国家负有主要的责任,保护全球环境,发达国家理应承担更多的实际义务。 227
全球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在开展国际环境合作的同时,还必须开展国际经济合作,以建立有利于持续发展的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 227
第二十九篇 环境问题引起了国际关系的新变化 229
世界正进入一个由对抗走向缓和的冰雪消融的时代。 229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们正集聚在环境保护的旗帜下,同舟共济,通力合作,努力创建一个与自然相和谐的人类新文明。 229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正积极参与国际上解决环境问题的努力,履行作为国际大家庭一员的义务,在世界环境舞台上,业已赢得了理应具有的尊严和地位。 229
当前,我们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环境监测工作推向一个新高度。 241
第三十篇 建立统一的环境监测网络 241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耳目”和“哨兵”。离开环境监测,环境管理将寸步难行。环境监测必须为环境管理服务,环境管理必须依靠环境监测。 241
第三十一篇 环境挑战与新的机遇 247
世界是个整体,环境无国界。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和环境大国,尽管目前面临着环境与发展的双重压力,但我们愿意以积极的态度,与世界各国一道,携手合作,共同努力,建筑一道保护全球生态环境的“万里长城”。 247
第三十二篇 强化环境管理推进技术进步 257
——90年代中国环境政策的两块基石 257
80年代,以强化环境管理为中心的中国环境管理体系,是在现有经济承受能力薄弱的状况下的正确选择。 257
9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要实现持续发展,一个重要保障就是技术进步。因此,90年代的中国环境政策必须奠定在强化环境管理和推进技术进步这两块基石上。 257
第三十三篇 环境法制建设的新发展 265
1979年9月13日《环境保护法(试行)》的颁布,使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开始走上法制轨道,1989年12月26日新的环保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重大发展,表明我国环境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 265
内容分析索引 269